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分享#
《悟性论》达摩大师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只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只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贞”。

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

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根,即化身现。修智慧,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断惑修善,雪山成道者,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湛然常住者,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言三身者,但据人智有上中下。下智之人妄兴福力,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是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解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
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
森罗万象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
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三维与四维

修行至今,看到太多的大师讲维度了,一维一个点,二维一个面,三维长宽高,四维加时间,以前我也信了,今天突然间显相,时间为横线,空间为纵线,只有在时空轴中,才有相,当时间与空间坍塌之时,一切有相、因缘也随着消失,所以说一切有相皆虚妄,都是假象,不复存在了。

现在有时回想一下,人们说的一维,是一个点,一个点如果是一维,那么佛说的一沙一世界又怎么解释?二维是一个面,面不存在高吗?三维独立不需要时间?五维是四维的交叉,六维,七维,八维,九维,现在想起来真的可笑,一人说假,万人说真,一个名人我执我见,自己臆想出来的东西,说千遍万遍,人们信了,因为他是名人,人们不怀疑他的话,他是学者,用大脑创造出的理论,信众不知道,就认为他是开悟者、得道者,假话说了一万遍,人们信了,有几万几十万人信了,假话就成了真理。以前我也说过多维三维,一维可能存在吗?再小的点,那怕是纳米级别的粒子,也离不开长宽高和时间,因为只有时间空间之内才有相。大道至简,本来一切都是非常简单的,世界上从古至今就有一些假大师,用臆想创造出了太多的理论,鱼龙混杂,让人无法分辩。还有臆想之后假借佛说,让后人无法分清是人说还是佛说,如捻花一笑,如以身饲虎,太多太多了,三维空间可能离开时间吗?道中没有时间空间,所以道中无形无相,道外即是后天,有形有相,所以都存在时空轴内,人如蜘蛛一样,自己吐丝,编织一个网,每个人都在自己编织的网中,一但网坍塌了,人也随之轮回,人生不过是编织与坍塌的过程,唯有破迷开悟者,才可以看破时空,穿越幻相,回归本心本性,天人合一,修成正果。

我突然发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直至无为,无为方可无不为这句话,就是真理,还想起来道不可学,唯有修,道不可传,心外无法,万法心生,心外无物。这个社会你认为千真万确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的。

如何认知见性经典摘录集——仁德上人
3961、让自己的身心化空,善恶都不思量,当处便出三界,当下即可以开悟见性。
3962、着相而作者,皆属魔业;乃至作净土佛事,并皆成业,乃名佛障,障如来心。
3963、要明白一个真理:性即是听见、看见的了了常知,见即是佛性,不可以性再求开悟见性。
3964、若见性的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四生九有、山河大地,总是我之佛性清净明体。
3965、终日不离一切事情,又能落实做到不被一切的事情迷惑困扰,念念无我不着一切幻相,方名自在人。
3966、莫认前后三际,要化空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自在潇洒,是见性解脱。
3967、你当下这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灵知觉性,还有什么呢?这个就是佛呀,这就是真正的明心见性啊!
3968、在没有妄念没有我我我的时候,要当下认取你的灵知真心,见到你不生不灭的佛性,才能够见性成佛。
3969、佛性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智慧之性,也就是你没有我我我的执着没有爱憎取舍妄心的智慧心。
3970、要在自己的妄心一断时,这当下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常知,这个灵知是什么呢?这就是真心、就是大圆镜智。
3971、要在妄念断处,一念我我我不生时,体验自己的真心,要一把擒来,千万不能当面错过。
3972、所谓的见性者,就是明白:明白妄心不可得、明白妄心是真心的妙用、明白一切都是缘起性空。
3973、佛性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啊!怎么放光呢?这当下听见看见的是谁呀?
3974、如果你能认取当下这知热知冷知疼知痒的平常心,也就是灵知佛性,这就是顿悟。
3975、我们的本心佛性就是如此清净平常,没有什么神奇、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障碍。
3976、当下这个听见看见的平常心,就是佛啊!不要到心外再妄求佛了。当下这个灵知心即是佛。
3977、佛性本来具足、本来圆满、本来具有一切的般若大智慧,认可灵知真心就是真佛。这个最重要。
3978、你能够真正悟道了,就是了了常知,灵明不昧,什么地方都是我,一切一切的境相都是我自己。
3979、我们的佛性了了常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间断、没有任何的爱憎取舍之妄心。
3980、真正见性的人,在一切的色声境界之中,尽管见,心空无我无所见;尽管闻,无所闻,知而无知无知而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又是各种废话碎碎念了,最后就请赐予我力量叭,阿深,让我抢到北京的票子!那就来重庆我请你吃全辣火锅!
  • 【TrendForce集邦咨询:#iPhone15ProMax有望拿下近4成的新机产出占比#】#iPhone15全系预计产出8000万部# TrendForce
  • 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党支部书记贾锟介绍,“高荣的桃、李、杏和苹果糖分特别高,伴着酸甜、适口性特别好,我们2013年发展精细化林果业,有这几个农户带动,总体的种植面
  • 细闪提亮敲吸睛✨氛围感拿捏又很有灵气花洛莉亚的液体眼影~2、选择笔头顺滑的胶笔,画出来干净利落眼线比较长去拉长眼型akf的3、贴几簇鱼尾让眼妆更精致也更有有氛围
  • 江西学子又收获一金一铜】赛艇项目,一直是江西体育的传统优势,学生体育自然也不例外。 #选调生##大学生#从招录院校人数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32人被录取排在了
  • 6、我把自己家的沙发也剪开了,被我老婆打到住院了,不过医院的WiFi 还挺好的... 有一说一,以前的东西质量真心好,都可以用很久,而且大家还不舍得扔,因
  • 收藏室八级,206件家具,47个魔杖,作业宠物齐,时装173(哥特,暗夜,星云,火龙,东方,雪鸟基本热门款都有)有喜欢的宝子评论区或者私信我#刘耀文[超话]##
  • 平时去旅行出差带它也很方便,续航持久,充一次,可以100天续航还配了小贝壳消毒器,可爱的造型,能够紫外线杀菌99%,让每次刷牙都更加安❤️~100+就能拥有一套
  • 对父母而言,孩子健康成长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但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生病甚至发生意外的情况 这时需要考验父母的耐力、判断力、强大的心理承
  • 987字最近在反思我的“找凶手”思维——你看,都是你没有做好,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而不是“就算是这样,我也理解、接受你作为父母这个角色的局限”?看不见父母的困境
  • 请联络我WX:460181660#乐活财商俱乐部富足读书会#重庆读书会# 【乐商·财‮读商‬书会】-2⃣️1⃣️期《小狗钱钱》夜读完‮收美‬官给获得前‮的六‬优
  • #杨幂[超话]##回幂一个912#ym#杨幂0912生日快乐# 你是夏日限定的玫瑰,冬日限定的雪花” , . @杨幂|杨幂关雪|杨幂幺鸡
  • 结合目前终端的权益及政策,16万级即可享受到同级唯一的2.0T+可分离智能四驱,体验超能更超值的全域高性能SUV。延续福特锐际2.0T+可分离智能四驱的超强性能
  • 能够买一个夜晚总归是美好的,而且是一个纱布缝出来的小方包,总觉得应该是一种便宜快乐的零嘴。 一直对刘宇宁质疑的人, 我想跟你说,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在
  • 坐在台前乖乖喝药,给自己点了首《任意门》我觉得我好圆满,每次听都好像你们和我面对面讲了一个美好故事。”我特别特别喜欢的《疯狂世界》我没拍,我想用脑子永远记住那个
  • 【4533/100000】禅悦瑜伽大礼拜D35早起修身修心,一举一俯让身心灵回归健康,拜是内在的回归,内在的敬仰与臣服,不是你要向谁拜,而是你回归了自己的内在,
  • 当我拥有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我不再关注拥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宁静是一个人最好的伴侣,独处是一个人最高效的交际;直面孤独吧,将它化作土壤,培养出丰盛的内心景象;喧嚣
  • 我起身,不免有些好笑,“温澜,你不知道这种地方四处都有监控吗? 第875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流传千年的老人言,句句都是大智慧 1、越将就,越卑微。 2、家有金龙现,定出麒麟子。 3、热闹不过人看人,残酷不过人害人。 4、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
  • )ご馳走様でした#田中美奈实[超话]##田中美奈实##田中みな実# maquia_magazine更新相关图片⬇️⬇️⬇️9月21日発売『MAQUIA 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