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要“搬走”?开封市长: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大】@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开封市长回应河南大学搬到郑州猜测#:以全市之力支持河大】据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

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开封市长回应河南大学搬到郑州猜测#:以全市之力支持河大】据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河南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全省关注。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变更为郑州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而今年以来河南大学的种种动作,让其是否会整体搬迁的讨论,愈发激烈。

甚至河南当地媒体还为此专门设置一个PK投票活动:“河南大学有可能搬离开封?你支持还是反对?”

而就在最近,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并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

搬迁疑云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型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除了河南大学,河南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目前,河南大学共有开封明伦校区、开封金明校区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学校教职工4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一度是河南的省会。到了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但河南大学一直留在开封。多年以来,河南大学仅有开封校区。直到2021年9月,郑州龙子湖校区启用,才形成了两城办学的格局。

事实上,自兴建郑州龙子湖校区后,河南大学要全部搬迁至郑州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息。到了2022年2月,河南大学更是将注册地由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正式变更为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最近,又有郑州将为河南大学新划拨千余亩土地的传闻流出。

在12月1日,郑东新区管委会网站发布了《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新龙路以南、杨桥大道以西区域用地规划修改论证报告》批前公示。

该报告针对片区内总用地面积约为152.98公顷土地进行用地性质及道路路网等进行优化调整。在上述报告中,郑州新增70.55公顷(约1058亩)的高等院校用地。

这一地块离已经建成的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直线距离较近,路网修通之后两地车程仅约两三分钟。所以,这片土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郑州为河南大学预留的新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仅包含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在校生仅3000多人。河南大学在校生总人数近5万人,多数学生和学院仍在开封。

而一旦这片新批用地建成,将能容纳数以万计的师生。

河南大学整体搬迁至省会郑州,对其整体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积淀看,河南大学留在开封更有利于其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的发展还受到行政资源的影响。如果整体迁移至郑州,毫无疑问河南大学将获得更多行政资源,而在开封,它能够获得的行政资源则十分有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影响几何?

事实上,最近几年,省属高校集中迁往省会城市,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比如在安徽,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正筹建合肥校区。2021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就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今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启用。此前,该学校一直位于安徽淮南。同月,安徽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原本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有了新校区,即将在此“扎根”。

其他省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已由省内普通地级市临汾,迁往了省会太原。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牛凤瑞看来,部分中西部省份将高教资源集聚在省会,是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他说,“高校资源不仅事关教育,更事关人才培养和城市的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所能带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越来越多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在他看来,大力聚拢高教资源的省会,往往在此存在短板。

以郑州为例,2022年,郑州GDP达到1.29万亿元,仅以1000亿元左右的差距“惜败”湖南省会长沙。但相比而言,郑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沙有一定差距,比如,长沙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即使加上目前主体校区仍然在开封的河南大学,也仅有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中部地区经济最强的武汉市,则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GDP紧跟郑州之后的合肥,也有3所。

较薄弱的高教资源对郑州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至今为零。

然而,对于开封等城市而言,如果河南大学被“吸走”,对其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小。

“城市为大学提供资源,大学又会‘反哺’城市,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河南大学全部搬到郑州,对河南整个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发展,对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都是不利的。目前的布局,本来是一种省内均衡发展的结果。”储朝晖分析。

而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这样的趋势与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符,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向省会城市集中。他说,“办学重心转移,对原有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再平衡

那么,面对来自省会的“挑战”,普通地级市只能“束手无策”吗?

面对已经与合肥达成校区筹建意向的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对其加大了资金投入,并在9个领域与其加深合作。

近期,开封也从多个层面给予河南大学新的支持。

不久前,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河南大学开展现场办公,他表示,“开封将以全市之力、倾城之爱支持河南大学,进一步巩固市校合作机制,在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为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提供大力支持。”

比如,针对河南大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封将设立工作专班,完善对接机制,“千方百计妥善解决,想方设法排忧解难”。

此外,今年5月,开封发布《开封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这份计划中,开封着重提到,支持河南大学等在汴高校及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建设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

而就在河南大学最终“落脚地”引发猜测之际,郑州和开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在悄然推进。

不久前,《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也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在这份规划中,郑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调整为“1+1+2”模式,即郑州市、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和许昌市。

今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进郑开同城化,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牛凤瑞看来,郑州、开封同城化是前述规划的重点。对开封而言,关键是借助这一规划,加强与郑州全方位的合作,包括与郑州充分共享河南大学的发展成果。在他看来,在两地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河南大学整体搬迁的意愿,可能不会像当下这样迫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杰曾连续三届为KOD精英挑战赛锁舞类冠军:亮亮曾为HIp-hop冠军,石头曾为Poppin冠军;王一博也曾担任KOD赛事解说#这就是街舞5# wyb#王一博#
  • 我不小心踢了一脚公司的电脑主机,然后它壳就掉了,显示屏就不亮了……公司工程师说明天早上帮我修,我很愧疚,入职一个月玻璃给人怼碎了,电脑也坏了,他们都哈哈大笑叫我
  • 为切实筑牢“外防输入”严密防线,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县居民的身体健康,现就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一、严格来(返)汤人员管理(一)及时主动
  • 这要看你自己未来的打算,如果以后想自己干,当兽医开店是个不错的方向,不能说赚大钱吧,但稳定收益是没问题的,开店了相对也不会那么累。但是最近认识了几个头脑和逻辑中
  • 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为聪明的生命之一,人类的技术也正在不断进步着,将来伴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我们就可以正在揭开宇宙的全部秘密了,小编希望人类能早日完成这个
  • 他其实无非也就是各种花香的混合,加入一些清冷绿意的白松香,一点土腥味道的鸢尾根,但会令我想起王尔德的那句话:你的渊博学识和华美衣着在我心里完美的恰到好处!闻得香
  • 鼻综合“内幕”揭秘鼻子对整张脸的影响有多大,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手术在自己30岁之前变美,那一定是鼻部多项手术。现在更多的是鼻部多项,把整个鼻子的问
  • 对拜登来说,家庭就是一切,多年来,这也意味着他的孙子孙女:娜奥米、梅西、芬尼根、娜塔莉、亨特和博(以已故博命名)他们的年龄从2岁到28岁不等.有些出现在新闻报道
  • 你们超爱的集美司我‮先会‬出1000套体验装,给你们去体‮试验‬用 ,觉得好再来买!绝‮不对‬能只因为爱我 就‮接直‬咔咔‮钱给‬ ,我是良心商‮哈人‬哈哈‮
  • 但我觉得还是保留仪表为好,看看特斯拉Model 3有多少人加装后市场的液晶仪表就知道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仪表是有执念的。还有一个越级的配置是全系标配电吸门和空气悬
  • 别扭精占南弦也是,不过他打造的房子更像金丝牢笼用来请君入瓮,温暖就是看了他按照他们年少热恋时的幻想打造的房子,才心软跳进了他的陷阱里。《南有乔木》也有这样的梗,
  • 或许你正焦虑和迷茫,临近毕业或已经毕业,正在面临就业难题[NO]不用担心~美团民宿“毕业的另一种答案”直播分享会即将为你答疑解惑,倾心解囊[虎爪比心][虎爪比心
  • [二哈][二哈][二哈](博弈论上讲利益交换有很多方法,对于这个同事,或许可以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doge][doge][doge]彭厨,湘菜馆,大智请客,
  • 有的一手拿着大把的补偿金,一手却还在河中日夜捕着鱼。倚靠在树上的凛月望着底下的人,脸上从恼怒到打量再到一副了然于心,一番丰富多彩转换,倒是比平时在大宅里看到不苟
  • #上海租房[超话]##租房##上海租房超话##上海租房##无中介费# 【曹杨四村桐柏园】 位于上海普陀区地铁1⃣5⃣➕1⃣1⃣➕1⃣3⃣➕3⃣、4⃣号线沿线,
  • …6/75 “尽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每日一句丁香大实话涨知识‍♀️瑜伽休息术太巴适了早上在食堂坐着背了会单词“被动赶走”强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财商类书籍今天找
  • 正如美贞的内心独白:我累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昌锡无法突破自己的人生,廉父又何尝
  • 作为娱乐圈曾经的“恩爱夫妻”李湘曾是湖南卫视当家一姐,现在又涉足直播行业;王岳伦作为导演、演员,参与的电影作品累计票房近9亿元,两人积累下了不少的财富。近两年,
  • #四川阿坝马尔康5.9级地震#吓死我了,正在耍手机,突然弹出来一个地震预警,第一次用没反应过来,然后过了两秒赶紧穿鞋,不知道跑不跑,看到5.9级马尔康,对地理没
  • 내일 떠날 예정이에요. 打算明天起程。) 오늘 그분을 찾아 뵐 예정이에요. 打算今天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