信佛不等于找到一个后台或靠山,关键是自己真正明白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否则信佛也并不能得到庇护!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恩格斯说;佛教徒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宗教能够解答科学上提出来的疑问,这个宗教一定是佛教。”

历史学家汤恩比:
[微笑]二十世纪最大的事件就是佛教传播到了西方。
[微笑]他还曾说过:“如果有来生,我愿生在中国”。
[微笑]在《念力的秘密》这份关于量子力学的科学报告中曾感叹:[弱]美国正在毁灭人类,[强]唯有中华传统文化(佛法)才能拯救全世界。

物理学家杨振宁:
物理学研究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尽头是宗教。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人类的终极美。

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行深——2020年4月18日《白话佛法》开示第四十七集
佛经就是这么经典。证悟成道的人能善分别一切法相。他们虽然心中知道“这个事情吵架了,好还是不好”,有这个意念,但是他虽作意而不著,也就是说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没有进入这个执著之相中,所以说空。师父上几集跟你们说到空,还有无相、无作。心空了,知道一切是缘分,你不会去参与人家家里吵架的事情,你就空了。空的话,是不是无相?你觉得人家太太好还是先生好?无相,不著相了,不因为是太太的朋友就说太太好,是先生的朋友就说先生好。不著相,然后就没有作为,不会去讲别人不好,也不会去劝架,只能笑笑,这个是很明白的道理,就是佛经上讲的“三解脱门”。
能善分别,用这个如如不动的善分别,因为当下自己性空了,不会为人间的一切去著相,这就是第一义,就是佛学的第一义谛,就是真谛。真谛就是我们讲的“三解脱门”,因为它本身是空,所以它无相、无生。《心经》中就是讲的无生无相,所以佛学的真谛并不是形而上的道体,就是说不是形式上佛道的体现,而是内心的一种真正智慧的体现。现代的哲学解释,学佛人经常讲的本体是什么,其实本体就是真谛,就是你心中认为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本性中的真谛,而任何人不能改变的真谛,真理就是这样。过去人家经常说“歪理十八条,真理就一条”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心中有真谛了,所以“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如果你今天能够善分别、解释世界上的一切法相(就是一切现象),这就是你心中的“第一义而不动”,也就是你如如不动的本性,你知道的真谛,所以怎么样也不会改变,就是第一义谛。
凡夫心意识的境界随外境而变化,别人说这个人好,你就说这个人好;别人说这个人坏,你可能跟着一起说坏。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心净,心自己净下来了,可以度到诸禅,就是“心净已度诸禅”。当你的心明白了真谛之后,你的内心就有禅定了,所有的禅定都会出来。所以“已于诸法得自在”,对人间所有的法相,发现的所有的相都能够看破、看穿,能觉悟,当然得大自在了。比方说两个人吵架吵了半天,你笑笑,你想到了这是因果,明天他们会好的;过几天你再去看,他们两个保证好得不得了了。你知道这个义谛,怎么会卷入到这种矛盾之中?
“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你的行为和作为“于第一义而不动”。佛教为什么叫我们如如不动?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别人在做什么行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不要因为别人在想什么,而让你内心跌宕起伏。如果你说别人在做什么,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你说这是事实,你说“我要克制”,这个成立;那么别人在想什么,你说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动作,也没听他说,为什么会这么生气、这么难受?因为别人的思维会影响到你,在非常微妙的人生内心的展现中,他会以微妙的表情和微妙的行为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忌妒、瞋恨或者赞扬,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body language(就是肢体语言)。而且所以人跟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眼、耳、鼻、舌、身是五个意识,是单一的意识,而第六意识是全方位的意识。他的感受,跟这个人一接触就知道这个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人家没有讲过话,但是你就知道他今天来者不善,这就是人的灵犀,就是第六感觉。
懂得这些之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如如不动,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找寻到佛的境界,才能自在而不执著,才能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就算今天有再大的困难,明天还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今天有再大的烦恼,明天就没了,因为这是无常的。这是用正能量的无常来解释你的人生,而不是天天混日子,觉得反正这是无常的,无所谓。所以“是故稽首此法”,也就是说懂得四圣谛的都要好好地稽首。我们说“稽首皈依苏悉地”,稽首就是磕头。《心经》里讲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你见到的人间的色、受、想、行、识。怎么样把自己的意识也能照空呢?就要有般若力,般若力就是智慧。
最后,师父要跟大家讲个故事。人间一善解百灾,所以不要以为做点善事,好像没有功德。
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在马路上花园边捡了一朵花,他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花,花是金黄色的,非常庄严,想先插在自己的脑袋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我这个脑壳是无常的”,然后再一想“我要是死了,这个脑壳就被狗吃了,或者被狐狸吃了,或者被其他动物吃了都不一定。嗯,不配戴这朵花。”所以他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在自己脑壳上。
他用手捧着一朵这么漂亮的花走到寺庙去了,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像非常地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突然之间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热得不得了,非常舒服。(就像现在我们学佛人念经,念得好的也会浑身发热的。)在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非常有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又有福、又有慧),我以这样的心来供养花,佛一定会加持我。”
供养完了,他把花放到佛陀的前面,然后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多大的功德?”心里就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大功德,就找到一位比丘,他说:“大德,我刚才以这样的心情,我身上有每个毛孔马上都热的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您看一看,功德有多大?”这位比丘说:“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开世间的痛苦,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也没有什么道德,也没有读过什么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你。你去找一个读过经的法师问,看你这朵花供养了之后有多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了一位读经的法师,就问:“师父,我供养了这朵花有什么功德?”这位法师就告诉他:“你供这朵花多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在念经,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供这枝花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那边有个坐禅的阿罗汉,你去问他,他有神通,他是证得了阿罗汉果的。”
这时候是佛陀涅槃之后还没有多久,证得了阿罗汉果的得道之人有很多。于是,这个供花的人就走过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大德,您已经得了阿罗汉果,您能告诉我,我供花有多大的利益吗?”这位阿罗汉就入定了,一入定魂魄就出去观察了,观察完毕,他就说:“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会受天上的福。你的一生至千万亿世,这是一个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就是因为你供了这朵花,福还没有用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他有功德的。(阿罗汉的神通能够看到八万大劫,为什么在人间有些人通灵只能看到地府而看不到天上?有些人只能看到鬼,看不到菩萨?而有些人能看到菩萨,不一定看得到鬼?这一切有待于他修心功德的大小。)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通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边上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师父,您老人家有神通,您答复不出来,您能不能到天上去问问弥勒菩萨?”就是让他再跑到更高的地方去问菩萨。
于是,这位阿罗汉坐在那里入定了,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说:“这个人只受世福(这个人只受到了世间的福报),果报还没有尽(就是因为他供养花的功德,受到的世间的福到现在还有福气,果报还没尽),你们要问的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只有佛才能探索到供养这朵花究竟有多少福气),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补处就是候补位,还没有到佛的位置的)。”弥勒菩萨的意思就是这种事情只有佛才能知道究竟,连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都不知道,都看不到底的。弥勒菩萨笑着说:“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就是说“等我到了人间去救人之后,成了佛再来告诉你”。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他用供养佛的心情去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会让你随心所欲,你今天布施了一朵花之后,很多事情都顺利了。在我们人的眼中还把物质看得很重,他说“我要布施花,我能够……”但是在菩萨的眼中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菩萨觉得供花是正常的,物质随缘。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管供养什么,就跟刚刚这个居士一样,要用心来布施。觉得自己不够位,要把这朵他认为非常美丽的金色花朵供给伟大的佛陀。不单单是这朵花的供养,还要法供养,就是用心来对人家好,用心来供养别人,因为这样的供养,你不会贪著世间的福德,甚至连智慧都不贪。但是你不贪,它会不会有?这个故事就告诉你们,只要不贪,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每一个事情都好好地用心供养的话,一定会成就佛果,所以这个功德没办法说了。小小地供养伟大的佛陀一束花,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也就是说只有佛才能知道这朵花到底有多少功德,而我们人是不能知道供养这朵花有多少功德的。
佛人要懂得用心,做什么事情要深,要用心(内心)来做。就是《心经》里讲的“行深”——行要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你在这么做的时候,观世音菩萨说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你学佛越认真,越能照见五蕴皆空。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话,你就能够得到正等正觉,以后还能成为佛——无上正等正觉。
好,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希望下一次能够再跟大家讲怎样“照见五蕴皆空”。谢谢大家。

佛经就是这么地经典。如果证悟成道的人,能善分别一切法相。他们虽然心中知道“唉,这个事情……哦,吵架了,这个好还是不好?”有这个意念,但是他虽作意而不著,也就是说我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我没有进入这个执著之相当中。所以说“空”,師父上几集跟你们说到空,还有无相、还有无作,你这个人心空了,你知道一切是缘分了,你不会去参与在人家家里吵架的事情,你就空了。你空的话你是不是无相?你觉得太太好还是人家先生好?无相,不著相了。“因为我是太太的朋友,那我就说太太好;因为我是先生的朋友,我就说先生好……”不著相了。然后你就没有作为,你也不会去讲别人不好、你也不会去劝架,你只能笑笑,这个你很明白的道理,那么这个就是佛经上讲的三解脱门。

那就上次師父跟你们说的解脱门,因为你能善分别,你用这个如如不动的善分别,因为你当下你自己性空了,你不会为人间的一切去著相,所以这就是第一义。什么意思?就是佛学的第一义谛,就是真谛。真谛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要三解脱门,因为它本身是空,所以它无相,所以它无生。《心经》当中就是讲的无生无相,所以佛学的真谛,并不是说形而上的道体。形而上的道体就是说,不是形式上的佛道的体现,而是真正的内心的一种智慧的体现。所以现代的哲学解释“学佛人经常讲的本体是什么?”其实“本体”就是你的真谛,就是你心中的认为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就是你的本性当中的真谛,而任何人不能改变的这个真谛,所以说真理就是这样。人家过去经常说“歪理十八条,真理就一条”,就这个道理,因为你心中有真谛了。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如果你今天能够善分别解释世界上的一切法相(就是一切的现象),这就是你心中的第一义而不动,也就是说你如如不动的本性,你知道的真谛,所以怎么样也不会改变,就第一义谛。所以凡夫心意识的境界,它是随外境而变化:别人说这个人好,你就说这个人好,别人说这个人坏,你可能跟着他一起说坏;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心净(心自己净下来了),他可以度到“诸禅”。什么意思?就是“心净已度诸禅”:当你的心明白了真谛之后,你的内心就有禅定了,所有的禅定都会出来。所以“已于诸法得自在”,你对人间所有的法相(发现的所有的相),实际上你都能够看破、你能看穿、你能觉悟,你当然得大自在了。比方说两个人吵架吵了半天,你笑笑,你想到了这是因果,“明天他们会好的”;过几天你再去看,他们两个保证好得不得了了。你知道这个义谛,你怎么会卷入到这种矛盾之中?所以“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你的行为和作为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佛教为什么叫我们如如不动,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不要别人在做什么行为,而改变你自己的初衷;不要因为别人在想什么,而让你内心跌宕起伏,这就是師父告诉你们的。你们可能看见别人说什么,你说“我要克制”,这个成立。如果你说别人在做什么,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你说“这是事实”;别人在想什么,你说“我没有看到,我也没有听到,我也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动作,我也没听他说,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这么难受?”因为别人的思维会影响到你,因为别人的思维在非常微妙的一个人生内心的展现当中,他会以微妙的表情和微妙的行为,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忌妒、或者对你的瞋恨、或者对你的赞扬,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就是 body language(就是语言、肢体语言)。所以人跟人而且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眼耳鼻舌身,那是五个意识,它这个是单一的意识;而第六意识那是全方位的意识:他的感受,他跟这个人一接触,他就知道这个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人家没有讲过话,但是你就知道他今天来是来者不善,这就是人的灵犀,就是第六感觉。

我们要懂得这些之后,我们要如如不动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只有找寻到佛的境界,自在而不执著,我们才能自在而不执著,我们才能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就算我今天再大的困难,明天还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我今天再大的烦恼,明天就没了,因为这是无常的,这是用正能量的无常来解释你的人生;而不是你天天混日子,觉得反正这是无常的,“我无所谓”。所以“是故稽首此法”,也就是说懂得这个四圣谛的都要好好地稽首,我们说“稽首皈依苏悉地”,也就是说“稽首”就是磕头。所以《心经》里边讲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你见到的人间的色受想行识,你怎么样把自己的意识也能照空呢?就要有般若力,般若力就是智慧。

好,今天因为时间差不多了,所以師父想下一次继续跟大家讲心《心经》里边的“照见五蕴皆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后,師父也要跟大家讲个故事。人间的一善解百灾,所以很多人不要以为做点善事好像没有功德。在《藏经》当中有一个印度人,他在马路上,在花园边上捡了一朵花,他没看见过这朵花这么漂亮。花是金黄色的,金黄色的非常庄严,他想先插在自己的脑袋上庄严一下(过去人家说,捡到一朵花插在自己的脑袋上,非常庄严,为什么?好看啊,大家看见你“哎哟,好啊”,这是庄严),后来一想,“我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就是说自己是无常的),然后再一想,“我要是死了,这个脑壳就被狗吃了,或者被狐狸吃了、或者其他动物吃了都不一定……嗯,不配戴这朵花”,所以他就没有把自己这朵花放在脑壳上。他用手捧着这么一朵漂亮的花,走到寺庙去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像,非常地庄严,他就念佛。大家知道什么叫念佛吗?“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这么念。念了之后,因为他念佛的这个功德,他身上突然之间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热得不得了,非常舒服。像我们现在学佛人念经念得好的也会浑身发热的。在供花的时候,他想, “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非常有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就是福慧的, 又有福、又有慧,智慧的),佛一定能加持我,我以这样的心来供养花,佛一定会加持我。”供养完了(他把花放到佛陀的前面),然后他就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多大的功德呢?”(他就在想“我供养这朵花给佛陀有多大的功德”),心里就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大功德,他就找到一位比丘(这比丘就叫和尚),他就说:“大德啊, 我刚才以这样的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马上每个毛孔都热的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你看一看功德有多大?”

这位比丘说:“哦,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开世间的痛苦,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也没有什么道德,也没有什么读过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你,你去找一个读过经的法师,去请问他看你这朵花供养了之后有多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了一位读经的法师:“師父, 師父,我这朵花供养了有什么功德?”这个法师就告诉他:“你供这朵花多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在念经,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问那边有个坐禅的阿罗汉,他有神通,他是证得了阿罗汉果的。”

这时候佛陀涅槃之后还没有多久(刚刚涅槃),证得了阿罗汉果的道人(得道之人)有很多。于是这个供花的人,他就走过去问了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他就问:“大德,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了,你能告诉我,我供花有多大的利益吗?”这位阿罗汉就入定了,一入定就魂魄出去了观察了。观察完毕,他就说:“我看到你供养的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你会受到天上的福(也就是说你死了之后,你会受天上福)。你的一生至千万亿世(也就是不停地这一世那一世,千万亿世),这是一个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就是因为你供了这朵花的福)还没有用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

他有功德的,因为阿罗汉的神通,是能够看到八万大劫。所以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人间,有些人通灵,他只能看到地府而看不到天上,有些人只能看到gui看不到菩萨,而有些人能看到菩萨,他不一定看得到gui,这一切就是有待于他修心的功德的大小。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通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边上围着凑热闹的人,大家就问阿罗汉,“来问问他,问问他”,“師父, 師父,你老人家有神通啊!你答复不出来,你能不能到天上去问问弥勒菩萨!”就是让他再跑到更高的地方,去问菩萨去。

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坐在那里入定了),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咻——他魂就上去)。弥勒菩萨就说了:“这个人只受世福(就是这个人只受到了世间的福报),果报还没有尽(就是因为他供养的花受到的世间的福,到现在还在有福气,果报还没尽)。”弥勒佛就说:“你们要问的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佛才能探索到究竟这朵花供养有多少福气),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大家可能念经的时候,经常念到补处菩萨,其实补处就是后补位,就是说还没有到佛的位置的。补处菩萨就是后补位。弥勒菩萨的意思,这种事情只有佛才能知道究竟,连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都不知道、都看不到底的。)弥勒佛笑着说:“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我再来跟你说。”弥勒佛讲笑话,就是说你等我到了人间去救人之后,我成了佛了我再来告诉你。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我们小小的用一个心情(心情就是我们要供养佛的心情去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你知道会让你随心所欲的,你今天布施了一朵花之后,你很多事情都顺利了。所以在物质当中,在我们人的眼睛当中,他还把它看得很重的,他说“我要布施花,我能够物质随缘”,但是在菩萨的眼睛当中,菩萨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菩萨觉得供花那是正常的。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不管供养什么,就跟这个刚刚说的这个居士一样,你要用心来布施。你觉得自己不够位,我要把这朵漂亮的,他认为非常美丽的金色的花朵,我要供给我们伟大的佛陀。你不单单是这朵花的供养,因为你要“法供养”。師父告诉你们什么叫法供养,就是用心来对人家好,用心来供养别人,就叫法供养。因为你这样的供养,你不会贪著世间的福德,甚至连智慧你都不贪,但是你不贪,它会不会有?你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就告诉你们:只要不贪,你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啊;你每一个事情的供养都要好好地用心的话,你一定会成就你的佛。所以这个功德没办法说了,小小的供养我们伟大的佛陀的一束花,“惟佛与佛乃能究竟”,也就是说只有佛才能知道这朵花到底有多少功德,而我们人是不能知道这朵花供养有多少功德的。这个就告诉我们:我们学佛的人要懂得用心,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深”,要“用心”,内心来做。所以就是《心经》里边讲的“行深”,行要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你在做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说,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你学佛越认真,你越能照见五蕴皆空。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话,你就能够得到正等正觉,以后还能成为佛,无上正等正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指导重点:1.可以将奇智砖(塑胶积木)排成平衡台,约二十公分高度,让孩子在上面跪爬或行走。3.可以将奇智砖分左右不同间隔排列,让孩子以左右脚踏格前进,由于位置不
  • 消息面上,美国能源部(DOE)近日宣布了一项新的全国社区太阳能伙伴关系(NCSP)目标,该目标是到使社区太阳能系统2025年能够为相当于500万个家庭供电。消息
  • 分时图的T+0操作技巧1、一句话:“量价健康,拉升放量,属于买入信号”2、分时量价不齐,越拉量越小,逐步微缩构成量价背离,拉高调头属于卖点;3、整理后突现急剧放
  • 」「千代、羽衣、爱花……」cn:十尾猫又摄影/棚子:【摄影】伶仃妆娘:【妆娘】友染后期:【后期】迁柿佛系后勤:竹南、屁屁第一组正片出来啦,辛苦后期小姐姐,特效做
  • #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 茶马世家新会天马小青柑陈皮普洱茶熟茶叶小柑橘桔普茶散茶礼盒装 【原价】129.90 【券后价】9.9 口令打开手机淘宝领优惠券下单¥g
  • 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局长杨天岳:兰州新区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集中力量扶持产业化前景明显的高科技项目,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4%以上。#媒
  • 一个美女说:女同事天天找我吃饭逛街,来个男人陪她吧,救救我~~~ 女同事基本情况,97年 165/47 白羊座本科 东莞独生女 兴趣爱好:绘画,摄影,美食 理
  • !!
  • 本科毕业那年花了几十块把好多不舍得扔掉的书从江苏寄回广西,大多数时间它们都是沉寂着,堆叠在门后积灰,未曾想过心血来潮的那天还会拿起它们继续胡乱地翻阅。最近心里想
  • 我已经成功的奔二了☺妈妈你真的辛苦了 含辛茹苦的把我养这么大 所有深爱我的 一直陪在我身边久伴不离的 我想对你们说 谢谢 谢谢你们的关心 理解 照顾和体谅 我会
  • 去接纳让你痛苦的事,熬过这些难熬的时刻,它会指引你成为更优秀的人。《乘风破浪第三季》乘风夜上的总决赛,吴谨言成王心凌队被剩下的队员,因为其他五位都成团了,就她没
  • #于冬金巧巧现身博纳上市现场# 8月18日,博纳影业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博纳影业实控人于冬与导演徐克、陈凯歌等人敲响上市钟。钟辰乐台历特典卡李楷灿肖俊刘扬扬瑕文
  • 自从兼职书法老师 夜夜为小朋友认真批注笔画注意点 “这个下笔的点要有力度 收尾要轻松抬起来 就像蹦极 哗的下去 然后很轻松的回弹”“这个字要带感情写 爱很美好呀
  • 克洛普在谈到他的未来时这么说:他在这里拥有完美的成长环境,我们将提供这些。一開始牠們看起來威嚴可畏,和我想的一致。
  • 3504后续相关打架集中了3509【投稿】板嬷别在0厕发癫了[可怜]你们没有自己的厕所吗,非跑到相方厕冲锋陷阵的样子好威风呀,果然下头还是要看板嬷[可怜]【投稿
  • 对新系统还是很期待的,希望会有更多好玩的功能推出 [哆啦A梦微笑]#数码##coloros13发布##coloros13##好店挖掘机# [第58/100集]无
  • #冰雨火# 《冰雨火》镜头语言讲故事的能力我是真的服了,全剧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你能感受到禁毒警察面临的沉重和责任,却绝不过分煽情。真的能感受到这个剧组所有人的
  • 疑似是孩子的老祖母摔的……】今天下午三点左右,长清区乐天小区发生一起惨剧。济南长清乐天小区一婴儿被人从四楼上扔下,当场摔死。
  • 但婚姻在44岁以后走壬子运,会助起官星力量让日主能够得到老公的照顾,慢慢好合婚姻感情,基本能够好合相伴一生,但是要克住自己的脾气与个性,学会养生修行,换位思考。
  • 这么些年了我知道传世一直在开新区可我一直没离开过一区,这回是真的看清楚这个世界了打算一直玩儿下去,也许有一种东西叫做情怀,看不见也摸不着冥冥之中就相系在你我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