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社学堂[超话]#冯唐说:“女人之所以过得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跟全世界较劲,跟自己、跟伴侣、跟父母、跟孩子,整天与内耗和紧绷相伴。”

当一个人跟什么都较劲的时候,面对的是无尽的烦恼和不满足,这样的人生态度,注定过得不好。

无论是谁,只要是经常让自己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觉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敌人,外界的人和事都在跟自己作对,就会让自己一直初们处于一种紧张,思想紧绷的状态。

就如同一根弓弦,一直紧绷而得不到放松,最终就会断裂,如果再与自己较劲,也会在自我对抗中迷失了自己,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整天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无缘无故跟老公、跟孩子发脾气,焦虑的时候,又自己折磨自己,生闷气,着,精神紧张,久而久之,身体会出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也都不会好。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女人想让自己变得十全十美,却又无能为力,也是缺乏学自信,想控制住什么,又怕控制不了,才会让自己患得患失,跟全世界、跟自己较劲。

很多女人想去改变老公。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根本改变不了。

想去教育孩子,但是能力有限,孩子也会叛逆,想改变自己,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越是这样,越想要让外界的认可和肯定自己,内心慌乱,忘记了如何让自己的自由,让亲人快乐。

越是生活不如意,越是不断与自己较劲,越是苛求完美,越是与现实中的多有较劲,让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都遭受不幸。

其实,她们自己内心在就疲惫不堪,生活不满意,人生不满足,忽视了自己的自信,却不知道与世界温柔以待,与别人和睦相处。

她们不断与伴侣、父母和孩子的较劲,不是故意的,而是源自对爱的渴望和怕失去的恐惧。

在心里渴望得到爱和关心,却害怕失去自己的拥有,久而久之,反而适得其反,让自己陷入矛盾和焦虑之中。

凡是想改变别人的人,最后都是做的无用功,是让自己疲惫而有不讨好的结果。

本来想把事情都做完美,结果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让自己备受压抑。

稻盛和夫说:“唯有读书和赚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前者使人不惑,后者使人不屈。”

既然不能改变现状,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既然自己能力有限,就不要苛求,而是学会充实自己,让自己停下焦虑,不去对抗,顺其自然,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其实,一个女人想要活的自信,让自己得到提升,最好的修行,就是读书与赚钱。前者使人眼界开阔,格局变大,后者可以让自己不去较劲,充满自信。

当一个女人,懂得了低配自己的生活,高配自己的灵魂,就会活得高贵而从容。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低配你的生活,然后,高配你的灵魂。年龄只是符号,把生活调成自己喜欢的频道,一地鸡毛不需人知,岁月静好且自从容。”

如果想要自己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温馨幸福,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就要懂得内心平静,温柔对待一切,让自己不慌不忙,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活的自信,从内而外散发出自己的美丽,也就不会与世界和自己对抗,不会有任何人较劲。

南怀瑾先生:祖宗留下最好的东西,要健康长寿,须留意研究

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是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百字铭》: 

养气忘言守,

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

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

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

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

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

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

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

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

端的上天梯。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养气忘言守”,第一句话就很难。如何养气?不是练气哦!不是做什么密宗的九节佛风、宝瓶气。各种气功,讲练气是靠鼻子嘴巴的,据我个人统计,有两百六十多种方法。所以人类真会玩花样,就是两个鼻孔跟一个嘴巴漏气的地方,产生两百多种的花样,各家有各家的方法。可是养气不是练气,上次我们提到过养气同养心的工夫,最好是孟子在《尽心篇》上的说法。

现在真讲养气,就是要“忘言守”,“忘言”并不是不讲话而已。言语是表达于外的思想,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语言,两者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忘言”并不只是不说话,它包括无思无虑,思想都清净了。“守”就是定的境界。 “降心为不为”,“降心”这两字,吕纯阳大师是取用《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一切人修行如何降伏其心——也就是问妄想心怎么样宁静下来。把妄想心宁静下来就是降心,好像是用力做有为的工夫。

其实这个有为就是无为,有意把妄想心宁静,反而宁静不了;如果是无心,此心自然宁静下来,所以为而不为。 “动静知宗主,无事更寻谁”,这一段吕纯阳所讲是最高的禅啦!不动心并不是道。禅宗也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真正修道的人,不但能出世,更要能入世,动静之中都是道。在静中不乱,在动中也不乱;静中也无事,动中也无事;出世是无事,入世也无事。日应万机,此心无事,在这个时候更寻谁?不要像禅宗参念佛是谁,不要找谁了,因为“动静知宗主”,不迷,不失根本。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一个修道的人,不是跑到深山茅棚里头,躲开了一切叫清净,而是要在入世做人处事之间,保持那个真如不动、恒常不变的那个道心,能够应物处世,自己不迷失本来清净的本性。“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自然回来的,气自然定了。

“气回丹自结”,气住脉停,久而久之就定,佛家讲得定,道家讲结丹了。“壶中配坎离”,人的身体,道家比方像葫芦,密宗拿两重宝盖代表这个肉体。坎离是卦名,“配坎离”其实就是水火既济。这样定久了,身体上起变化,就会脱胎换骨。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整个气脉自然震开了,一阳来复,地雷复卦。雷是震卦有震动的现象,佛经常说大地有六种震动,并不一定是讲这个地球物理的地震,有时候是形容身体上六种震动,没有说八种震动,这也是六根转化。一般密宗、道家修气脉的,这个时候,气脉一下子自然都开了。所以一脉通百脉通,就是讲中脉一通,百脉自然都通了。

当时的境界,“白云朝顶上”,这是道家的形容,就是从头顶开始身心内外一片白光,是有相的光明。“甘露洒须弥”,头顶上自然有一种甘露流下来。这里头还带有道家天元丹的意思。在佛家《禅秘要法》,白骨观第十六、第十七观里头都提到过天元丹。佛也说,修持到这个境界加上虔诚的恭敬心,有成就的天人,自然会给你灌顶。

连释迦牟尼佛都吩咐,到这个时候特别要注重营养,要吃好的饮食,而且避开一切人的困扰。到了这一步,要入密室,在不通风的地方,甚至到没有鸟雀声音的地方,一切声音都沉寂了。这个阶段才是道家所讲的,得到天元丹的境界。 

到这个时候,“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佛家讲是解脱了。“坐听无弦曲”,就是观音圆通的境界,没有弦哪里有音乐呢?这个音乐是天乐,庄子所谓的天籁之音,不是地籁,也不是人籁。“明通造化机”,这个宇宙生命的根源,万有的根源都知道了。“都来二十句”,最后这两句凑成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是唐末宋代的土话,现在用白话来说,就是讲真的上天梯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可以升华,超越这个现有的生命。#道家养生##丹道养生#

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
宣化上人正法汇

心法略有八种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现在讲的是“第一心法”。心法略有八种:

(一)眼识。
眼能见,不是眼能见,而是识能见。

你说眼睛能看,把眼睛割出来放在一边,你看它能看不能看?你说我不去看电影,我把我的眼睛挖出来,你带它去看电影吧!你说它会不会看?当然不会看,所以眼睛是不能看,是什么能看呢?是那个识。这个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心识那里来的。

(二)耳识。
耳能听,不是耳能听,因为如果你把耳朵割下来放在一边,它就不能听。

(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都是和上述同一道理。

刚才所讲的六识,是由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的,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这十八界在《心经》上说过,要详细研究,可以参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第六识意识并不是意识的本体,真正意识的体是第七识。第六识只是意的用。

(七)末那识。
心法的第七种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翻译华言为“染污”,所以又称为“染污识”。第七识的任务是把第六意识的用,交给第八识,所以也叫“传送识”。

第六识是依第七识而有的。第七识是根本意识,根本意识是意识之根,第六识是意识之用。第七识也叫“染净依”─染就是第六意识的染依;第八识是净,也是依第七识,所以第七识叫染净依。

(八)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所谓转八识(八种识),成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阿赖耶是梵语,翻译华言为“含藏”。含藏就好像埋在地下的种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就藏在泥土里。我们常说心田,也就是将心譬喻做田地,所以说:“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善是恶,是染是净,都放在第八识里,所以叫含藏识。含藏识通过修行,就变为如来藏性,只要会用它,就是大圆镜智现前了。如果不会用它,尽打妄想,每一个妄想,都是由第八识生出来的,这种微细的念,你觉察不到,所以说:“一念不觉生三细。”这时就把如来藏性变成第八识了。从第八识变回如来藏性,就是返本还原。

含藏有三个意思:

一、能藏。能藏什么呢?能藏善恶的种子。

二、所藏。所藏的种子都在八识里面,一切善恶业都含藏在内。

三、执藏。有所执着,都执藏在这第八识里面。

我们一切所行所作,一念善或是一念恶,都藏在第八识内。所有一切法都是由八识变现出来的,我们所见的是八识的相。看见的东西是八识的相分,我们能见就是识的见分,所以说万法唯识,一切都是由识生出来的。净的时候是真如,染的时候叫识,这个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也就是善恶的本源,也就是一切凡夫和圣人都有的一座房子,也就是本有的家乡。

阿赖耶又翻译为“无没”,什么是无没呢?就是真如随着生死而不会没失,不会脱掉,不会没落。

以上是第八识大慨的意思。

恭录自《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更多内容推荐
你若不诵这个咒,就不能远离魔事(宣化上人)
楞严咒

11085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
宣化上人正法汇

6118

1. 禅七开示
人生要义参禅精华

18358 https://t.cn/zR2FTX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才慢慢认知到 对呀 我要找的是未来孩子的父亲 是要和我共度未来几十年的伴侣 是我躺在手术台上 决定要我还是要留孩子的人 他有没有责任心 情绪是否稳定 能不能养
  • 汽车之家你能看到的是秦PLUS的车型总量在新能源榜是第一的,事实的确如此,但要是研究秦PLUS「DM-i和EV到底谁卖得更好」这里就没显示出来了。懂车帝的榜单颗
  • #钱咻的一下没了[超话]# 出主35盘 六月发货 锁盘费20% 车主礼物在p12有虾皮刷等 切煤六月左右到 拼车转车 暂时没空一一看状态 发货前会拍对光 无大瑕
  • #任嘉伦[超话]# ⑨  ❥❥RJL——。  ❥❥RJL——。任嘉伦 〰〰〰〰〰〰〰〰〰〰〰 春风十里不如你,绚丽落魄都陪你,一场幸运一场雨,我在等风雨里也等
  • 大盘今天虽然上涨,但内资依然大幅流出超过50亿元,盘中最高流出超过百亿元,昨天外资是大幅流入的,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外资应该也是大幅流入的,所以,今天砸盘的还是内
  • :胖胖面馆:本地人最怕倒闭的一家店,每次去人都巨多,进门就能看到大姨在擀面,红烧牛肉面是特色,牛肉都是大块的,吃起来特别过瘾,还可以另加牛肉,是按斤称的,离海边
  • “这是?” “这是我和班长一起写的菜单,我们准备合伙开一条美食街。 一对眼神儿,走起~ 今天是小猴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平第一次吃刨冰。
  • 长沙做DNA亲子鉴定需要多少钱在长沙DNA亲子鉴定机构内鉴定需要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费用:1、长沙做司法DNA亲子鉴定需要2400元-3600元左右的费
  • 因此在27岁时,他投靠了袁绍,住了十几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聪明人想成就大事,必须选择自己的主人啊,袁公模仿周公的礼贤下士,而不懂用人的玄机,头绪多要
  • 最后,生日快乐王琳凯!!
  • 半夜12点刚睡着,被电话惊醒[摊手]惊魂未定[摊手]虽然当时在睡梦中,但仍然能听出来是有群人在恶作剧[微笑]醒来时,本来是想算了这件事[二哈]但是被某不知名塑料
  • - 爱恋中的“追星效应”说明,当付出不求直接回报时,过程本身即为快乐源泉,表明心态决定情感体验的质量。分述:1. 不甘心的深层心理动因- 当个体意识到心仪对象可
  • 香港“搜购”过手表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个店名陌生:时间廊这里汇集了相当多的手表品牌,以时尚而新颖的表款著称,也相对平易近人,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个中的端由在于:一
  • 3,菩萨,天地人, 势本律, 道法术。超高浓度:11mg,市面一般4mg,一天2-3粒才行,而我家一天只要一粒!
  • 可是,灰羽女士在聊天過程中的表現,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畫手,拖稿整整一年給苦主造成的損失,而只會抓住『被掛了,要求撤單』這點,反覆無理取鬧不斷騷擾苦主的朋
  • 17.人间很值得,难的是生活。9.在我喜欢的状态里生活。
  • 高能量的场域和物需要钱 诗和远方需要钱 艺术和美需要钱 自由和选择权更需要钱世间一切财富,皆由道而生,没有道的运作就没有财富。道德经说:无财不养道金钱和精神根本
  • 用一天的时间,和家人们走进大自然,在野趣中享受温暖,借着轻柔的风,温柔的花和阳光,和他们说一句“我爱你”。用一天的时间,和家人们走进大自然,在野趣中享受温暖,借
  • 我向來不喜歡看日出 但卻很愛看日落 在原地駐足觀賞十分鐘的程度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 忽然而已 在青春不在之前 我不再被夢魘所差遣 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自我開解才在
  • #优质博文上热搜开放计划##亿点曝光计划##李现群星闪耀时# lx#李现春色寄情人# 【20240429】李现的小树杈每日搬砖须知1️⃣【收视率】(回看不算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