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出炉 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https://t.cn/A6NzsbQg
天开高教科创园空间发展格局规划图

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规划分区图:环天南医大片区 图片来源:天津政务网

  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

  核心区

  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

  西翼拓展区

  西青区大学城片区

  东翼拓展区

  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

  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是本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市政府近日印发《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将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战略目标,依托高校凝聚智慧、汇聚人才、集聚产业,推动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即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天开园将以重点高校和“国字”创新平台为依托,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打造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迸发、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竞相涌现、创业环境一流的科研成果孵化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密集、科技服务业态完善、金融服务产品丰富、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品质生活配套齐全的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 天开园发展目标 】

  到2027年,“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从研发、孵化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跨区域空间布局。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1.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建成天开智慧小镇;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过5000人,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2至3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要素聚集效应和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到2030年,天开园成为本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关键支撑和主要平台。核心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7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及相关高校资源在园区高度聚集,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1500家,吸引30家以上国内知名校友创办的领军企业入驻,引聚万名高水平人才,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打造3至5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引领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展望2035年,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海内外人才争相聚集、历史人文融合、绿色生态宜居的未来科技生态圈。核心区空间载体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产业用地超过20平方公里,培育形成3至5个引领全国的产业新赛道,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一核两翼”、辐射全市发展格局下,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汇充分显现,带动南开区、西青区、津南区、华苑科技园等多个区域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创新走廊,带动全市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重要发源地,打造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 “一核两翼”空间布局 】

  “一核两翼”总体空间发展布局结合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的空间形态、高校资源、载体条件、区域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链条完整、衔接顺畅的发展空间。

  天开园核心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周边聚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聚集了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中心、5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6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主体和人才、技术密集,科研成果丰富,创新底蕴丰厚、氛围浓厚。

  划定“卫津路—电台道—气象台路—复康路—水上公园北道—水上公园西路—长实道—红旗南路—红旗路—西湖道—双峰道”合围区域(含慧谷大厦及天环客运站泰达地块)约7.1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规划区域。

  在核心区内,划定“鞍山西道—白堤路—复康路—红旗路”合围区域为先导区,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以天津科技广场为核心、科研西路为中轴向两侧延伸的11个空间载体为主要供给,可提供总占地面积22.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

  西翼拓展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紧邻主城区,是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城建大学5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聚集区,拥有学府工业区等一批产业基础良好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天津南站是连通京沪、雄安新区的重要节点。

  西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环西青大学城,总面积24.79平方公里,其中学府工业区10.25平方公里、西青大学城7.29平方公里、天津南站区域4.85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2.4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心区域,毗邻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紧邻华苑科技园。

  东翼拓展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坐落于本市主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海河中游南岸,地处双城相向拓展的发展主轴,公路交通发达,紧邻天津大道、津晋高速、蓟汕高速。该区域位于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内,环境得天独厚、优美宜人,聚集了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在内的13所院校和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东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海河教育园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其中高教园13平方公里、高职园7平方公里、高研园13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现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周边拥有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商务配套。3公里辐射范围内设有人才公寓407套,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棠众创大街已初具创新创业集聚效应。

  【 “一核两翼”布局考虑 】

  “一核两翼”布局构成完整的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发展空间。

  功能上错位衔接。核心区科教资源密集、办公生活配套完善,是研发和孵化创业企业的首选之地。西翼拓展区和东翼拓展区紧邻主城区和大学,拥有产业配套、土地空间,是承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首选之地。

  形态上各具特色。南开区人文气息浓郁,生活服务配套齐全,适合都市型产业发展;西青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全,可提供产业园区型空间载体;津南区地处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的“绿芯”,蓝绿空间比高,可提供园林型空间载体。

  时间上形成接续。核心先导区现有可用载体21万平方米,中远期整合楼宇可提供载体空间约79万平方米;西翼拓展区近期可用载体55万平方米,中远期可提供载体空间1035万平方米;东翼拓展区中,天开智慧小镇0.75平方公里土地2024至2026年将分期投入使用,高研园3.32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中远期开发使用。

  联动上具备条件。“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具备先天条件,天津大学、南开大学50%的理工科院系入驻海河教育园区,新老校区实现联动发展;西翼拓展区与核心区仅相距3公里,交通便捷,两个区域中间有发展成熟的华苑科技园,完全具备双向拓展、联动发展的条件,形成辐射全市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核心区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注重津河滨水空间特色。配套服务方面,兼顾企业成长和科研人员诉求,面向科技工作者、初创企业家、商务旅居人士等,提供以独角兽企业、科技产业园、科创新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主的多元空间,以满足科技人才对科创空间功能性、舒适性与综合性的多元诉求;城市形象方面,以大学道为主要景观轴线,对道路空间、滨水岸线及城市天际线等进行重点设计,塑造承载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集群和展示区域文化风貌的城市新地标。

【《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出炉 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https://t.cn/A6NZClO6

  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

  核心区

  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

  西翼拓展区

  西青区大学城片区

  东翼拓展区

  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

  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是本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市政府近日印发《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将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战略目标,依托高校凝聚智慧、汇聚人才、集聚产业,推动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即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天开园将以重点高校和“国字”创新平台为依托,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打造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迸发、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竞相涌现、创业环境一流的科研成果孵化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密集、科技服务业态完善、金融服务产品丰富、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品质生活配套齐全的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 天开园发展目标 】

  到2027年,“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从研发、孵化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跨区域空间布局。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1.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建成天开智慧小镇;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过5000人,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2至3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要素聚集效应和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到2030年,天开园成为本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关键支撑和主要平台。核心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7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及相关高校资源在园区高度聚集,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1500家,吸引30家以上国内知名校友创办的领军企业入驻,引聚万名高水平人才,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打造3至5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引领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展望2035年,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海内外人才争相聚集、历史人文融合、绿色生态宜居的未来科技生态圈。核心区空间载体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产业用地超过20平方公里,培育形成3至5个引领全国的产业新赛道,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一核两翼”、辐射全市发展格局下,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汇充分显现,带动南开区、西青区、津南区、华苑科技园等多个区域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创新走廊,带动全市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重要发源地,打造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 “一核两翼”空间布局 】

  “一核两翼”总体空间发展布局结合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的空间形态、高校资源、载体条件、区域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链条完整、衔接顺畅的发展空间。

  天开园核心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周边聚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聚集了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中心、5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6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主体和人才、技术密集,科研成果丰富,创新底蕴丰厚、氛围浓厚。

  划定“卫津路—电台道—气象台路—复康路—水上公园北道—水上公园西路—长实道—红旗南路—红旗路—西湖道—双峰道”合围区域(含慧谷大厦及天环客运站泰达地块)约7.1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规划区域。

  在核心区内,划定“鞍山西道—白堤路—复康路—红旗路”合围区域为先导区,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以天津科技广场为核心、科研西路为中轴向两侧延伸的11个空间载体为主要供给,可提供总占地面积22.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

  西翼拓展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紧邻主城区,是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城建大学5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聚集区,拥有学府工业区等一批产业基础良好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天津南站是连通京沪、雄安新区的重要节点。

  西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环西青大学城,总面积24.79平方公里,其中学府工业区10.25平方公里、西青大学城7.29平方公里、天津南站区域4.85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2.4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心区域,毗邻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紧邻华苑科技园。

  东翼拓展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坐落于本市主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海河中游南岸,地处双城相向拓展的发展主轴,公路交通发达,紧邻天津大道、津晋高速、蓟汕高速。该区域位于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内,环境得天独厚、优美宜人,聚集了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在内的13所院校和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东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海河教育园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其中高教园13平方公里、高职园7平方公里、高研园13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现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周边拥有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商务配套。3公里辐射范围内设有人才公寓407套,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棠众创大街已初具创新创业集聚效应。

  【 “一核两翼”布局考虑 】

  “一核两翼”布局构成完整的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发展空间。

  功能上错位衔接。核心区科教资源密集、办公生活配套完善,是研发和孵化创业企业的首选之地。西翼拓展区和东翼拓展区紧邻主城区和大学,拥有产业配套、土地空间,是承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首选之地。

  形态上各具特色。南开区人文气息浓郁,生活服务配套齐全,适合都市型产业发展;西青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全,可提供产业园区型空间载体;津南区地处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的“绿芯”,蓝绿空间比高,可提供园林型空间载体。

  时间上形成接续。核心先导区现有可用载体21万平方米,中远期整合楼宇可提供载体空间约79万平方米;西翼拓展区近期可用载体55万平方米,中远期可提供载体空间1035万平方米;东翼拓展区中,天开智慧小镇0.75平方公里土地2024至2026年将分期投入使用,高研园3.32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中远期开发使用。

  联动上具备条件。“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具备先天条件,天津大学、南开大学50%的理工科院系入驻海河教育园区,新老校区实现联动发展;西翼拓展区与核心区仅相距3公里,交通便捷,两个区域中间有发展成熟的华苑科技园,完全具备双向拓展、联动发展的条件,形成辐射全市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核心区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注重津河滨水空间特色。配套服务方面,兼顾企业成长和科研人员诉求,面向科技工作者、初创企业家、商务旅居人士等,提供以独角兽企业、科技产业园、科创新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主的多元空间,以满足科技人才对科创空间功能性、舒适性与综合性的多元诉求;城市形象方面,以大学道为主要景观轴线,对道路空间、滨水岸线及城市天际线等进行重点设计,塑造承载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集群和展示区域文化风貌的城市新地标。(记者 张璐)

【《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出炉 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

  核心区

  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

  西翼拓展区

  西青区大学城片区

  东翼拓展区

  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

  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是本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市政府近日印发《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将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战略目标,依托高校凝聚智慧、汇聚人才、集聚产业,推动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天开园将着力构建“一核两翼”、辐射全市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即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

  天开园将以重点高校和“国字”创新平台为依托,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打造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迸发、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竞相涌现、创业环境一流的科研成果孵化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密集、科技服务业态完善、金融服务产品丰富、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品质生活配套齐全的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 天开园发展目标 】

  到2027年,“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从研发、孵化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跨区域空间布局。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1.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建成天开智慧小镇;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过5000人,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2至3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要素聚集效应和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到2030年,天开园成为本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关键支撑和主要平台。核心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投入运行的空间载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约7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及相关高校资源在园区高度聚集,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1500家,吸引30家以上国内知名校友创办的领军企业入驻,引聚万名高水平人才,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打造3至5个与高校优势学科内涵关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引领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展望2035年,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海内外人才争相聚集、历史人文融合、绿色生态宜居的未来科技生态圈。核心区空间载体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拓展区投入产业用地超过20平方公里,培育形成3至5个引领全国的产业新赛道,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一核两翼”、辐射全市发展格局下,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汇充分显现,带动南开区、西青区、津南区、华苑科技园等多个区域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创新走廊,带动全市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重要发源地,打造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 “一核两翼”空间布局 】

  “一核两翼”总体空间发展布局结合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的空间形态、高校资源、载体条件、区域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链条完整、衔接顺畅的发展空间。

  天开园核心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周边聚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聚集了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中心、5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6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主体和人才、技术密集,科研成果丰富,创新底蕴丰厚、氛围浓厚。

  划定“卫津路—电台道—气象台路—复康路—水上公园北道—水上公园西路—长实道—红旗南路—红旗路—西湖道—双峰道”合围区域(含慧谷大厦及天环客运站泰达地块)约7.1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规划区域。

  在核心区内,划定“鞍山西道—白堤路—复康路—红旗路”合围区域为先导区,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以天津科技广场为核心、科研西路为中轴向两侧延伸的11个空间载体为主要供给,可提供总占地面积22.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

  西翼拓展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紧邻主城区,是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城建大学5所市属普通本科高校聚集区,拥有学府工业区等一批产业基础良好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天津南站是连通京沪、雄安新区的重要节点。

  西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环西青大学城,总面积24.79平方公里,其中学府工业区10.25平方公里、西青大学城7.29平方公里、天津南站区域4.85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2.4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心区域,毗邻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紧邻华苑科技园。

  东翼拓展区: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坐落于本市主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海河中游南岸,地处双城相向拓展的发展主轴,公路交通发达,紧邻天津大道、津晋高速、蓟汕高速。该区域位于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内,环境得天独厚、优美宜人,聚集了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在内的13所院校和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东翼拓展区选址范围为海河教育园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其中高教园13平方公里、高职园7平方公里、高研园13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现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周边拥有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商务配套。3公里辐射范围内设有人才公寓407套,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棠众创大街已初具创新创业集聚效应。

  【 “一核两翼”布局考虑 】

  “一核两翼”布局构成完整的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发展空间。

  功能上错位衔接。核心区科教资源密集、办公生活配套完善,是研发和孵化创业企业的首选之地。西翼拓展区和东翼拓展区紧邻主城区和大学,拥有产业配套、土地空间,是承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首选之地。

  形态上各具特色。南开区人文气息浓郁,生活服务配套齐全,适合都市型产业发展;西青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全,可提供产业园区型空间载体;津南区地处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的“绿芯”,蓝绿空间比高,可提供园林型空间载体。

  时间上形成接续。核心先导区现有可用载体21万平方米,中远期整合楼宇可提供载体空间约79万平方米;西翼拓展区近期可用载体55万平方米,中远期可提供载体空间1035万平方米;东翼拓展区中,天开智慧小镇0.75平方公里土地2024至2026年将分期投入使用,高研园3.32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中远期开发使用。

  联动上具备条件。“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具备先天条件,天津大学、南开大学50%的理工科院系入驻海河教育园区,新老校区实现联动发展;西翼拓展区与核心区仅相距3公里,交通便捷,两个区域中间有发展成熟的华苑科技园,完全具备双向拓展、联动发展的条件,形成辐射全市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核心区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注重津河滨水空间特色。配套服务方面,兼顾企业成长和科研人员诉求,面向科技工作者、初创企业家、商务旅居人士等,提供以独角兽企业、科技产业园、科创新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主的多元空间,以满足科技人才对科创空间功能性、舒适性与综合性的多元诉求;城市形象方面,以大学道为主要景观轴线,对道路空间、滨水岸线及城市天际线等进行重点设计,塑造承载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集群和展示区域文化风貌的城市新地标。
https://t.cn/A6NzsbQ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红花]104.9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88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
  • #上海身边事#【暗夜偷运餐厨垃圾 毁坏环境危及健康】家住崇明区丰产村的村民刘先生拨打热线反映,长兴岛丰福路附近一直有人偷运餐厨垃圾,一路跑冒滴漏,不仅毁了周边环
  • 因为疫情,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英槊俱乐部吸收了一些实在想踢球,但没地方踢的初中孩子。上海,中国青训最好的地方,也没有几家初中阶段的足球俱乐部,但07年往后踢球的孩子
  • 捷途有珍品 名曰子龙连我挑剔的女友都喜欢了,看来这款车和我们家有缘,但从理智的角度,我还得认真请教下,这款车值得不值得买。 没错,照片里最帅的那个是我,但很可惜
  • 独处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放空心灵,没有忧闷的情绪,更是让自己放松,或是走出去观望大自然的美景#成年人为什么喜欢独处#其实独处,并不是一种逃避,一种畏难情绪,一种消极
  • 此外,有报警者也接受了采访,讲述了案发时的详细情况。围绕着这一案件,有观点认为,我国刑法中,如果涉嫌故意伤害罪,但鉴定结果只是导致轻微伤的话,是无法定罪的。
  • 陕西爱悦里母婴护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欣彤,市场运营总监陈美娇一行,带领公司全体员工从省城西安来到紫阳,深入洄水镇小河村、端垭村贫困户家中,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
  • 十二岁的年纪,他们的直观是最清白的,所以说电影的画面感和年代感是表达得非常清楚。 周泽龙(胡歌饰)逃跑时穿的是阿根庭前国脚巴蒂的9号球服,巴蒂斯图塔扬名于九O
  • 有人可能觉得 哎你来微博交友喊一起打游戏的 怎么没见你跟大伙一块玩啊不是我不想跟互关一起打游戏 而是我会的就那两个英雄 还吃状态 猛的时候巨猛 的时候巨 别的打
  • 郑云龙所说的一分钟之后,是他们19:30分演出开始大幕拉开的时间,而就在19:29分,北京人艺院长任鸣逝世!郑云龙所说的一分钟之后,是他们19:30分演出开始大
  • 小姐姐原相机下五官很标致,三庭五眼比例已经很优秀了 针对这个姐妹变美,存在两个大方向问题:1、不知道小姐姐做没做过鼻子,小姐姐的鼻子鼻翼过宽,鼻梁粗,不够精致。
  • 感恩有你么么哒#那些留在县城的年轻人后来怎样了#对于只想当咸鱼的我来说蛮好的,小城镇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慢慢的去生活,有随时恰饭的朋友、聊得来的同事、安稳踏实的
  • 因为学历的差距,我们的家庭很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有时候我帮个忙拖个地,刷个碗,晾个衣服,我老婆就会主动的过来,她去做,我问她:你是打算做我的保姆嘛?她也在那里
  • 长安汽车的股价果然今天被打下来了,真是不讲武德啊!前面就说了,长安汽车的操盘手是90后,拉升跟下砸都有些不讲武德,想跟上节奏并不容易。
  • 本来以前不爱看吵架,是觉得吵架会影响新入坑的粉丝,气氛也不好,结果和平的态度换来整天莫名其妙被挨骂骑脸,看个团综也要被队友粉嘴,cp粉因为没点赞补赞和db人互嘲
  • 天然精油成分,提拉紧致肌肤,水润光滑透亮,内含多种植物成分,为肌肤供给营养,目前这款面膜在天猫国际Schaebens海外旗舰店售价¥155,满1件7.1折,可领
  • 分享一个傲诺拉星熠235cc隆胸反馈,目前已经半年身高162体重86,原基础A-底盘偏小医生不建议放大的型号目前情况:左软右硬中间宽度比刚做的时候好一点但是还是
  • ”“还说,刚才有个司机说我是送花的,可我明明是收花的,呜呜呜~”哎,别哭那以后我收花?”“还说,刚才有个司机说我是送花的,可我明明是收花的,呜呜呜~”哎,别哭那
  • 国庆假期过了一半了,人也越来越懒啦,好久没有碎碎的记录了,日子平淡不过平安,阿财的脚脚起了个肉包,被我用红霉素软膏治好了才想起来记录;国庆节大新哥很无聊,最多的
  • 今年10月份,黄瓜价格一路上扬,收购价一度达到每公斤6元至8元,直到10月底,黄瓜价格才有所回落。影响因素还有啥除了天气和季节性供应,影响菜价的因素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