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1集)下
【先访云谷会禅师。】

  没有上学之前,听说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现在南京有个栖霞寺,他到栖霞山去访问云谷禅师。“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做“法会”,所以此地称他“会禅师”,这是尊称他。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位大德、一位高僧。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已经是六十九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大了凡三十四岁。了凡三十五岁去见他,这也是头一次遇见。

  我们在后面传记里面看到,云谷禅师的行谊,他的道风,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出家,出家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做一些经忏佛事。但是那个时候经忏佛事,跟我们现在性质完全不一样。后来他觉悟到,出家干这些事情,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我不是为这个而出家的,这个出家就等于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生死事大。十九岁他就去参学,寻师访道,以后他确实成就了。开悟之后,他在寺院里面韬光养晦,专做苦行,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工他做。以后有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官员发现他,这是一个真正有道的高僧,所以就帮助他,希望把栖霞山的道场恢复。他老人家无意于名闻利养,他介绍另一位法师去作住持、方丈。道场复兴之后,他在山后面很隐密的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小的修行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天开岩”。人迹罕至,他一个人在那边苦修。我想,了凡先生去访问,必定是在这个所在;天开岩,一定在这个所在,因为法师已经六十九岁。法师是七十五岁圆寂的,也就是一五七五年,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一岁。所以了凡先生跟他见面,与大师圆寂这个时间并不很长,只有七年。我们想想,他一定是住在栖霞山天开岩。

  大师平常接众,不管哪个人去访问他,他总是丢一个蒲团,叫你坐在那里,叫你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句话都不说。一天不讲一句话,都在定中。了凡先生去参访他,大概也不例外。

  【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跟了凡先生,他们坐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一句话没说。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特别是修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妄念太多了,妄想、分别、执着太多,这个心定不下来。

  【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你很奇怪!你在这里坐了三天,我“不见起一妄念”,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什么缘故?云谷禅师好奇!平常很少说话,遇到了凡先生,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不容易,这也是特别的缘分。我们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有时节因缘。他遇到了云谷禅师,这才开始转变命运,“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我早年念到这一句,我想了凡先生这个时候是标准凡夫。也不错,一生按照命运去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标准凡夫。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这个话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凡人只要你有念头,你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只要你有妄念在。如果没有妄念,你就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虽然能够改造命运,他只能改变,他不能超越。

  云谷禅师了不起,为什么没有把高一层的,超越命运这个方法教导他?这也是要观机授教,看看了凡先生的本质,他的天赋。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看你是上根,还是中根、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我们看看了凡先生,他是中人的根性,他不是上根,他是中根。对中根,当然不能够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说法,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法不契机,等于是闲言语,这是佛经上说的。闲言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废话,白说了。所以必须要契机契理。

  我们要深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一个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必定是盲目摸索。了凡先生他被人算定,他清楚;他这一生,他所行的方向、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只是照着命运走就是。我们可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茫茫大海当中盲目在摸索。如果随顺烦恼,摸索当中还会造许许多多罪业,这些罪业损我们的福报,减我们的寿命;一般讲折寿,折损我们的寿命。这种情形在今天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没有非非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定替自己增福,替自己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得福报。

  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好,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人是凡夫,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善,我们天天被不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了,而且不知不觉在造孽。这个事情很可怕!我往年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讲了一故事,不是给我一个人说,上课给我们同学们一起讲的。他讲到,从前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逆伦的命案,儿子杀父亲。这个事情在从前不得了,这是大事情。这个事情上报给皇帝,当然这个儿子处死刑,皇帝下了命令,这个地方的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的区域,是你教化的地区,你怎么教化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你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记过,巡抚是当时的省长。这种行政处分还其次,朝廷下命令,那个时候县都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什么意思?你们这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你们全县人的耻辱。

  现在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杀父亲、杀母亲,太多了。古时候的教学跟现在的教育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社会能安定,长治久安,人民确确实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无论是富贵或是贫贱,有亿万财富的人,他活得幸福不幸福?没有幸福;他快乐不快乐?他没有快乐。他生活得很可怜,说个不好听的话,不是过着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去想过?这里头都有定数。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语言造作,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大概距离你的命数不会超越太多,一般算命看相都能算得很准确。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幅度很大的话,你有大善或者是有大恶,就把你的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中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里头本来很好,会变坏。

  凡人在所不免,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不在诱惑人,人心怎么能够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今天做学问,不容易成就。能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是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福德,都不可能。你有善根,你能够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动心。面对所有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的福德。

  古时候古大德,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佛门是修行的场所,为什么要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实在讲,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避开社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容易定下来而已。现在难了,我学佛讲经,虽然这么多年,佛教许许多多的道场,我都没有去过。在中国,我只去过九华山、去过峨嵋山。而现在这些道场,公路开上去了,游客很方便,以前很不方便。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庐江,距离九华山不算太远,但是从前朝山要走三天,现在汽车三个小时。从前要走三天,真的要有诚意。还有人三步一拜,大概要走七天到十天,从我们家乡很虔诚的拜到九华山。选择这些地方,无非是交通不方便,游人不方便,不喜欢人家到这儿来,我们这个环境宁静,不要被人破坏。现在开上马路,寺庙里都装上电视,完了,这个染污已经到家里来了。现在修道难了,太难太难了!

  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年,我们才选择澳洲图文巴的小城,山上,山城。这个小城,人口只有八万。而且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保守,在现在讲是很难得的做学问、修道的一个好环境。不能选择在都市,都市诱惑力量太强,没有定力决定不能成就。花花世界,你怎么修行?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那边的同修们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香港,香港同修要挽留老和尚定居在香港,老和尚说:这个地方花花世界,不适合修行。所以住了没几天,就回到中国去。为什么?诱惑力量太大,名利心太重,不是一个修行的处所。

  如果要像是了凡先生这种心态,那行。他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算定了,打妄想也是枉然,他心定下来了。这一说明,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什么叫豪杰?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豪杰。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问什么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这样才不打妄想。这是凡夫,这是一个标准凡夫。

  我们要知道,从这个地方要真正省悟过来,看看云谷禅师怎样开导他,怎样教化他,怎样把他这些错误的观念扭转过来,这是真实的学问。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佛家讲善根,是能够明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是他的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这样好的善知识开导他,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成就了。他能够把他的命运改变,道理在此地。

  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问:章嘉大师说师父一生是佛菩萨安排的,请问我们凡夫是否也是佛菩萨安排的?

  答:我早年学佛的时代,生活非常艰难。佛法常言:‘法錀未转食轮先。’无论求学或者求道,生活安定是先决条件,生活不安定就无法安心求学。所以,章嘉大师劝导我,只要真正为佛法、为众生,而不是为自己,一生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无论是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安排的。这就是把自己计划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再为自己去想,就是佛菩萨安排的;如果我们自己还要计划,佛菩萨就不要操心了。你自己什么都放下,他绝对要照顾。我想了很久,最后想还是不要自己操心,让佛菩萨操心,自己操心挺累的。这要对佛菩萨有完全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很难做到。《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决定不再为自己,活在世间也是为佛法、为众生活的,这样才能真正得诸佛护念,你的生活才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一切都随缘,没有丝毫勉强。

  如果一般人也想让佛菩萨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发心。如果不发心,或者发的不勇猛、不真诚,你的一生是业力安排的,就是世俗人讲命运安排的。真正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就是佛菩萨照顾,龙天善神有责任、有使命要守护你。 https://t.cn/RI9Efi9

#正能量##早安心语##晚安心语#了凡四训(第一卷) ——2001/4/16、档名:19-16-01(下)【己巳归】第二年从北京回到南方。【游南雍】这个时候了凡先生三十五岁。『南雍』就是南京的国子监。可见得他调查,搞清楚了,他选择南京的大学,想到这个学校去念书。【未入监】还没有上学,在没有上学之前。【先访云谷会禅师】没有上学之前,听说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现在南京有个栖霞寺,他到栖霞山去访问云谷禅师。『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做「法会」,所以此地称他「会禅师」,这是尊称他。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位大德、一位高僧。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已经是六十九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大了凡三十四岁。了凡三十五岁去见他,这也是头一次遇见。 我们在后面传记里面看到,云谷禅师的行谊,他的道风,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出家,出家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做一些经忏佛事。但是那个时候经忏佛事,跟我们现在性质完全不一样。后来他觉悟到,出家干这些事情,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我不是为这个而出家的,这个出家就等于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生死事大。十九岁他就去参学,寻师访道,以后他确实成就了。开悟之后,他在寺院里面韬光养晦,专做苦行,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工他做。以后有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官员发现他,这是一个真正有道的高僧,所以就帮助他,希望把栖霞山的道场恢复。他老人家无意于名闻利养,他介绍另一位法师去作住持、方丈。道场复兴之后,他在山后面很隐密的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小的修行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天开岩」。人迹罕至,他一个人在那边苦修。我想,了凡先生去访问,必定是在这个所在;天开岩,一定在这个所在,因为法师已经六十九岁。法师是七十五岁圆寂的,也就是一五七五年,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一岁。所以了凡先生跟他见面,与大师圆寂这个时间并不很长,只有七年。我们想想,他一定是住在栖霞山天开岩。大师平常接众,不管哪个人去访问他,他总是丢一个蒲团,叫你坐在那里,叫你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句话都不说。一天不讲一句话,都在定中。了凡先生去参访他,大概也不例外。【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跟了凡先生,他们坐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一句话没说。【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特别是修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妄念太多了,妄想、分别、执着太多,这个心定不下来。【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你很奇怪!你在这里坐了三天,我『不见起一妄念』,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什么缘故?云谷禅师好奇!平常很少说话,遇到了凡先生,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不容易,这也是特别的缘分。我们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有时节因缘。他遇到了云谷禅师,这才开始转变命运,「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我早年念到这一句,我想了凡先生这个时候是标准凡夫。也不错,一生按照命运去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标准凡夫。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这个话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凡人只要你有念头,你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只要你有妄念在。如果没有妄念,你就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虽然能够改造命运,他只能改变,他不能超越。云谷禅师了不起,为什么没有把高一层的,超越命运这个方法教导他?这也是要观机授教,看看了凡先生的本质,他的天赋。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看你是上根,还是中根、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我们看看了凡先生,他是中人的根性,他不是上根,他是中根。对中根,当然不能够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说法,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法不契机,等于是闲言语,这是佛经上说的。闲言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废话,白说了。所以必须要契机契理。我们要深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一个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必定是盲目摸索。了凡先生他被人算定,他清楚;他这一生,他所行的方向、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只是照着命运走就是。我们可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茫茫大海当中盲目在摸索。如果随顺烦恼,摸索当中还会造许许多多罪业,这些罪业损我们的福报,减我们的寿命;一般讲折寿,折损我们的寿命。这种情形在今天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没有非非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定替自己增福,替自己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得福报。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好,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人是凡夫,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善,我们天天被不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了,而且不知不觉在造孽。这个事情很可怕!我往年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讲了一故事,不是给我一个人说,上课给我们同学们一起讲的。他讲到,从前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逆伦的命案,儿子杀父亲。这个事情在从前不得了,这是大事情。这个事情上报给皇帝,当然这个儿子处死刑,皇帝下了命令,这个地方的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的区域,是你教化的地区,你怎么教化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你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记过,巡抚是当时的省长。这种行政处分还其次,朝廷下命令,那个时候县都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什么意思?你们这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你们全县人的耻辱。现在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杀父亲、杀母亲,太多了。古时候的教学跟现在的教育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社会能安定,长治久安,人民确确实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无论是富贵或是贫贱,有亿万财富的人,他活得幸福不幸福?没有幸福;他快乐不快乐?他没有快乐。他生活得很可怜,说个不好听的话,不是过着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去想过?这里头都有定数。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语言造作,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大概距离你的命数不会超越太多,一般算命看相都能算得很准确。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幅度很大的话,你有大善或者是有大恶,就把你的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中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里头本来很好,会变坏。凡人在所不免,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不在诱惑人,人心怎么能够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今天做学问,不容易成就。能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是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福德,都不可能。你有善根,你能够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动心。面对所有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的福德。古时候古大德,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佛门是修行的场所,为什么要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实在讲,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避开社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容易定下来而已。现在难了,我学佛讲经,虽然这么多年,佛教许许多多的道场,我都没有去过。在中国,我只去过九华山、去过峨嵋山。而现在这些道场,公路开上去了,游客很方便,以前很不方便。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庐江,距离九华山不算太远,但是从前朝山要走三天,现在汽车三个小时。从前要走三天,真的要有诚意。还有人三步一拜,大概要走七天到十天,从我们家乡很虔诚的拜到九华山。选择这些地方,无非是交通不方便,游人不方便,不喜欢人家到这儿来,我们这个环境宁静,不要被人破坏。现在开上马路,寺庙里都装上电视,完了,这个染污已经到家里来了。现在修道难了,太难太难了!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年,我们才选择澳洲图文巴的小城,山上,山城。这个小城,人口只有八万。而且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保守,在现在讲是很难得的做学问、修道的一个好环境。不能选择在都市,都市诱惑力量太强,没有定力决定不能成就。花花世界,你怎么修行?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那边的同修们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香港,香港同修要挽留老和尚定居在香港,老和尚说:这个地方花花世界,不适合修行。所以住了没几天,就回到中国去。为什么?诱惑力量太大,名利心太重,不是一个修行的处所。如果要像是了凡先生这种心态,那行。他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算定了,打妄想也是枉然,他心定下来了。这一说明,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什么叫豪杰?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豪杰。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问什么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这样才不打妄想。这是凡夫,这是一个标准凡夫。我们要知道,从这个地方要真正省悟过来,看看云谷禅师怎样开导他,怎样教化他,怎样把他这些错误的观念扭转过来,这是真实的学问。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佛家讲善根,是能够明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是他的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这样好的善知识开导他,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成就了。他能够把他的命运改变,道理在此地。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些年在线音频平台尝试了广告、内容付费、硬件售卖等等变现模式,但广告行业疲软,内容付费风口已过,硬件售卖体量小,平台持续盈利难以保证。在商业化方面,广告、内容付
  • 远远:这个世界有音乐实在是太好了偏爱小远,却一直没太单独为他写点什么,每次想落笔都担心无法描绘出最真实的他,昨天的直播触动了我,真正的爱需要表达,需要让其他人知
  • #央媒看天津#【天津市将评选首批绿色发展“领跑者”企业】3月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聚焦天津,报道了天津市国家
  • 小时候不懂得这句话是啥意思,现在长大了懂得了,可惜最爱的你却不在了,也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要等,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不管岁月奈我何,我心依旧少女心,只要
  • 我就分享这么多了,祝愿大家都能如愿找到靠谱的机构顺利上岸!【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先导区启动建设 两年内计划引进10家以上企业实现投产】 宁河区大北涧沽镇有几个村
  • 这才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情感,而不单纯是情绪了。情感则不行,情感必须要有一个对象,对某人或者某物,物是已经拟人化的物。
  • 后来我觉得他的微博是一个药学专业交流平台,就一直没有取关他的微博,直到昨天偶然在首页刷到他的微博,真是有病,不过我这次学精了,取关前先截图【 近视手术 】分享自
  • 怎么挽回婚姻家庭出轨老公老婆怎么挽回前任前女友女朋友父母反对冷战冷暴拉黑删除怎么复联修复挽留怎么分离小三新欢 出国 留学如何挽回前女友女朋友# #挽回爱情 挽回
  • 22、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说一大串走心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就是把你当备胎。5、年轻的时候,我们爱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播在这里,就一定要坚
  • 冬看雪,春赏樱,夏听雨,秋聆风,一期一会,一茶一禅,在茶道中品味与感悟人生,享受每一瞬间的美好,日日是好日~ 3⃣️《茶道之旅》P5一场澄澈心灵的优雅冒险之旅。
  • 为了劝更多孩子返回校园,他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四处讲述自己的故事。年少时的刘秀祥,最讨厌将身世说给别人听,如今他却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四处讲述
  • 他们是非常有傲气的一群人,而且十分注重自我感受,在爱情中,他们的感觉大过天,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自我感受来得,因此,他们根本不会伪装深情,也懒得这么做。狮子们是不
  •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在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 ”作为铺垫,然
  • 满院红绡,半楼绛雪,几丛艳冶成围。 ——满庭芳 咏西府海棠雨水文/廖伯诚扶摇牵着我的手步履蹒跚暖阳慢慢地走远乌云来访问我情不情愿下凡去把万物召唤对尘世的思念我
  • #阳光信用[超话]#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世上没
  • “一开始我不同意,感觉像是新闻里说的诈骗或者洗钱。他不会想到这次的不劳而获,藏着一份自己不能承受的代价。
  • 2、颂塔蒙攀皇宫旧址,将于今年3月25日至4月2日举行活动,这是一座隐藏在皇宫社区内的古老历史建筑,目前仍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充满美感,该建筑物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
  • 尽管当地各级政府和爱鸟人士对天鹅保护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人鸟冲突仍难以避免,如在2021年1月,蔡城塘就发生了毒杀天鹅的恶性事件。这里原是一个采煤塌陷区,
  • 因此我们当地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产业,普通民众也想着怎么可以进体制内工作,不去想着怎么去办工厂办企业赚钱,有这种想法的大都去南方了。而南方就不一样,南方的权力机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