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٠南山经>之地理猜想》——2、2、4


第二章

南山第三山系及其各山的猜想及查找

第二节

南山第三山系各山的具体猜想及查找

四、南山三系第四座山(发爽之山)的猜想及查找

(一)第四座山位置的推测

前述是将纳库鲁山、阿塔利拉山和谢雷山的连线——纳阿谢连线,假想为南山第三山系走向的原址。现仍沿用纳阿谢连线,由纳瓦高地向东推测查找第四座山的位置。

南山第三山系第四座山的相关记述为:(丹穴之山)“又东500里,曰发爽之山。…”。

如“纳瓦高地以东纳阿谢连线相关地图”所示,由纳瓦高地延纳阿谢连线向东约500公里,大致到达卡因吉水库最南侧的东岸。

如“卡因吉水库东南岸相关卫星地图”所示,在卡因吉水库最南侧的东岸有城镇Aauna“奥纳”。城镇奥纳再向东(偏南)约20公里处,显示为多处陆地“黑斑”,其中最西侧的黑斑显示为大至呈东-西走向的两条长条形斑纹,如地图中椭圆虚线围成的部分。

如“奥纳东部山地卫星图”所示,这些陆地黑斑为台式高地,在此称其为“奥纳高地”。其中最西侧的大致呈东-西走向的两条高地,长度约6-7公里。如图中“A点高地放大卫星图”所示,高地与其周围平地之间相对高度仅约20-40米。

前面是将卡因吉水库的成因,猜想为非洲西部陆地向北仰起,导致此处地面拉伸而出现的地表裂痕。由此我们进一步猜想,此处能够出现裂湖,则裂湖东岸地表的密度可能也将大幅度下降。在地表密度骤然降低的情况下,地表的山地将大幅度下降,进而遗存了如今较低的“奥纳高地”。

如果将奥纳高地猜想为第四座山——“发爽之山”,则奥纳高地在北纬10°11ʹ——10°6ʹ之间,与第三座山“丹穴之山”地处北纬10°30ʹ上下的纳瓦高地相比,这一位置现状符合非洲西部向北仰起的猜想。

(二)发爽之山取名的猜想

在金文中“发”有这样一种字型—— ,它被解读为:左面的字型,表示狗在奔跑;右边的字型,表示人的头部毛发飞扬,即人也在奔跑的喻示。

下面以“发”字的三个古代文字字型为例,与奥纳高地的轮廓外形进行比较:

如“奥纳高地正反轮廓与字型比较图”所示,该图的左侧是以由东向西的方位视角向下俯瞰奥纳高地,如比较图中“(左侧)奥纳高地俯瞰原貌卫星图”所示。将其与比较图中间三个“发”字的古代文字字型相比,其左右位置仿佛正好相反。如果将奥纳高地的卫星图作左右水平翻转,如比较图中“(右侧)奥纳高地俯瞰原貌水平翻转图”所示,它仿佛与“发”字的古代文字字型左右关系相应。对此我们作以下猜想:

在《老子》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章句。它明确了万物效法自然的总则,但也明确了天、地、人的主体次序,即人的主体次序为最后一位,在人与地的关系上,人应以地为主体。

地球上的山川应为地的主体范围,因此人在描述地表山川时不是以人的视角为主体,而是以山川为主体,即山川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因此它位置的左、右关系,正好与由上空向下俯瞰的人体的左、右关系相反。

假如地球为透明体,且我们可以进入地心,以地球主人的身份由地心向地球的表面观看,其山地仿佛就是地球表面的一些斑纹。在此我们由地心望向奥纳高地,则呈现给我们的视觉效果,正是与比较图中,“(右侧)奥纳高地俯瞰原貌水平翻转图”的左、右关系一致。

如比较图所示,奥纳高地轮廓与字型相比模糊不清、勉强附会,由此我们作如下猜想:

其一,图中的三个“发”字的字型举例中,最早涉及到甲骨文和金文,但相对于《山海经》时期来讲,它们仍属于现代古人的文字。即图中三个“发”字的举例字型,是几经“现代化”的变译,才成为图中的模样。因此甲骨文与金文应能保持最早文字的象形气韵,但笔画与最早相比不可能完全相同。

其二,奥纳高地历经久远的地质时期,其中应当受到以下两种地质、地理变化的影响。其一是长期的侵蚀、丘陵化作用,使其支脉、末梢被消蚀殆尽;其二是奥纳高地周围现已布满耕地,丘陵的耕地化更使其支脉、末梢荡然无存。如高地轮廓中相当于部首的山地,倘若原来的轮廓为字形态,时至今日则只剩下字中间的主干部分。

“爽”字最通俗直接的基本含义是“痛快”。从字型及其人、犬同奔的意思看,应是驰骋田猎的一种场景,“爽——痛快”是其核心精神主题。由此可以猜想,字是以外在形态——“发爽”,表现其精神内涵,南山第三山系的四座山可能就是因此而得名。

奥纳高地以北及以东仍存在与其类似地貌的山地,最早应与其为同一山地体系,或因此处排列的两条山地酷似字,故将这一山地体系一并命名为“发爽之山”。

(三)发爽之山相关水系的猜想

南山第三山系中与第四座山发爽之山相关水系的记述为:“…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此处一直向南入海,为尼日尔河的下游河段。如今尼日尔河为何由奥纳高地向北延伸,这种由奥纳高地北部发源变迁的猜想,与前纳瓦高地与白沃特河之间关系的猜想相同(略)。

如“奥纳高地以东纳阿谢连线相关地图”所示,尼日尔河入海口的陆地呈“尖嘴”形状。这个陆地尖嘴中的低海拔地带,可以猜想其为河道冲击平原;它向海洋挺进距离150多公里内的山地,可以猜想想其为最早的海湾内岛屿。如果去掉这个陆地尖嘴,此处则属于贝宁湾的海域范畴,也就是说此处的海域应该为海洋向内陆勃入的“渤海”形态。

假如最早位于此处的奥纳高地的发爽之山,与西边位于纳瓦高地的丹穴之山,是连成一脉的东西分水岭并由此向东延伸。则尼日尔河在此以北的河段,便在此被南北隔断。由此向南入海的尼日尔河下游河段,可以猜想为最早“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的全部河段。

《<山海经٠南山经>之地理猜想》——2、2、3、


第二章

南山第三山系及其各山的猜想及查找

第二节

南山第三山系各山的具体猜想及查找

三、南山三系第三座山(丹穴之山)的猜想及查找

南山第三山系第三座山的相关记述为:(祷过之山)“又东500里,曰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一)南山三系第三座山的猜想及查找应排除对象

如“纳库鲁山与阿塔利拉山距离相关地图”所示,由纳库鲁山向东有明显的另一处山地——阿塔利(科)拉山。前述是将阿塔利拉山猜想为,西非陆地在此由于两个地块向北移动速度不同,其西北地块与东南地块之间产生错位,该错位界线形成了今天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塔利拉山脉。如果对此山成因的猜想正确,则该山脉属于东非裂谷时期形成,故应是在《山海经》之后的新造山地。

阿塔利拉山不是南山三系第三座山——丹穴之山,还有以下明显因素:

1、两山之间距离与记述不符

如“纳库鲁山与阿塔利拉山距离相关地图”所示,从纳库鲁山至阿塔利(科)拉山距离为700多公里。因此这个距离超过“又东500里,曰丹穴之山…”的记述距离范围。

2、山体走势及地貌与记述不符

阿塔科拉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一路向南延伸致多哥国家境内。阿塔科拉山东北-西南长度约130公里,而其延伸致多哥国家境内的部分均为南北走向,长度约400公里。由此确定阿塔科拉山整个山系的主体走向应是南-北。这与南山第三山系的东-西走向严重相悖。

(二)在相应的距离上有东-西走向的较高地带

如“纳库鲁山与阿塔利拉山距离相关地图”所示,白沃尔特河在由北向南,经过相当于纳库鲁山与阿塔利拉山的连线位置时,遇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较高海拔地带,开始转而向西绕行一段距离形成河湾——白沃尔特河湾。地图显示,河湾南侧的较高海拔颜色仿佛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堤坝——河湾堤坝。堤坝的位置相当于由纳库鲁山向东500公里的距离上。因此在这一地带猜想查找南山第三山系第三座山的位置最合理。

(三)南山三系第三座山的猜想及查找

1、河湾堤坝的详细地图显示

如“阿塔科拉山以西地图及卫星图对照图”所示,在阿塔科拉山向西约170公里,即纳库鲁山地带向东500公里左右,为加纳国家境内北部城镇Nakpanduri“纳藩杜里”,由其向西的另一座城镇是Walewale“瓦莱瓦莱”,该两座城镇相距约75公里,它们正处于如前所述的河湾堤坝上,在此将河湾堤坝称为“纳瓦高地”。

按地图显示测量,此高地东-西长度约100公里,南-北宽度约15公里,城镇纳藩杜里大致处于该高地东西跨度的中间。

如“纳潘杜里北侧卫星俯瞰图”所示,由纳藩杜里北侧上空向南俯瞰,高地北部边缘为由平地陡然抬升200多米而成,其高地北部边缘蜿蜒曲折十分明显。纳瓦高地再向西500公里左右恰好是纳库鲁山——第二座山“祷过之山”。如果将纳瓦高地猜想为古山脉消退后的遗存,则大致符合第三座山“又东500里,曰丹穴之山”的距离记述。

2、相关河流的猜想

如“白沃尔特河流域相关地图”所示,白沃尔特河是从纳瓦高地的北部,由东向西而后在高地西侧向南,经加纳国家全境向南注入贝宁湾。

《南山经》中第三山系第三座山,关于对应河流的记述为:“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渤海…”。

现在的白沃尔特河是由纳瓦高地的北部发源,其向北最远的发源地在布基法纳索国家境内,距离纳瓦高地约200多公里。由此不符合“丹水出焉”(丹水河由此发源)的记述。对此我们可以作以下分析猜想:

最早,同为南山第三山系的第二座山“祷过之山”与第三座山“丹穴之山”,应是以相对较高海拔的分水岭地势相互连接。因此早期白沃尔特河应是被“丹穴之山”(今天的纳瓦高地)在此作南北分割,而其南侧则成为高地以南(今天)白沃尔特河的源头,即“丹水出焉”的地理状态,而后一直向南流入贝宁湾——“渤海”。

在此之后因非洲西部陆地向北仰起,此处因被拉伸出现地表裂缝,或因拉伸使地表密度变小出现地势下降,加之山地不断下沉,致使其北部的河水在西侧陷落处穿越高地,与南部原有的河流(丹水)汇成一体,形成今天的越过纳瓦高地,有更北内陆发源的白沃尔特河。

3、“丹穴”之名的猜想

在汉语中“丹”有“颗粒状”的一种解释。在古文字中丹字有这样一种形态——;“穴”有洞穴和巢穴之分,而最容易见到的穴则是鸟巢,它呈圆弧形。从丹字的象形看,有丹藏于穴或穴内藏丹之感。

作为象形字对于今天来讲显得比较久远,但相对于《山海经》的时期来讲,它却属于“现代”文字。即亦不古老,它也是经历了更漫长的演化过程变异而来。对此我们作以下猜想:

丹作为一种圆形的形态走进人们的生活,应是从古代人们对丹药的制作开始,在此我们将能够制作丹药的古人相对称为“现代古人”。在此之前或许没有这种人造圆形物体,各种圆形物体均应出于自然。而自然界中的圆形物体能与弧形的“穴”直观的联系在一起的、最容易见到的则是鸟蛋和鸟巢。由此我们猜想在丹药出现之前,字的“丹”、“穴”一体,应是表达自然界中的蛋与巢,即以一个字表达“蛋在巢中”或“巢中有蛋”。而后来将字专门用于表示“丹”字,是因为物质的不断丰富、字的音意演变,人们对文字功能分工更细的结果。

古代文字之所以晦涩难懂,应是源于较少人数群体内部之间的默契,因多有“心领”和“神会”,故能象形、会意,而字少意广。

如“纳瓦高地丹穴外形卫星图”所示,以由南向北的方位视角于高空俯瞰,由纳潘杜里向西约5公里处,在高地的北部边缘呈现出巢口朝北(偏西)的一处“鸟巢”(如卫星图中红色月牙虚线内)——穴。该鸟巢的底部有一个(向北)圆形隆起,若将其与鸟巢联想在一起,则可视其为蛋——丹。

《山海经》出于现代古人之前更久远的时期,或可能以字之类的单个象形文字,表示“丹穴”的双字合并含意。当现代古人将“丹”和“穴”形成两个专用文字后,其传抄《山海经》时只能以“丹穴”两个现代文字,对原来单个象形文字进行白话表达,故而流传致今的则为“丹穴”之山。

前面将纳库鲁山猜想为第二座山“祷过之山”,它地处北纬10°40′上下。在此纳瓦高地地处北纬10°30′上下,它比纳库鲁山略偏向南,如此则符合非洲西部陆地向北仰起的地理变化。

《<山海经٠南山经>之地理猜想》——2、1


第二章

南山第三山系及其各山的猜想及查找

“南山经”是以“南”为方向位置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想南山经中记述的三个山系,一定是将最南的一道山系记述为“南山之首”——第一山系;然后是依次向北排序记述为“南次二山”——第二山系,以及“南次三山”第三山系。我们假定上述(第一章)对南山第一山系和第二山系的位置猜想基本准确,在此我们推论第三山系的位置一定在第二山系以北。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讲,非洲大陆越是接近北部板块挤压边缘的陆地,其褶皱趋起的程度会越强,给今天留下古山体迹象的可能性会越大。本着“为难于其易”的方法论,“南山”的查找应从“南次三山”开始。

第一节

南山第三山系大致位置的猜想及查找

南山经各山系的记述是由西向东依次记述各山,在此我们可以猜想第三山系的前几座山,应该在(前面第一章)“北纬5—10度线分水岭向西部延伸猜想地图”中所示的红色箭头线以北。

一、第三山系前四座山的河流与海洋对应关系的对照及猜想

《山海经》南山第三山系共记述14座山。其中前四座山的记叙内容有:由第一座山向东500里为第二座山,第二座山有河流发源“而南流注于海”;由第二座山再向东500里为第三座山,第三座山有河流发源“而南流注于渤海”;第三座山再向东500里为第四座山,第四座山有河流发源“而南流注于渤海”。(前述我们是将《山海经》中的长度计量单位“里”,均猜想为今天的计量单位“公里”。)
如“西非南部地图”所示,我们按第三山系前四座山的如上记述及地图显示作如下对照和猜想:

(一)相关地带山地及河流方向的海陆关系显示
如地图所示,在北纬10°线以北,大致呈东西走向、由西向东排列着三座高峰:纳库鲁峰(海拔749米)、阿塔利拉峰(海拔641米)、谢雷山(海拔1780米),在此将这三座高峰的连线称为“纳阿谢连线”。

如前所述,南山第三山系由第一座山到四座山总长度为1500里(公里),其中第二座山到第四座的距离为1000里(公里),且从第二座山起各山均有河流发源,并向南流入“海或渤海”。“西非南部地图”显示,从纳库鲁峰开始延纳阿谢连线向东1000公里,凡有河流均向南流入几内亚湾(海),其中包括贝宁湾。

(二)渤字含义的猜想

其一,“渤”字是“氵”加“勃”字,“勃”字有突进的含义。在地球上海洋与陆地是相对而言,如果为海取名就不能以陆地为主体:比如若以陆地为主体,则内海将会被形容为“陆地内凹”;如果以海为主体,则内海应该是形容为海洋向陆地的“突进”——勃。由此可以猜想,向陆地勃进的海可称之为“渤海”。如地图中的贝宁湾及其向东更宏观视角下的几内亚湾。

其二,从感观的角度讲,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主体,而陆地仿佛的“漂浮”在海洋上的附属物。最早地球上所有生物又都是起源于海洋。因此《山海经》中观于“自然地理”的记述是以海洋为主体,体现了古人类宏观视角下的自然理念。

(三)河流与具体海域对应的对照猜想

纳库鲁(山)峰在纳阿谢连线最西侧,在地图上是第一个被标注山峰名称的山地,且有河流(莫埃河)发源而“南流注于海”,由于其入海口为几内亚湾偏西的海域,故该处无法称得上是非洲大陆的内海(渤海)。因此,纳库鲁山(峰)可与南山三系第二座山的记述牵强附会,即“…(第二座山)祷过之山…(莫埃河)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关于南山第三山系的记述,从第二座山起向东500里(公里)处的第三座山,和再向东500里(公里)处的第四座山,该两座山发源的河流均“南流注于渤海”。“西非南部地图”显示,由纳库鲁峰延纳阿谢连线向东1000公里的距离内,包括最东侧的尼日尔河,其河流均向南流注于贝宁湾及其以东海域——渤海。

(四)纳阿谢连线地理意义的评价

纳阿谢连线能否代表南山第三山系的走向,现作以下评价:

其一,纳阿谢连线上的该三座高峰由东向西是依次向北位移,这一现象符合西非大陆向北仰起的地理猜想。

其二,在相关距离内入海河流与其对应的海域,与南山三系的相关记述基本相同;

其三,前面猜想的(南山系)第二道分水岭向西非大陆的延伸部分,基本上处于北纬8°线上,但其最西侧的开端基本上接近了北纬10°线。纳阿谢连线的最西端是指向了北纬10°线以北,其两者之间相距约200-300公里。如果它们确是两条山系,且能保持这一间距均由西向东延伸,在此便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东西走向的两条山系。

其四,纳阿谢连线上的该三座高峰彼此之间的距离均以超过800公里,这与《山海经》南山第三山系记述的500里(公里)相差较多。由此可以猜想,三座高峰因相距甚远,它们不应该成为南山第三山系中所记述的相关各山。但是三座高峰的连线则代表着较高地势的连线,由此可以猜想:最早这一连线很可能就是一条分水岭山系。之后因如前所述的地块错位,其南北走向的错位线与这条古老的分水岭连线交叉,在交叉点上发生了更剧烈的造山活动,因地块错位的“交叉点效应”,这条古老的分水岭上则突显出了新的高峰。

如前所述,被猜想为因地块错位而形成的阿塔利拉山,它是以东北-西南的走向错位造山,它与原东-西走向分水岭(纳阿谢连线)交叉时,其交叉点便会产生新的高峰。纳阿谢连线若为南山三系原址,作为原山系主峰的第三座山与第四座山,一方面因为山地退化变低、变矮;另一方面由于“交叉点效应”新峰突显,所以在今天则无法作为明显的标的物被标注于地图之上。

据以上评价,纳阿谢连线成为南山第三山系的路线可以作为一种可能。按照这种可能,我们可以依纳阿谢连线的基本走向,按南山三系记述的各山之间距离,由纳库鲁峰向西(偏北)推定第一座山的大致位置,向东推定其它各山的大致位置,并在各各大致位置上具体查找、猜想各山。

二、南山第三山系西段分水岭功能的丧失

如前所述,非洲大陆在南纬10度线上下的第一道分水岭,它完整的保持了分水岭的东西连接。由这一结果我们作以下猜想:处于南纬10度线的非洲大陆东西跨度较小。在东西走向的山系形成之初,它便将雨水作南北分割,因东西两侧入海距离较短,陆地对积水的存量能力较弱,积水极易在东、西两侧较短距离内找到突破口入海。

非洲大陆北部东西跨度非常大,假如前面猜想的纳阿谢连线就是最早南山第三山系,它在形成之初亦将雨水作南北分割,但之后产生怎样的地理变化,对此我们作以下猜想:

其一,此处陆地东西跨度非常大,则内陆对雨水的可容量就大,可能会形成较大规模的内陆湖,将北部的雨水积于内陆。

其二,可能该纬度陆地东、西两侧海岸地势较高,且向东、西两侧寻找入海突破口的距离比较遥远,内陆的雨量又难于形成向东西两侧突破入海的规模。如今天的乍得盆地中的乍得湖,它仍以内陆湖的形态存在。

其三,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内,山系本身也会出现某种地质变化,如陆地拉伸断裂,长时期风化、下沉等作用,使山系本身某些地段地势变得较低,在山系北部积水较多的情况下,会以山系较低处为突破口,向南以较短的距离直接入海。

如尼日尔河,它是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之后流向东北进入内陆,属于早期被分隔在南山第三山系以北的水系部分。此河在其东北内陆又由西北向东南绕行,在约鲁巴高原与乔斯高原之间突破向南入海。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在非洲大陆南北冲突点产生之前,尼日尔河的内陆流域应是连接一个巨大的内陆湖,且雨水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终于在西非南部陆地被拉伸后,于裂痕处(尼日尔河道)向南突破,以较短的距离向南入海。

如果前述的纳阿谢连线就是南山第三山系的原址,它正处于陆地东西跨度很大的地带,它历经陆地拉伸、山系丘陵化作用等等,其分水岭功能很难在较长的地质时期内维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若是赶上非满月的晴天夜晚,还可以在村子附近观星看银河超浪漫呀~攻略: 「交通」成都 - 小金(班车) - 玛嘉沟班车票可在四川汽车票务网购买。若是赶上非满月的晴
  • ”不过我去长白山的时候万里无云,登顶穿过人海我边看到了那方天地。阳光,应该是我在冬日里的唯一盼望了吧!
  • 顺便掏出了随身带的炸棒腿 哈哈哈哈被虫虫感染了 “正好带了” ✎ 看见路人在拍天空 我便也抬头看了看拍了它 ✎ 被门口免费试吃的蛋糕骗进了店 尝着贼廉价 好久
  • 有人说真标就指,鞋标是正品原厂里的标的鞋,如果仅是这样的话,那么绝大多数仿鞋就是真标了,因为鞋标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莆田有大把的改标工厂。现在,莆田的很多大工
  • 03有娃后妈妈手“妈妈手“其实就是腱鞘炎,长时间抱娃的宝妈都懂,最好的治愈方法就是不提重物,多休04 有娃后忽视自己生了孩子心思都在孩子身上,有的甚至还要兼顾工
  • 整个吃到嘴里面不会过酸也不会甜腻,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糖葫芦了。 2021.11.12 周四早上看到祥云☁️朋友圈就陆续被刷屏那有祥云会有好事发生么今日收
  •   由于日主得禄于月令则财官必是月令的衰地,财官衰而日干强,故建禄最喜财官透出天干使其财生官旺取以为用,自可富贵,但若财官天透地藏而复会合成党,其力大于日干,于
  • 培养大大方方的孩子专注倾听,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他学会自控,不为小事生气,笑容是最好的通行证;做做他害怕的事儿,冒冒险,犯错误是成功的敲门
  • 她说“他的笑与他受过的苦之间的反差,是我最心疼他的地方”我亦然,相信小飞侠们皆亦然。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泰医的王淼同学。
  • 前段时间不是很流行陶白白的星座说嘛 反正说了很多我有点记不住嘻嘻 但是说了一句永远臣服于天蝎座的温柔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感觉我有好好多话想说……
  • 这名波兰籍年轻球员2016年以25万英镑加盟,从未替利物浦一队上阵,近两季被外借到英冠球队哈德斯菲尔德及丹麦球队奥胡斯,外借期间都是球队的主力,表现不俗得到赞赏
  • ”2020疫情至此2年生命静的针落地都听的真真切切我总是想你在就好了总是能踢着我,骂着我,拽着我做些我不由衷的趣事,起个漂可我不是你抱歉,没有做成你想那样的壳子
  • #第壹街拍# x #徐艺洋[超话]#@徐艺洋-Yiyang #徐艺洋冬日冷感大片#聚光灯下,一闪一闪如星辰般肆意闪耀,就算独自solo也能绽放独特的自我。@徐艺
  • 可能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会想起,有这样一个人陪我度过了最青涩、最懵懂、最无知、最胆小的时光,同样也是最青春的时光。 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触的稿件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今
  • #钟汉良1130生日快乐# [心]#钟汉良电视剧往后余生# [心]#钟汉良电影宿敌# 不管现在的你是站在人生哪一个交叉路口 都是为了与未来的自己相遇 每一个人
  • #微博新知博主#39就建仓的~加上一些人做T,可能成本会更低,这个也没拿多久~自己再学一下它的k线组合!联想赎罪不需要去找外国神父,而是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中
  • 詳細はコチラ:西武园游乐园的人气游乐设施「哥斯拉・THE·RIDE 大怪兽顶上决战」中的哥斯拉在东宝30cm系列里登场!次回の放送もお楽しみに#おしゃれクリップ
  • 我···看淡了泰腐老套路清明饼子和狮子天台戏给我看哭的跟俩电灯泡似的,这部也差不多了,绝了,饼子不错[赞]推上有xjm说感觉3n的回吻像是把从高中到现在所有渴望
  • #小卷儿的惊喜时刻#最近经常被女孩们的暖意和爱感动到热泪盈眶,文雪姑娘为准备的礼物本来打算约饭的时候亲手送给我的,无奈她接下来工作生活太忙,就问我要了地址同城快
  • 愿一切与我有因缘的人或非人众生,分享我善业的功德,并回答;善哉!善哉!善哉!愿一切众生分享我的功德。《忏悔三昧》因身,口,意的造作,被我伤害过的(因缘)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