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我们每一个人听过《法华经》,将来都成佛有份【普门品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B2. 闻品获益(分二)
C1. 持地叹证 

C2. 经家述益
今C1.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尔时”:是当尔之时,就是释迦牟尼佛说完这个偈颂的时候。“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这位持地菩萨,就是在《楞严经》所说的持地菩萨。这位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是一位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的人;虽然没有学过佛法,但是他的行为和佛法很接近。他力量不但大,而且还无穷无尽,一般人拿不动的东西他可以拿,一般人挑不动的东西他可以挑,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可以做。他做什么呢?就是平治道路;凡是道路不好走的地方,他都用器具把道路平填得容易行走了。有时他又修桥,等到有车过桥,走不上去,他就帮着推车过桥;有的人挑东西辛苦了,他就帮那人挑东西,但他可不求代价,不求工钱。

持地菩萨一向都行这种苦行很久很久,有一次就遇着毗舍浮佛问他:

“为什么你要平治道路呢?”

“我平治道路,是预备来往行人容易通行。”

“你平治道路是舍本求末,这是在末稍上用功夫,只是在皮毛上用功夫!”毗舍浮佛就对他说。

“怎么样子才不是在皮毛上用功夫,而是在内里用功夫呢?”

“你想要平治道路,你应该先平心地。为什么道路不平呢?为什么这世界有高山、有平地、有大海?就因为人的心没有平。人的心里有高山、有平地、有大海、有山川,有这种种不平的思想,所以地才不平。你应该先平你的心地,你心地若平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平的地方了!”毗舍浮佛说。

持地菩萨听毗舍浮佛教化之后,就修心地法门,平自己心里的这一块地。由这个他修成了,证菩萨的果位,于是他的名字就叫做“持地菩萨”。

菩萨,就是觉有情,觉悟的一个有情众生,也是众生中一个觉悟者。这位持地菩萨即从他自己所坐的座位上起身,“前白佛言”:向前对佛就说了。

“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世尊!假设有世间的众生,听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种自在之业,能以普门去示现他这种的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十九说法,这种神通力的人。“当知是人功德不少”:应该知道这个人功德不少。这个人,就是听见〈普门品〉这个人;他能听见这〈普门品〉,这个功德是不可限量的。不少,就是多了;多到多少呢?就是没有数量、无量无边。

C2. 经家述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是普门品时”:在释迦牟尼佛宣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的时候,“众中八万四千众生”:在这法会中,有八万四千众生。

这八万四千众生,也就是我们人的八万四千烦恼;我们每一个烦恼,就是一个众生。再者,在我们每一个人身里面,都有八万四千个微生物;微生物,就是一种菌,在我们每一个人身里边,都有一些个虫子。我们人是个大虫子,在身里边就有一些个小虫子,在血里、肉里、五脏里,虫子不知有多少。我们人怎么样生存呢?也就是因为有这些个虫子。我们这大虫子养了一些个小虫子,小虫子也就是帮助大虫子。

你以为人是什么?你看这个气血里边,都有一些微生物;一个微生物就是一个众生,那么有多少微生物呢?这数不尽那么多。总起来讲,就有八万四千;其实不只八万四千,或者十六万八千也不一定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边具足八万四千众生;若往外边讲,这个世界的众生,岂止八万四千?

在这个法会中,这八万四千众生──也就是每一个人心里边的这个“念”。八万四千种的念头,念念生灭,念念不停。念生,就是一个众生生了;念灭,就是一个众生死了。那么生生灭灭,这八万四千众生都不离开自性,所以这叫八万四千众生。八万四千众生做什么呢?

“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发,就是同时发这个心了。发什么心呢?无等等,没有可以等于的这种心;没有可以等的,也就是没有可以比。什么心呢?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阿耨”译为无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等的,什么呢?正等,正等于佛;正觉,也就是佛的觉悟。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正等于正觉,也没有比它再上的这种果位了。也就是这八万四千众生,都发成佛的心;发成佛的心,然后才能得到佛的果位。听见〈普门品〉这八万四千众生,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在当时法会之中,可以说是非常殊胜的,一定是会得到成佛的果位。

现在我们讲〈普门品〉,在佛教讲堂有二十多个人来听经;这二十多个人,每一个人都有八万四千众生,你算算我们这儿有多少万?但是这多少万是不是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呢?我相信虽然没有完全发这种心,大多数也发心想要将来成佛的。在这法华会上,听见《妙法莲华经》的人,将来都是成佛有份的。我们现在能听见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都是在过去多生多劫里边,种这无量无边的善根,所以现在才有这种的因缘,大家聚会到一起来研究佛法,这是一种妙不可思议的境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最高的一个果位;什么果位呢?佛的果位、佛的觉位,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是说人开了悟,得到正觉,但是可没有得到正等。这是什么人呢?这是二乘的罗汉。什么人得到正等?菩萨。菩萨既然得到正觉,又得到正等──正等于佛,所以称为等觉。罗汉可以成正觉,不可以成正等;菩萨可以成正等,但是不可以成无上。因为菩萨是“有上士”,在他上边还有比他高的。佛是“无上士”,没有再比他高的了。

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得到“三觉圆,万德备”,所以得到没有再比他高上的这种正等正觉。只有佛才可以称这个名号,其余的菩萨和罗汉都不能称的,这果位是最高的一种果位。这个最高的果位怎么样成就的?是不是从最高的地方成就的呢?不是的,是从最低那个地方成的。你修道的时候,切记不要有一种自满的心、贡高我慢的心,因为就是要从那个最低下的地方,才能成这个最高的果位。

中国的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上善,就是最上的善,它好像水似的。上善才能若水呢!善于利益一切万物而不争。物,就是飞、潜、动、植──飞,在空中飞的东西;潜,在水里藏着的东西;动,就是一切动物;植,就是一切的植物、一切的树木。所有胎、卵、湿、化,飞、潜、动、植,都是需要水来培养灌溉。水本身并没有存一种心,说你们这些万物,都是需要由我来利益你们,由我来生长你们,由我来帮助你们。所以才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什么?他不居功,不向人争执。有的人就会说,这件好事是我做的,这功德是我成就的,那间庙是我修的,那座桥是我造的。这就是有了争了。水没有,没有这种心!水既不自私,又不自利,所以老子才把水比喻为上善,应该学水的样子──不居功,也不争名,也不夺利。

“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处的地方,都在下边,不在上边。有人就说,“水怎么不在上边呢?下雨时,水都是从上边下来的嘛!”不错,你讲得真有道理,下雨的水是从上边下来的,可是水怎么又到上边去?因为水是从底下流到上边的,不是原来就在上边。

水从上边还要往下到地面去,又流到海里、河里、江里去,还是往下流,不过暂时在上边而已。下边,谁也不愿意住的地方,水就住。修道人为什么不住漂亮的房子,一天到晚住在山洞里边似的?这也就是学水的样子,住到那低下的地方。因为这水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就合乎道。

你想成无上正等正觉,也是这样子,也是要从最低下的地方向上走;不是从上边掉下来的,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想要得到成佛吗?先要把这个众生做好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往善的方面去做,不要向恶的方面去做,所谓“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善的道路,就要去做;不善的道路,就要改了它。要改过自新,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就向前去做,不合乎道就向后退,这样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这〈普门品〉,大略的意思已经讲完了。〈普门品〉的妙义是无穷无尽的,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它完全讲明白了,等到将来有机会,再把它往深了讲一讲。尤其《法华经》妙不可言,它这种妙用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现在听完〈观音菩萨普门品〉,对于观世音菩萨这种的神通妙用,已经知道个大概。到那一天,大家发心共同念观音菩萨,拜〈大悲忏〉,求观音菩萨显示不可思议的这种妙用。我们每一个人要是有什么祈求的,可以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向观音菩萨来祷告,相信都会遂心满愿的。

《法华经》是成佛的法华,我们每一个人听过《法华经》,将来都成佛有份,所以这个机会也是很难遇的。

15 多邻国 雅思线上 以很多事到最后不是真正的解决了而是算了所谓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不染世俗 而是灵魂深处有净土 思想背后有初心 坚守良知和道义 有所为有所不为 愿我一次苦厄的来临,对于身心的洗礼和认知的觉醒有极大的帮助。经历越多悟的越透,觉悟越透彻,束缚就越少,活的越是通透自在。如果我们对苦厄的认知知局限于表面感知,那我们只能煎熬的心态去应对,即便是熬过这次或许还有下一次的煎熬,因为没有自悟就没有升华,只能和苦厄去“硬碰硬”的心态,所有的痛苦和恐惧都是源于未知。那何为苦厄,它又从何而来?苦,为事之难以忍受;厄,为祸之难以避免。苦厄看似是无#托福家庭版##家考##gre##lsat##pte#

皮囊
通过记录作者身边一个个有影响力且鲜活的生命,而引申出对生命的态度
开篇第一个故事就讲述了作者的阿太,活得最通透,阿太的人生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一语唤醒梦中人的感觉,多少有些佛教思想在里面,但细细一品,当真心认可这句话的时候,是可以安慰多少深陷泥坑的世间人。
接着描述作者父母亲,发小,以及学生时期的朋友…因此引申出很多发人深省的觉悟:
当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还没有足够的数量,对人的耐心因此也没有足够的重量;
或许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甚至是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物都不可避免有阴暗的一面,想要活得轻松便要学着妥协,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笔者总是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总结出一套套真理
读者总是不断从别人的笔下获得总结,来套入自己的生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改为北门进入,先登山,下山路过石碑林,再到神道墓前,品味“绣虎”的最高形象评价,然后是隋碑亭和曹子建纪念馆。但轮到最后一棵,这松树却尤其坚强,怎么也不肯离开
  • NO.2 巳蛇属蛇人万事顺利的一天,人际关系颇为和谐,身边将出现新的朋友,对方独特的见解让你受益良多,因此不管想要做什么,都不妨找朋友商量,说不定会获得很好的建
  • 好朋友是天选的家人这句话真的在我身上印证了很多次,我觉得生活里不开心占大半,她也会不开心她也会难过,我总觉得自己平常只要不是与人接触的事都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但是
  • 唯独你踏过山水归来的那刻,方寸大乱你一笑, 夺凡人魂魄,摄众生痴情,撩俗子青丝,乱芸芸心曲想在三月里和你一起去闻闻我们头顶星辰的清香,也想伸手就触碰你眼里的月亮
  • 这个角落充满了时尚与温馨的气息,让我忍不住用照片记录下来。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刘宇宁卓不凡# 刘宇宁卓不凡 刘宇宁天行健愿你所有努力都不白费,心中所想都如愿、所做都实现,愿你往
  • #苏打绿二十年一刻巡回演唱会# 整整九年。 很多事我也记不清了,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2015年再遇见巡演,我是在楼下听完的。 同年的8月22日吴青峰回
  • 四月底,我突然醒悟,如果底层老百姓如我,活得都很难的话,那国家就需要改变,于是五一早上八点,我坐上了去长春的高铁,从北观音寺到万寿寺,从般若寺再到百国兴隆寺,从
  • 为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需要,切实提高考试科学化水平,参考全国多数省份做法,将我省省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笔试科目由《公共基础知识》一科调整为
  • ”黄先生说,他经营水果生意已经超过20年,家里也有亲戚在江南批发市场专营进口水果业务,因此可以拿到比同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5月17日,一位在泰国东部参与果园经营
  • [恐怖故事]再想里再浪漫再有感觉,相互都是绝对约束对方的,可以说是不自由中的不自由,所以,想里的夫妻的感觉都是绝对不现实的,生的孩子,如果再在现实里生孩子,还是
  • 不过克拉克和伊普斯维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越级,阿森纳没有给克拉克提供英超比赛的机会,但小孩子自己给自己争取到了,非常励志,下赛季见!不过克拉克和伊普斯维奇通过
  • 报道称,最近,韩国现代和起亚公布了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在地图和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车辆软件系统方面合作的计划。咨询企业全球数据公司亚洲预测主管约翰·曾
  • 更厉害的是,知更鸟可以给队友添加附加伤害,终结技更是能全体拉条立即行动,增益全队,并替换战斗BGM~ 想象一下,在知更鸟的旋律中,我们一同征战星际,是不是超级燃
  • ”她脸上不再苍白,反而透出一种神采飞扬,“你看这次他多紧张,立马替我安排去D国手术,所有的费用他出,他还会陪着我。”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
  • 》 电影的话就是《大象席地而坐》(不过这个逃亡的要素个人感觉貌似主要是在海报上…正片里主要还是在交代逃亡的前夕)我们一起逃出现实 将所谓家人同学同事都抛下 逃向
  • 对于无常的理解若有偏差,就会觉得一切都没什么希望,做再多努力也是枉然,学佛似乎是悲哀的灰色地带,是要摧毁世间的一切美好。”似乎什么都再不值得做了,对人对事极为冷
  • #咸鱼废文网[超话]#礼貌求捞[送花花] 1.已成年,可加联系方式自证 2.微博是大号,但之前不常用 3.有jj和、cp和afd的消费记录,可以截图自证 4.
  • 2000年昆仑由Wunderman家族掌管,虽然易主,但昆仑表所秉持的态度与方向,并没有改变,随后又相继创新了多款意义非凡的腕上精品,时至今日昆仑已经成为无人不
  • 【李白杜甫咏舟船】 文/何力 唐代水运逐渐发达,舟船成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于是,唐代诗人的笔下,关于乘舟船出行的种种意象和情感丰富了起来。 李白和杜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