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过这玩意儿的,皆为狠人。
豫东和豫中人,多叫它铳。身置几眼,就叫几眼铳。
其他地方,有否别的不同叫法,还不清楚。
3眼的铳,较常见。有1眼、3眼、6眼、9眼⋯⋯之分。儿时,世界不过碗口之大,总觉着人间江湖,就是镇子东头或西寨墻之界。彼时,最多仅见过6眼铳。

每遇放铳,远远望着耍家,好不威风,感觉耍铳之人,浑身上下长满了牛逼,尽管其常常灰头土脸!那种羡慕和佩服,致唾液咕噜咕噜不停下咽,心里的脚趾头,能挖出坑来!
几十年后,一古城博物馆里,偶尔竟见到16眼古铳,甚为稀罕,惊讶之余,却没了当年那种牛逼感觉。

以前的耍铳人,多经历非常:或为过匪、做过屠夫;或善生是非耍恶斗狠、吃过牢饭。总之,大多光棍一条,乡人背后大抵称之为信㞗、二杆子、三楞子、二蛋之类。

目前,存世最早的火铳,为元朝遗物。不过,彼时的铳,多作武器用,有一定攻击性,或许含有杀伤力,类作土炮。至于杀伤力多大,值得怀疑,想必更多是震慑作用,冷兵器时代,能出大动静的物件,都显神气,能唬人。
作为颇具仪式感的火铳,应是从土炮类演化而来。

百姓的平静日常,同样需要异响打破。
于是,火铳不凡的身影,就常游走于年节、婚礼、大寿、社火、满月、筑宅、修桥、建窑、丧葬等重要场面上。这些所谓重要场面,皆百姓大事,凡遇大事,弄出点儿动静来,似乎才合情合理。

四五十年前,民间有职业耍铳人。是耍家,大多脾气不好,百姓凡遇大事,得提前登门相请,携礼、封红包,临走丢嘱:用炸土啊,怼响些!
耍铳人一旦留下事主的礼,既开始排日子,拌土药,且于三更时分到南门外千年老槐树下,磕头祷告,祷告的内容,不可示人,仅有他自己清楚。
职业耍铳人,常常不会缺了好烟好酒。故其天天盼着方圆乡人家里出事,无论好事坏事,在其这里皆是好事。
偶尔闲暇,似丢了魂儿,满镇子胡逛乱遛,见着土墙根儿晒太阳老者,大老远吆喝着玩笑掷过去:咋还不死嘞?急死俺了,土药给恁备好几年了都!

人世间,大多信㞗蛋、二杆子,皆为天生。也算一种命。
我五舅,就是一天生二杆子,满脸麻子坑,都叫他麻子水,方圆乡人一般不惹他。当年,他就耍火铳,给自己震成了半聋子。聋后,耍得更凶。故奶奶和母亲总是嘱我,离火铳远点儿,别像恁麻水舅,连个老婆也讨不上,恁可没他那种硬命。

自我从生地青藏,回到祖籍河南,见到的五舅,就是麻子加聋子,一见他就怯,也说不清为甚,心里一直怯他。其实,他若对人亲起来,还是挺亲。他有属于自己的亲人方式。
有年过年,见他时我脱口大呼“麻子水舅”,他就拿眼神狠狠剜我,剜得我泪流直下,我看到其满眼装的都是火药。

记得三奶奶说过,有一年,斧头寨一窑主不知何因,惹火了麻水舅,他将人家兄弟仨都撂翻了。接着十来天,天天去人家窑场,去了就闷声不闲一会儿,狠劲拍砸青砖,将几大垛子新砖及未入窑土坯,砸得一块囫囵的不剩……五舅的恶名,远比其手里的火铳唬人。
那些年,背后我不少抬出他撑门面,恐吓小伙伴。一撂麻水舅,直接唬住。

大寒之后,马上五九,手忙脚乱的人们,开始迎接将至的大年。外面不停有炮杖炸响,不由想起火铳,想起信㞗的麻水舅,其满脸麻子,又在眼前晃来晃去,久久不走。

豫地,形容某人说话直快难听,多说“谁谁谁个鳖孙,说话忒铳”。现在词典里,多用冲字,其实,应为铳才更帖切吧…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34
经文:【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大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解:【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那个大通和尚讲的,见知就是知见,还存着一个知见,就是把虚空当作是,就是我们清净自性,拿比喻来跟证量的圣人画等号,是错误的。【故令汝未了】。所以让你没有办法见性,【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存】就是还执着,我什么都没看到,就象虚空,什么都没有看到,可是,还着一个虚空之见,存无见,虚空什么都没有。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就大了,清净自性是什么统统有,万法具足,知道吗?他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六祖讲:你认为你不见任何的法,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一法统统没有。我告诉你:万法具足,清净自性圆明不动,万法具足。大通和尚就这样:不见一法,认为我没有见到一法,用虚空来比喻,你还是存着一个无见,这个就是知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乌云遮了这个太阳,太阳透不过去啊!【不知一法守空知】,你说不要去知道一切法,但是,你守这个空知。空就是无形无相。守一个虚空的知见,不知一法,你竟然守一个,还有一个虚空,类似虚空这个知见,完了!清净自性就产生变化了,【还如大虚生闪电】。就象太虚空,无缘无故的生出闪电,这一句话,闪电就是多余的。圆明的清净自性,无一法可得:但是也具足万法。而你还着一个空见、空知,存无见,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这句话就是《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楞严经》讲的,叫做头上安头,知道吗?我用我妈妈这个例子,来跟你比喻,你要注意听听看,看你能不能了悟这个自性?因为我妈妈会讲台语啊,师妈会讲台语,她不会讲国语,她听人家讲,大甲有一个吴居士,吴居士到讲堂来,我妈妈就问他一句,吴居士!你姓什么?(头上安头,你体会看看)。你体会的出来吗?名字把人家叫出来了,还问人家你姓什么?那叫做头上安头,知道吗?我们清净自性,不能知见立知。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有知见,不能头上安头,立任何的知见。

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瞥】就是暂见,你这个知见,暂时一动念,一生起来。【错认何曾解方便】。注意听喔!错认就是存无见、守空知,认为虚空无知无见,把这个当做是正见,就错了!守空知,存无见,这个就是错认。何曾解方便,这个解方便就是说:不了解我们的如来藏的秘密的道理,不了解我们清净的微妙如来藏心的自性,这个道理。你存无见,守空知,你就不了解,那只是一种方便,你不了解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是应当契入真实境。你没有方便法,看到方便法,又去执着。佛用虚空来比喻,你去执着虚空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把方便误为究竟,把善巧方便,认为就是证量。错认何曾解方便,不懂得佛的方便法,佛的善巧方便,是要你悟入实相的道理啊!错认了存无见,守空知,把它认为就是我们的见性,你就不了解那是佛的善巧方便,叫你悟入实相的道理,你完全不了解。

【汝当一念自知非】,你如果了解一念,自己知道自己是不对。【自己灵光常显现】。灵光常现前:灵光的清净自性,百丈禅师讲得特别的好,他描述了几句话,写得淋漓尽致。百丈禅师说:灵光独照,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远,即如如佛。百丈禅师对这个灵光诠释的特别清楚,说:灵光,我们的清净自性,本具足有般若的光明智慧。灵光独照,独照就没有任何跟它匹比的,绝对的照叫独照。迥脱根尘,迥脱就是超越根尘,六根、六尘,身心世界其实当体即空,纯一个觉性在作用,叫做我们的清净自性,是超越根身、器界的一切相,就是六根、六尘绑不住你。体露真常,不拘文字,我们的体性,显露永恒的真常,它不是文字相,它是实证的境界。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我们的心性没有染污,本来就是圆满,本来就是成就。但离虚妄的因缘,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百丈禅师的意思是说;你见到一切缘起法,你就特别要清楚,那个是假相。我告诉你:以前的修行人讲得更贴切更直接:修行人千万不要被相黏住。哇!这个讲得太厉害了,这讲得实在是一针见血,他也不会很麻烦。真正的修行人千万不要被相黏住。我们就是被相黏得死死的,活得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我们就是活着这样日子,就是被相黏住,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老公,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老婆,认为我有个我,有个我所拥有。世间人就是这样啊,拥有一个我,我的汽车、我的洋房、我的老公,我的房地产、我的事业,统统有我,我所拥有的,这些统统叫做相,修行不要被相黏住。

经文:【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解:【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他存一个无见,守个空知啊,清净自性好端端的,还起一个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着相,求一个菩提:我要求菩提,错了!趣向圣道亦是邪,你没听过吗?动一个念头:我要修成圣人,趣向圣道还是邪,法没有邪正这个东西,绝对的东西,没有邪没有正,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我要悟,我要悟!【宁越昔时迷】。【宁】就是怎么能够超越过去的迷惑颠倒呢?意思是说:动一个念头,拼命的要把它开悟,这个跟过去的迷惑颠倒的人是没什么两样的。【自性觉源体】,我们的清净自性,觉悟的根本这个体性。【随照枉迁流】。随照就是立知见。我们见一切相,马上就立知见,这个人好,这个人不好,我们透视他,没有这个人。相不可得,就是清净自性在作用,这个人是,这个人非,有那个人吗?没有!立知见就坏了。【枉】就是冤枉。随着起任何的知见,动一个知见,加上任何一个知见,统统是头上安头,知见立知。随着起任何的知见,如同流水一般,付诸流水,劳而无功。就象水流注,念念迁流。枉迁流:水这样流下来,煞不住,就是生灭的意思。随照枉迁流就是:随任何一个因缘,立任何一个知见,你就会冤枉的受到迁动,迁流,就象流水无法停止,念念迁流,我们就是过这种日子,从来不觉悟。【不入祖师室】,如果我没有来到六祖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守空知,存无见,就是两头。迷迷糊糊的守空知,存空见。

经文:【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解:【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我不了解,为什么三乘法又跑出了一个叫做最上乘呢?【愿为教授】。麻烦祖师教导教导。【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你要好好的观照我们的本性,不要着这个外面的法相。【法无四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论这个佛法没有四乘。【人心自有等差】;问题出在我们的心。【见闻转诵是小乘】,只会诵经,这个叫小乘。【悟法解义】,了解这个法,了解里面的道理,在解门下一点功夫,【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后面这句最重要!【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还是在这个【离】字。【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我说:佛法不用很多,这几个字,你也不必求什么师父开示,六祖讲的这几个字,你要把它背下来,贴在墙壁上,每天看就开悟。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为什么万法尽通?没有障碍,不执着、不分别,当然万法尽通啊!万法具备,清净自性,具足一切无量功德,一切不染着,离诸一切法相,一无所有。我们本来也一无所有啊!你所拥有的东西是假相,但是,因为我们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最基本的食衣住行,这个无可厚非。人有具备最基本的食衣住行,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面,一定要了解,刹那变化就是假相,没有永恒。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一无所有。名最上乘,【乘是行义】,好好的去做,去走。【不在口争】,不是在跟人家一直争论,真正一个大修行人他会跟你争论啊?【汝须自修,莫问吾也】。就是你要从内心里面发挥出来,不要一直问我。【一切时中,自性自如】。一切时中,你的清净自性本来就是空,不可得。【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当他的侍者。智常法师就终身做当六祖的侍者,一直到六祖入涅槃。

经文:【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解:这段有点难,这一段不开悟,打死听不懂。【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广东,【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就是阅读,【览《涅槃经》十载有余】,看经看了十几年,《涅槃经》共四十卷,看这个《大般若涅槃经》看了十几年。【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慈悲来教诲。

经文:【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解:【师曰】:六祖就说了,【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若涅槃经》这一句话,重复的一直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造作统统是无常,叫做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生灭当体即空,放下就是不生不灭,你了悟这个心性的不生不灭的道理,无相大圆明清净自性寂灭,这个就叫做快乐,不必另外找,不必离开当处,愈找就愈远。【于此疑惑】,我对这个有所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你产生什么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诸位!第一句话就问错了,他不了解不二!他把这个色身跟法身打成两段,问题就出来了。【谓色身】、有形相的色身,还有无形相的【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其实,他这个问题就是大问题。

没有必要那么痛苦
        不知道你走过了多少路。不知道你失败了多少次。不知道你现在再次经历失败还是否痛苦?
        人经历了失败是很痛苦的。比如自己深爱的一个人有一天不爱自己了,或者两个相互深爱的人却没有办法在一起,那种痛苦之感好像任何的词句都难以描述,即使都在同一个城市却又仿佛被千山万水所阻隔。失去恋人的岁月非常痛苦和煎熬,有的人几年都难以走出那种痛苦的阴霾,有的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他(她),都在思念自己那个心目中完美的对象。
        经历事业、理想的失败同样很难受,以往曾经听说过有高考失败而选择自杀的,也看到过经营企业,倒闭,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选择自我结束生命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一个人要走向自我结束生命时,他在心里是生是死会反复地斗争的。可见要选择死亡而不是选择继续生存,他的内心得有多么痛苦,多么绝望啊。
        恋爱的失败也好,事业、理想的失败也罢,真的有必要那么痛苦吗?我们都见过小孩。一两岁的小孩会因为自己心爱的一个小玩具被另一个小朋友抢走而伤心地痛哭流涕,七八岁的小朋友会因为自己喂养的小鸡仔、小鸭子地突然死去而哀伤一整天。然而换作一个成年的大人他会因为小玩具被抢走伤心痛哭吗?他会对那些小玩具不屑一顾。他会因为小鸡仔、小鸭子地突然死去而哀伤吗?他会笑着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哭,明天爸爸再给你买一个。”所以,一个人走过的路多了,翻越了千山万水,村头的一条河在他的眼里又算什么呢?东边的那个小山坡又算什么呢?曾经的痛苦与失败也不过如此而已。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眼界低了一个小小的失败都会牵动你的心,格局大了人生中的一次失恋,事业的失败,理想的破灭不过如浮云尔。
        “眼界高,格局大”不是谁生来就能做到的。我们常说“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提高自己眼界和格局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要多读书,书读的多了知识就会增多,眼界就会打开,然后你就会对这个社会有所认识,对这个世界有所认识,对这个宇宙有所领悟,你会认清这个世界真相,甚至能认清这个宇宙的真相,认清了它的真相你的格局自然会提高。一个人没有读过多少书,或者虽然读过许多书但是没有读过什么经典书籍。尽管读了许多的书,但是他每天所想的都是中午吃什么饭、晚上和谁一起去聚会、回去晚了家人会不会怪罪等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或许还会因为聚会不愉快而懊恼,也可能怕家人的怪罪而心焦。他的眼界依然没有打开,他的格局也没有所提升。因为他看的书没有给他的灵魂有所撞击,没有给他的心灵带来震颤。如果哪一天你读了几本经典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书中人物悲剧的命运可能引起你的思考,使你站在社会与人生的角度思考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命运?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你还会为人生中的琐事而烦恼吗?沉迷于人生中鸡毛蒜皮琐事的人就像井底之蛙,抬头看天,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自以为看天没有意义而继续沉迷于人生琐事中去,如此只能徒增烦恼。而愿意思考这个社会和人生的人,他的眼界打开了,他的格局也有所提升了,他也看天,他可以看到苍天如此广阔,他也可以低头俯视井底,这个时候他不会为生活中的聚会不如意而懊恼,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假如说有一天你把《易经》、《道德经》、《楞严经》、《法华经》读了,并且有所领悟,那么你的眼界和格局会更高了,你可以站在宇宙的高度俯视这个世界,俯视这个社会,俯视人生,俯视生活。那个时候你尘世的一生中大概就没有烦恼了,你可以无我地做人生中有意义的事,失败了无怨无悔,成功了也没有骄傲和炫耀,因为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提高自己眼界和格局的第二个方法是多经历。一个人只读书是不行的,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书只能扩展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格局,开启你的智慧。但是这时候你的眼界、格局、智慧虽然都已有所提升但是都还不稳定,因为还没有在社会上进行实践,还没有在人生中进行磨炼,因此这个时候的眼界、格局、智慧还没有在你的心中扎下根,还没有形成你自己的东西,你还不能拿来灵活运用。
        人需要或者走过千山万水,或者需要经历一番人生中的磨难,尝过了人间的辛酸,你才能够运用那扩大了的眼界、提升了的格局、增长了的智慧,否则就像赵括一样大概只能纸上谈兵了,或者像武侠剧里的一位内功深厚却不知道如何把它施展出来的刚出道的侠客。一个人身怀利器总是要用的。不论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把眼界、格局、智慧提高了都是为了使用的。对待利器,这个世界上分两种人,一种是先磨好了利器等待着未来使用,一种人是在人生中遇到了困难然后再去磨利器。这两种无论哪一种你都有利器在身。当有一天你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坎过不去,你不妨把身上的利器拿出来,可以把它挑得七零八落。
        比如说你再一次遭遇到了恋爱的失败。你可以这样想“人生中任何两个人的相遇都是一种缘,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说明我们两个人精神、思想、心灵、感情都相契合,物质需要也能满足,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就会给彼此双方带来幸福,这也许是上天对自己的一种馈赠。如果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你可以这样想我们两个人分手了,是因为精神上不在一个层次,思想上反差太大,心灵上无法接通,感情上无法增进,这样的我们在一起只能使彼此双方痛苦,我们分开了,这也许是上天对我们的一种保护。”事业理想的失败也可以似这样分析想象。
        要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纵观人类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直在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直前进的,把时间拉长了你会发现整个宇宙都在前进、发展,只是这个前进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曲线式的前进,整个宇宙都会越来越好。所以任何的失败有它失败的道理。把时间拉长来看一次失恋、一次重大考试的失败、一次企业的倒闭真的是上天对你的一种保护,只是你目光短浅看不懂罢了。
        人生贵在一次过程的经历,不在于结果,不过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过程,不能不在于结果就懈怠。所以,人生无论经历多少次跌倒都应该爬起来继续前进,前景无限光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记下三件开心的小事#10.051.敷了面膜,今天化的妆很贴,很满意2.唱k,k唱歌也太好听了吧,听他们唱还有他们在聊的东西很开心,笑不停3.玩桌游4.打卡
  • 距离夏衍旧居几步之遥,便是今年3月才刚刚向公众开放的草婴书房。“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这是草婴生前的心愿,也是其文学精神的传承。
  • #中国文化# #禅修茶道# 六祖惠能大师| 《金刚经口诀》(15)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印可须菩提所解,善契我心,故重言如是也。 【若复有人,得
  • 所以,实话实说,各种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围观(/视奸)我微博的身边的同事啊朋友们:除了无奈又麻木地维持着法律意义上的角色设定,我和房客真的毫无交集和关系,你们要爱要
  • #任嘉伦[超话]#[心]#任嘉伦请君# [心]#任嘉伦陆炎# [心]#任嘉伦嗨放派# [送花花]嗨 任嘉伦先生早上好✨梦和理想,心坚持不忘,方向就是力量,✨和时
  • 【相亲错误行为避坑,助你提高成功率!】[打call]我在相亲中踩过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在约会几次后要有明确态度,忌在享受别人好的同时又吊
  • #张本智和说我甚至没有觉得我的父母是中国人##工作人员确认王鹤棣将出演错撩##搜狐娱乐拍的鹿晗##深宅绅士#歌词太美了[泪]“唯一让我认输的,是你不需要我”说的
  • #陈张太康[超话]#day18最心疼的瞬间天官刚宣的时候,跟风被骂,我想解释又觉得跟那些连太康是哪个工作室的配音演员都不知道的人解释有什么用呢。整个电影,只需要
  • @摩登兄弟刘宇宁 ___________________ ·️️ ·♥️ ♡⃛ Lᵒᵛᵉ₁₃₁₄ 宁⁵²º♡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 mdxdlyn
  • 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
  • 我一旦陷入某个环境太久就会变得麻木…讨厌身边的人际关系,但因为认识时间长了将就着也能相处。好羡慕那些说改变就能立刻行动起来的人啊,无效社交说断就断,想换工作立刻
  • #原创##诗词##七绝##父子##思齐斋##诗词歌赋[超话]##古风诗爱好者[超话]##冰汲玥[超话]#今早十二岁的儿子陈钏文为我和他自己泡了两碗方便面,我说:
  • #金银花梦话铺# 太久没有和土狗一起外出活动了她每天都在敲键盘而我每天都在床上瘫着养身今天终于出去一起粗去丸了每次吃烤肉我都能吃到嗓子眼[委屈]吃完又不消化jh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请君# rjl#任嘉伦陆炎# ❤ ❤ ❤ ❤ ❤ ❤ ❤ ❤ ❤ ❤ ❤ ❤ ❤ 任嘉伦
  • 然后来这里祈愿,还抽到了大吉,也太美好了吧~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也是最好的安排[心] 【兴县裴家津:黄河与长城牵手的地方】裴家津村隶属于瓦塘镇,是#吕梁·兴县[地
  • 经过我的搜刮(不是)找到了4-12周年的头像,也许不一定全都是团团做的,不过都是我亲眼见到大家换过的希望MIC永远走下去[抱一抱]#北京租房[超话]# 【找室友
  • 我不喜欢长头发因为你喜欢我决定留长发我不喜欢篮球 因为你喜欢我每天都看你打球我虽然很饿但是因为你牙疼吃不了饭只能吃面条陪你去吃泡面还装作不爱吃食堂的饭我也不喜欢
  • 当年的房屋完善改造,也是老书记带领村民用线锤一点点完成的,很了不起!在与徐村党委书记韩宗祥的交流访谈中成员们了解到,徐村有12个特色文化小院,而打造文化特色小院
  • 这五年发生了太多太多故事,我们都在成长也都在为了对方改变,可能我给你的感觉就是简单,你给我的感觉就是安心,这份安心这五年一直都在,我记得让我最紧张的一件事就是你
  • ”你是往日的情书,是日落的余情未了,是路人脚下不停生长的风,也是我喜欢的人。哇塞,好浪漫的句子,喜欢[心]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家常里短,一半是山川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