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如何建设?广东将这样发力,7所院校机会大增】2019年,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北大仓行动工作研讨会和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先后召开,对新农科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体部署。在安吉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标志着中国新农科建设迈入新时代。“北京指南”进一步提出,要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面展开新农科建设。
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全国涉农本科高校开展。项目设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等5个选题领域,共29个选题方向。理论研究项目周期为1-2年,实践项目周期为4年。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结果,全国共计407个项目入选,广东共计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7所院校11个项目入选。广东新农科建设近年来如何发力,又有什么新理念、新目标、新成果?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关院校。
产教融合 打造新型育人模式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正深刻影响并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也不无例外地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古广灵表示,面对新形势,新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教育部指出,新农科建设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农科教结合,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近年来,广东各涉农院校专业都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全力打造农科人才培育的新链条。
华南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农林院校唯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围绕“党建引领,协同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改革主题,一体化推进“十大育人体系”改革创新。
华农建设了“农业特色”等A系列通识课程118门,开展耕读教育,在校内打造千亩实践教学基地,为非农科学生设立“农事训练”技能模块,优化“农业特色”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大国三农”课程23门。
近年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获得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学校15个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入选数量方面与中国农业大学并列农林高校首位。目前,华农在QS世界农业大学最新排名中位居第30,排全国农业大学第三,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新农科建设应以农业人才培养为核心,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带头人白卫滨教授指出,新农科建设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推动农业成果高质量转化,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暨南大学发挥侨校优势,早在2003年,学校在中文授课的基础上,首创食品科学全英授课本科专业。学校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学生双向交流机制,与美国罗格斯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8所国际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境外升学率占毕业人数的20%以上。
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增加了国际学生的短期进修和实践教育培养等培养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知识群,努力将“一带一路”合作机制、规则标准以及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民族宗教等通识内容,融合到教育中。近三年来,本学科学生共获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18项,省部级奖项14项。
除了培育校内人才,还有高校积极推动科普工作。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所长舒琥教授表示,广州大学积极推动“学研产科创五位一体”水产生物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群建设,将新农科建设与科普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编写科普素材、组织夏令营等方式,把海洋水产的相关知识深入到中小学,扩大新农科知识的辐射面。
发挥特色 优化涉农学科结构
教育部指出,要面向新乡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生态建设发展新农科,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新建新兴涉农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近年来,广东各涉农院校专业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全新的农科专业结构,搭建全新科研平台。“新农科建设要致力于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转型升级,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塑农业教育链、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林蠡教授表示。
据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发挥特色优势,用“新农科”理念升级传统课程,打通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学校梳理现有的基础课程体系,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同时,学校加强与市县农业部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等协作,探索“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链条式的农技推广模式,推动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服务精准脱贫、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学校先后与和平县猕猴桃产业园等单位签订对接协议,把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
作为海洋特色型学校,广东海洋大学以水产养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抓手,融合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物流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水产养殖学专业,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谭北平教授表示,学校以水产养殖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专业竞赛为载体,构建“教学-实训-科研-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近年,学校在石斑鱼精准营养及高效饲料配制技术、南海渔业资源信息采集与资源修复等方面,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培育新优势,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其中,石斑鱼精准营养及高效饲料配制技术所研发的饲料,占广东石斑鱼饲料市场的60%以上,并向全国其他省份推广。
服务大局 聚焦湾区农业发展
  农业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与当地农业生产对接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教育部指出,新农科建设要立足学校发展定位、特色优势和实际情况,结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内拥有多所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聚集了众多科技公司,要充分利用湾区内国际水平的创新基础,与其共建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切实增加农业核心竞争力。”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刘群慧教授表示。
园林专业作为学校唯一的涉农专业,岭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对接社会需求,融入行业企业元素,了解行业企业对园林人才的具体需求,聘请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与论证。
学校构建了各种类型的校内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与湛江市寸金公园等1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打造新型国际化都市圈及优美宜人的湾区生态景观上,学校园林专业部分毕业生在恒大绿洲、碧桂园集团等大湾区单位从事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预决算、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等工作,为大湾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生态群贡献重要力量。
古广灵表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立足岭南水乡现代基塘农业培养广府美食人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粤菜师傅工程”建设,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同时,面对区域产业需求,对口实践新农科,建立具有工程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根据现代基塘农业与广府美食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专业新方向,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依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暨南大学校内港澳台学生占比较高,另有在港办学的历史,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独特作用。白卫滨表示,学校建立“文化+科技”双融合育人工程,组织“中国寻根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使港澳台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如今,学校更多港澳台学生获得外招生奖学金,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留在内地工作的意愿更强烈。学校还积极探索并实践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为中国农业成果“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持,为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学校农业科学自2017年11月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以来,截至2020年9月已位列ESI全球4.2‰,建设粤港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链接: https://t.cn/A6bUfgJN

植入产业“基因”,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量身定制“芯”人才

2020-09-07 10:41:4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谢开飞 陈弘毅 何渊铭

短短五年间,位于晋江市金井镇“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内的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已成为福建省内乃至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育重镇——招生1203人,其中本科生814人,硕士研究生362人,博士研究生27人。

日前,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与集成电路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快推进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

“先人一步,人才培育走在产业发展前。”9月7日,晋江市政府党组成员、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晋江分园区管委会主任陈志雄说,早在2016年,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联合福州大学、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共建福州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推动职业学校与园区龙头企业合作办学,举办福建省内首个中职集成电路产业“订单班”等,努力培育集成电路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紧缺难题。

瞄准重大需求,破解产业人才紧缺难题

今年9月,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迎来了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首批研究生的入驻。这是近年来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构建专业人才全方位培养体系的创新措施之一。

“面向晋江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科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可以就地转化,人才在这里可以‘才’尽其用,构建‘校政企’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集成电路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但由于人才存量不足、院校教学资源受限等原因,行业中普遍存在“技术人才招不到、留不住、不好用”等问题。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集成电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指出,预计到2021年国内仍有26.1万人的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而在晋江,随着相关上下游企业相继落地发展,对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

据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晋江分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谢建新介绍,聚焦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需求,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率先构建集成电路人才政策体系,编制《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5)》,出台全国首份集成电路产业专项人才认定标准,制定全国领先的集成电路人才优惠政策,累计发放各项补助资金超过1亿元,积极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同时,统筹全市教育资源,引导全市中高职院校设置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并促成龙头企业与福州大学、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开展订单培养,提高育才精准度。

创新共赢机制,校“园”融合定制人才

在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的实训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工业机器人课程引人关注,授课的是来自园区龙头企业矽品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企业员工缘何成为了老师?

原来,2018年,在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推动下,晋兴职校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与园区企业矽品电子公司合作办学,拓展出一个全新的“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成为福建省内首个中职集成电路产业“订单班”,并在省内首创集成电路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该“订单班”根据企业需求,已开设了电工基础、封装检测、晶体制造等课程。除了聘请专业的讲师,矽品电子公司也定期选派专业骨干给学生们上课,并组织学生分批到企业实践。“订单班的同学们能更早接触到矽品电子公司的基础性专业技术知识和企业文化,未来毕业后也将优先录用于矽品电子公司。”晋兴职校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组织“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多个拥有资深产业背景的骨干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集成电路产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该活动已同19所学校开展合作,开课176课时,累计授课超过5000人。

“以前,我们对集成电路产业都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次课程进校园活动,第一次全面接触了解集成电路的由来、发展现状、制造工艺流程以及未来就业的方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晋兴职校17级电子班学生孙柯炜说。

“通过围绕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专业课程,打通校园和产业园之间的‘墙’。”晋兴职校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企业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周期长、投入大等问题,通过促成校企联手,能够将岗前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前置到学历教育中,达到一个产学的“无缝接轨”,向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就业岗位实现双赢,有效推动解决技术人才紧缺难题。

构建合作平台,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不同于单纯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实现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实质性深度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间上建立和优化一批创新平台载体支撑。”谢建新说。为此,晋江市全力推动建立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等一批“政学企”协同创新载体落地建设。

“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微电子学院全面落地晋江并深化产教研融合,形成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筹备组人才科技组相关负责人说,该研究院总投资1个亿,将立足于原创性与基础性技术研究,吸引国内外半导体领域高端人才,面向产业与应用,开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力争五年内,建设成为服务于福建省微电子产业链企业的国家级微电子先导技术研发中心与公共研发平台。

此外,福建(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积极对接福建省发改委,成立6·18协同创新院微电子分院,争取这一全省唯一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平台落地晋江,并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入驻高校、专家、科研院所项目库和人才库,已成功入驻专家达120位,推介项目成果163项、收集技术需求97项、推进成果对接60项,精准推动晋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高校、地方政府、企业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陈志雄表示,下一步,该园区将按照《若干政策》的最新部署要求,围绕人才培养、队伍共建、科研研究与成果转化等具体环节展开深度融合,不断充实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力量,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格局,努力建设创新要素融汇、高端人才密集、产城产教融合发展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晋兴职校的学生们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上课(图一)

四川芯盛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参观园区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图二)

2019年11月安海职校举行“产业课程进校园”开班仪式(图三)

#淄博身边事# 【媒体看淄图】【媒体聚焦】淄博市图书馆:少儿部期刊从4月23日起开始外借啦!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4月24日讯(记者 王蔷 通讯员 赵美)为了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少儿综合借阅室期刊决定从4月23日起开始外借。
  多年来,由于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少儿期刊只能在阅览室内阅读而不能外借,使得很多小读者阅读时不能尽兴,时时意犹未尽;同时期刊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利用率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鉴于此,馆领导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有效措施突破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瓶颈,终于实现了期刊的外借功能。

工作人员正在加工处理待上架的期刊
  为了能让读者在阅览室内对最新的期刊先睹为快,将把新进期刊统一放在“期刊阅览架”,阅览一段时间之后再放在“期刊借阅架”外借。这样,既能满足读者能看到最新期刊的愿望,又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

期刊借阅架

  今年,淄博市图书馆根据小读者需求,精选并订阅期刊共有101种,内容涵盖了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历史、地理、艺术、自然科学、语言、文字、漫画、天文、文学等等诸多门类,种类比较繁多、覆盖面广,能大大满足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多种需要。
  下面,给小朋友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几种重要期刊:
  1.《儿童故事画报》

  《儿童故事画报》涉及地球、海洋、宇宙、环境、生命等领域,将漫画、图片和知识融为一体,尽显大自然神奇。玩转地球、冒险挑战、智力闯关,精彩不断;星空情报、自然密码、地理知识,奥秘无穷!图解神秘事件,探索未知世界,环游世界地理,网罗宇宙奥秘。以炫酷的自然世界和丰富的百科知识,为孩子们打开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它也是一本纯粹的课外读物,注重阅读的趣味性,活泼轻松,文图并茂,以陶冶儿童性情、开拓儿童视野为根本宗旨。
  2.《环球少年地理》

  《环球少年地理》就像所罗门宝藏一样,焕发着异彩,关注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让孩子沉浸在兴奋探索中,点燃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带他领略最令人惊讶的动物、最炫酷的科技、最刺激的探险、最神秘的太空,最拉风的游戏,更轻松的教育方式,生动的图片以及幽默的语言帮您更轻松、更有效地教导孩子。主要栏目:离奇而又真实、酷酷的发明、令人惊讶的动物、勇于探索、我是拍客等。
  3.《百科探秘》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月刊)创刊于2012年,是由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第一本少儿海洋知识期刊,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海洋科普知识类期刊,于2012年1月正式出版,每月一期,全彩色印刷。它从知识、故事和体验三大板块,普及海洋知识,传播蓝色文明,引领小读者认识海洋、关爱海洋,突出导向性、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互动性,精心打造,独具风格!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主要栏目:
  海洋博物馆(知识板块)【难以置信】【明星脱口秀】【探索海世界】,
  海底故事廊(文化板块)【蔚蓝传说】【“漫”游海底】,
  海滨度假村(休闲版块)【处处风景】【海味小厨】,
  五彩漂流瓶(互动版块)【我与海洋】。
  4.《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杂志由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担任顾问,全国3000余名一线教师任编委,倾力解决中学生作文的三大问题:1.提供下锅的米(快速找到写作素材)2.怎么把米煮成饭(怎样运用素材写作文)3.饭怎样才香甜可口(根据材料成就经典美文)。
  《作文素材》主要栏目:名著、名人、热点世界杯、精华素材、时事新闻素材运用名师讲堂等。
  5.《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杂志2014年1月分为“少年双本套”和“童年双本套”两个套装。《儿童文学》少年双本套,由《儿童文学》(经典版)和《儿童文学》(选萃版)组成,将原创精品儿童文学和精粹的文摘作品相结合,既能让孩子读到当代精彩的文学佳作,又能使孩子享受丰富多样的阅读趣味,在陶冶心灵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套在手,阅读写作两不愁!
  《儿童文学》刊登的文学作品,冰清玉洁,品位高雅,可读性强,既教读书,又教做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读者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儿童文学》主要栏目:汉字课、文学佳作、中长篇连载、小说一族、幻想文学、散文雅苑、诗路花雨、青春纪实、异域文学、文学新苗、网络传真、三地书。
  由于篇幅所限,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要想一睹更多期刊的真颜,还请直接来少儿综合借阅室吧。
  本部室期刊主要适用于小学、初中学生,外借数量和外借方式与图书相同。欢迎适龄的中小学生前来阅读或借阅!
2020年4月24日
《大众网》《海报新闻》《今日头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年头活着不易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房间都面朝竹海取景,当窗
  • 神仙说《不形于色》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人不轻喜怒,物不重爱憎。” 我先说个笑话,说大妈早上去广场跳舞,看到有个老头拿着海绵笔在地上写大字,就忍不住凑上
  • 疲于应付目前种种匪夷所思的种种,我倒不是说求学求知路上的料峭春寒,我只是觉得我与这个相识一年多甚至早在中学之前就心心念念的“高级学府”之前没有任何磁场,我早已经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UNIQ-王一博 ps: 这是王一博第一部主担的电影,所以当初立下的每日期待博flag,我想有点仪式感,只能执行[笑cry] 王一博的其他电影都很重要,没有每
  • -最后一个黑麦奶酪欧包 -厚切薯条不错but汉堡哒咩-每一秒怎么熬过来的我都不敢想-check it out~-停快递不可原谅!-别让我看到物流异常这四个字-:
  • #阳光信用[超话]#所有倒霉和最低谷的时候要默默熬过去,不要声张,否则留下的都是笑柄。越努力,越幸运好运,永远眷顾不放弃的人愿你心静如水,愿你心怀暖阳愿你有前进
  • 咱就是说,送玫瑰的可以考虑改送99个红薯叶,多了几份乐趣不是[兔子]南宛河西宝贝入园记十月国庆节来临,章凤未来之星幼儿园的7位永胜宝宝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小长假,和
  • 性格直爽,没有美女包袱,神情放松,团队融入度高,毫无顾忌的吃喝聊天,自然不做作.特殊颜值优势,再拔高好感度,共情力强、爽朗洒脱、没有美女架子,自我中心不强烈的性
  • 7:出会う機会を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6:永遠にあなたを応援します。
  •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不需要饭菜下酒,他的故事就够了,可饮风霜,可润温喉。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不需要饭菜下酒,他的故事就够了,可饮风霜,可润温喉。
  • #肖宇梁[超话]#[抱一抱]#向全世界安利肖宇梁# [抱一抱]#肖宇梁姻缘大人请留步# 〖小c的愚人节限定福利』 20:30 开启 APM 不对称耳环
  • 12、大肠处理时有异味,可以用面粉和白醋彻底洗净内外后插一根大葱上笼蒸30分,取出后烹调口味很好且不油腻。16、煮肉汤或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
  • [礼物]【祈福运赢大奖】每日登录祈福,即可参与抽取Switch大奖,还有游戏周边、MINI破壁机等好礼集结,送你新年第一份好运哦![awsl][纸飞机]点击【】
  • 虽然杨幂和魏大勋拍摄的地点完全不同,但是两人也都是抽空拍摄,并且还有一张同一视角下的自拍,因为此前两人也多次晒出了同款文案,如今也给人一种暗戳戳秀恩爱的感觉。而
  • 她太好了,乖巧懂事,她不咬袜子和拖鞋,她会在我睡前挽留我,会在马桶边守着陪我刷牙洗脸上厕所,会撒娇要抱抱,会陪我晒太阳,会肚子饿饿的时候去茶台下面的小桌子上找奶
  • 这个时候对方更像是生闷气,“生活很美好,唯有你不好”这也充分说明了,对方还是很在乎你的。如果分手以后,对方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是单纯对你避而不谈,视而不
  • 而其中一位评审对其表示赞赏,并说:“当我们想到东京在夜幕低垂的景色时, 照片中的画面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分享道:"当我在秋日的天空下流连
  • 这两年的经历足够他们成长了,第一次被骂的时候,第一次胆怯地说“不可以开玩笑,他们会以为我们在被欺负”的时候,第一次低着头站在荧幕前的时候,第一次人员不齐的时
  • 那么我们从身边或电影、电视剧中都会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下班后,休闲时会亲自去侍弄花草,既锻炼身体、又愉悦了心情,你能说他们缺乏阳刚之气吗?养花人乐于接受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