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 踏遍青山鉴草木 只为“立传”留后人——记大同市云冈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正高级畜牧师高立成

  开栏语:

  “‘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创造未来’,我是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每当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时,或许很多人会疑问,他们为什么被选为“最美”?

  他们虽是一个个平凡人,但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求索,以平凡的姿态追逐远大的科技梦;锐意攻关,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己任;不惧艰辛,以求新求变深入基层担当重任;笃行不怠,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推动科学传播;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他们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他们交织汇聚成精神的火炬,他们是三晋这片热土上薪火不息的点点星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征途的序章,有了心中的期盼……

  致敬每一束微光,致敬每一位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即日起,山西省科协推出“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大同市拥有多种地形地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这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出于对野生植物的热爱和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那份执着,我利用业余时间,从17年前开始了对我市野生植物种类的摸底调查工作。”大同市云冈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正高级畜牧师高立成说。

  扎根基层工作30年,高立成本着一份热爱,为大同野生植物“立传”。从参加工作起至今,由他主持编撰的关于大同地区野生植物类书籍共计7本,约100多万字,其中2015年出版的《山西省大同地区野生植物彩色图鉴及名录》,不仅是大同市第一本野生植物分类工具书,该书还荣获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立成个人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英才”“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书中展示了大同本地野生植物彩色图片700余张,野生植物名录达141科612属1769种,相比之前公开报道的103科473属1031种有大幅度增加,野生植物种类增加80%。”作为该书的主编,高立成付出了近十年的努力。

  因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牧草工作,高立成先后撰写了《大同地区天然牧草资源》《大同地区饲料资源》《大同市山区旱地农业技术》等专著。在此期间,他经常会接触杂草、野菜和牧草,面对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高立成深感资料短缺带来的诸多不便。“现有的植物名录已经过时,我就想能否利用业余时间来重新编写野生植物名录。”高立成说。

  从2006年起,高立成开始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经常自带干粮到各县区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图片等,坐着长途汽车奔波在乡间的路上,在调查的途中他见山就攀,见沟就钻,见水就涉。从大同地区东部天镇的黑龙寺到西部南郊区的七峰山,从南北灵丘的盘山岭到北部左云的五路山,高立成爬过恒山、狼牙山、盘山等;漟过桑干河、口泉河、十里河等;钻过阳高县的峪门、大同县的乌龙峡、南郊区的龙虎沟等,大同市的公园、街道、小区,可以说无处不考察,处处都有高立成调查的足迹。

  在考察中,遇到暴雨冰雹、地质裂缝、毒蛇等都是“家常便饭”,调查到夜里时,高立成有时借宿在老乡家,有时睡在巨岩上,有时迷路要折返十几里。让高立成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在灵丘南山与河北阜鼓平的边界线上独行三天两夜……

  除了要攀登野外的大山外,高立成还要攀登更艰难的“学术大山”。近百册的《中国植物志》、七卷《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五卷《山西植物志》、各地的地方志、园林画册等,高立成都细心翻阅。大同市资料短缺,他就去省城各大图书馆,甚至北上去了首都,大同的顺城街、太原的南宫、北京的潘家园的旧书摊,也被高立成跑遍了。书里寻不到答案的,就去市林业局、省内各高校、省生物研究所,找专家教授们请教。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高立成经历了妻子身患乳腺癌,家里的住房面临拆迁,孩子上学巨额资金,他凭借坚强的毅力,都挺了过来。最终,《大同地区野生植物最新名录》于2012年面世,当时大同晚报以《大同野生植物种类远超1031种-专家呼吁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标题给予报道,引起了读者关注。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高立成没有停步不前,仍在继续从事生态研究工作。在与省内权威学者接触的中,他深感大同地区的学术落后,尤其是大同市被称为雁门关外的学术荒漠更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树立通过学术让社会进步并为大同争光的信念。

  目前,高立成拍摄大同地区的野生植物植物图片已超千种,并撰写了12万字的《大同地区生态原理》一书,该书根据多年的实践编写而成,把抽象原理与具体现象结合起来,读起来饶有兴趣,甚至受到了本地作家们的好评。

  研究成为爱好,高立成顺手编起了《山西省野生植物名录》,利用休假日考察了山西省中部、南部的许多地方,拍摄了更多的图片,并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目前搜集的全省野生植物已经达3260种,远远超过《山西省植物志》中的2381种,适于作全省生态成果报道。

  今年5月,由高立成主编的28万字插图169幅的《大同野生食用植物》正式出版,其中收录生食用植物101科281属574种,这是山西省第一本野生食用植物工具书,填补了省市学术空白。

  在野外调查中,有与他同行的驴友们说,“以前我们每次爬山都匆匆走过,自从遇到你我们才认识什么花,什么药,什么草;到了山野什么植物都认得,很厉害;不拿架子,讲解知识不保留。”

  高立成从未想过做这些值不值得,他不在乎虚名,也不计损失。他说,“人生有方向,活的充实坦然,结交有学问和勤劳实干的人。精神世界丰富了,活的自然也就有了意义”。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宣传专栏 | 三十六载育种路 农业战线谱华章——记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李淑兰

  开栏语:

  “‘点亮精神火炬科技创造未来’,我是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每当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时,或许很多人会疑问,他们为什么被选为“最美”?

  他们虽是一个个平凡人,但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求索,以平凡的姿态追逐远大的科技梦;锐意攻关,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己任;不惧艰辛,以求新求变深入基层担当重任;笃行不怠,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推动科学传播;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他们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他们交织汇聚成精神的火炬,他们是三晋这片热土上薪火不息的点点星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征途的序章,有了心中的期盼……

  致敬每一束微光,致敬每一位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即日起,山西省科协推出“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最美故事……

  “这些年我们朔城区重点推广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5年来,累计推广应用111.7万亩,涉及玉米、谷子、高粱等8种作物,单靠这项技术,全区实现粮食增产2.2亿斤、节本增效3.6亿元。”9月1日,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淑兰说。  

  李淑兰,198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1991年4月调回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006年任中心主任,2014年晋升为推广研究员。30多年来,她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常年奔波在乡镇农村、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先后入选山西省农技推广集成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全省的知名农业专家、朔州市“首届拨尖人才”、“种植业首席专家”,也是朔城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技术推广创造奇迹

  李淑兰在工作中编写了大量论著和培训资料,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论文、农民培训教材、农业实用技术资料彩页和技术明白纸,对全省农民科学种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以来,她每年培训指导农民8000多人次,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26个、新技术62项,先后创建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规模化应用示范基地66个。尤其是近年来,她带领县乡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广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势头明显。2017年试验示范膜侧播种50亩,获得好的效果,201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到2022年短短5年时间,全区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被全国知名专家评价为“新技术推广史上的奇迹”。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地膜用量减少了25%,亩均增产200斤左右,亩节本增效320元左右。5年累计推广111.7万亩,涉及8种作物,单靠这项技术,全区共增产粮食2.234亿斤,节本增效3.58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极其显著。

  该技术的推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带动其他市县推广80多万亩。多次被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为朔城区粮食产量实现“十六连增”和连续15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荣誉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成绩突出,2022年11月,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评为“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山西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丰收的背后都凝结着她无数艰辛的汗水和点点滴滴的感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从2019年开始,李淑兰开始组建种粮大户微信群,老百姓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交流。她每天白天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晚上回家都要把群里的上千条信息全部看完,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从不让老百姓的问题过夜。到现在,已发展到4个群共1428人,每天解答完农户的问题,已经晚上12点多了,最晚几次都1点半了。她这样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全区的老百姓,他们常在群里发自内心说些感激她的话语。面对老百姓的夸赞,她总是这样说:“农民挣钱太难了,我能为老百姓做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2020年春天,下水村的种粮大户吴国章买了一台膜侧播种机,在实地教学培训时,他没有认真学,结果播种时,完全种不了,他认为是机器不好,在群里用最难听的语言诋毁膜侧播种新技术,并扬言要把膜侧播种机烧毁,李淑兰赶紧好言相劝,连夜协调厂家技术员上门为他调试机器,可种了一天又不行了,李淑兰又亲自带邻村的种粮大户到他地里,边播种边教他怎样调试,就这样,通过三次手把手的教,秋天,他的膜侧播种田比别人每亩增产了300斤。从此,他逢人就夸膜侧播种技术好,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烧机农户”变成“推广能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淑兰几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称赞她是“农业战线的标杆和旗帜”、“真正的农业专家”、“有三农情怀的人”等,老百姓更是对她好评如潮,称她是“农民的贴心人”、“共产党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李淑兰志在田野写丰收,努力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的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全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她先后获得“专家团队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西省劳动模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7 | 中船集团汾西重工:营造科学氛围 厚植精神沃土

  2023年6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西重工”)举行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成为山西省首批被授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单位之一。

  汾西重工作为“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国家重点工业项目所在地。从1954年开始,这家工业企业便开始了艰苦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建厂70余年来,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回望汾西重工的发展历史,既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壮大的代表。如今,这座承载着国家重点装备产业发展变迁的工业遗存,随着时代的发展涅槃重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企业厂区为苏联国家设计院设计,由1、2、3号厂房及5号办公楼组成,分别为生产车间和当时办公所用,是工厂保存的建厂初期的标志性建筑。为了保留这一承载着工厂历史变迁和广大员工共同记忆与情感的珍贵遗产,2004年,工厂在充分尊重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基础上,选定在5号楼正前方奠基建设新办公大楼,新旧两楼由中间通道相连。新旧交融,体现了工厂的创新发展,见证着工厂的变迁,代表了工厂过去的荣光,也承载着公司未来的辉煌。2019年4月,厂区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第二批保护名录。2021年7月,被授予“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称号。

  昔日的老厂房和苏联设计的办公楼,充满岁月的气息,沉淀着工厂发展的印记,是军工人心中特有的情结。保护和利用好这批工业遗存对弘扬军工文化,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实现“军工梦”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伊始,工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利用苏联援建的5号办公楼布局筹建了“汾西重工展览馆”。

  老厂房、老设备、旧产品这些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存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汾西重工积极挖掘文化故事,加以创意利用,在充分保留工业记忆的基础上,大力打造“科学家精神”文化品牌。在自筹资金建设“汾西重工展览馆”的基础上,该公司又相继建成了“民品陈列室”“军品陈列室”“专家浮雕墙”和“公司文化园”。

  展览馆主要展示产品发展史和公司发展史;军民品陈列室主要展示公司重点产业、产品和科研实力,以及各类精密计量仪表设备,体现企业计量水平的持续进步;“专家浮雕墙”突出建厂以来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型号总师、副总师及其他科研代表,以他们工作姿态和场景为主,以产品型号时间顺序为脉络,以水中装备和万里长城为背景,辅之一定的工业性、科技感元素手法,体现军工企业崇尚科研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科技兴厂、强军报国,整个浮雕墙富有科技感、使命感、艺术感,科研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有军工教育意义;“公司文化园”是以工厂历史和产品发展史为主线,结合各个时期的重点项目和重要节点,策划设计门面石块与其余八组石刻石块组成,与厂史展览馆相融合相呼应,展示独具特色且厚重的企业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紧密结合工厂和产品实际,通过文字来表现,以此凝聚和激励全体科研人员强军报国,增强对企业的使命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汾西重工作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方位展示了汾西重工从基业初奠到改革发展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果,详细展现了其军工文化建设和职工精神风貌,是该公司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名片。

  公司董事长张卫华表示,山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设立,是契机,更是动力。下一步,公司将以科学家精神内涵和“M5”精神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其他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具有鲜明特色、形式多样的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接受科学家精神熏陶,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和培育科学氛围,厚植科学家精神生长的沃土。

  科学导报记者 隋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纪梵希美妆大使刘宇宁# #刘宇宁宁远舟# 对每一件热爱的事物全力以赴,时光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早安@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超话]# ❀━━━━
  • 中科润隆黄苏一科研团队,历经16年系统性攻克了“工业化生物好氧发酵将有机固废转化为无害化腐殖质”关键性瓶颈难题,完成有机固废无害化、标准化、工业化基础研究,运用
  • 今晚12点之后小区就正式解封啦~[鼓掌][鼓掌][鼓掌]6:30上门核酸检测今天来的比较晚,能看出来医疗资源确实很紧张,大白们辛苦了[抱一抱]7:00体温接龙1
  • 在之后周星驰的电影中,我们似乎总能看到一个身影,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对这段已经逝去的爱情表达着遗憾与悔意,“娟妹儿,你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这句台词更像
  • #天津领证超平日6倍# 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确信好的谐音会有好运气,我们相信"66大顺"喜欢天长地“9”“2
  • 時光煮雨,岁月缝花,深秋幻风景连带四季走过的春红夏绿,采撷光阴里的斑斓,平复着流年里的斑驳,在時间的渐行渐新中,在成长的且行且珍惜里,以欢喜心踏实寻常,以纯澈心
  • #每日一善[超话]# [打call]#阳光信用# [打call]#每日一善#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去太子湾看到了正在西湖
  • 原著是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但这个改编就是让这个故事认认真真地和我们说了一声再见啊[泪][泪][泪]贺洲和邱言至,小垃圾和小骗子,另一个次元,一定要长长久久
  • 风过无痕,留下来的都是岁月的沧桑,有些痕迹里有着心事,有的是人生的故事,久而久之,也让自己感悟到了凋落生香,雨落成诗的美丽。虽然花儿都谢了,凋零不语,可是,风却
  • #香辣猫的快乐星球[超话]##猫祖宗的晚安博# 【每晚一诗】(20221111) 致 水 鸟 (第二部分) W.C.布赖恩特 有一位爱护的神权,在杳无人迹的水
  • 这百分之三的慈悲,只给予值得珍惜的灵魂,安宁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虔诚与感恩的心,所以,她哪怕无意间转发了外道魔鬼的文章,我都不会责怪她,更不会驱逐她,
  • 难得下了早班,今天就想出去走走,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一起,最后决定一个人徒步到水库!此刻的我,坐在水库旁的椅子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清鲜的空气,听着自己喜欢的歌,偶尔
  • 我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会说话尤其是花语七夕将至♥经过无数次的精挑细选Laineyの手工坊最终选定个性定制『玫瑰系列香皂花』若不是对你的爱如山呼海啸般汹涌也不会恨不
  • COCOBELLA将如此神秘的元素融入潮流服装,泰迪卷毛加绒面料搭配亮丝银葱元素,梦幻般的视效让人一眼难忘。#潮流资讯##星尚人# 冬日将至,Edition以[
  • 在我之下,除了深渊,还是深渊 ”☽. “ 离开难以维持的关系 难以活跃的情绪 难以放松的压力 难以自爱的虚伪 ”☽. “ 少年时我们追求刺激,成熟后却迷恋平庸,
  • ”得知孩子是自己的后,战云骁笑靥如花:“媳妇大人,带着宝贝跟我回家好吗?见到她,床上的女人倏地从男人怀里坐起身,困惑的看着来人:“姐姐,我这是在哪里?
  • ☀️新项目 金隅昆泰云筑☀️#【金隅昆泰·云筑】##【金隅昆泰·云筑】##【金隅昆泰·云筑】#售楼处☎️:400-8897-808东四环·十八里店·朝阳港国际住
  • #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願我親愛的媽媽外婆和我所有的親朋好友天天都健康平安,快樂幸福![太阳][心]Sáng 6:24am má dậy, theo thói
  • 看书版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书是不需要封皮撑门面的,比如前一本,同样的内容,加工出来的“产品”咋就相差甚远[允悲]桃花运‬是否旺盛,是命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 带你去看看,了解到3号馆这边有关注宠物健康和医疗的版块,我就这看看那问问的,对比下来,3H51众安保险很是不错相比于人类的保险,宠物保险的花费真的很划算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