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禅与参话头

唐末、宋初盛行公案禅,黄檗禅师说:“既是丈夫汉,应看个公案。”所谓“公案禅”,一如现代的法院判案──有条援条,无条援例。参公案,即是看别人是怎么开悟的?循此捷径,认真参去。

灵云见桃花悟了;香严整地,石头打到竹子上出声,悟了;还有长庆把帘子卷起,悟了……;“公案禅”就是参他是怎么悟的,参透了,你就知道他悟了个什么。

公案禅也很好,有典型的事例可循,但日久弊生,有些人不肯老实地去参,硬要研究公案是什么意思?“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一辈子找道理、去分别,是这么?是那么?古人说这叫做“锯解秤锤”,明明秤锤是块铁,他偏不相信,以为一定还有内容,拼命地锯解,费了许多力气、时间,锯坏了好几条锯子,打开了,里面和外面一样。禅师的话原本是表里如一的,外举就是内涵,这就是不二法门的示现。

更有甚者,把公案故事拈提出来,加以评唱,所谓“拈古”,现在也有禅者做这样的事,古时候的《祖堂录》、《虚堂集》、《碧岩录》等都是。你若是大彻大悟了,根本就不必去看那些东西。

宋朝有位圜悟克勤禅师,他的一部《圜悟心要》,那是佛法的主脑,是学禅的人不可不读的。但是圜悟平生犯了一个错误,他拈古评唱,写了一部《碧岩录》。写好以后,重抄一份叫人带给他的得意弟子大慧宗杲。大慧宗杲看了,就把它给烧了,非常不同意他师父写这个东西。因为许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困在公案中,像掉进葛藤里,出不来了,这是个害人的东西,师父何必搞这个呢?所以,“公案禅”又叫“葛藤禅”。

大慧宗杲不满意“公案禅”,也不同意曹洞宗的“默照禅”,但却极力提倡“参话头”,所谓“但将妄想颠倒的心、思量分别的心、好生恶死的心、知见解会的心、欣静厌闹的心……,统统放下,看个话头。”

“参话头”是典型的佛法,因为参话头没有理论、没有道理、没有玄奥,就照着话头这么参去,锲而不舍地不使一秒钟间断;吃饭时参、睡觉时参、上厕所也参……,参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时,好消息就快到了。

我们平常时脑子里是没有一秒钟停止不想的,除非接触到正法的人,他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说话不会说错,听话也听得很清楚,但就是没有妄想心念,能到达这种心态很不容易。一般人想得很多,每件事都想一段,也不求结论,又想第二件;久而久之,他想某件事的时候,突然那些无关的事一起上来,结果就会精神分裂。

过去我在军中时,有个预官精神失常,他的主管要签公事送他住精神病院,叫我批准。我把他找来问他:“你信仰什么宗教?”他说:“基督教。”我叫他搬张床铺到我房间来,搬张桌子坐我对面,给他一个题目“什么叫做与主同在?”要他写答案,不准做任何其他的事。他写写问问,我说:“都不对。”后来写火了,他说:“长官!你这不是折磨人吗?这么多答案总有一个是对的!”我严厉地训斥他一顿,他理屈了,继续写答案。晚上带他去跑步,早上逼他做瑜伽倒立,睡觉时要真睡,睡不着得起来做答案,不准胡思乱想,不听话就揍人。这样一个星期以后,精神完全正常了,病也好了。我是叫他参话头的。工业社会有很多怪病,大都是心态不正常所产生。所以,参话头是典型的佛法,真参绝对会开悟,对治精神分裂,乃其余事。

各位体验一下,自己的意识、念头,是否是纷歧、散乱的?《博陵王问道》中有句话说:“人到无念的时候,生死自然停止。”我们没有学禅时,心里念头翻涌,此起彼落,没有一刻停止过,都是乱的。学了禅,就是要心变得单纯、统一。水清则月现,悟了自心,才不会被客观的一切所蒙蔽,才不会被常识所欺骗。所以参话头的目的,是把多头意识变成独头意识,然后经过一个冷不防的震撼或当头棒喝,把独头意识粉碎了,原本的心就会呈现;原本没有的东西扬弃了,原本有的自然就显出来了。

虚云和尚参话头,迷迷糊糊地好像活死人,倒开水不知往茶杯里倒,结果烫到手,打破杯……,独头意识粉碎,本心呈现,悟了。但是,现在不可以这么参禅了,因为很少人有这种福报和环境。试想:当你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水往手上倒的时候,你也很可能见楼梯不是楼梯,一步就下了十三层;见汽车不是汽车,见铁轨不是铁轨,那太危险!所以,我们不主张参话头,而提倡如来禅,提倡观心。从达摩祖师到五祖,都谈观心,因为“若不观心,法无起处。”

#禅悟人生##修行##禅语悟道##禅#

谁能学禅?
有人问:“我可以学禅吗?我是学禅的根器吗?”

我可以讲,愿意学禅的人就能学禅。是不是大根器,并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根本没有人能主宰你的命运,没有人能够评定你的价值,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你是学法的根器吗?你自己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这话怎么讲呢?只要是人,都可以学法。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一切动物、昆虫,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都是众生,为什么它们不能学法呢?

经上有一句话说“因地倒,因地起”,你因地而跌倒,离开这块地面,你也无法爬起来,你还是得在原处爬起来。人为什么迷失?为什么堕落?因为有了表层意识。假使你不善运用这表层意识作理性的思考,你就不可能有真实觉醒的时候,也不可能抹掉心头的污垢,绽放出原本的心的光明。

昆虫、野兽、家畜,虽也是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它表层意识的结构不健全。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有情感、本能、理性、智性和思维五种作用及功能,而一般的动物,只有本能上比较突出。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好吃懒做,说他像只猪,为什么呢?猪除了吃就是睡,如果你不把它去势,它还可以当种猪,传种也是本能,除了本能,它还能做什么呢?它有思维吗?它有理性吗?它有智性吗?它有真情感吗?为什么没有真情感?比如两条狗,公狗跟母狗刚才还是好朋友,难舍难分,不一会儿,居然会为了一根骨头,抢得头破血流,这算什么嘛!人们讽刺那些只重本能、没有真情感、没有真智慧的人为“蝇营狗苟”,他所热衷经营的也不过就像苍蝇、野狗那样肮脏苟合而已。所以说“人身难得”,因为人有理性、智性,可以自觉;有超越生死的真情感,生起大悲情怀,肯为了众生,把全部生命投入正法。

不管你是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你必须知道人的情感是很可贵的,情感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没有情感的人,就是不道德;一个生性冷漠、性情冷酷的人,就是魔鬼的同道。这话怎么讲?倘使你不爱你的父母能算孝子吗?不爱儿子算是慈父吗?不爱国家算忠良吗?不爱朋友符合义的要求吗?不爱自己的名誉会有信吗?所以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真情感的发挥与扩张。什么叫真情感?就是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大慈”是无条件的同情,“大悲”是感同身受的同感。

什么叫“无条件的同情”?这个人有烦恼,尽管他跟我无关,既不是我的亲人或朋友,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然会产生同情心。

什么叫“感同身受的同感”?看见他人长了疮,我就觉得心痛,这才是真情感。假如说感情不出于一家──爱老婆、爱孩子,那也并不算错,只是范围太狭窄。生命的开创是以情感为动力的,一个爱家庭的人才能齐家,爱国家才能治国,爱众生才能成佛,爱人类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视一切众生跟自己为一体,毫无差距,这就是“大悲佛陀”。

所以只有人才有真情感,真情感比真理智更可贵,而真情感常常跟真理智的秉赋成正比。一个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人,不可能是天才;一个热情洋溢而又无私、无我的人,才是菩萨的典型。我们一般人的热情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菩萨热情很高,却没有自我;当他到火里救人的时候,却忘掉了自己的危险;当他去水里救人的时候,忘掉自己不会游泳,他是无我而热情的。

各位无须浪费时间看那些名相,古德说“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曲谈名相劳”──你转弯抹角,从名词上动脑筋,那就累了啊!“直说无繁重”──直截了当地说,既不累人,也并不复杂。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各位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皆有佛性,而众生并不皆能成佛,唯独人可以,因为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比较健全,而动物没有思维,没有理性,也没有智性。动物除了母子的天性以外(应该说是一种高级的本能),不会有真情感。我们勉强地说,动物有薄弱的情感,有突出的本能,而绝对没有理性、智性和思维;尽管它有记忆,但是它没有思维,它不能推理。否则的话,今天地球的主人不会是人类了,应该是恐龙才对,各位同意我的说法吧!

所以说“人身难得”,各位应珍惜人生,因为倘使你没有得到人身,你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觉醒。

为什么禅宗古德皆重根器,我却说“根器由你自己决定”呢?

什么是大根器?有大信心、大诚敬、大肯决就是大根器。尽管他有聪明、智慧,学问也很有基础,如果没有大信心,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人云亦云,自己没有判断能力,而且他既不能择善,也缺乏对正法的固执,不能发长远心,这就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什么是“轻”?就是不尊重、不诚恳;什么是“慢”?就是懈怠、不敬。所谓“小德小智”,“德”是什么?不专指“好”,也不是指“坏”,是指一种特质、风范;好的风范是美德,坏的特质是恶德。也就是说你凭着一点点小聪明,既不尊重,又很懈怠,佛法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学的。什么人能学法,到这个地方就有了结论。

什么人不能学法?凡是小聪明、小智慧,又轻浮、又懈怠,不能忍耐、不能吃苦,碰到困难就退转,这类的人绝不能学禅。

所以二祖见达摩祖师学法,达摩祖师说:“以往的圣人,难行能行──他说这个很困难,但是他不怕,他要突破;难忍能忍──这个痛苦、这个羞辱是很难堪的,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但是他可以忍。”

什么人能学禅?能将全部感情、全部理智、全部人格都投入的人。并不是说不要工作,而是说除了工作以外,我们还有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内容就是你的生活兴趣。有的人下了班培植盆景;有的人下了班先看看热带鱼,没有跟太太打招呼以前,先跟热带鱼打招呼,嘿!这就是生活兴趣。有的人太太尽管抗议,偏要找几个朋友打桥牌。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把学佛法取代像养热带鱼般的兴致,又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你这种兴趣跟注意力,长时不改变的话,一定会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作个小小的结论:“凡是肯把全部情感、全部理智、全人格投入佛法,而又坚定不移、绝不退转,他就是最适合参禅的上上根器。”倘使参禅不是你唯一的兴趣,而只是兴趣之一,把参禅跟打桥牌、养热带鱼、打麻将等重,等量齐观,一视同仁,没有什么轻重,那这样子你就不是参禅的根器了。因为古人集中毕生的精力,尚且不能突破这个难题,而你只是附带地把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调味料,我看是没有办法的了,还是不要浪费光阴、轻渎大法吧!

有人学禅多年,没有个入处。什么叫做“入处”呢?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进入状况。想进入禅的境界,领会禅的心态,的确是个难题。很多人学了一辈子还在外面晃,没有进入,要想进入,是需要有方便的。方便的可贵在于它虽然不真实,只是一个工具,但却很有用,这就叫做“善巧方便”。古人的方便很多,是极为高明的。

如问“什么是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看来简直荒谬绝伦。我问“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是故弄玄虚?故作奇特?不!绝不!其实那是禅的人格化以后的自然反应。

问这句话的人经过思考,鼓起勇气,充满了期待的心情,而答话的人却并不透过大脑,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为什么脱口而出?因为古人说“思而中,虑而得,那是鬼家活计。”什么叫做“鬼家活计”?就是在黑山鬼窟里做计较,也就是表层意识的作用。它是五阴(色、受、想、行、识)的产物,不是本心的发露。

僧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不假思索地立即答以“庭前柏树子!”真是殊胜的方便。何以是殊胜方便呢?我们两个不妨表演一下,我是赵州,你问我:“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我答:“庭前柏树子!”你若是修行有素,才一反观自心,你就知道答案的落处。问“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任你用思维去分解也解不开,用智力去啃它,却啃不动,想放下嘛!又放不下,这“庭前柏树子”既不是个东西,又不是个道理,在那里一横,你愣一下,蓦地碰上了真实活跃着生命力的答案,于是表面意识迸裂了,你那原本只有光明、只有知觉、没有分别、没有想念的心态,就立即呈现了出来。你问“祖师西来意”,赵州告诉你“就是这──不在中间及内外,只是你当下的心态。”

但是也须是个汉始得,如果你一向惯于向外面寻觅,“庭前柏树子”便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一招很绝,若非答他“庭前柏树子”,答他“烧饼油条”,就联想到吃,联想到肚子饿,吃饱了才真爽快!这“庭前柏树子”让你既没法联想,你又不能突破;想分别,意识没法子活动;想运用思维,没有你着力处,若是参学有素的,当下就会桶底脱落;若是驴汉,忒煞辜负他老赵州也。

佛经上说的“本心”,是指“无念心体”。心的本体,原本无念;婴儿有念吗?念是以后累积的。所以真正高明的大智慧者,只消赵州说个“庭前柏树子”,理合当下彻了。如果像僧问大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大梅说:“祖师无意”,试问你怎么悟?你就悟不了啦!

所以赵州这话才是“胜方便”。什么叫“胜”?用本省话就是“足赞”──真行!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级、更好、更绝的了!他怎么想得出来呀!(他岂用想)只有这个答案使你无法分别。你说用你的世智(用你的表面意识),都用不上;好像汽车发不动,你想放也放不下,你问的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怎么放啊!一定有含意,怎么想,越想它,念头越不动,想久了以后,只要回光返照,就发现它的答案只是在揭发、揭开你本心的原态,这才是典型的殊胜方便。

你若问我:“什么是禅?”我没有赵州那么高明;你们若问我:“如何才能得个入处?”我有四句稀松话,你若能当下理会得,保你先断法执,后断我执,二执俱断,圆证解脱,从此断惑。我的方便就是“热了出汗,冷了打颤,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就这四句话,假如你们认为我这是开玩笑,我是很诚恳的,不是开玩笑。你们若会得这四句话,你马上断法执,就进入离执禅定,这是一块敲门砖。我再说一遍:“热了就出汗,冷了就打颤,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我这个没有赵州那个绝,你们还可以用思维,赵州那个连思维都没有地方用,你想啃一口,也没有地方下口。

所以参禅不难得个方便。如想得个入处,古德留下的公案很多,随便拿一条去参,都可以进入,那就是钥匙。如果你认为古人的太陈旧,不够新鲜,我这个是刚出笼的。假如这四句话你会了,不须开口,你做个动作,比个手势,我就心照不宣了。还有不用开口说话的吗?当然有。禅原本是这样的,原本是脱离语言文字的。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禅悟人生##修行##禅语悟道##禅#

禅的风格与特性

教外别传、灵山拈花一脉,自从达摩西来,少室传灯,六传至曹溪惠能,一花五叶,把珍贵的菩提种子,种植在肥沃的中华土壤里,落实生根,开花结果,使中华文化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异彩。表现在文学上的,是既存在又超越;表现在生活格调上的,是既淑世又出世;表现在艺术上的,是既具象又抽象。

儒家学术到了宋明开始僵化的时候,注入了禅的生命,便有了“心即理”的宋明理学,使儒家的学术展现出新的面貌,呈现出新的生命力。这说明了任何一种最伟大、最实在、最有用的学术,都必定是能够在现实的生活里生根的,否则它只是象牙塔里的观赏品,不能够提升我们生命的品质,更不能解决人生的生死苦乐问题。

一、禅的风格与特性

提到禅,一般人总认为这是深山古刹里高僧大德的特权,这是文人雅士茶余酒后的调味料,与我们大众无关,总感觉到禅是壁立万仞、高不可攀,像铜墙铁壁般毫无门路可入。为什么呢?因为禅的语言、文字,我们不懂;禅的公案,我们穷一生之力也解不开;何以会如此?只因为我们没有用平常心去看禅。大家若明了“真理是原本如此、普遍如此的”,那么禅就不应该脱离日常生活。正如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也如《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假如我们离开血肉现实的人生去找佛法,不但毫无意义,也找不到佛法。

禅很难懂,不是禅师们标新立异,而是禅的幽默感使然。那是佛法人格化之后,自觉自在、自在无碍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忍俊不禁的幽默感。禅的幽默,我们为什么不懂呢?

(一) 它是以有言显无言:就像云门文偃禅师,在他未得法以前,一天到晚追随着陈睦州禅师问“道”,陈睦州禅师没办法,见他来就躲。有一次云门动作很快,门还没关,脚已伸进去了,但是陈睦州照关不误,于是把云门的脚压伤了。云门说:“你压伤我的脚没关系,但你要给我说‘佛法是什么?’”陈睦州讲了五个字:“秦、时、

、轹、钻”。这五个字你怎样排列组合,也找不出什么道理,但是云门当下就豁然大悟。悟了什么?悟在“以有言显无言”。各位如果把这一段公案参透了,那一定悟得很正确。有人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问云门:“什么是佛?”“干屎橛。”这都是“以有言显无言”。



(二) 它是以无言显有言:什么是佛?敲你一棒;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竖个指头;这是“以无言显有言”。虽然他只竖个手指头,可是够你写上十万字的论文。

(三) 它是通俗的幽默:有人问赵州:“听说你跟南泉普愿学法,从他那里得法,是吗?”赵州说:“镇州出大萝卜。”这是借喻,镇州出大萝卜,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还要多此一问吗?这是个幽默话。但很多禅宗大德拿它当公案来参,参透了又能得个什么呢?所以参公案要会选,选得不对,参了也没用。

在盛唐时代,禅宗一花五叶,因为当时国势强盛、民生富裕,修行人的环境好,高僧大德非常多,不缺乏导师,大家在这种没有精神压力的条件之下,当然充满了幽默感。

宋朝以后,国势积弱不振,年年花钱买和平,民生凋敝,活在那种环境之下,哪里会有幽默感?

到了近代,一九四九年以前,列强环伺,国亡无日,中国人就更不晓得什么叫做幽默了。我们拿现在的心情,去体会祖师的心态,那是格格不入的。

古时候的大德,像六祖没念过书,照样大彻大悟,他说的话就是经典。唯一中国人讲的话称作佛经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了。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禅并非高不可攀,只是它具有高度和深度的幽默感。我们若用平常心去看禅,它不但具备普遍性,而且是在我们生活里生根的。我们可以从现在的文学、艺术上去找寻禅的踪迹,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发觉自我,因为禅就是真实的自我。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

#禅悟人生##修行##禅语悟道##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人回归内在本体的精神文明,就会心通百脉(血脉、人脉、地脉、天脉)皆通,就会唤起万事万物之灵之神的本体意识灵性觉醒,从而破假还真,以神宰气而主精,令非常道和可道
  • 当你选择了新欢,但真正让你忘掉一个人的,却是时间;当你选择了时间,但真正让你忘掉一个人的却是新欢。时间久了前任的回忆逐渐成为了你的生活的调味剂,放下了,忘记还是
  • 啊啊啊啊啊一名学识丰富,有趣,温柔,用心的老师,真的魅力很大[泪][泪][泪]最后最后,感谢我自己选了这个课!情感就是這樣,人家說容不下一粒沙嘛,不是說她不好,
  • 单独包装的,想喝的时候泡上一杯也不会浪费,很适合当下午茶和朋友们慢慢品尝呀[馋嘴]单泡茶味很浓,盘着做柠檬茶,奶茶都ok泡好兑上旺仔就是一杯完美的奶茶啦!单独包
  • 生命的‭‮义意‬‬在于‭‮拓开‬‬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新鲜,有活力的,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最后‭‮是还‬‬想要啰嗦一句‭‮次每‬‬来拍空明都有额外待遇[憧憬]当
  • 无限量安全存储密码,7折后一年仅需要24.49刀,就能帮助您保管重要信息,有需要的小伙伴快去Keeper了解吧~【iMomoko+返利10.00%】 现有中秋节
  • 携程影音房预订同比增长超1倍 4成用户提前1个月抢订即便是无法现场观赛,但是人在旅途上的国内用户,对高品质观赛体验的需求也同样旺盛。携程数据显示,今年1-10月
  • 我幻想过最浪漫的事,就是从田径场里,跑进你的心里真的好喜欢你啊,像从有风的深秋晚上那些说星星亮的人,一定没看过你的眼睛,你眼中有春夏秋冬,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山川
  •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突然失眠了,回忆起来了从小到大的种种,发现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小学,和小伙伴们玩的也开心,虽然一直有小男生欺负我,也有很多缠着和我玩;到了初中只是
  • OK,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私信哦,我都会回复滴[酷]#留学申请季# #日本语言学校# #日本留学#敲重点❓❓明晚20点❗️双①①预售开抢❗️现在君君首页在发的
  • 我说有什么特色吃了一下,莲藕,他说这个是特色,然后点了一下小玲他也说是特色,后面我说还有啥,他说这个番石榴也是本地的很好吃很新鲜,芒果也可以哈密瓜,今天卖了很多
  • 在北京经开区的一家4S店里,赵先生正在办理购车手续,他购买的是一辆价值24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提车周期预计需要半年左右,按照实施至2022年底的车购税免征政策,他
  • 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中银企间形成的单一债权债务关系,此类业务实现银行和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双方有机会“站在了一起”既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银行风险
  • 第六卷不太好看,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能是下一代人的经历略过了许多吧说实话看完这本书挺恐婚的[笑cry][笑cry]又或者选择什么样的路都会有要面对的课题吧也许我
  • 大哥“周秉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老婆居然是朱媛媛!哈,演技好的人都爱往一家凑是吗?
  • 我说你没事吧小姐姐 具体见下图 谢谢提供图片和微博的姐妹帮up再抽本裸专吧[上课了]反正家里堆着挺多也没用图1⃣️~4⃣️很荣幸单位前辈对我的照顾和支持 没有职
  • 回家回家,可以拆我的筋膜枪,我之前去年就心心念念的,嘿嘿嘿,我猜猜我现在应该是一脸笑容,笑得合不拢嘴,甚至猥琐的笑,可以慢慢开始练马拉松喽,希望明年自己可以很厉
  • 属兔人2023年不利方位:正西方2023年属兔的人不利方位在正西方,这一年正西方会发生很多不利于属兔朋友的事情,对他们各方面的运势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财运和
  • PS 暑假之后我家为了开源节流,我决定尽量自己去打扫出租公寓,如果昨天是我家请的清洁工她绝对不会重新整理垃圾房的厨余垃圾,那黄色可回收垃圾桶的厨余生活垃圾被混在
  • 八字中忌癸巳之人,坏事会接踵而至,需因人而异地化解之。通俗讲:属猪、属蛇的朋友此月好事会多多,而属鼠、属马的朋友需要谨慎,尤其是投资方面要小心,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