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 种植中药材 增收添动力】5月的宜君大地,丹参花开,紫色的小花竞相怒放,香气袭人,为昔日的贫困村增添了生机,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今年种植了6亩中药材,按照与农场签订的协议,每亩不仅能挣到1000元的管理费,还能带来3500元的收益。”宜君县棋盘镇贫困户张永全高兴地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宜君县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多样的地貌特征,十分适合中药材种植,中草药资源也极其丰富。目前,宜君县人工种植中药材30780亩、育苗1220亩,建成30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21个,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3个,主要品种有党参、黄芩、黄芪、柴胡、丹参等。
  政策支持兴产业
  近年来,宜君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支持农户种植中药材,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为农户提供种子种苗、农资、农机、技术及购销服务。农户将药材出售给企业,由企业统一进行品牌运作、物流及销售服务,解决了农户种植药材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铜川市给予中药种植企业每亩600元补贴,宜君县给予中药种植企业每亩200元补贴。“我们将利用好这些政策,打造宜君县万亩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产业链。”宜君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波涛说。
  宜君县积极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材培育、培训等工作。该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校县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专家工作站,每年组织3~5人的专家工作团队,负责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培训和新品种研发与推广工作。
  规模规范保品质
  今年3月以来,雷塬综合服务中心九寺村、蔡道河村、关地坪村的村民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就近在九寺中药材种植产业园打工挣钱。雷塬中药材产业园是陕西省宜上丰衍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宜君县丰茂源专业合作社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经营中药材育苗、技术开发推广、深加工与销售等。
  目前,雷塬中药材产业园种植面积2300亩,其中丹参育苗面积500亩。“过去农民想挣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附近的几个村每天出劳百余人。干活速度快的村民一天能挣200元,速度慢的也能挣100元,在园区打工一年就能挣8000多元。”九寺村党支部书记舒福民说。
  去年4月,宜君县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入驻焦安村,建起了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涉及焦安村、冯家河组、咀头村,并辐射带动五里镇白河村。目前,该公司每年培训农民300人,带动种植户2.24万人,使每户增收近3万元。
  在焦安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西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余立程说:“我们村地处福地湖下游,具有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的条件。如果不抓住全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好政策,不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仅靠传统产业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很难提升增收空间。”为此,该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队,全方位服务中药材种植企业。
  医养融合添后劲
  宜君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品牌和市场优势,初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社会联动”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局面,打响“发展中药产业+建设康养名城”组合拳,拓宽了贫困群众致富门路,助推宜君经济转型发展。
  该县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知晓率,投资建设中药材展馆、综合性康养场所和现代化中药材康养科普示范场所。
  宜君县以建设中医药种植加工基地为依托,认真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材规模化加工、中医药康养体系、中医药技术示范引领“四大工程”,大力发展党参、黄芩、丹参、艾草等中药材,年内达到4万亩以上。
  另外,宜君县还启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申报党参地理标志保护,做大现代医药产业园,建成集“名医坐诊、中药理疗、康养体验”为一体的彭祖养生馆,积极引进医药企业,带动产业后续发展,增添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成格局
  “我家2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药材企业,每亩地流转费500元,能收入1.3万元。我们夫妻俩还在园里打工,一天一个人能挣1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收入也有近4万元。”九寺村村民张永生说。
  张永生打工的地方是2017年成立的九寺优质中药材繁育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主要进行丹参和黄芪的繁育和种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17年,我们经过多方的市场考察引进了中药材种植,依托天士力医药集团的销售渠道,以九寺村为中心逐步打造现代化中药产业园。目前,种植面积3500亩,带动村民300余户1400多人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力争到明年年底达到5000亩,让群众早脱贫、早致富。”宜君县尧生镇副镇长、雷塬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延红介绍。
  目前,宜君县基本形成了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市场化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格局,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农民增收添动力,奏响致富“圆舞曲”。本报记者 王根平 文/图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拉祜族村支书罗文学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
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40年改革开放,云岭大地日新月异,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本报特推出“走近40个少数民族家庭”系列报道,力求通过40个少数民族家庭在40年里发生的点滴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40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辉煌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是人生正值奋斗的壮年,也是改革蓄势勇进的节点。
当40年的追光聚焦到老百姓身上,试图在他们身上找到改革留下的印记时,我们发现,生活的革新让大家应接不暇,但也乐在其中。人们享受改革春风带来的生活新貌,也不吝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生活的蒸蒸日上创造更多的可能。

“我们南美山清水秀,党的光辉照到了拉祜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拉祜人民心里乐开了花……”金秋九月,当记者抵达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时,富有韵律的拉祜族调子在村子里响起,依山就势建起的红瓦黄墙民房错落有致,直映眼帘。家养的土鸡不时在石块铺就的村道上来回穿梭,身着拉祜族服装的村支书罗八热情地为我们当向导……耳目所及,心之所触,这个位于云南西南边陲的古村落带给记者的满是惊喜与感动。

两张照片
竹笆房变砖瓦房

南美村党总支书记罗文学今年39岁,他的拉祜名叫罗八。初见他时,他身上黑色为底,红色镶边,胸前正襟嵌有两排圆饼状银扣的马甲就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这马甲是我们拉祜族的服饰,我们民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部分都用黑布作底,马褂后面由银扣拼成的葫芦,是我们民族崇拜的图腾。”说罢,罗八指着服饰上的花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时因生活条件艰苦,吃顿饱饭都困难,更别说在衣服上用银扣作装饰。2000年之后,生活慢慢变好了,手巧的村民用彩线、彩布条在衣服上缝制图案,还把银饰添到了衣服上。“起初我们的衣服上只有几块银扣作装饰,现在大家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衣服上的银饰也比以前多了,银饰越多,也寓意生活越过越旺。”

从村口刻有“南美拉祜古村”牌坊处步行至罗八家,硬化路两侧的小草小花生长正旺,花草的清香在空气中淡淡散发,罗八家红瓦黄墙的独栋单层砖混房占地近100平米,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屋顶上还装饰有葫芦……在厨房忙碌的罗八的妻子见到我们到来,腼腆地同我们打招呼后便回到厨房继续忙活。
“我这房子是2013年乡里搞‘整乡推进’建设项目时修起来的,政府给了些补贴,我又添了点钱,把装修弄得好些,住着也舒服。”罗八说到,自家以前住的是竹笆房,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卫生条件很糟糕,“整乡推进”项目在村里开展后,村里通了硬化路,通了水电,全村308户都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拉祜特色民居房,村容村貌整个大变样。

罗八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一边翻出自己与老房子为数不多的合照给记者看。照片上,家门前枝叶繁茂的大树为背景,罗八与新婚不久的妻子相互依偎,那时,罗八24岁妻子22岁,在照片左下角,依稀可见竹笆房的简陋。
“以前房子破,光线也暗,我们照相也少,能看见老房子样貌的只有我和媳妇的这张合照了。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了,我肚子看着比以前圆多了。”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罗八不禁笑道,“今天翻照片我才发现,搬了新房子后我和媳妇还没合过影呢,记者,你帮我俩在家门口照张相吧。”
说罢,罗八将妻子从厨房中唤了出来,两人并肩站在新房子门前,罗八还是同当年一样,伸出左手将妻子揽在身旁,面对记者的镜头,妻子略显害羞,可与丈夫并肩而靠时,掩不住的笑容便在她脸上绽放,“咔嚓”声响,两人携手奋斗过上好日子的甜蜜画面即刻定格。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现今,罗八和妻子、两个儿子,一家四口居住在新房。大儿子读中学,小儿子读小学四年级。“现在的娃娃真的赶上好时代了,我像小儿子那么大时,要自己背粮食去上学。我们小学是一个老师上三个年级的课,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在一个教室上课。现在儿子的学校有食堂,一个老师教一门课,教学设备都特别好,这么好的读书条件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罗八回忆道,自己家中有三兄妹,小时候,一家五口只能靠父母养牛、猪、鸡,种玉米、水稻,基本维持温饱,自己作为家中长子,除了帮父母分担农活,还要照顾弟妹。“那会儿生活都是围绕土地过日子,苦是真苦,可没办法,不苦的话日子会更难过。”
聊及儿子现在的生活环境同自己儿时的对比,“巨变”一词从罗八口中一下蹦出。他告诉记者,打赤脚走泥巴路上学、穿的衣服缝缝改改、一年到头少尝肉味……这些苦都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冬天晚上刺骨的寒风吹进屋子,冻得人彻夜无眠。“小时候我们一家五口在一个屋子铺竹席睡觉,家中只有一床被子,我们这里的冬天又潮又冷,晚上睡觉经常被冻醒。不像现在,两个儿子不愁吃穿,各有各的卧室,读书免学费,学校也修得漂漂亮亮的,真的变化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2013年,随着南美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的启动,南美拉祜古村村貌实现了美丽蜕变,而“长短特”产业发展的布局,即“长”抓核桃、畜牧、林下生物药业、拉祜风情旅游业,“短”抓烤烟、油菜、茶叶传统产业,“特”抓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及特色养殖,台湾长寿仁豌豆、滇重楼种植等“订单农业”,解决了村民生产经营无企业带动、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让拉祜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罗八,便是在乡里的产业发展布局中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

“乡里搞‘整乡推进’,我们村变化很大,村里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对产业发展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对乡里的‘订单农业’很有信心,所以成了村里最早一批种植,最早一批获益的人。”罗八说道,自开始种烤烟、长寿仁豌豆、茶叶、核桃,发展禽畜养殖以来,家里的生活越过越好,2017年,产业带来收益近8万元。随着产业发展收入的增长,罗八本人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家的生活变化,被村民们看在了眼里,在他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乡里引导成立的“万美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长寿仁豌豆和烤烟的种植,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南美村实现了脱贫出列。

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对外界都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罗八坦言,在自己还是毛头小伙时,觉得在家乡生活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离家闯荡的念头多次在心里萌发过。如今,十年不到的光景,以前柴火烟熏味常年弥漫的竹笆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红瓦黄墙砖混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硬化路,生活的大变样,让罗八庆幸自己当初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定。

村美民富人欢乐

笑谈往日苦,珍惜今日甜。罗八的成长,几乎是与改革的推进同步前行的。年少时尝尽了生活的苦涩,当双肩足够扛起家庭的担子时,他紧跟时代脚步,勇抓发展机遇,拼出了今日生活的幸福甜。在时代春风的吹拂下,南美拉祜古村这个直过民族聚居村寨也逐步蜕变成了“村美、民富、人欢乐”拉祜特色的美丽家园。

“这些年村里每一项变化我基本都有参与,家乡一天比一天美,我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新房子住得舒服,车也买了方便出行,发展种植产业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愿意在村里跟着大家一起发展,跟着大家一起让南美村变得更好。”话毕,罗八的手机响了起来,用手指在手机上操作一番后,罗八拿着手机感叹道:“刚刚村里的微信群里安排工作,我在群里转发就把信息通知给各个村小组组长了,很是方便。以前我们通知事情都是走到村民家门口通知的,很费时间,现在通讯发达,我们很多工作都在微信群里通知了。”

“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浪潮中,群众家美了,钱包鼓了,生活越来越方便,日子越过越红火。罗八家的生活变化,不是村里的个例。”南美乡乡长张文勇告诉记者,南美乡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拉祜族占全乡总人口比例达72.8%。以前乡里大多是C、D级危房,人畜混居情况普遍,生活条件落后,整乡推进项目开展后,村民们都积极响应并身体力行地加入到村寨建设中,为维护好村里的人居环境,每个村组都成立了保洁队。南美乡也由临翔区经济最落后的乡镇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了全区经济指标扛红旗的乡镇。2016年全乡实现脱贫,2017年底,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7044元。

“这些年,不止南美村,整个南美乡的变化都特别大。群众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生活也就有了依托。如何让南美乡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的挖掘,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张文勇感慨,南美发展的步调要走好走稳走远,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发扬要两手抓。结合南美自然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发展步调走稳的基石,而以拉祜族民族文化为依托,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是助力南美乡发展步调走远的动力。2017年8月22日,南美乡被临沧市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乡实现旅游业产值160万元,南美乡的旅游价值在逐步凸显。

“我们南美山清水秀,党的光辉照到了拉祜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拉祜人民心里乐开了花……”在这首拉祜族群众歌唱新生活的歌曲中,欢快的旋律在我们脑海中勾勒了他们幸福生活的模样。南美乡,也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在彩云之南这片土地的滋养下,绽放出越来越喜人的美丽。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菡)

我们常常会在阅读的时候泡杯香茶吗,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喝茶的时候同时撸撸猫,这种幸福体验还真值得一试!【桐城小花绿茶2017新茶正宗雨前高山茶散装兰花香50g包装手工炒制】https://t.cn/Rj953f8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或复制这条信息¥Bfa60S8CpS0¥后打开手淘 https://t.cn/R2dLrq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整本书也是幽默风趣的,每个案件都是悬疑烧脑的,剧情婉转曲折令人兴奋,在假期,小朋友们可以和神探狗狗一起来破案呀(zhuan+ping+zan)揪①个小可爱一起读
  • 几‘女’望了一眼夏洛,这一次,几‘女’才感觉到问题不像是自己想的那么武馆。”就在这时,前面的上官永明蹲在地上道;“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鲜血。
  • 見守ってくださる皆さん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癒しの ひとときへbillboard classics Mai Kuraki Premium Symphonic
  • 今日新书推荐[送花花][送花花]#iReader今日福利# #这一次读写更好#书名:《梁永安的爱情课》作者:梁永安价格:4760阅饼转型时代,后疫情社会,孤独、
  • [最右]】中国指数研究院昨晚公布的8月百城价格指数传递“意外”信息:此前市场表现相对低调的无锡,房价涨幅居然冲上了百城之首的位置;昆山房价涨幅则位居百城第三;而
  • 今个儿到了中午12点我都很饱依旧没有想着要赶紧的去做个午餐吃吃了,而昨日吧,明明知道中午有豌豆南瓜土豆之类的食物自己还是不太满足,所以中午才给自己加了份杂粮饭的
  • Lee Soo Young - Sore - SingleLee Soo Young - Never give up, Pt. 9 (Original Tele
  • 因为在最开始,西医对男性的某些难题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而高明的中医又很找得到,所以大家只能自己用些补肾药。好在这个患者目前用药的效果还不错,这在无形中就省了很多治
  • 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向海岚当年在事业鼎盛时选择息影,虽然初期她口风很紧,表示演员的工作并不稳定,所以有了隐退的想法,可是时隔多年后,她还是在媒体前说漏了嘴。此话一
  •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缺少真正的朋友,那才是可怜的孤独。甚至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讨论孤独,无论谁,要是在他的天性和感情中都跟友谊格格不入的话,那么他的天性和感
  • 带话题#球场炫技大赏#和#3X3黄金联赛#晒出你的球场绝技,#制霸街头#吧!#广东省博物馆[超话]#【#球场炫技大赏#活动正在进行中】远投、突破、山姆高德,你在
  • #DRIPPIN[超话]# 俊昊我们的小可爱 俊昊生日快乐啊~希望俊昊的生日有幸福的事件 我们以后继续制造又愉快又好吃的记忆吧!! 싸롱❤️❤️#DRIPPIN
  • 最后去绶溪一起骑车,和最爱的人吹着晚风听着歌,没有比这更浪漫了吧[彩虹屁](然后我们就找了个小角落亲热了一个小时[亲亲])我是不是应该想,骑车累了还是勉强理了我
  • #辰颐物语生鲜果园[超话]##辰颐美好时光##辰颐物语好好麻麻##辰颐物语ai奇果果战队##辰颐夏日美食##辰颐早餐季# @辰颐物语官方┃早餐‎ ͏ ️ϩ⊘ϩϩ
  • 聊到生命的源头,他说:“把一切短暂的事物/当作永恒来爱”。一截截小纸条,一张张照片见证了我的青春岁月,当然,我的青春并不完美,也有许多遗憾和抱歉。
  • 抽卡记录:被未定关在门外四个小时,终于抽上卡后[苦涩]左然:10发[舔屏]陆景和:50发[送花花]莫弈:大保底[拜拜]夏彦:等官方送的吧,还没抽... ————
  • 【美食探店 · 拔草】提耳朵·麻辣拌据说在魔都需要排队很久的麻辣拌,苏州也有啦~在某音上买的团购价39.9元双人套餐…其实套餐里的品种很少,印象中:午餐肉、牛肉
  • 平凡而伟大,让我们一起为站在光里的英雄点赞[中国赞]#被视障马拉松跑者的心愿戳到了#近日,Vibram #我的越野之路#正式宣布集结!平凡而伟大,让我们一起为站
  • 这次我看的真切,绝对不是错觉,我只觉得浑身发冷,想到了茜茜房间里的奇怪的声音,在心里祈祷茜茜千万不要出事,用我最快的速度跑了过去。我打开客厅的灯,刚准备去小侄女
  • 针对传统热能表价格高昂、电路结构复杂、工作不可靠、测量精度差、采用有线式数据传输组网工作复杂等问题,系统利用ACMA公司生产的TDC-GP21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