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清光此处多——唐代小说里的明月想象#美好辽宁欢迎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网络中国节·中秋#
  作者:谷文彬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一轮明月代表着美丽、诗意与神秘,让人骋意畅怀。于是关于明月的名篇佳句纷至沓来,譬如脍炙人口的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其实,在唐代小说中,我们能看到更多关于月亮的内容,那里有浪漫的情思、梦幻的色彩、蹁跹的想象,与映照古今的唐诗桴鼓相应,共同形塑着唐人对诗意之月的认知。

今夜清光此处多——唐代小说里的明月想象
蟾宫折桂图 高其佩 作者供图

  从文献记载来看,关于唐代小说里的明月想象,要数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录最多,其中“天咫”卷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虽是寥寥数语,却成为后世“吴刚伐桂”传说的滥觞。同卷还讲述了太和年间,郑仁本表弟与友人在林中偶遇一白衣仙人,问其来自何方,仙人答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月亮如球形,上面的月影正是日光在表面凹凸之处形成的,而他则是“八万二千户”修凿月亮的月工之一。相比较与月球修理工短暂的邂逅这一奇想,同书“壶史”卷叙天师翟乾佑之事更见离奇,他“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翟乾佑能把遥远的月亮拉近,让弟子们看得清清楚楚,虽然只是维持片刻,但也可见其道术高超。

  同卷还载唐居士令女贴下弦纸月于壁一事,“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土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止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下弦月子来。’其女遂帖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唐居士女贴纸月,与张读《宣室志》刻纸为月有异曲同工之妙,“长庆中,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楚,行至乌江,闻先生高躅,就门往谒。先生戴玄绡巾,衣褐衣,隐几而坐,风骨清美。晦之再拜备礼,先生拱揖而已,命晦之坐其侧。其议论玄畅,迥出意表。晦之愈健慕,于是留宿。是日乃八月十二日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者,乃一老妪也,年七十余,发尽白,扶杖而来,先生谓晦之曰:‘此我女也,惰而不好道,今且老矣。’既而谓七娘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于室东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夕有奇光自发,洞照一室,纤毫尽辨。晦之惊叹不测”。这种刻纸为月,在后来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中还能窥见流风余韵,“师乃剪纸如镜,黏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今夜清光此处多——唐代小说里的明月想象
嫦娥望月扇面 佚名 作者供图

  皇甫枚《三水小牍》叙九华山道士赵知微“去岁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玄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语顷,赵君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遂遍召诸生,谓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诸生虽唯应,而窃议以为浓阴駃雨如斯。若果行,将有垫巾角折屐齿之事。少顷,赵君曳杖而出,诸生景从。既辟荆扉,而长天廓清,皓月如昼,扪萝援筱。及峰之巅,赵君处玄豹之茵,诸生藉芳草列侍。俄举巵酒,咏郭景纯游仙诗数篇。诸生有清啸者、步虚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众方服其奇致”。赵知微这种化苦雨天为朗月天的法术,同书的韩生也具备,相形之下,后者更富有诗意,“桂林有韩生,嗜酒,自云有道术。一日欲自桂过明。同行者二人与俱,止桂林郊外僧寺。韩生夜不睡,自抱一篮,持匏杓,出就庭下。众往视之,则见以杓酌取月光,作倾泻状。韩生曰:‘今夕月色难得,我惧他夕风雨夜黑,留此待缓急尔。’众笑焉。明日取视之,则空篮弊杓如故。众益哂其妄。及舟行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下,各命仆办治殽膳,多市酒,期醉。适会天大风,日暮,风益急,灯烛不得张,众大闷。一客忽念前夕事,戏嬲韩生曰:‘子所贮月光,今安在?’韩生抚掌对曰:‘我几忘之!’即狼狈走舟中,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缭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众乃大呼,痛饮达四鼓。韩生者又酌取而收之篮,夜乃黑如故”。这则故事里,一个普通的夜晚因为想象浸染了浪漫的色彩,韩生用木杓取一捧月光,黑夜变晴空,奇幻更梦幻。轻逸有趣,令人读之悠然神往。

  如果说上述故事还只是纸月、刻月、留月,那么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更见唐人的精神漫游畅然之至,那就是《宣室志》里的摘月。小说叙唐太和年间,有一个姓周的书生,会道术,途次广陵,舍佛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笑曰:‘某常学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筯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将梯此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忽一室尽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周生把筷子当作摘月亮的天梯,摘下来的月亮仅“寸许”,用衣袖盛之,都难掩人间天上,驭风归去的浪漫。

  颇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里提及的“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见载于唐代多种小说,如旧题柳宗元《龙城录》、郑处诲《明皇杂录》、薛用弱《集异记》、牛僧孺《玄怪录》、卢肇《逸史》、郑綮《开天传信记》、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杜光庭《仙传拾遗》等,可见在当时流播甚广。这些记载中,作法携玄宗到月宫的人或是叶净能,或是叶法善,或是罗公远,或是申天师,并不相同,细节也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但是对月宫的描写基本保持一致,强调是有别于喧嚣凡尘的一块清冷乐土。其中,又以《龙城录》描写更为绮丽详细:“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蔼郁,视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虽是渲染道士法术高超,但已有学者指出,小说家笔下的广寒清虚之府的想象,实脱胎于佛教典籍的描述。原来唐人对登月的浪漫憧憬,早已融合了佛道两家的文化。

  唐代小说里的种种明月想象,实际上是时人玩月情趣的流露。贞元十二年(796年)八月十五夜,诗人欧阳詹与友人聚集于长安赏月赋诗,留下了有名的玩月诗及序,《玩月诗序》可代表着唐代文人对明月尤其是秋月的共同审美感受: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长、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大空悠悠。婵娟裴回,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唐代小说家笔下的明月故事,存储着最浪漫的情致和最丰富的想象。这些故事承载了唐人对那片未知天空的梦想,在潜意识里辛苦地织补着我们略显平淡的生活。这也印证了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一书中的观点:月亮的重要性不只在于它距离地球很近,而在于它在人类的想象力中占有关键地位。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30日 08版)

云华山景区建设加快推进

金秋桂香时,西和县稍峪境内的云华山,朝阳初升,跃出云华山的绵绵云海似大河奔流,群峰挺拔俊秀耸入云端,连绵的柔雾从河谷、山涧奔涌而出,云涛成锦,如梦如幻。蓝天、云海、群山浑然一体,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丹青画,让人沉醉。每有皓月临空,万籁静寂,气象宏远,有“圭峰秋月”之胜景,是赏月观景的胜地。

云华山曾经是秦始皇祭祀先祖的圣地,也是陇上千年道教名山。千百年来,保持着宁静质朴,丰富的地理地貌和茂密的植被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其成为旅游爱好者的天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建设下,西和县云华山创建国家4A级景区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茶进行。目前景区大门,塔子山“两线九点”栈道,彩色混泥土栈道及景观节点已建成,

“星云广场、筛子崖广场、观亭、玻璃栈道、玻璃桥、塔子山古建筑修复和宝塔建设等正在紧张施工中。明年景区建成后,将是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山地运动、研学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稍峪镇副镇长张小峰说,据他介绍,景区全面建成后,云华山景区有望成为 “陇南最佳日出”“最美云海奇观”的观赏点,必将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效带动辖内服务就业、餐饮、文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稍峪乃至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道:张田 刘万奇 孙攀
编辑:吴文林

【#河南中医药大学#之#中秋节#】


一年一度又到中秋。“自古天上月,中秋最晴明。”中秋的浪漫不止于此。

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来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盛行于宋朝,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正所谓:“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圆月寓意着团圆与美满,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无尽的思念便会涌上心头。八月金桂飘香,花好月圆,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闻桂香,是说不出的喜悦和欢乐。除了这些,饮桂花酒、猜灯谜、看花灯、舞火龙、祭月……各地的人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喜迎中秋,表达自己的思念或是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喜悦。月下红烛高燃,河中星星点点,街上熙熙攘攘,万家灯火通明,酒香灌满大街小巷,火龙伴着擂鼓声起舞,一派无比热闹的景象。从李朴《中秋》里的“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簌寂无声。”到张九龄《望月怀古》里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苏轼《水调歌头》里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人的情思藏在诗里、藏在景里、藏在月饼里……

“月近中秋月近圆,情至中秋情至酣。”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文编:游瑶琦,责编:郭薇,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么久我能相信的这个事实只有他是第一个能看穿我的人连父母都不知道只有他对我说觉得我是一个孤独的人好多年自己倔强到每次连喝多了都硬撑着自己回家到楼底下哭的形象突然
  • #任嘉伦[超话]# [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任嘉伦雨后情天芭莎大片# 大中午的 被帅哭了[泪][泪][泪] 海边,湿发,松散撩人的眼神 放松,平
  • ”[泪][泪]冬哥给了37这样的底气,谁能不羡慕,今晚我又相信爱情了[苦涩]杨亚冬还说,不是亲人,是爱人。(纪念第一次被冬冬和37翻牌)我最喜欢的情侣一定要幸福
  • 如果当时她没有扛起家中的经济重担, 也许她们家会一生潦倒,但至少曼璐可以活出自己……#博君一肖[超话]#关于掉榜这个事情,一些想说的话我们永远不退让!曼璐的弟弟
  • #赵露思说自己并非一路顺风顺水# 看了一下采访的整篇内容,妹宝儿这个回答是针对媒体问题五年演员生涯的迷茫期,感谢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我说有些人别断章取义乱带节奏了
  • 生命中有你真好,有你生命才觉得有意义,有你才知道爱是多么的甜美,那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哪怕是承受着想念时的疼,都觉得是依赖中的温馨,有些人初见就像是前世的缘,相处
  • 成日讲,大家唔夹,那是人与人之间一早已经分了不同的世界观,强行闯入对方的世界,只会得到短暂的快乐和持久的痛苦,一方极力的挽留,越挣扎越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另一方
  • 据悉,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公益项目第一期将持续至今年底,如果你想了解认识预防慢性病,也可选择就近的社区、医院进行咨询。在重庆,就有这样一支国家级慢性病防治
  • 如果你的良善之心变得浑浊,那么你的所见可能就不是事物本来的颜色,而是自己的染污之心罢了。变废为宝文/薛之谦、茶茶我希望有一天我会长出翅膀遨游在浩瀚宇宙的海洋不用
  • 从不看比赛,到看比赛,我说,这个上单是谁呀,好厉害啊,到一把把赢下比赛,到世界冠军,一关注就是三年。再无IGTheshy三年了,好像寓意着什么一样,这次是真的结
  • ”小家教晕乎乎的连笔都拿不住“这里…做的不对……”男人笑着帮他握住那支笔,“那,是这样吗?”他气哭了“呜…不是的……”结果整个暑假,他都没能实现回家的愿望。
  • 这就好比现在几百元的手机,各项功能远胜于九十年代一两万的大哥大一样的道理!因此,请不要怀疑199元两台的净水器的功效性,一定要相信,更新换代的产品质量肯定是您所
  • #传递环保正能量[超话]##传递环保正能量# ️ #做自然的朋友#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我现在已经回
  • 继续点头,有点尴尬[doge]小姐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没事,都是自家姐妹[费解][费解][费解]算了,还是看看好好看的啵子吧,贵气但不娇气的啵子!以不能白出来一
  • #现代诗[超话]#《致山长》作者: 懿婵在迷雾中看不清前方是路还是弯曲盘旋的河彷徨的站在无数个路口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你带着光环从迷雾中朝我走来你对我说做你
  •   杜伽德在一个声明中说:“有需要安全地最优化各公共交通模式的运载能力,当大岷和其他邻近地区继续过渡到‘新常态’有更多的工人预期回到他们重开的工作地点和更多在严
  • 1.1.2 #智能设备互联# 智能化生产车间以信息化作为根基,通过将生成车间的不同设备与通讯网络连接,收集设备的状态数据和质量数据,并作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
  • 01. 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面子;02. 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03. 看破别说破,面子上好过;04. 伤什么,别伤人面子;给信任: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01
  • (结果后面没有抛弃私情的反而是兵长,兵长不舍得让埃尔文回地狱,才救了阿尔敏,其实这里也算是伏笔吧)然后明确表示,自己前面给艾伦递注射剂的时候迟疑了,其实就是觉得
  • 面对挑战不灰心,太康终将迎来胜利曙光  深夜,钟表的时针滴滴答答,但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完全忘却了时间概念,依然在忙碌着。”已在太康支援岗位上连续奋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