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老和尚开示“调息”,讲得很细微 !
阿弥陀佛微课堂 昨天

禅七已经进行了十几天,我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要观照自己的心态,要照顾自己的功夫,不要空过时日。光阴迅速,生命短暂,道业未成,人生苦短,来日无多,我们经常有这种紧迫感,修行才容易上路,容易进步。如果今天悠悠忽忽,明天还是忽忽悠悠,就不免浪费光阴。希望各位要守住道念,保持精进心,经常回顾这几天所讲的内容,让这些理念在修行中发挥作用。

五根、五力是最基本的修行条件。把“放下、调柔、轻安、喜悦”四种禅相,落实到我们的修行生活中。讲到调呼吸的方法,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相,呼吸出入有声为风相,呼吸出入不尽为喘相,呼吸出入粗浮不细为气相,呼吸出入不声、不结、不粗,绵绵密密、若存若亡的状态就是息相,前三相为呼吸不调和的状态,只有息相才是呼吸调和的状态。要用呼吸的四相来对照自己当下的呼吸处在哪个状态,是风相、喘相、气相,还是调到了息的状态。只要我们认真地去使用这些方法,其效果立竿见影,非常明显。希望各位行香、坐香、吃饭、睡觉,二六时中不要打失了念头,不要忘记用功夫。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不知道用功,等将来有一天醒悟了,再想用功修行,就怕来不及了。

观呼吸这一法,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对初用功者来讲并不容易,如果数呼吸能从一数到十,中间不错不乱,没有妄想杂念,那就很难得了。往往初用功时,很难有一次从一数到十不打妄想,没有错乱。如果有一次十数不错乱,慢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更多。观呼吸的方法用了几千年,有无数的人用过此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其他的方法,不是太高深,就是太玄妙,不是向外求,就是摸不到边际,只有观呼吸这一法,对于每一个修行人来讲,是最亲切的法门。呼吸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连,有呼吸就有生命,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把呼吸调好了,可以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更可以了脱生死,几乎所有从事心性修炼的人没有不用调息这一法门的。

一般来讲,修禅的有观色、观心、观息三种方法,所谓三门入禅。第一是色门,第二是心门,第三是息门。色即物质,主要以不净观为修行方法,即观己身不净,身体属于色法,这就是从色门入禅。心即精神,主要是观自己心念的起灭,这就是从心门入禅。息即呼吸,主要是观照自己呼吸的出入,从呼吸入禅属于息门。息门是介乎色、心之间的修行方法,我们通过肺部、气管、鼻孔进行呼吸,呼吸属于色法。我们观呼吸、数呼吸靠的是主观能动的心念,心念属于心法。观呼吸要念依于息、念不离息,这就是色息心并用的方法,所以这是个非常殊胜的法门。老修行的人一般是交替或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初入门者比较适合观呼吸,调好当下这一息,观好当下这一念心,息属于物质,心属于精神,精神与物质并用,早入禅门,早得道果。

观呼吸的方法很微细。我们静静地坐下来,把意念放在呼吸上,或数息,或随息,或是止,或是观,或是还,或是净,天台宗称此为六妙门。六妙门不是六件事,而是将观呼吸的方法分为六个步骤。先是数息,后是随息,观呼吸的同时可以用止的方法。呼吸调得纯熟了,定相现前,就用止的方法,止就是定,止住妄想杂念。止的方法用久了可能会出现昏沉,就用观的方法,观就是智慧,不断地觉照这一念心,让这一念心处于警觉的状态,驱散昏沉。还者还归于本心,净者令当下这一念心清楚明了,没有妄想杂念。

这六个步骤可以一步步使用,也可以交替使用,这要根据自己禅修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方法,调摄这一念心。比如数息的方法用纯熟了,就改用随息的方法,这样就比较省劲。观息出入,意念随息,不快不慢,不松不紧,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有的状态,就好像这一念心和呼吸就在面前;若无的状态,就好像呼吸在很遥远的地方,这一念心也似乎不存在了。智者大师用“妙”字来形容这六种方法,这六种方法在心地修养上其妙无穷、其乐无比,我们要用心训练,不能有所疏忽。

智者大师说:“今之六妙,前三是定,后三是慧。”“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能至真妙泥洹,故名妙门。”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息心静虑,名之为“止”;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转心返照,名之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此六妙门是进入涅槃的通道,是为无漏禅;因修此六法,得四禅八定,故亦通有漏禅。

观呼吸是管理自心、管理自我的一种最奥妙的方法,所得到的境界也是最奇妙的。各位随着我的声音慢慢进入这种状态,感受那种奇妙无比的禅悦境界。我们在一天十几个小时当中,都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修行天天有进步,修行的乐趣就随时存在。禅定的快乐超越世间的一切快乐,吃得好没有这种快乐,玩得好更没有这种快乐,睡多了只有痛苦没有快乐。禅定的快乐是在安静状态中的精神享受,是精神的充实、是精神的大提升、大解放。所以四禅都以乐为名,初禅离生喜乐定,二禅定生喜乐定,三禅离喜妙乐定,四禅舍念清净定。四禅八定属于世间的禅定,厌离欲界的苦而欣慕色无色界的乐,以这种欣厌之心修四禅八定,故为有漏的定。以菩提心来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成为无漏定。菩提心就是念众生苦,为了度脱众生而修禅定。禅定能生智慧,能引发神通,神通由禅定产生。

《安般守意经》讲,修安那般那法门能获得种种神通。当然我们修禅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神通,而是以获得智慧、开发自性为目标,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我们以菩提心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为指导,来修行息道观,由于修行的见地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修行分为有漏和无漏两大体系,有漏的是世间的禅定,无漏的是出世间的禅定。以欣厌之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世间禅定,以菩提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出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与出世禅定在方法上有共同之处,但在见地上是不共的。

我们的身心慢慢进入到调柔的状态,不要放逸,不要放松,天天要有进步,天天要有收获,天天要有提高,七十天下来,就会为今后的禅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https://t.cn/RJ2IpDz

“十念必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唯此五愿推为真实,在此五愿中又以此第十八愿最为真实。可见此愿实为真实当中的真实,核心里面的核心,实是两土导师的心髓,乃无上大悲心的具体显现,无上智慧所流出的究竟方便。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至心”。在《观经》第十六观教令众生称念弥陀圣号,经文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两经都是指出“至心”。可见重要。“至心”就是至诚的心。《金光明经》注解:“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到了心的本源,究竟了心的实际,这叫做至心,至诚的心。到底怎么叫至诚之心?罗什大师的譬喻最好,所以就是大德呀!大师指示什么叫至心:有人在野地里,忽然间碰到强盗了,冤家债主,仇人相遇,他们就拿着弓箭刀枪追赶索命。这个人赶紧逃跑,若被追上就没命了,一想不好,前面有一条河,我到河边上,我是脱衣服过河,我还是就这么过呀!我要是穿着衣裳游泳不便,我不好过呀!要是脱了衣裳,费时间呀!他们抓住怎么办?这个时候心中所想只是怎么过河!这时还会想:我银行存款怎么办?家里还有什么事要吩咐?全没有了。就是怎么过河!心里没想任何其它的念头,这就叫“至心”。这我们容易体会。你听到佛的名字,你就这样一条心的信受欢喜,就是“至心信乐”。你念佛就是这样一条心,一个心眼儿的这样念,就是“至心”念佛。

愿文中“至心信乐”,信是信心,乐是欢喜,表示愿意。所以这两字显示了信愿很重要。有的人光重视持名,不重视信愿,这是非常不够的。截流大师讲正信。《弥陀要解》讲六信。《无量寿经》讲发菩提心,那就更深入一步了。所以肯用功是很不错了,但可惜还不圆满。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三件事情像一个香炉三条腿。有人说我信,我也愿意去,就是不念,那是两条腿的香炉,站不住的。另一种,我就知道念,我也愿意去,真正什么叫六信?什么叫事?什么叫理?还有自佛与他佛?什么因果都不能信。信这条腿就短了。截流大师劝发正信文中发挥得十分深刻,若无正信,虽然努力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富贵,就造业,这生造业,下一世便入地狱,这叫做结三世冤。所以我们不但信事上的报佛与化佛,还应信理体的法身佛,不但信极乐的他佛,还应信自心是佛的自佛,相信以信愿持名之因,决定得往生之果。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因为作的善事,他可以又生长枝叶,结出果实,而且牢固不能拔,所以称为善根。所有我这一切的六度万行种种善根,我都是一念一念的,一心一心的用纯正相继的心念来回向,就是“心心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趋向。例如阿罗汉的回小向大,就是回转只求自觉的功德,发起趋求大乘的心,这就是回向。也就是回转自己的一切功德都使之趋向于自己的誓愿。《往生论注》说得很好,“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给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大家常念:“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话要是至心念去,就有无量功德。因为:把你的功德,施给无量众生,同生极乐国,不是只为自己,这个心是可以往生的。

“愿生我国”。“愿生我国”明白指出了三资粮中的“愿”字,在“至心信乐”已暗指,这句是明指。“信乐”明指了“信”,现再明指“愿”字。所以说第十八愿是大愿核心,因它明指了净土法门信愿持名的纲宗,具足信愿,但有十念就可往生。这是两土导师剖露心肝的精髓。《弥陀要解》代佛传语,“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说明了,能不能往生,只决定于你有没有信愿,若有深信切愿,决定往生。往生后的品位才是念佛水平所决定的。《要解》接着说:若无信愿,纵然念得如铜墙铁壁,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也无往生之理。盼学净之士,深留意焉。

“乃至十念”。你这念佛,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念。“乃至十念”,你多念当然更好。到临终有十念相继就可以往生。《宝王论》里说:临终有一念都能往生。所以持名往生称为易行之法,其余的修行都是难行之法。唯有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其余是竖出三界。例如,一个虫子长在竹子里头了,要从竹子里头出来,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在竹子里一节一节的咬,咬来咬去,出去了。这是竖出三界,咬很多节。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横着咬,当然费点劲,竹子皮硬一点,但就在一个地方钉住,咬一个窟窿,出来了。这是易行道。“至心信乐,十念性生”就是体现这易行道。为什么要易行?弥陀的大愿嘛!你说我要救众生叫你解脱而是一个很难的方法,谁都办不到的,有这个方法和没这个方法有什么分别,谁都办不到。修唯识观,修法界观而能得到成功的人就太少了。众生办不到哇!观一切都是自己识心所现,如真知道一切都是识,还有什么分别,吃也吃的,识。看也看的,识。说也说的,识。什么就都是识,这方法很好,但是说来容易,要真到了谁骂你一句,你马上火就来了。高明容易解脱难,讲的高明很容易,你真正跳得出来才算呢!不大做得到。

念佛就是三资粮中的“行”,有人会问为什么临终十念甚至一念,这样微小的“行”,就能取得往生净土证不退转的殊胜妙果呢?这就是持名法门无上殊胜不可思议之处。也就是弥陀为什么尊称为大愿王之处;也就是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之处;也就是第十八愿成为五真实愿,四十八愿为一代圣教的核心之处。这愿之名为“十念必生”。“必”是决定之义。这就因为这句名号是弥陀历劫以来无量无边万德所形成。名由德成,所以名具万德,名即万德。众生持名,弥陀万德全入众生介尔心中,由于弥陀万德,庄严了念佛人的自心,于是自心顿具弥陀的万德。拙著《大经解》云:“名号即实德。”正是此义。故云:“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极圆极顿不容疑议。《弥陀要解》:“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足证持名妙法,是方便中的方便,究竟中的究竟,但当老实念去。 https://t.cn/RJwVYQF

“十念必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唯此五愿推为真实,在此五愿中又以此第十八愿最为真实。可见此愿实为真实当中的真实,核心里面的核心,实是两土导师的心髓,乃无上大悲心的具体显现,无上智慧所流出的究竟方便。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至心”。在《观经》第十六观教令众生称念弥陀圣号,经文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两经都是指出“至心”。可见重要。“至心”就是至诚的心。《金光明经》注解:“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到了心的本源,究竟了心的实际,这叫做至心,至诚的心。到底怎么叫至诚之心?罗什大师的譬喻最好,所以就是大德呀!大师指示什么叫至心:有人在野地里,忽然间碰到强盗了,冤家债主,仇人相遇,他们就拿着弓箭刀枪追赶索命。这个人赶紧逃跑,若被追上就没命了,一想不好,前面有一条河,我到河边上,我是脱衣服过河,我还是就这么过呀!我要是穿着衣裳游泳不便,我不好过呀!要是脱了衣裳,费时间呀!他们抓住怎么办?这个时候心中所想只是怎么过河!这时还会想:我银行存款怎么办?家里还有什么事要吩咐?全没有了。就是怎么过河!心里没想任何其它的念头,这就叫“至心”。这我们容易体会。你听到佛的名字,你就这样一条心的信受欢喜,就是“至心信乐”。你念佛就是这样一条心,一个心眼儿的这样念,就是“至心”念佛。

愿文中“至心信乐”,信是信心,乐是欢喜,表示愿意。所以这两字显示了信愿很重要。有的人光重视持名,不重视信愿,这是非常不够的。截流大师讲正信。《弥陀要解》讲六信。《无量寿经》讲发菩提心,那就更深入一步了。所以肯用功是很不错了,但可惜还不圆满。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三件事情像一个香炉三条腿。有人说我信,我也愿意去,就是不念,那是两条腿的香炉,站不住的。另一种,我就知道念,我也愿意去,真正什么叫六信?什么叫事?什么叫理?还有自佛与他佛?什么因果都不能信。信这条腿就短了。截流大师劝发正信文中发挥得十分深刻,若无正信,虽然努力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富贵,就造业,这生造业,下一世便入地狱,这叫做结三世冤。所以我们不但信事上的报佛与化佛,还应信理体的法身佛,不但信极乐的他佛,还应信自心是佛的自佛,相信以信愿持名之因,决定得往生之果。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因为作的善事,他可以又生长枝叶,结出果实,而且牢固不能拔,所以称为善根。所有我这一切的六度万行种种善根,我都是一念一念的,一心一心的用纯正相继的心念来回向,就是“心心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趋向。例如阿罗汉的回小向大,就是回转只求自觉的功德,发起趋求大乘的心,这就是回向。也就是回转自己的一切功德都使之趋向于自己的誓愿。《往生论注》说得很好,“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给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大家常念:“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话要是至心念去,就有无量功德。因为:把你的功德,施给无量众生,同生极乐国,不是只为自己,这个心是可以往生的。

“愿生我国”。“愿生我国”明白指出了三资粮中的“愿”字,在“至心信乐”已暗指,这句是明指。“信乐”明指了“信”,现再明指“愿”字。所以说第十八愿是大愿核心,因它明指了净土法门信愿持名的纲宗,具足信愿,但有十念就可往生。这是两土导师剖露心肝的精髓。《弥陀要解》代佛传语,“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说明了,能不能往生,只决定于你有没有信愿,若有深信切愿,决定往生。往生后的品位才是念佛水平所决定的。《要解》接着说:若无信愿,纵然念得如铜墙铁壁,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也无往生之理。盼学净之士,深留意焉。

“乃至十念”。你这念佛,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念。“乃至十念”,你多念当然更好。到临终有十念相继就可以往生。《宝王论》里说:临终有一念都能往生。所以持名往生称为易行之法,其余的修行都是难行之法。唯有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其余是竖出三界。例如,一个虫子长在竹子里头了,要从竹子里头出来,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在竹子里一节一节的咬,咬来咬去,出去了。这是竖出三界,咬很多节。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横着咬,当然费点劲,竹子皮硬一点,但就在一个地方钉住,咬一个窟窿,出来了。这是易行道。“至心信乐,十念性生”就是体现这易行道。为什么要易行?弥陀的大愿嘛!你说我要救众生叫你解脱而是一个很难的方法,谁都办不到的,有这个方法和没这个方法有什么分别,谁都办不到。修唯识观,修法界观而能得到成功的人就太少了。众生办不到哇!观一切都是自己识心所现,如真知道一切都是识,还有什么分别,吃也吃的,识。看也看的,识。说也说的,识。什么就都是识,这方法很好,但是说来容易,要真到了谁骂你一句,你马上火就来了。高明容易解脱难,讲的高明很容易,你真正跳得出来才算呢!不大做得到。

念佛就是三资粮中的“行”,有人会问为什么临终十念甚至一念,这样微小的“行”,就能取得往生净土证不退转的殊胜妙果呢?这就是持名法门无上殊胜不可思议之处。也就是弥陀为什么尊称为大愿王之处;也就是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之处;也就是第十八愿成为五真实愿,四十八愿为一代圣教的核心之处。这愿之名为“十念必生”。“必”是决定之义。这就因为这句名号是弥陀历劫以来无量无边万德所形成。名由德成,所以名具万德,名即万德。众生持名,弥陀万德全入众生介尔心中,由于弥陀万德,庄严了念佛人的自心,于是自心顿具弥陀的万德。拙著《大经解》云:“名号即实德。”正是此义。故云:“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极圆极顿不容疑议。《弥陀要解》:“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足证持名妙法,是方便中的方便,究竟中的究竟,但当老实念去。 https://t.cn/z84Z0B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活动加深了对彼此性格、爱好、理想的了解,共同分享了自己的趣事,把快乐“放大化”。由此,我们明白了作为团组织的一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
  • 赶在国庆假期的最后十分钟总结一下:虽然哪儿也没出去,如果不是中间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我可能连331都没迈出一步但是感到非常充实,就是无论吃、玩、学,基本上都能按
  • 从4月到现在的10月 虽然说才半年 有种恍然隔世的错觉 甚至是7月到现在 都感觉已经过去了很多很多年 有些事情 有些快乐和满足 那种欣喜和冲动 就觉得像是某个已
  • 上脸偏水润 有微微光泽感 不会油光也不假面 有一种天生好皮肤自带光泽的感觉 即使是在干燥的秋天也一点都没有卡粉而且还有一点我必须单独拿出来夸夸 就是blankm
  • 观剧之前,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农村来的阿秀有着偏见,想着一个农村的女人,怎么配得上如此优秀的顾一野。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当兵的生活里,哪怕出现一点点普通人生活里
  • 正面坤平座古曼像,背後有師傅的袈裟和頭髮,左邊是師傅吃剩的米飯,右邊是儒艮的骨頭(泰國人相信儒艮為人魚的化身,儒艮的骨頭能帶來強大的人緣桃花運 )最下面為師傅做
  • 本来每天都要犯一次半次的,轻重而已,因为他脑部里头啊,刮风下雨,淋水受风寒的,长期里面有淤血,血府逐瘀汤就把它化掉了。不管是自汗盗汗了,他都是气血出了问题。
  • #EXO[超话]#❗❗❗❗❗ 不要再一个一个留id加人了,太慢了,而且其他帖子都看不到了!!!1.在搜索栏输入成员名字,会有很多相关用户 步骤1.2.32.
  • 好久没这样过过假期每一次的旅程都是一段奇妙的体验虽然有点小累但很开心呀听着你的过去介意的是伤害你的人我会给你更多的陪伴让你不再孤单(一个人吃火锅多傻)和我一起吃
  • (By妈妈)4.22 天气:晴,不热,有风记录成长日常妹妹不小心磕到了脸,哭的能背过气,抽抽嗒嗒的,伤心的不行,好不容易哄好了,看见姥姥了,我说给姥姥告状去,
  • 【公司上诉】公司上诉:桂仲明在职期间放弃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权利,住房公积金处理应受到两年时限的限制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主要理由有:1、《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
  • 41岁走辛丑大运,也是一般的运气,正财被争合反而对你有帮衬,说明此运时财运要比现在的情况要好。丙辰日生于丁酉月,辰酉相合,财星与日柱有感应,代表能赚钱,财运是不
  • 回去住了一段时间,隔壁邻里都知道了我的事,有一发小知道了我的事就推荐了律令堂预测风水团队给我,让我过来测算一下感情,基于我们的情况有些特殊,在律令堂预测风水团队
  • !!
  • www.automds.cn●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www.automds.cn●
  • 二、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管理1.所有宾馆(酒店)、民宿或带有住宿功能的场所必须严格测量体温、查验“双码”等措施,并督促省外来(返)长人员尽快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管
  • 而这次冬季来,有大片大片干净没有足迹的雪地,这里有非常美、空旷的雪景。最近亚龙湾博后村也有店了住博后村立马去吃了!新店用餐环境很美~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是热带雨林
  • 位于沧州市捷地镇水利枢纽上的一段运河目前由河北省南运河河务管理处负责管理,已经辟为A级景区,但其中一段因毗邻村庄,成为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
  • 因为,女人真正喜欢你,她在你面前的表现肯定跟平时不同,对你的态度很好,也会给你很多机会和特权,让你能够顺利接近她。这样的女人,希望了解你的所有情况,以便于对你有
  • (乔大哥和沈大哥可都是辽的贵族[doge])#中国通史# #历史趣闻# #天龙八部# #少年包青天#D6:今天真是奇遇一天,中午在318国道波密至通麦段这家“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