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就是在和自己的魔障做斗争】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世人也越来越热衷于宗教和修行,尤其是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希望找到支撑人生的信念。与世事繁华相对照,道人的生活看似清淡,但在面对云卷云舒的时候,却始终能够保持一份去留无意的心,这,大约便是修行要达到的境界。

道家修行,必然强调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所有际遇,再反观世人眼中的修行,却早已经变了味道。

人们蜂涌进深山老林,只为了缅怀一下曾经的隐者;人们挤破头去学琴棋书画,大多人都只不过附庸风雅;人们强调通达天人宇宙的修炼,又总是被魔头骗取了信仰,再论及放生祈福、论及丹道同修、论及邪灵附体……

如此“无量功德”等等,看似都是信仰驱使下的善念善行,然而最后总是被黑心人的猫腻捉弄,使众多无知的徒众成为利益的羔羊。

这其中,不论是因为对修行的理解出现偏差,还是被人蒙骗而误入歧途,其实都是没有读懂修行二字的真义,是被自我生出的魔障困扰了情智。

须知道,信仰并不是值得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道经中说,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此经年之劫,便是在历尽魔障,以求澄清身内迷云,见得心中星朗月明。祖师又曰“澄心去欲”,心生之欲念,就是人们的最大魔障。

修行本要归于性命二字,想要实现真正的修持,就要先从生活中做减法,使自己从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转变成为简单与纯一修行者。

这份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去是非之念

对一位淡看世间变化的修真者而言,凡尘中的纷纷扰扰无非只是名利两个字在作祟,因为有所贪着,就难免起争斗、生两舌、论是非,这正是修行路上的首要魔障。

细看众生百相,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其实并不是用三两句话就可以界定的,然而我们却总是受着舆论的牵引,积极投身于各种各样的网络骂战中,对一切不合于自己价值观的事物进行道德上的评判。

网络给予所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权利,却也蒙蔽了你我从基本事实出发的眼睛,你以为的是与非,或许正是他人眼中的非与是,如此吵吵闹闹无休止,又何来修行一静心呢?

与其花费气力去评价别人的是非,不若勤于思考自己的德行,常从悔中悟,才可使三省的过程具备价值和意义,眼见的是他人,归根的还是自我。

二、其次,要去分别之心

世间人人都在修行,各自法门不同而已,若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修行人来高看一等,却又把芸芸众认作成爱河苦海中的受难者,这便是对修行有了分别与高下的对待。道生天地万物,从不曾制作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们又怎么能用同样的法门去修证呢?

人们之所以会对不同于自我的存在产生分别,仍然基于是非的观念,并且立足于自以为是的思想之中,于是你和我的方式是否一样,就可以想当然推论出你的对错。

庄子说,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不过是人们自我的价值判断。莫起分别,是在告诉人们修行并不会使某个人变得崇高,只会使他从此更加和光同尘。

人生的终极意义也不在于享受物质的丰沛,而是要去洞明“我”何以生死的大命题,万物生本相同、死亦无别,既然同归于大道,又何必在乎不尽相同的过程呢?

三、再次,还要去执念之妄

或谈是非、分别,或谈真假、高低,所有评判一个人修行境界的词汇,其实都是自我生了一场执念,在这场执念的屏障中,我们看不到他人修证的努力和结果,一味沉迷在自己的小道中,如同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自我满足地悠游,却已隔绝了与天地间大美真境的沟通。

一念入天堂,一念归地府,所有执念,本都是自己的魔障,你判断了他人的是非对错、界定了他人的等级差别的同时,是否知道冥冥中早有神人记录了你自己身心意上的罪与罚。

每当生起执念,根本还是源于你的心中永远都有一个“我”字,凡事皆出于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而这个我,此时也仅仅只能代表你从过往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感知,也仅仅适合于当下的你,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修行要参悟的真理,是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不论施予何种对象,它都可以成为最高的指导。唯有破除执念的魔障,使修行超越了“我”的局限,进而上升到万物的高度,才是对真常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世人因是非而会产生分别,因分别又容易出现执念,如此等人总是难悟真道,修行需要的不是论资排辈,而是需要同修路上的每一个人互为镜鉴,一起到达明理明心的道果。

而在真正悟道后,其实又发现,原来大道本是无为,这一场使心用心的过程,最后则要全部放开,使人人各还本性自然,当如此时,修行既无,魔障也既无矣。

修道,就是在和自己的魔障做斗争!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世人也越来越热衷于宗教和修行,尤其是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希望找到支撑人生的信念。与世事繁华相对照,道人的生活看似清淡,但在面对云卷云舒的时候,却始终能够保持一份去留无意的心,这,大约便是修行要达到的境界。
道家修行,必然强调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所有际遇,再反观世人眼中的修行,却早已经变了味道。
人们蜂涌进深山老林,只为了缅怀一下曾经的隐者;人们挤破头去学琴棋书画,大多人都只不过附庸风雅;人们强调通达天人宇宙的修炼,又总是被魔头骗取了信仰,再论及放生祈福、论及丹道同修、论及邪灵附体……

如此“无量功德”等等,看似都是信仰驱使下的善念善行,然而最后总是被黑心人的猫腻捉弄,使众多无知的徒众成为利益的羔羊。

这其中,不论是因为对修行的理解出现偏差,还是被人蒙骗而误入歧途,其实都是没有读懂修行二字的真义,是被自我生出的魔障困扰了情智。

须知道,信仰并不是值得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道经中说,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此经年之劫,便是在历尽魔障,以求澄清身内迷云,见得心中星朗月明。祖师又曰“澄心去欲”,心生之欲念,就是人们的最大魔障。

修行本要归于性命二字,想要实现真正的修持,就要先从生活中做减法,使自己从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转变成为简单与纯一修行者。

这份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去是非之念
对一位淡看世间变化的修真者而言,凡尘中的纷纷扰扰无非只是名利两个字在作祟,因为有所贪着,就难免起争斗、生两舌、论是非,这正是修行路上的首要魔障。

细看众生百相,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其实并不是用三两句话就可以界定的,然而我们却总是受着舆论的牵引,积极投身于各种各样的网络骂战中,对一切不合于自己价值观的事物进行道德上的评判。

网络给予所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权利,却也蒙蔽了你我从基本事实出发的眼睛,你以为的是与非,或许正是他人眼中的非与是,如此吵吵闹闹无休止,又何来修行一静心呢?

与其花费气力去评价别人的是非,不若勤于思考自己的德行,常从悔中悟,才可使三省的过程具备价值和意义,眼见的是他人,归根的还是自我。

二、其次,要去分别之心
世间人人都在修行,各自法门不同而已,若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修行人来高看一等,却又把芸芸众认作成爱河苦海中的受难者,这便是对修行有了分别与高下的对待。道生天地万物,从不曾制作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们又怎么能用同样的法门去修证呢?

人们之所以会对不同于自我的存在产生分别,仍然基于是非的观念,并且立足于自以为是的思想之中,于是你和我的方式是否一样,就可以想当然推论出你的对错。

庄子说,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不过是人们自我的价值判断。莫起分别,是在告诉人们修行并不会使某个人变得崇高,只会使他从此更加和光同尘。

人生的终极意义也不在于享受物质的丰沛,而是要去洞明“我”何以生死的大命题,万物生本相同、死亦无别,既然同归于大道,又何必在乎不尽相同的过程呢?

三、再次,还要去执念之妄
或谈是非、分别,或谈真假、高低,所有评判一个人修行境界的词汇,其实都是自我生了一场执念,在这场执念的屏障中,我们看不到他人修证的努力和结果,一味沉迷在自己的小道中,如同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自我满足地悠游,却已隔绝了与天地间大美真境的沟通。

一念入天堂,一念归地府,所有执念,本都是自己的魔障,你判断了他人的是非对错、界定了他人的等级差别的同时,是否知道冥冥中早有神人记录了你自己身心意上的罪与罚。

每当生起执念,根本还是源于你的心中永远都有一个“我”字,凡事皆出于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而这个我,此时也仅仅只能代表你从过往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感知,也仅仅适合于当下的你,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修行要参悟的真理,是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不论施予何种对象,它都可以成为最高的指导。唯有破除执念的魔障,使修行超越了“我”的局限,进而上升到万物的高度,才是对真常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世人因是非而会产生分别,因分别又容易出现执念,如此等人总是难悟真道,修行需要的不是论资排辈,而是需要同修路上的每一个人互为镜鉴,一起到达明理明心的道果。

而在真正悟道后,其实又发现,原来大道本是无为,这一场使心用心的过程,最后则要全部放开,使人人各还本性自然,当如此时,修行既无,魔障也既无矣。

本文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修道,就是在和自己的魔障做斗争!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世人也越来越热衷于宗教和修行,尤其是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人们都渴望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希望找到支撑人生的信念。与世事繁华相对照,道人的生活看似清淡,但在面对云卷云舒的时候,却始终能够保持一份去留无意的心,这,大约便是修行要达到的境界。

道家修行,必然强调以什么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所有际遇,再反观世人眼中的修行,却早已经变了味道。

人们蜂涌进深山老林,只为了缅怀一下曾经的隐者;人们挤破头去学琴棋书画,大多人都只不过附庸风雅;人们强调通达天人宇宙的修炼,又总是被魔头骗取了信仰,再论及放生祈福、论及丹道同修、论及邪灵附体……

如此“无量功德”等等,看似都是信仰驱使下的善念善行,然而最后总是被黑心人的猫腻捉弄,使众多无知的徒众成为利益的羔羊。

这其中,不论是因为对修行的理解出现偏差,还是被人蒙骗而误入歧途,其实都是没有读懂修行二字的真义,是被自我生出的魔障困扰了情智。

须知道,信仰并不是值得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道经中说,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此经年之劫,便是在历尽魔障,以求澄清身内迷云,见得心中星朗月明。祖师又曰“澄心去欲”,心生之欲念,就是人们的最大魔障。

修行本要归于性命二字,想要实现真正的修持,就要先从生活中做减法,使自己从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转变成为简单与纯一修行者。

这份减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去是非之念

对一位淡看世间变化的修真者而言,凡尘中的纷纷扰扰无非只是名利两个字在作祟,因为有所贪着,就难免起争斗、生两舌、论是非,这正是修行路上的首要魔障。

细看众生百相,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其实并不是用三两句话就可以界定的,然而我们却总是受着舆论的牵引,积极投身于各种各样的网络骂战中,对一切不合于自己价值观的事物进行道德上的评判。

网络给予所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权利,却也蒙蔽了你我从基本事实出发的眼睛,你以为的是与非,或许正是他人眼中的非与是,如此吵吵闹闹无休止,又何来修行一静心呢?

与其花费气力去评价别人的是非,不若勤于思考自己的德行,常从悔中悟,才可使三省的过程具备价值和意义,眼见的是他人,归根的还是自我。

二、其次,要去分别之心

世间人人都在修行,各自法门不同而已,若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修行人来高看一等,却又把芸芸众认作成爱河苦海中的受难者,这便是对修行有了分别与高下的对待。道生天地万物,从不曾制作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人们又怎么能用同样的法门去修证呢?

人们之所以会对不同于自我的存在产生分别,仍然基于是非的观念,并且立足于自以为是的思想之中,于是你和我的方式是否一样,就可以想当然推论出你的对错。

庄子说,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不过是人们自我的价值判断。莫起分别,是在告诉人们修行并不会使某个人变得崇高,只会使他从此更加和光同尘。

人生的终极意义也不在于享受物质的丰沛,而是要去洞明“我”何以生死的大命题,万物生本相同、死亦无别,既然同归于大道,又何必在乎不尽相同的过程呢?

三、再次,还要去执念之妄

或谈是非、分别,或谈真假、高低,所有评判一个人修行境界的词汇,其实都是自我生了一场执念,在这场执念的屏障中,我们看不到他人修证的努力和结果,一味沉迷在自己的小道中,如同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自我满足地悠游,却已隔绝了与天地间大美真境的沟通。

一念入天堂,一念归地府,所有执念,本都是自己的魔障,你判断了他人的是非对错、界定了他人的等级差别的同时,是否知道冥冥中早有神人记录了你自己身心意上的罪与罚。

每当生起执念,根本还是源于你的心中永远都有一个“我”字,凡事皆出于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而这个我,此时也仅仅只能代表你从过往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感知,也仅仅适合于当下的你,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修行要参悟的真理,是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不论施予何种对象,它都可以成为最高的指导。唯有破除执念的魔障,使修行超越了“我”的局限,进而上升到万物的高度,才是对真常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世人因是非而会产生分别,因分别又容易出现执念,如此等人总是难悟真道,修行需要的不是论资排辈,而是需要同修路上的每一个人互为镜鉴,一起到达明理明心的道果。

而在真正悟道后,其实又发现,原来大道本是无为,这一场使心用心的过程,最后则要全部放开,使人人各还本性自然,当如此时,修行既无,魔障也既无矣。

本文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干敏皮选手,好不容易熬过泛红敏感的夏季☀转眼暗黄、缺水、粗糙的秋季来了我相信很多姐妹感同身受吧~尤其皮肤极易缺水干燥、上妆卡粉斑驳简直灾难 其实还是我们给皮肤
  • 当妈以后的我也是每天都在跟自己和解我想自己带娃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当妈但是凡事操心凡事要自己经手的性格真是让我不放心给婆婆带娃虽然我知道婆婆也是好心也是体谅我辛苦所
  • #分手之后男女都在做什么# 看完了所有的答案,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影子,哭过求过折腾过都无法挽回,试着当朋友想要留住那一点点的关联,可是自己做不到,电话微信qq删了
  • 我总隔岸观火,那些繁华的地方,让人萌生出太多欲望。我总隔岸观火,那些繁华的地方,让人萌生出太多欲望。
  • 这半年左右,尝试着出门只带一台手机,有好有坏吧,好处当然是裤兜轻松很多,坏处更多,一台手机对我的使用场景来说实际上相当不方便,整体对我来说还是弊大于利了,想要恢
  • ——里尔克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 #设计美学##萌宠#【佳句自赏】两人间的全然分
  • 我家猫被打了!事情是这样的,我昨晚凌晨四点突然听到,我家猫啵啵一顿惨叫,我当时以为入室抢劫了还是啥,结果有一只瘦瘦小小的小野猫把纱窗撕破,跳进房子里,正在打我家
  • #ac建筑[超话]# #AC建筑# 【柒村艺术设计中心,时地建筑】时地建筑对小石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5年,重点关注的一直是社区价值的提升,以及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 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为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可划分为A-G共7个亚属,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别,
  • #仁俊来收下我的爱#诶嘿给小宝看一下我家狗勾,最近也是生病啦,戴着头套到处撞,希望和小宝一起快快好起来。小宝一定要吃好喝好睡好,不要想太多担心太多,我们会一直支
  • 刚入坑的时候第一眼就喜欢你啦,现在也是哦ʕ ᵔᴥᵔ ʔ让妈妈从49位小偶像中选中你的秘籍是什么呢?世界で一番可愛いね~小作文什么的不会写啦,总之就是生日快乐唔希
  • ——重点说说上则视频里打头的#新奇特创意产品# 越窑青瓷蟾蜍砚滴(蟾滴、书滴):通俗地说,其为三足蟾蜍形带托盘青瓷水盂。此事灵感之极,当与一切亲朋,及诸相识说之
  • 每粒含有850mg共轭亚油酸(简称CLA)每瓶有60粒,大容量助力甩掉“重负”.凝胶技术,包裹油CLA,避开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助力身体充分吸收利用. ​
  • #尹材赫[超话]##sense妖精 尹材赫# 【图片】201204更新材赫相关[아이돌리그] TREASURE (트레저)쨔잔-☆ 끝나지 않는 달사장님&am
  • )旺达这个角色真的 实惨[苦涩]所以还有博士3“我在每个宇宙都爱着你”[单身狗]复联4后的漫威 怎么感觉 就 怪怪的 是因为这部是R级吗[开学季]虽然但是 这部
  • [太阳]张韶涵曾在节目说,“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关心我,唯一的一次,还是偷偷出门,遇见了一个陌生人,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加油!除了脚踏实地
  • 有时候精简护肤或者纯纯懒的时候只涂水乳第二天起来皮肤状态也会很好[许愿星] 天后王菲,就是有底气!怪不得能让李亚鹏,谢霆锋如此喜欢,这就是王菲的底气,只要出场就
  • #每日一善[超话]# [打call] #阳光信用# 中国,现在任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是现在的青年,正值青春年华,我们正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有了冰
  • #在路上# “[...]the only people for me are the mad ones, the ones who are mad to liv
  • 我还以为在我有生之年是不会舍得花那么多买一块欧米茄了,[太开心]直到那天看到有人在分享购买中古表[嘻嘻][偷笑]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可爱]才发现自己太笨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