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乾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弑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刹;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https://t.cn/zlgFovh

----------
昨天我曾很简单地对大家解说一段〈忏悔文〉,只是解释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现在,我继续把它说下去:

“自作教他”我们知道无论杀、盗、淫、妄、酒,都是不正当的行为,而每种的罪业,又分有因、缘、法、业四种,譬如说杀吧,杀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无论哪一种,又都离不了“自作”,或“教他作”。

“自作”,就是不假手旁人,亲自去做不正当的事。“教他作”,就是鼓励和教唆别人去做不正当的事,这种间接犯罪的方法,比直接的还要罪加一等,因为它在已有的罪上还加上狡诈的罪行,所以“自作”固然有罪,而“教他作”的罪行更大。

什么是“见闻随喜”呢?这就是知道了别人在犯罪,而帮助他去犯,就是古人所说的“助纣为虐”,我们试闭目想想,从无始劫以来,我们究竟犯了多少次这样的罪?我想不用说的那么久远,就在我们短短的一生中,所犯的也就不可胜数了。所以〈忏悔文〉接着又说;“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我们的罪不可是算数之所不能及,也可以说是大到无有边际的。

既然知道了自己罪深障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不用说,自然应该在佛前至诚恳切地忏悔。所以〈忏悔文〉又说:“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克诚”二字,是忏悔的时候所必须具有的心。有些人对师父忏悔,非常地马虎,常常藏头露尾地把过错给遮掩,这表示他并没有诚意来忏悔自己的过失,像这样的忏悔,就算历尽百千万亿恒河沙劫,也不能把罪业消除干净的。

所谓“直心是道场”,我们无论在谁的面前忏悔,也要把话说得清楚,不要说一些个模棱两可的话:譬如,问他有没有犯过这种过失,他就说“不记得”,或者说“可能有”等等,这种不彻底的忏悔,不但不能消除罪业,反而会种下恶因,因为佛法是丝毫也不能马虎的。可是有些人也会说:“某某人做了哪些恶业,可是现在却飞黄腾达,是不是没有因果,没有公理?”有一首偈颂这样说:

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由此可知,造业是必有报应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看看因缘是否会合罢了。有人又会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消除罪障了呢?”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希望佛、法、僧三宝,能够本着慈悲的大愿,用清净无碍的大光明,照触到我们的身上,这种净光照后,能令我们三障消除,如云开见月般,复现出我们本来的清净心性,所以说:“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说完了这首〈忏悔文〉以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不忏悔的害处,和能忏悔的益处。另外,还有一首〈忏悔文〉这样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首〈忏悔文〉不但能忏悔罪障,而且能把我们所以造罪的原因说出来,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天天都能在佛前,诚心地念诵三遍或数遍。现在,我也把它略略解说一下:

“往昔”,就是以前。近的以前是今生的以前,远的以前是无始劫以来,在这往昔的时光中,我们不但出牛胎,入马腹,一时姓张,一时姓李的轮转于六道之内,而且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又不知造了多少罪业。为什么我们会造罪呢?〈忏悔文〉中说得清楚,“皆由无始贪瞋痴”,这意念上的贪、瞋、痴三毒,就是萌发无数罪业的根由。还有因为这三毒的作祟,我们的身体又做出了杀、盗、淫三业,在语言上也产生了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罪,所以文中又说:“从身、语、意之所生。”无论是身体上犯的杀、盗、淫三业也好,还是语言上所犯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也好,或者是在意念上所犯的贪、瞋、痴也好,我们都要恳切地忏悔,否则会如入泥沼,愈陷愈深,罪业愈来愈重,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无能自拔。

在座各位都具上上的善根,我相信大家都会不忘忏悔,而一定能够发愿把罪业忏悔和消除尽的。宣化上人开示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乾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弑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刹;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https://t.cn/zlgFovh

----------
昨天我曾很简单地对大家解说一段〈忏悔文〉,只是解释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现在,我继续把它说下去:

“自作教他”我们知道无论杀、盗、淫、妄、酒,都是不正当的行为,而每种的罪业,又分有因、缘、法、业四种,譬如说杀吧,杀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无论哪一种,又都离不了“自作”,或“教他作”。

“自作”,就是不假手旁人,亲自去做不正当的事。“教他作”,就是鼓励和教唆别人去做不正当的事,这种间接犯罪的方法,比直接的还要罪加一等,因为它在已有的罪上还加上狡诈的罪行,所以“自作”固然有罪,而“教他作”的罪行更大。

什么是“见闻随喜”呢?这就是知道了别人在犯罪,而帮助他去犯,就是古人所说的“助纣为虐”,我们试闭目想想,从无始劫以来,我们究竟犯了多少次这样的罪?我想不用说的那么久远,就在我们短短的一生中,所犯的也就不可胜数了。所以〈忏悔文〉接着又说;“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我们的罪不可是算数之所不能及,也可以说是大到无有边际的。

既然知道了自己罪深障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不用说,自然应该在佛前至诚恳切地忏悔。所以〈忏悔文〉又说:“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克诚”二字,是忏悔的时候所必须具有的心。有些人对师父忏悔,非常地马虎,常常藏头露尾地把过错给遮掩,这表示他并没有诚意来忏悔自己的过失,像这样的忏悔,就算历尽百千万亿恒河沙劫,也不能把罪业消除干净的。

所谓“直心是道场”,我们无论在谁的面前忏悔,也要把话说得清楚,不要说一些个模棱两可的话:譬如,问他有没有犯过这种过失,他就说“不记得”,或者说“可能有”等等,这种不彻底的忏悔,不但不能消除罪业,反而会种下恶因,因为佛法是丝毫也不能马虎的。可是有些人也会说:“某某人做了哪些恶业,可是现在却飞黄腾达,是不是没有因果,没有公理?”有一首偈颂这样说:

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由此可知,造业是必有报应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看看因缘是否会合罢了。有人又会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消除罪障了呢?”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希望佛、法、僧三宝,能够本着慈悲的大愿,用清净无碍的大光明,照触到我们的身上,这种净光照后,能令我们三障消除,如云开见月般,复现出我们本来的清净心性,所以说:“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说完了这首〈忏悔文〉以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不忏悔的害处,和能忏悔的益处。另外,还有一首〈忏悔文〉这样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首〈忏悔文〉不但能忏悔罪障,而且能把我们所以造罪的原因说出来,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天天都能在佛前,诚心地念诵三遍或数遍。现在,我也把它略略解说一下:

“往昔”,就是以前。近的以前是今生的以前,远的以前是无始劫以来,在这往昔的时光中,我们不但出牛胎,入马腹,一时姓张,一时姓李的轮转于六道之内,而且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又不知造了多少罪业。为什么我们会造罪呢?〈忏悔文〉中说得清楚,“皆由无始贪瞋痴”,这意念上的贪、瞋、痴三毒,就是萌发无数罪业的根由。还有因为这三毒的作祟,我们的身体又做出了杀、盗、淫三业,在语言上也产生了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罪,所以文中又说:“从身、语、意之所生。”无论是身体上犯的杀、盗、淫三业也好,还是语言上所犯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也好,或者是在意念上所犯的贪、瞋、痴也好,我们都要恳切地忏悔,否则会如入泥沼,愈陷愈深,罪业愈来愈重,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无能自拔。

在座各位都具上上的善根,我相信大家都会不忘忏悔,而一定能够发愿把罪业忏悔和消除尽的。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乾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弑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刹;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https://t.cn/zlgFovh

----------
昨天我曾很简单地对大家解说一段〈忏悔文〉,只是解释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现在,我继续把它说下去:

“自作教他”我们知道无论杀、盗、淫、妄、酒,都是不正当的行为,而每种的罪业,又分有因、缘、法、业四种,譬如说杀吧,杀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无论哪一种,又都离不了“自作”,或“教他作”。

“自作”,就是不假手旁人,亲自去做不正当的事。“教他作”,就是鼓励和教唆别人去做不正当的事,这种间接犯罪的方法,比直接的还要罪加一等,因为它在已有的罪上还加上狡诈的罪行,所以“自作”固然有罪,而“教他作”的罪行更大。

什么是“见闻随喜”呢?这就是知道了别人在犯罪,而帮助他去犯,就是古人所说的“助纣为虐”,我们试闭目想想,从无始劫以来,我们究竟犯了多少次这样的罪?我想不用说的那么久远,就在我们短短的一生中,所犯的也就不可胜数了。所以〈忏悔文〉接着又说;“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我们的罪不可是算数之所不能及,也可以说是大到无有边际的。

既然知道了自己罪深障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不用说,自然应该在佛前至诚恳切地忏悔。所以〈忏悔文〉又说:“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克诚”二字,是忏悔的时候所必须具有的心。有些人对师父忏悔,非常地马虎,常常藏头露尾地把过错给遮掩,这表示他并没有诚意来忏悔自己的过失,像这样的忏悔,就算历尽百千万亿恒河沙劫,也不能把罪业消除干净的。

所谓“直心是道场”,我们无论在谁的面前忏悔,也要把话说得清楚,不要说一些个模棱两可的话:譬如,问他有没有犯过这种过失,他就说“不记得”,或者说“可能有”等等,这种不彻底的忏悔,不但不能消除罪业,反而会种下恶因,因为佛法是丝毫也不能马虎的。可是有些人也会说:“某某人做了哪些恶业,可是现在却飞黄腾达,是不是没有因果,没有公理?”有一首偈颂这样说:

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由此可知,造业是必有报应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看看因缘是否会合罢了。有人又会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消除罪障了呢?”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希望佛、法、僧三宝,能够本着慈悲的大愿,用清净无碍的大光明,照触到我们的身上,这种净光照后,能令我们三障消除,如云开见月般,复现出我们本来的清净心性,所以说:“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说完了这首〈忏悔文〉以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不忏悔的害处,和能忏悔的益处。另外,还有一首〈忏悔文〉这样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首〈忏悔文〉不但能忏悔罪障,而且能把我们所以造罪的原因说出来,所以我希望每个人天天都能在佛前,诚心地念诵三遍或数遍。现在,我也把它略略解说一下:

“往昔”,就是以前。近的以前是今生的以前,远的以前是无始劫以来,在这往昔的时光中,我们不但出牛胎,入马腹,一时姓张,一时姓李的轮转于六道之内,而且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又不知造了多少罪业。为什么我们会造罪呢?〈忏悔文〉中说得清楚,“皆由无始贪瞋痴”,这意念上的贪、瞋、痴三毒,就是萌发无数罪业的根由。还有因为这三毒的作祟,我们的身体又做出了杀、盗、淫三业,在语言上也产生了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罪,所以文中又说:“从身、语、意之所生。”无论是身体上犯的杀、盗、淫三业也好,还是语言上所犯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也好,或者是在意念上所犯的贪、瞋、痴也好,我们都要恳切地忏悔,否则会如入泥沼,愈陷愈深,罪业愈来愈重,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无能自拔。

在座各位都具上上的善根,我相信大家都会不忘忏悔,而一定能够发愿把罪业忏悔和消除尽的。宣化上人开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曲作者张简君伟曾在投递demo时也有创作过一版歌词,就是本次「青春重置计划 4 珍稀」中的《带不走的事》张简君伟的重译版本,回到最初 demo 版的歌词呈现,
  • 24.南无住真实佛——若能持彼佛名号,其口常出优钵香。14.南无法上如来15.南无大众者如来 ——若称彼佛如来名者,一切佛法悉皆满足。
  • 心情的好坏不仅严重影响着白癜风患者病情的发展,对任何疾病来说都是适用的,因此为了远离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状态。这些心理因素是不利于白
  • #迷彩绿园地文学总社##迷彩绿园地文学社##古韵悠扬文学社#61期【一斛珠一迷彩风】《词林正韵十八部》「忠肝铁血,纵横几度家书绝。再回又是清明节。旧曲新词,重把
  • 4.在职场里,你越是“有用”别人对你越是“克制”如果你的老板可以肆无忌惮的折辱你,你的同事可以呼来喝去的要求你,不是因为你不好,是因为你“对他们没用”。14.为
  • 毕竟熊磊是姚策生前的妻子,只是熊磊却亲手把一副好牌打烂。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 项目建成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以远地区的过江时间从目前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直接连通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 因此,2020年成为房企线上营销的元年,众多房企也进行了大量尝试。部分房企采取了自有营销平台与电商渠道双管齐下的营销策略。
  • 放假期间医院暂停营业,为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放假期间医院暂停营业,为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 #玄墨[超话]#本月美食合集(一)[开学季]是工作日提前下班放假的开心吃吐午餐(中日韩结合)妈妈在菜市场买的蜜藕,很甜;一根黄瓜,最近吃烤肉喜欢配黄瓜片[打ca
  • 就这样,沈眉庄成了太后最喜欢的儿媳。能来参加选秀的,都是官家人的后代,而眉庄是济州都督沈自山的女儿,家境殷实,父亲又是三品官。
  • 从这里开始,宅男画家们开始走出画廊,走向海边、田野、牧场,肆意挥洒。它影响了艺术史的走向,这里就是法国诺曼底。
  • 6.我会一直陪着你 不是我想 是我会7.我肯定跟你走,没有船票我跟你游8.总之我不会让我家小孩的爱打水漂9.我不太温柔,但对于你,尽我所能。....#某某广播剧
  • 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是我们做人的原则,更是为人处世之道。其实无论是身处平凡还是荣华富贵,受人恩惠,都应当永世相记,一生相报。
  • 就是很喜欢此人身上的克制感 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很难不功利 一个追求自由和浪漫的人又很难活得“现实” 可是他能做到 能在心里放一座不一定要去爬的山 在坚持挑战坚
  • 3、给予安慰支持你发生事情之后,她会从你的角度和你找共同的语言,让你更加开心,伤心的时候有个人和自己一样让你情绪得到疏导比如你做错事情被领导责备,这个时候再矜持
  • 基于这些预测,LG电子将积极投资负责汽车电子业务的事业部。此外,还为雷诺集团的Megan E-Tech电动汽车提供信息娱乐车机系统。
  • 2.结构因用笔而贯通 在同样是使用毛笔的前提下,还存在着生命结构是否完善或生命力高下强弱的区分。即使在没有连带的篆、隶、楷书中,其点画之间的关系仍须有用笔的暗
  • 《妈妈是爱豆》是一档因生育和育儿而离开我们身边的传奇明星们再次挑战偶像的节目,在我们的记忆中暂时被遗忘的明星们回归本职工作将会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动。今日,据
  • 在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同时,民警和社区干部还帮他找了一份看监控的工作,对此沈荣格外珍惜,小区居民有事要查监控,他总是用心帮忙,渐渐地赢得了居民们的认可,这也成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