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顺天性 立德性——探访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那时你们还是小班孩子,总是哭哭啼啼的。现在你们要升中班了,马上要照顾新来的弟弟妹妹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带他们玩小车。”

“带他们玩球。”

“那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我爱你们一样,爱护弟弟妹妹的!”

今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即将毕业的大(2)班孩子毕瑞泽,带着即将升中班的刘禹萱和张俊喆,观看了他们刚入园时的视频片段,并嘱咐他们要担起照顾新入园小班孩子的责任。

这是一幼的“家庭日”活动。在一幼,从入园开始,小、中、大班孩子都要3人结对,组成“家庭”,3年里相互陪伴,共同活动,一起成长。

孩子们在无数个类似“家庭日”的活动中,既保持了天性,又发展了社会性。而这正是一幼25年来对“绿色教育”终极目标——实现顺天性与立德性统一的追求。

课程既要顺天性,更要立德性

一个孩子带了两只垂耳兔来到一幼,孩子们都很喜欢。与兔子互动时,孩子们萌生了为兔子“盖房子”的念头。一组孩子想用砖头给兔子搭建“三室一厅”,另一组想用一只大木箱给兔子搭建一座“别墅”。教师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探索,最终生成了“兔子的房子”主题活动。

在一幼,像这样基于孩子兴趣与需求生成的活动,多得数不过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幼教师就发现,在自主状态下,孩子们会有许多主动探究行为,比如观察螳螂产卵、发现木耳生长……

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才是对幼儿生命本质的尊重。基于此,1998年,一幼提出了“绿色教育”的理念。教师还从庄子思想中找到了“天放”的说法,它很好地概括了顺应幼儿天性、尊重教育规律这一“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

自此,一幼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顺应孩子天性的自由乐园。一方面,一幼将大自然的生机引入幼儿园,户外场地去硬化、去平面、去单一,材料可移动、可组合;另一方面,把孩子如种子般撒向自然,开展一系列亲近自然的活动。同时,生成一系列以孩子兴趣发展为导向的小组项目课程和个别化课程。

但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同时,一幼也一直在叩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意识到,已有的探索,更多是对教育手段的追求,而教育还应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追寻。最终,一幼又从国学大师钱穆那里找到了“尽性成德”的思想。它与庄子的“天放”之说融合,“自然天放,尽性成德”的绿色教育精髓呼之欲出: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同时,让他们在群体中和谐共处,实现社会性发展。至此,绿色教育内涵更加辩证丰富,更准确地体现了幼儿成长的应有路径。

基于此,一幼以“文化渗透”为线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入绿色课程,解决了顺应天性与立德树人割裂的问题。

比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一幼在小班阶段预设了“尝一尝真好吃”“小汽车嘀嘀嘀”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明交规等;中班阶段预设了“凤凰岛是我家”“海洋世界真奇妙”等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了解海洋文化等;大班预设了“我是中国人”“劳动真光荣”等主题活动,让幼儿萌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

以“我是中国人”活动为例,一幼教师带着孩子们了解中国喜庆民俗、民间艺术,并将书法家、剪纸传承人、京剧大家等请进幼儿园,同时开展民族大联欢活动。

在一系列富有文化味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民族情怀,变得尚自然、慧生活、有爱心。同时,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包含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个别化课程的“绿色课程”,也从一幼的土地上一点点“长”了出来。

“玩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多元发展

今年春季刚开学,一幼石油大学分园中(1)班周彤彤、赵春苗、曲育娇三位教师,就已选定了这学期各自要负责的课程主题。一学期中,她们将按照“收集主题实施资料—设计主题实施方案—集体研讨审议—确定最优方案”的步骤实施课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得开心、玩得有意义。

经过多年探索,一幼于2000年建立了自己的园本课程。但园长邵瑜发现,按既定思路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下降,课程实施成了从文本方案到实践活动的简单复制,缺少创造性再建构。

“在没有与孩子们一起穿越一个个鲜活的课程故事前,课程并不真正属于自己。”邵瑜坚信这一点。基于此,一幼提出了“玩活动”的课程再建构理念,试图在课程实施中突出幼儿与教师共同的经验和体验。

为玩转活动,一幼尝试实施主题项目管理,即以每个主题为项目单元,教师根据各自兴趣与特长,成为某个主题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在原有基础上对主题进行改造、完善,形成新的主题实施方案。

以“六一”活动周为例,一幼原有的课程方案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板块,如美食日、科学日、玩水日……但在“玩活动”理念指引下,主题项目负责教师要结合每一届孩子的兴趣与需求,重新建构主题实施方案。比如,去年的“六一”活动周,一幼让孩子们自主讨论想玩什么,并最终统计、投票、论证,确定了科学嘉年华、欢乐水世界、玩转色彩、童话世界、健康美食5个主题。今年,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六一”活动周又增设了水枪大战、帐篷奇遇、国风日等活动。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希望孩子们沉浸式地体验活动,自然而然地收获经验,获得全方位发展。比如,在“科学嘉年华”活动中,大班孩子带着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根据路线图进行闯关游戏,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规则意识、合作能力、责任感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又如,在“民族大联欢”活动中,班级中每个孩子都会穿一个民族的服装,教师带着孩子们做与每个民族相关的游戏,每天的午餐都体现某个民族的特色……在这种持续、深度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服装、风俗、饮食等,也慢慢萌发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观念。

“‘玩活动’让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变成了一种沉浸式体验,知识、情感、价值观也润物无声地进入了孩子们内心,最终实现了‘顺天性’与‘立德性’的统一。”邵瑜说。

为监控主题实施质量与目标的达成,一幼还通过一日五巡、主题环境材料检查、活动方案审阅、听课评课、半日活动跟踪等方式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

在每个主题实施接近尾声时,项目负责人还要对主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修改意见,为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通过“玩活动”,一幼构建了“开发—审议—实施”三位一体的绿色课程实践机制,使园本课程实施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建构,也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多元发展。

双圈相融,营造“全环境育人”生态

一年秋天,一幼的柿子熟了。一次巡班,邵瑜发现,园里的厨师正在像往年一样摘柿子,准备加工后分给孩子们吃。那时,一幼正在为寻找适宜的课程开发路径所困,课程资源多是借鉴南京、上海等地的教学内容,缺少一幼自己的味道。

看到眼前的景象,邵瑜灵机一动:如果把这件事交给孩子们会怎样?于是,邵瑜叫停了厨师,召集大班教师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教研,预设了摘柿子活动。在摘的过程中,问题来了:只能摘到低处的柿子,怎么办?教师就和孩子们讨论,可以用棍子,可以做梯子,可以把地面垫高……下午离园时,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工具。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工具,玩得不亦乐乎……

教师突然发现,仅仅是摘柿子这一个小环节,就让孩子、教师、家长形成了一个课程建构共同体。第二年,“柿子熟了”主题进入一幼的预定课程。这是一幼课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一幼注重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幼发现,新的课程建构路径,撬动了一幼环境的改变。比如,为实施“柿子”主题课程,每一所分园都种下了柿子树。而环境的调整,又促使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生发更多新的课程内容。比如,最初的摘柿子活动又延伸出了数柿子、称柿子、捂柿子、吃柿子……

“当每一件事都做出了教育的味道,幼儿园自然就有了文化的意蕴。”邵瑜说。

在环境与课程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一幼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课程—文化”为内循环的园内课程实施生态圈,幼儿在“圈”中自然成长。

在课程建设中,一幼还将“全环境育人”理念纳入其中,沿着“目标确定—资源调查—价值筛选—课程构建”的路径,挖掘并引进与幼儿经验契合的社区、家庭资源,将幼儿置身于多元环境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

作为滨海城市,青岛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渔村。为“解密”渔村与渔民的生活,在家委会的牵线下,一幼的孩子们来到凤凰岛渔村。他们分成渔民采访组和渔村探秘组,询问渔民的生活、了解渔村的传说、参观扇贝养殖基地……

回到幼儿园,教师蒲倩倩在原有户外环境资源基础上创设户外海洋区域,提供大型木船、帆船、渔网、水管等,孩子们玩起了拉网捕鱼、帆船比赛等游戏。孩子们还以“护海小卫士”的名义,给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能治理被污染的水域。

由此,一幼形成了以“家庭—社区—幼儿园”为外循环的园外课程实施生态圈,并与园内课程实施生态圈互生、互补、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了绿色课程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以促进幼儿自主和谐发展为核心,营造了幼儿与环境、课程、文化和谐相融,家庭、幼儿园、社区生态共育的氛围,为顺天性、立德性提供了坚实基础。”邵瑜说。(本报记者 赵彩侠 孙军)

■专家点评

性德相融,富有魅力的辩证立场

王芳

每一种优秀的教育实践模式,都在通过长期努力,创造性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处于起始阶段,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显得更为重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长达25年的“绿色教育”课程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团队的内心坚守、专业智慧和创新勇气,在当下幼教界的改革中熠熠生辉。

绿色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融合儿童“天性”和“德性”作为自己的独特追求,并在不断变幻的理论思潮中始终坚守这一立场,不盲从、不退缩,展现了“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改革境界。他们认为,“顺天性”是教育的起点,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这些观点听上去没什么新奇,因为这是当下幼教界的共识。但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停留于此。于是,教师预设了各种活动进行文化浸润,引导幼儿了解中国文化,萌发“五爱”情感,达成教育目标。在一些充满浪漫的儿童中心情怀的人看来,“顺天性”或许应该是幼儿园唯一的选择,预设、集体活动、教师指导等都是在阻碍孩子发展。绿色教育截然不同,它富有魅力的辩证立场,给我们很多惊叹和思考。

那么,如何实现“顺天性”和“立德性”的统一?是一个活动重在“顺天性”,另一个活动重在“立德性”吗?还是在一个活动中将“天性”“德性”以不同的比例安排在一起?显然不是这么僵化。绿色教育把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创生了“玩活动”这种课程实施路径。这个“玩”,是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是不同年龄班幼儿一起玩,是教师和幼儿与家庭成员、社区人员一起玩。玩的内容丰富多彩,玩的空间园内园外皆可,玩的时间一般持续数周。为保障“玩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全程密切观察,不断进行课程审议,保障教师的活动预设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生成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玩活动”深入持续开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全环境育人”的绿色教育生态圈。园内的一切资源,包括柿子树、兔子笼、压水井、小石头,甚至教师孕育宝宝、外地客人来访,都可以引发深入的探究活动。园外则具备更广阔的资源,各个家庭、社区基地、博物馆、小渔村、各界人士也都以不同的形式被纳入绿色教育课程。每个参与绿色教育的人,都有着充足的幸福感和沉甸甸的责任感,都在自觉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绿色教育理念已抵达内心,成为所有人行动的准则。

(作者: 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

【每日金句打卡】
今天是2023.10.5,星期四,农历八月二十一
巴山镇:中雨,12~15度

       浅秋的早晨,清露沾满枝头,阳光温柔的倾泻一身,风已经没有了夏天的炙热。躁动的心,莫名的有了一丝丝淡淡的安宁。是的,该是秋了。一些看见的,看不见的过去与曾经,在这个斑斓微醺的时刻,都沉淀成了生命中的永远!
       抬眸,蓝天白云悠然,澄澈了一份如水的心境。缜密的心思,缠绕着丝丝缕缕的念。偶有风淡淡拂过身边耳畔,撩起一些旧时的记忆。
       曾经,那么远,又这么近。穿过一帧秋色,细数落叶的静美。那些年,路过的风景,错过的花开,终究在一剪秋风的凉意里走远。时光里的我们,安静唱着自己的歌谣,写着自己的心语。不喧,不嚣,且行且惜。回眸,已无风,也无雨,山水无言,岁月慈悲安宁。
       曾几何时,一份成熟的端庄,代替了年少的虚张声势。而且愈来愈喜欢,把居无定所的轻愁,放进文字,定格成一树安静的叶子,春来静静舒展,秋去慢慢飘落。
       陌上的风铃,浅吟低唱。雁回雁去的时刻,总有一些过往随了风,总有一些故人默默离开,总有一些风景渐渐泛黄。时光,终究还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被我们走成了老旧。
       生命的旅途,总有一些遇见,既温柔了你的岁月,又惊艳了你的时光。过往,如一缕青烟,所有的所有,即使不去触及,亦会有一种淡淡的痛疼与感动!感恩,一弦清音,暖一程山水。感谢,生命里所有的遇见。
       独坐秋窗里,唯有一怀不变的初衷,盛满禅意的宁静。眸光及处,秋处露秋,翦翦轻寒,缓缓将一切喧嚣放逐烟雨。斑斓处,日子依旧不紧不慢,山水依旧无喜无悲。
       这个秋天,依然静美,感恩遇见。我把往事,装帧成一本泛黄的诗集,诗里住着渐渐模糊的你和我,还有那一笺笺被经年雨水打湿的琉璃心语。
       而那一泓秋水,始终无言。我依然,偶尔在一盏茶香里打坐,听佛说法,渡我清宁。或许,生命真的是一场无法邀约的遇见与远行。花开花落,人来人去,丰盈着一路的喜怒哀乐。
       面对漫山遍野,一夜之间就可以红透的各种秋叶,心忽然也有一种像被霜露打过的清凉。它们从春天走来,经过灿如夏花,终将走进秋叶静美。而我,一路跌跌撞撞,从年少无知,经过青春的鲜衣怒马,必将走进这不惑之秋。这一程又一程的风光潋滟,谁又能说不是一弦最美的清音呢?!
       时光,静静游走。没有太多的铭心可以刻骨,却有一种无言的静美蔓延成浅浅的诗行,让时光淡暖含香。许多缘分,款款而来。没有太多的欣喜可以张扬,却有一种淡淡的温馨入心,且行且暖。
       最爱,君子之交淡如水,爱极了这份永恒而温暖的淡。面对人流匆匆,我们只需淡淡的交往,淡淡的感怀。让来的淡淡的来,让去的淡淡的去,让重逢淡淡,让挥手淡淡,让一切在淡淡中沉淀成一缕淡淡的烟岚。
       时光织雨,岁月缝花。惊涛骇浪以后,渐渐知道一切不可强求。世事本无常,没有什么事必须要做,没有什么人不可以原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让我们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珍惜那些爱你的人。生命淡淡,有些缘分,有些人,无论留下,或者失去,来过就好。
       不要说,往事不堪回首,渐远渐生凉。曾经无声给予的安暖,依然在岁月的枝头淡然生香。不离不弃的等待里,依旧有相濡以沫的风声,生生不息。即使是落单的文字,也会有沁心的墨香汩汩流出,婉约着那些浅笑,那些悲欢,那些曾经的曾经。
       恍然回眸,匆匆走过的岁月,明媚而安暖。原来。一些喜欢,不需要时时放在心上。一些牵念,亦无需时时挂在嘴边,静静记得,淡淡牵挂,便是人生旅途,最曼妙的风景。
       谁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秋来秋去,又一季。还好,我们都不曾离开。未曾刻意,亦不必刻意,那份相知相惜的暖,诠释着我们约好的不离不散。
       前行,满眼斑斓秋色。沿着秋水一路蜿蜒,便会邂逅一片枫红,或者邂逅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偶有彩蝶飞过眉眼,我看见一抹熟悉的微笑。那熟悉,像极了我们相遇的那个春天,没有寒暄,只有懂得,清透,心无杂念。
       此刻,阳光正好,笑对秋风,铺一笺落叶的香,珍藏一份五百年修来的缘,让今世的遇见沉淀成今生最幸福的篇章。一切,那么美。情有多少心甘,爱就有多少情愿。
       风雨人生,一路飘摇,谁都无法将每一个烟火过成行如流水。但我相信,走过风雨兼程,走过悲欢离合。总会有柳暗花明,月满西楼。待有一天,所有繁华都成空,时光里只剩下我和那些往事,就让我携一份清荷的温婉与素雅,在心中种一株菩提,守着案前水墨,淡淡修行,慢慢老去。
       感恩,珍重,这一程温暖而诗意的陪伴。隔屏,染几许墨香,许我为所有的遇见,写下一笺清浅的诗词。
       待到某天,我们都在时光里慢慢老去。不要管,那些晚风中的细语凉了几分,落在月下又会被谁捡到。不要问,那些花中的呢喃暖了几许离散,又会遗落在谁的身畔。那些久违的等待,那些搁浅的心事,那些铭心的记忆,终会在起笔落墨间,丰盈了所有的流年。
       若遇见,我们感恩,不说恨晚。来过,便是最美。从此,见与不见,念与不念,一直驻留在那年,那月,那时。回眸时,亦会滋生出悠悠暗香,如最初般,静好。


打卡第240天,运动只为了更好的自己。 https://t.cn/EqjdbUl

【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而立还适应当代社会吗#

  但是很多朋友和同学说,老师这有什么用?“三十而立”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没有道理吗?我说孔子说的三十而立,还真有可能和我们理解的三十而立是不一样的。

  我们理解的三十而立是成家立业,是有房有车,这有可能是对孔子三十而立的一个庸俗化的解释。如果我们不知道孔子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我说你可以看他的前后句,前一句是“吾十五而志于学”,后一句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首先这是孔子总结自己成长的经历,第二是孔子在什么维度上总结自己的成长?非常明显,是在认知能力、认知方法、生活态度上来总结自己的成长。

  如果我们相信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是有逻辑性的,不会前言不搭后语,所谓逻辑性就是在同一个维度讲问题,我们就知道“三十而立”在孔子这里指认知能力的“立”,是生活态度的“立”,30岁在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和生活态度上要立起来。

  你要摆脱儿童心智。什么叫儿童心智?《红楼梦》里面有一个章节,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为了欢迎她,大家搞了一个大观园的集体游,王熙凤的女儿姐儿也来了,姐儿抱着个柚子,板儿抱了佛手,姐儿见了板儿的佛手,就觉得手里的柚子不香了,就要板儿的佛手,这就叫儿童心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我想过什么日子,于是眼睛盯着别人的生活、别人手里的,总是以为那就是我应该追求的,这就是儿童心智。

  孔子说三十而立,你要摆脱掉这样的一个模仿别人、参照别人的阶段,我们不摆脱这个状态,就会永远生活在焦虑和不安当中。当年刘姥姥只有进了大观园才能看到贾府人过的日子。今天我们不需要进大观园也能看到无数的光鲜亮丽的别人的生活,而且这个折叠的社会会不断不断向你推出层出不尽的各种各样生活的蓝本。你眼睛盯着别人的生活,你就再也看不到自己人生当中的光亮了,你会永远活在对别人生活的艳羡当中,感觉到自己生活的黯然失色。

  这就是孔子三十而立当中我们要得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第一个立,学会独立地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想过什么日子,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自我。

  我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才能够得到三十而立的第二个“立”,这个第二个“立”我有个独创的词,就叫“无人区精神”。真正的而立之年的人应该具备无人区精神,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无人区。

  什么叫无人区?怎么样走这条人生的路,从哪个地方走,朝着什么目标走,你没有参照,也不要相信那些别人给你的模板,更不要沿着所谓的固定的安全轨道,不存在这些东西的。你要勇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也要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节奏来。有的时候走得快一点,有的时候走得慢一点,你受了伤就躺下,摆烂一会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这就是三十而立的第二个“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秀满,真有你的,0.5倍速截遍整个mv,就没几张正脸,看完mv我的一些美好品质都没有了啊,你做得出来,rap担不拉主唱拉,官c不c其他人c,一首歌全唱重复性句
  • #肖战[超话]#唉,作为一个粉丝我估计不合格,差不多一个月最多发一次说说,还好比我朋友圈多(哈哈哈)粉肖战将近一年了,从颜粉到散粉再到忠粉,真的是始于颜值终于才
  • 尤其是当我们将自己内心的这种想法,毫无保留的倾诉给男人的时候,男人会越发觉得,你对他是依赖的,甚至是依附的。 尤其是当我们将自己内心的这种想法,毫无保留的倾诉
  • #淡圈in上海# 大概一万年没去过人广了,南京路还是很好逛,喜欢商城也喜欢街边全是小吃店奶茶店的小街小巷[太阳]新白鹿工作日中午的新白鹿人也超级多,我们不到十一
  •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2022新春走基层##去上海电信营业厅拍新春全家福#1月23日-25日,上海电信推出“欢聚美好家,阿拉一家门”活动,通过在14家营业厅为
  • ”#圆梦希腊##dreamtrips相约圣托里尼# 那晚办完手续回到住的地方已经凌晨两点了,第二天又五点半起床赶船,你们能理解那种经历了4天3晚自由行的囧途后走
  • 看似空间很多,但对比后面的6124点,你根本不会后悔在1300~1400点买入和持有,也不会后悔没买在998点,可一定会后悔自己在1300~1400点卖出了,最
  • (9月24日)剪去了养了多年的长发,这一刻,想要一个全新的变化,人生,不能一层不变,哪怕不好看,也要让自己有试错的能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明天研究一下,小红书上
  • 真的是痛苦的一个月,没有了第一次出差的新奇,只有无尽的痛苦,9.25还被勒令在宾馆隔离三天,我好怕工作做不完导致我之后还要来这个地方,不过最终还是顺顺利利结束了
  • #君哥团购# 今天给你们亲测柿子届的小糖丸!小小的一口一个也不怕弄得手指头脏脏的[鼓掌]收到后会有点黄,可以等它变橙红了变软了吃,贼甜,常温下可以放5天左右,冰
  • 真的 我从来都不后悔真诚的表达自己 是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真心的对你 但那又怎么样 我爱我所爱 悲我所悲 我愿意付出我的真诚 热情又真挚的表达我的情感 就算诚以渡
  • 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
  • 采访她也说她吃瓜都从dy吃的说明她经常看啊[苦涩]CP粉舞到男方新的合作伙伴上了这像话吗而且人家戏外基本上也没啥互动啊搞不懂为啥挨骂啊真狠狠担心我们桃的路人缘[
  • 不会的,逻辑上排除了大夫之责——明明是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药引子,一切,回归到自己的命运中来说话吧!抑郁这个词最近一点都不陌生,很多人说得抑郁的人往往都是善良的人
  • 世界很聒噪,目前能控制的也只有手上的这一位电子乐手,她可能真的可以做到像陪伴了Ali Wong十年的老朋友那样,陪我一直走下去,共同面对这个世界吧!可能得怪我,
  • 自以为是文/景宙莫文蔚的歌声从耳机传来我的思绪跟随她走远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垂柳的叶隙在平静的湖面在相距甚远的矮山之间对世界知之甚少对过去言之凿凿我什么都不想说也什
  • David Gilmour 拥有的1969年D-35,是他70年代初在纽约曼尼音乐商店(Manny's Music Shop)购买的,之后这把琴成为Pink F
  • 我实在不是很理解,清华北大的教授谱都没有你这个大吧?“可能是月亮不会眨眼,星星不会说话,让你觉得孤单啦”我搞砸了,我把很多事情都搞砸了,如果那时候…如果……我想
  • 合肥首届千人平板支撑挑战赛落幕 60岁大爷坚持1小时54分夺冠军[给力]】11月6日下午,逍遥津公园草坪上铺着大量的瑜伽垫,上百位选手在此进行平板支撑比赛。合肥
  • 10、真生活,就能找到被人生偷藏起来的糖果。10、真生活,就能找到被人生偷藏起来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