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山西神庙剧场的演进变革〖上〗(王潞伟) 节选

原创 王潞伟 刊发于2020年第12期

导 读
神庙剧场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山西境内神庙剧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无疑是了解中国古代广大城乡神庙演剧盛况的最佳切入点。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故可称山西,也可称河东。这里自远古至上古时期就缔造了人类的初始文明,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表里山河的特殊位置,使其文化既与北方同源,又自成体系。中古、近古以来,河东文化又孕育了民间戏剧。民间戏剧形成于宋金,成熟于元代,变革于明中叶以前,创新与繁荣于明中叶以后与清代,一直走到今天。与此同步,神庙剧场也肇基于北宋,发展于金元,而变革改进于明中叶以前,明中叶以后至清代进入创新与兴盛期。

山西神庙剧场的发展演进,经历了形成、改革、成熟三大阶段,是中国神庙剧场史的完整缩影。遍布城乡的神庙戏台,形制齐全,数目繁多,曾是我省戏曲文化赖以传播的主要载体。根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山西全省保存下来的古戏台有1万多座,保存至今的仍有3000座以上,其中自金以下直至清末,历代皆有,发展演进的脉络十分清晰,风格也多种多样。国内其他省份几乎看不到金元戏台,也看不到内含宋金元三代数百年间戏台信息的碑刻。这些神庙戏台和碑刻都是三晋文化的瑰宝,是研究中国剧场史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01 宋金戏台之形成

戏剧、艺能舞台及剧场的诞生,这一历史使命是在宋代完成的。宋代因为露台的普及逐渐过渡到神庙戏台的创建,使山西神庙剧场的发展历程进入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跨越宋金元三代,是神庙剧场的形成期,主要成就是完善了歇山顶单体式戏台,展示出歇山顶戏台的古雅雄奇和壮丽,乃至山西古建行业高超的建筑技巧和艺术。

露台替代祭坛进入神庙始于唐代,但只是个别现象。五代末到北宋前期,露台已普遍出现在传统节日元宵节中,作舞台使用。它是皇室、贵族“与民同乐”的主要媒介。如《蜀梼杌》载:“(后蜀广正)三年(公元940年)正月,上元观灯。露台舞娼李艳娘有姿色,召入宫,赐其家钱十万。”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己酉,“上御明德门观灯,宴从臣,江南吴越使者皆与焉。楼前设灯山火树,露台张乐,陈百戏。外国客各献本国歌舞,遂赐以酒食。”又载宋真宗时,“先是上元张灯,太皇太后以齿疾不能食,不出观。乙酉,上复令禁中张灯,露台妓乐皆入。太后疾尚未平,酒数行而起。”《宋史•乐志》亦载:“每于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余曲。”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露台,临时摆放在那里,所以称“设”而不说“筑”。

当时还出现了“露台舞娼”“露台娼”“露台钧容直”“露台弟子”及“露台妓乐”等称谓,显示出露台与艺人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艺人的专业性质和露台作为歌舞戏剧舞台的专门化倾向。这种倾向也直接影响到各地的神庙。

山西已探明有两座有名的北宋露台,一在万荣县的后土祠中,一在太原市的晋祠里。前者早已不存,后者则被改造成金人台。金人台原名莲花台,台名是据其须弥座上雕刻的仰莲、覆莲而来的。明代晋祠主事者将宋代露台拆除,在原址重建了一座砖台,将四躯铁铸的将军搬上去,从此又称金人台。金人台不再拥有露台的功能,因为此时晋祠已经建造了一座歇山顶大戏台。宋代露台完成了它的使命,因而只剩下一个莲花台的虚名,昭示它的曾经存在。

金泰和三年(1203年),晋南芮城县城内东岳庙《岳庙重修露台记》碑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性文字:“□台崇七尺五寸,方广二十四步,砖总万有六千数。边隅用石一百五十□。□砻绝疵,细功鳞砌,荡人耳目。黄童白叟,□□以□□。□牲陈皿者,得以展□仪;流宫泛羽者,□□奏其雅。神人之心,由是和焉。”其中“□砻绝疵,细功鳞砌,荡人耳目”三句,是称颂其重修后的露台的,倘若仅仅是用土夯成,四周砌石,台面铺以方砖的台子,不会说它“荡人耳目”。这是一座须弥座式露台,也可以称之为莲花台。“□牲陈皿”和“流宫泛羽”,祭祀和演乐是其两大功能,乐中即包含着戏剧。这通碑记既与二仙庙露台的形制相印证,也对神庙露台式剧场的价值作了高度肯定,意义非凡。

元陶宗仪《辍耕录》记有院本名目700多个,保存在上党地区的明抄本《礼节传簿》则记载院本剧目8种,截止于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乐户尚能上演其中的《土地堂》《三人齐》《闹五更》3种。“杂剧、院本其实一也。”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金代高平西李门二仙庙露台上演的院本剧目,当然远不止这些。事实上这座露台一直到元明时还在使用,该庙的戏台是在清代才建造起来的。

露台是一种礼制设施,故能顶替祭坛而进入神庙。它只是一个土筑的四面或三面砌以条石的方形台子,即使华美些,也仅能在台基上作些雕刻,台面上竖立栏杆,这比三层的、每层都要有栏杆的巨大祭坛不知要省多少料、多少工。说白了,露台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祭坛,除了不能用于庄严隆重的郊祀大典(郊天祀地),其余神庙,包括孔庙,都可以使用。这也是它能够在神庙里普遍建造的主要原因。

露台能和未来的神庙剧场发生联系,却不能演变为真正的剧场,主要是因为它只是个礼制设施。神庙祭祀时,在露台上一边举行仪式一边献演艺能节目,连带演出戏剧,仅仅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它才能充当临时舞台。

但露台作为舞台显然是有缺憾的。第一,仪式中不能演出时间较长的剧目,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无法安定下来专心看戏的缺憾。第二,尚不具备演出完整剧目的条件。它是露天的,无法分隔前后台,难以抵挡风雨的侵袭,且因安装照明困难无法在夜间演出,等等。显然,露台还不能承当起完整意义的神庙剧场的重任。

这种情形引起了宋人的思考。古人云:“台上有屋谓之榭。”如果在露台之上建造一座小屋,不就解决这些问题了吗?根据现有记载,首先打开局面的便是山西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庙和北宋都城开封的神保观。桥上村后土庙天禧四年(1020年)《河中府万泉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的碑阴,有“修舞亭”的记载。舞亭即戏台。后者记于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说六月二十四日是灌江口二郎神的生日,在这前一天,“二十三日御前献送……作乐迎引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谁也没有想到,临时在露台上摆放个乐棚,这一无心之举竟然引发了神庙演剧场所的一场革命。宋金以后,神庙里的戏台都是受天禧四年桥上村后土圣母庙创建舞亭和开封神保观“台上设棚”的启发创建起来的。

山西神庙戏台的创建,除了受到台上设棚的启示外,还接受了北宋都市勾栏乐棚的影响。乐棚在宋代是一种应用很广的舞台。宋人原本就喜欢搭棚子,如茶棚、水棚、松棚、山棚、射棚、浮棚、妓棚、彩棚等,名称或取自用途,或取自材料的性质,或取自缤纷的色彩,不一而足。此类棚子造价很低,省工省料,又很适用,所以非常流行。

乐棚只是宋代诸多棚子之一,分为临时搭建的和比较固定的两种。临时搭建的多在门外、街道、广场等处,主要用在节日期间,尤其是在元宵节之时,用毕即拆。比较固定的则集中在瓦舍勾栏里。前者让人随意观看,驻留听便;后者则须付钱入场,场面稳定。

临时搭建的乐棚,典籍中多用一个“设”字。如《东京梦华录•正月》即载:“殿前班在禁中右掖门里,则相对右掖门设一乐棚,放本班家口登皇城观看。”又说:“自灯山至宣德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又说:东京“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皆有乐棚”。当皇帝驾临大相国寺时,“寺之大殿前设乐棚,诸军作乐。两廊有诗牌灯云:‘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不过,由此可知,当时佛教寺院只是在皇帝驾临时摆放乐棚,让“诸军作乐”,还未允许在乐棚上表演杂剧。

民间街坊的巷口也多设乐棚,没有乐棚的,也要搭设小影戏棚子,吸引本坊游人和儿童,以免他们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失。“每一坊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宋人李光诗云:“曾见端门万炬灯,天街追逐少年行。如今老病惟贪睡,懒向州衙看乐棚。”端门,宋代宫门之一。天街,则指御街,皇家大道。上述几个例子表明,宋代皇宫、御街、衙门、寺院及民间街坊等处,节日期间大多设有乐棚。而小影戏棚、傀儡棚(北宋黄庭坚有诗云:“看取人间傀儡棚。”)等,也可以说是戏棚的变种。都市、城镇这种乐棚式剧场的普及,昭示出宋代艺能及戏剧的繁盛。

临时剧场的客座,主要是乐棚或露台前面的空地,观众多站着观看——也许能给耆老或地位较高官员摆设桌椅吧,没有记载。

当时比较固定的乐棚式剧场,建在瓦舍勾栏里。勾栏原指栏杆,宋元时期代指剧场或卖艺的妓院。瓦舍也叫瓦肆、瓦子,在当时是一种超大型的综合游乐场,其中有许多勾栏作商业性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在御街东南楼的街巷内,就有几个瓦子,几十座勾栏:“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瓦、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自丁先现、王团子、张七圣辈,后来有人在此作场。”《武林旧事》记南宋时的杭州,也有南瓦、中瓦等二十三座,其中“北瓦内勾栏十三座,最盛。或有路伎,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作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

此类剧场实际上是在瓦子里占据的相对独立的场子,其中有舞台,有客座,也有提供给艺人的简易生活设施。如按场地言,当称勾栏;若按主体建筑言,则称乐棚;但是如果按其整体名称而言,就叫“莲花棚”“牡丹棚”“夜叉棚”“象棚”了。莲花棚之类的名目,实际上是对某一勾栏的美称,就像今日称“长安大戏院”一样,艺人依此也有归属感。勾栏剧场的客座,参考元代杜善夫写的《庄家不识勾栏》散套可知,是用木板搭成的阶梯状的整体成坡形的座位。

至于路伎艺人,因为技艺不高,尚不具备在乐棚里演出的资格,于是便只好撂地为场。街头演出曾经是南北朝民间歌舞小戏的常景,但在北宋已经是等而下之的艺术展现形式了。仅此一点,即可看到戏剧形成之后所带动的艺能舞台及剧场的飞速发展。

不过,上述剧场无论是固定的勾栏,还是节日期间临时搭设的乐棚,都在城镇之内,绝大多数农民是看不到演出的,所以“庄家不识勾栏”。农村在古代拥有绝大多数的人口,如果乐棚、戏台没有出现在广大农村里,就不能视为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



考古发现,现存宋金元神庙戏台的碑刻记载、实物及遗迹都在山西。这是山西神庙剧场发展史第一阶段的辉煌成果。宋代,当戏曲艺术形成以后,不少神庙直接创建了戏台。在广大城镇和乡村的神庙里,人们利用春祈秋报或“神诞”之时的一揽子赛社活动,邀请艺人前来作场,一展酬神之诚,连同台前可容纳数百乃至上千观众的空地一起,在四面红墙的包笼下,形成了中国神庙特有的四合院封闭式剧场。金代神庙舞楼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新鲜事物,甚至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时尚:将摆放戏俑的戏台模型置于墓中。元代戏台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山西神庙剧场的正式形成。

数据显示,最迟到11世纪即北宋前期,新兴的戏剧艺术就闯进了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闯进了神庙祭祀的礼仪中。现存山西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庙宋天禧四年(1020年)《河中府万泉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沁县城关关帝庙宋元丰三年(1080年)《威胜军新建蜀荡寇将□□□□关侯庙记》、平顺县东河村九天圣母庙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潞州潞城县三池东圣母仙乡之碑》、长子县南鲍村汤王庙宋大观三年(1109年)《大宋故汤王之庙碑》、长子县石哲镇房头村灵湫庙宋宣和元年(1119年)《修灵湫庙载记》、高平市河西镇河西村三嵕庙宋政和辛卯(1111年)“新建献楼”柱铭等,至少有6通时间跨度整整90年的宋代碑刻,含有建造神庙戏台的重要信息。万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与荣河合并为万荣县,在晋南;沁县、平顺、长子、高平四县则在晋东南。从这些戏台分布的情形看,北宋神庙剧场在形成初始即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上述宋碑关于戏台的称谓有舞亭、舞楼、舞宇、献楼、舞者三楹等,名称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舞者三楹”指的是建筑,就是戏台。献楼绝非献殿,介休市后土庙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创建献楼之记》中的献楼,即指后土庙大戏台。

福慧禅舍公益禅修课
文钞入门读本17|与陈锡周居士书 02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 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 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 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 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 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 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 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 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 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 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 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 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著,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 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 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 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 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 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 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 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 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 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 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 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 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 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 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 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 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 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嗔痴, 造杀盗淫,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下出离其中,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 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如诚法师译

      所说的“信”,必须相信娑婆世界确实是苦,极乐世界确实是乐。娑婆世界的苦,无量无边。总的来说,不超出八种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无论是贵极一时的人,卑贱到乞丐的人,都有这八种苦。前面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好好思惟,自然知道,不须要详说,说的话太费笔墨。第八种五阴炽盛苦,是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行为举动,这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所感的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就是接触外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在六尘境,起惑造业,如大火炽然燃烧,不能止息,所以名为炽盛。又者,阴:盖覆之义,发音意义与“荫”字相同。由这五法,盖覆真如自性,不能显现。如浓厚云层遮蔽太阳,虽然太阳的光辉,一点无损。而由于浓云遮蔽的缘故,不能蒙受太阳的照耀。凡夫没有断除惑业,被这五阴障蔽,觉性之天,智慧之光,不能显现,也是如此。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修道之人,禅定功力深,对六尘境界,一点不执着,不起憎爱之心。从此加功用行,进一步证无生四果。那么惑业净除究尽,斩断生死根本了。然而这个工夫,很不容易。末法之中,得到实在很难。所以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就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苦。纯是童男之相,寿命等虚空,身体没有灾祸衰变。老、病、死等等,名字尚且没有听说,何况真实有。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演畅佛法之音。随自己的根性,由于听闻而证果。亲人尚且了不可得,哪里有怨家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那么翻转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为七乐。至于身体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开当处,就能在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都契合实相妙理。没有五阴炽盛之苦,享受身心寂灭之乐。所以《阿弥陀经》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世界的苦,苦不可言。极乐世界的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名为真信。千万不可以凡夫外道的知见,妄生猜想度量,认为净土种种不思议的胜妙庄严,都属于幻想寄托的神话。是譬喻心法,不是真实有那个境界。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就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这个祸害很大,不可以不知道。
      既然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应该发起迫切真实的誓愿,愿离娑婆世界之苦,愿得极乐世界之乐。这个誓愿的迫切,应当如同堕在厕坑中急求出离,又如同囚系在牢狱而切念家乡。自己的力量不能够出离,必定要求大势力的人提拔我们出去。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对逆顺二境,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秽污本有的妙觉明心,这是无底的厕坑。既然造作恶业,必定要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这是不赦的牢狱。阿弥陀佛在往劫当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大愿说:“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若志心称名,发誓求出离娑婆的,没有一个不蒙垂慈摄受的。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接当下出离其中,全部安置在极乐本有家乡,令他们进入佛的境界,同佛一样受用。想要往生西方,最初必须有真信切愿,如果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如果信愿具足,就一万个不会漏掉一个。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这是指信愿具足的人来说的。

很喜欢#喜马拉雅#上秦东魁的节目,快来听一听吧!常听人家说“一定要积阴德”,到底为何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积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会去做,但是,为什么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
善念、善行,都是积善,积德。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什么是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也有说是: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道教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有其道理的。试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
  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功德。如寺院里,以「无名氏」作功德者,他们都希望成为无相的阴德;佛世时比丘的忍苦护鹅;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孙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美国林肯总统解放黑奴;晋朝僧群的护鸭绝饮等,都是与乐拔苦的阴德。
  阴德其实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阴德。如袁了凡的改变命运,不就是由积阴德而来的吗?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或许会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我个人认为,凡是积德,不分阴阳,总是好的,比如,企业家们的慷慨捐赠救灾,或者出钱修建学校等。比如,我们自愿做好事,为他人的生存或幸福出微薄之力,都是积德。都能使自己和家人延年益寿、幸福人生。

阿弥陀佛
我们有许多理由相信,好人自有好报,阴德是使命运向好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因此多积积阴德好处多多,有篇文章如是说:
  (1) 如果钱还宽裕,可以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不好意思。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
  (2) 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3) 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4) 捡到钱包一定想尽一切办法还给人家
  (5) 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 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再走!
  (7) 下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 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记得微笑。
  (9) 如果时间还宽裕,就请把这篇文字转发出去,号召更多人行善积福。 https://t.cn/A6qIXF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摩登兄弟[超话]#[打call] #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 在我的这颗小星球里面,你就是温柔跟璀璨,即使旁边的宇宙再浪漫,我也终身不换 如果这世
  • 命理古诀伤官的四种类型及特性趾高气昂,自命不凡,为人骄傲,确有才华。食伤吐透命格的人,爱好广泛,心思细腻,思想独特,善于联想,天马行空,有创新思维和研究精神,表
  •   即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的风光,我就不会感到沮丧。  即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
  • 真遇到“过不去的坎”能用钱解决的就别用人情,实在要求人,不如请平时交往的人,请他们喝场酒,他们能帮你的就帮,那是人家的情分,实在帮不了你,你也别埋怨人家。混得再
  • [给力][赞][给力]迈锐德是一家专业、专注、专心致力于畜牧新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广州雅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皓检测”)
  • 周国平说:“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的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 那给海海看看我的教室好了,周二周三的课的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我能感觉出来他把知识翻来覆去讲得非常详尽,昨天第一次上课他说,“我就把口罩摘下来讲课了,因为带着
  • #写字楼设计装修# 为彰显其地理位置,该设计在航海方面引人注目,其灵感源自游艇迷人的内饰。航海主题横跨整个七层楼,地毯和表面采用强烈的海洋色彩,醒目的主题墙图形
  •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接受动静记者采访时说,在新的发展阶段,对招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按照“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
  • 我终于愿意承认:我对你的喜欢,不过是四下无人时排解寂寞;我对你的喜欢,不过是时间堆砌下不甘浪费;我对你的喜欢,不过是迷茫无知时仰望崇敬;我对你的喜欢,不过是头脑
  • 昨天的终点是今天的起点,时间是有记忆的,第一次的见面就在那样的期待中相告而别,也许亦如忧伤总是漫长的,快乐总是短暂的,短暂到只记得那个最开始的拥抱,久违的温暖,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很多情理之中,
  • 看着栽上去的花和树,脑子里想的确是树根底部埋着的骸骨。几天不嗦粉就想念的友友有吗嗦粉大户梨家里日常囤一堆嘿嘿转➕关➕点,揪几个小伙伴嗦粉~- - - [杰瑞]端
  • 是我柾哉☺︎今天给大家奉上INI之不可思议的群像(洸人碰巧没在)我们在进行什么锻炼呢请大家自行想象✌︎感谢为我们提供能够锻炼的环境,我觉得我还能再努力坚持下去大
  • 总的来说,该款咖啡机具备多种咖啡模式,全自动制作过程,简单方便,而又不失品味,但6900元售价不算便宜,适合忙碌又喜欢喝现磨咖啡的中高端用户boss海关拍卖品德
  • 妈妈喝了很多的水,她说,明天也要用个朔料壳带点水,然后又喝,凉开水喝完了等不到热水放凉就喝生水,饭菜却吃的很少,话也很少,喝好了就说,我很累,想睡觉,就睡去了#
  • 【#西藏[超话]# 那曲——高寒地区长出“小森林”】“来这儿之前,我都没见过树。”#德甲# #转会传闻#
  • #买房# 顶楼的房屋,视野开阔,采光通风好,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cr:无敌小白兔,摄影师么么锐#带着微博去旅行##玩出另一个世界##值得去##小众宝藏旅
  • 李嵩的暂编52师是东北“剿总”派来监视60军的,李嵩平日就拒绝曾泽生这个军长过问他们师的事情,也就自然不会支持起义,所以曾泽生借机将52师师长、副师长、团长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