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起来我才开始收拾行李,就想着上次去夏令营都带了些啥,然后就回忆上次夏令营都干了些啥
后来有看到小红书上推了义工的推文,好诱人!因为义工旅行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也是列在我人生必做事中的
然后又看到关于我新学校的一些推送,就觉得未来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未知,我呢,就喜欢一切未知的惊喜!
确实……在谈恋爱的这几个月我太过于恋爱脑了,把经历都放在一个好像不怎么喜欢我的人的身上,好像忘了我要追求的是啥了,我想做我喜欢做的事,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儿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也谢谢马哥没有在我备考的时候出现,而是在我考完试后出现的,要是在备考时候搞上对象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这老恋爱脑,那就不一定有现在这些风光的事儿了
我好像没那么喜欢他了,也可能我知道自己想要啥了,以前他是100现在是三四十吧,我其他的经历要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我觉得我也不是那个例外,我也不想当让他最难忘的人了,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做了我该做的,我对得起我自己就OK了
昨天吃的大芒果!我现在好喜欢吃芒果呀~肉乎乎的
咱们就是把驱蚊工作做到底!
我超级喜欢吃馅饼,晚上大华说给我包饺子,说上车饺子下车面,但是我想吃馅饼嘿嘿嘿,就做了馅饼
我说装吃的这个袋子怕坏,大华给我套上一个,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
等火车来的时候看见的天空,好的自然风景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呀~
刚刚吃了小贺给我的这个芝士棒棒,好好吃,小贺真的好搞笑,如果和小贺相处时间长点,我觉得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知乎逃离“匿名区”】

■截至7月8日中午,“如何看待知乎取消匿名功能”的话题下,有1932个回答,浏览人次78万。

■知乎在2011年推出匿名发帖功能,主要受用户两大需求推动:内部人爆料和两性话题讨论。

■知乎对不真实的内容持零容忍的态度,但难的是如何精准高效地判断内容是否属实。

7月7日,知乎发布通告称,将于7月14日正式下线近期饱受争议的“匿名发布”功能。届时,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通告在知乎社区发布7分钟后,知乎创始人周源为这则通告点了赞。

6月20日,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炮轰周源,称自己在知乎上被人用匿名爆料贴抹黑。次日,他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封2000字的公开信,矛头直指周源,斥责其“设置不合理的机制”。

两天后,周源通过朋友圈回应称,匿名功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知乎的初衷是维护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让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但他也承认:“在今天复杂的沟通环境下,这个机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

知乎按照周源的承诺做出了改变,但这个决定正在激起新的疑问和争论。没人能准确预测,它对当下的知乎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次变动对社区会有多大影响,我们都不知道,”一位知乎运营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据我所知,官宣之前没有做过内测。”

1. 告别匿名

通告发布当晚,“如何看待知乎取消匿名功能”的话题便登上了知乎热搜。到次日中午,该话题下已有1932个回答,浏览人次达到78万。

很多人对下线匿名功能持欢迎和支持态度。

一位用户称,知乎的匿名功能一定程度上“助攻”了网络喷子:“在一些争议问题下面,不占理的那方必然是匿名占大多数……匿名发言匿名提问不能被拉黑,是我认为其中问题最大的一项。”

一位知乎答主认为,“匿名功能本身是一个早年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过度理想、无法落地的产物,这样的机制根本无法催生出有意义的信息交流。”他列举了2ch、4chan和暗网等国外匿名论坛:“哪个不是虚假信息、极端思想甚至暴力犯罪的温床?”

他们认为,用户在非匿名状态下,会更加谨慎地发布内容,降低恶意行为的发生概率,减少不负责任的言论乃至由此衍生的网络暴力。

对用户而言,取消匿名功能可以提升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有助于建立更加诚信和透明的社区环境。对平台而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区管理的难度,提供更清晰和准确的信息来源,有助于知乎更加有效地对内容进行管理和筛选,提升社区的秩序和安全。

但也有人认为,在少了“抖机灵、阴阳怪气、恶意引战”的同时,匿名功能下线也会让一些真实看法和个人情感遁形。

一位自称“社恐”的网友称,自己“没有匿名就像鱼没有了水”。另一位用户写道,“匿名回答是我留在知乎的动力,也是我高赞回答最多的地方。”

一些被平台认证为优秀答主的知乎大V们也对匿名功能的“消失”表示惋惜。

2022年度新知答主李嫑嫑在一则回答中写道:“(此次改动)必将失去一些热衷于树洞分享与交流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在文字被短视频席卷的年代显得尤为宝贵。他们何去何从,知乎有认真想过吗?”

在他看来,匿名回答为知乎的社区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下线匿名功能将成为“知乎的重大拐点”。这个回答获得了1178次点赞。

财经网在微博发布了一则调查:“知乎下线匿名功能会影响你的使用体验吗?”有2.2万人参与调查,63.6%的用户选择了“当然会,少了很大的乐趣”。

2. 被“玩坏”的匿名

“为什么匿名的故事更好看?”

2019年,将无数网友“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结集出版时,知乎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那时的知乎看来,“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讲不出口的故事”,这些沉默的心里话复杂、动人,又有回甘。

如今,这本名为《匿名区》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三本。

2011年,知乎推出匿名发帖功能时,主要受用户的两大需求推动:内部人爆料和两性话题讨论。这两类话题往往内容劲爆,许多帖子“火出圈”,成为全网话题。

数年来,匿名既是知乎颇受欢迎的特色功能,也成为其营造社区氛围的利器。人们在这里吐槽、爆料,分享不愿被熟人看到的故事和情绪。

在匿名功能之下,很多知乎体热梗被催生。比如以“谢邀,匿了”为开头,就连知乎官方微博的签名都是“官方微博,就不匿了”。

据知乎运营李斐(化名)观察,匿名发帖上线之初,并没有对平台调性有太大影响,“我们是有坚持的,不会去推荐明知不实的内容,周源也是一个有内容理想的人”。

但在知乎资深用户圈圈(化名)看来,匿名功能很快就被“玩坏了”。

“很多用户的创作态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抖机灵和情绪发泄,这些内容看上去跟新闻客户端的评论区差不多,跟知乎的专业调性有冲突。”圈圈告诉雪豹财经社。

也有人躲在匿名的“马甲”后面,编造起真假难辨的“小作文”,甚至因此给知乎带来舆论风波。

2022年10月16日,一位匿名作者发帖自称是上海富二代,在美国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但在谈婚论嫁时被索要1888万元的彩礼,最终二人分手。

随后3个月,“江西天价彩礼事件”逐渐发酵,各种声音汹涌而至。2023年1月12日,这位匿名作者发布了道歉声明,承认故事是杜撰的。知乎也宣布了对该网友的处罚:永久封禁。

“其实在天价彩礼事件之前,就有人将知乎称为‘编乎’。”李斐说,“高层一直是很重视的,我们的审核标准一直在迭代。”

据财报数据,知乎2023年Q1的月活用户为1.02亿,同比仅增长0.78%。“平台用户进入了瓶颈,知乎在这个时候停下来,治理下内容生态,是有必要的。”李斐说。

3. 假故事难杜绝

直到现在,匿名仍然是知乎用户颇为青睐的功能。雪豹财经社对知乎热榜进行了随机抽样统计,两个热门问题下的98个回答中,约有13%的回答是匿名发布的。

为了给匿名的自由套上必要的枷锁,知乎给这一功能加了许多限制。比如,启用匿名将自动取消所有已获得的“专业认可”,匿名身份不能参与芝士任务(带货)等。

知乎拥有一支完整的内容治理团队,包括一个独立的算法团队、运营和几百号审核人员。他们要确保内容不触犯底线:内容真实可信,不违反平台价值观。

其中,王琦(化名)所在的团队负责输出内容审核策略,并对效果进行验收。关于虚假内容,他们有两个相应的标签:“科学不实”和“真实性存疑”,只要打上其中一个,该帖子轻则被限流,重则直接下线。

“我们对不真实的内容从来都是零容忍的。”王琦告诉雪豹财经社,但难点在于如何精准又高效地判断内容是否属实。“科学不实相对好判断,真实性就难了。这毕竟是一个社区,每天百万量级的新内容,如果一一核实细节,那么人力再扩大10倍都不够。”

治理虚假内容的另一个渠道是举报。审核人员会根据举报重点审查相关帖文,但同样会遇到不少难以判断的案例。黄渊普认为,举报机制并不合理:“知乎目前的机制,发布恶意匿名提问和匿名回答的门槛太低,事先缺合格审核、事后只删除了事。知乎需要去调整其发布提问和回答的机制,提升造谣的门槛和成本。”

运营李斐是通过媒体得知匿名发帖功能下线的消息,“至少据我所知,内部事前没有做过测试。”在她看来,匿名发帖注定将成为历史,“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内容多样性将减少,对用户消费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取消匿名发帖功能,能否杜绝假故事?王琦认为很难:“以天价彩礼案为例,即便对方是用真实ID发帖,我们也无法判断他说的是不是事实。”

在知乎“如何看待知乎取消匿名功能”的热帖下,一位网友调侃:“囤它几百几千个小号,需要编故事的时候,选一个就可以。”

在社区治理上,知乎要做的还有很多。https://t.cn/A6079VqI

6月下旬和7月初的碎片
团购韩餐9.9,小菜贼多,土豆泥好好吃但只加了一次就没了。回到家收到了联合国公益捐赠证书和戒指开心。
依然是最近一个月喜欢吃的淋菜淋粉,每次吃下来都要40左右,苕皮是真好吃。
新的糖水铺,之前就知道了,雅馨这次怂恿我们去买,真的是不甜的糖水,是我对糖水的最高评价!
抖音团购樱子的热压饼,好吃的,芝士拉丝爱了。阳江吃货雷达,喜欢开着摩托车电动车到处逛,找到个煎饼果子、三文治等等,随便拍拍。
和文柳约着看消失的她前尝试了家新店,干锅肥肠好好吃,第二天就带团队小伙伴再来晚饭哈哈。那晚人均挺贵的,觉得不好吃了,但是聊了好久,吃完本想带他们去吃不甜的糖水结果没营业,改去秋树,整晚下来好撑。
7月初依然是吃了好多次麻辣烫淋菜淋粉所以没记录了,重复不想再拍。
寿喜烧是中职学生考试那天和同事去吃的,好久没吃了纪录了一下,裹蛋液好吃,188一片的m12没舍得吃,吃的第二贵的牛肉,其实还是没那么滑嫩。人均160性价比不高。
终于到中职学生考完试开完会放假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友方谁厉害,就多看看他这一个,不用想着都救。我的好多尽力局都是惨败在队友无脑上....最后,游戏已删。
  • 手相女人小拇指长得好,代表晚年福气就越大,(结合生辰八字有财官出现,或者官印为用)可一世享清福的手相!第三、女人手相的掌背有肉,肤如凝脂,少露青筋,一生财运颇佳
  • #摩登兄弟[超话]#✦∘⋆⋄ ︎ 放弃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坚持只需一个信念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温柔和善良刘宇宁你最棒@摩登兄弟刘宇宁 ღゝ◡╹
  • 所以95%以上的人,应该定投指数基金。摘自【乐趣老师的微博整理】 ​​​​​板块交替规则波浪存在交替规则,板块同样也有交替规则,上一轮牛市大涨的板块,下一轮牛市
  • 你不是那个样子的吗谁都喜欢美好的东西,所以一个人啊,要活出自己的光彩自己有光彩,别人才能爱你还记得那年的夏天,椰子树占据了海边,太阳光灿烂得刺眼。你想一想,你会
  • 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简单介绍以下元辰宫1、ling投胎为人后,由意识心智能量会在ling界形成一座房子,这座房子就叫元辰宫。元辰宫体现的内外状态
  • 【英语口语小知识:与“吃”相关的英语口语】1. pig out 狼吞虎咽、大吃特吃-I found Sam in front of the TV, piggi
  • 钟南山表示,要实现群体免疫,假设疫苗保护率达70%,全球接种率需达89.2%;若疫苗保护率能达到更为理想的80%,全球接种率亦需达78%。#SanrioChar
  • 其实最终分手了还能不能一起合伙工作,这个主要看自己的感觉,看双方的情况和想法是什么样的了。没有什么永恒,也没有太多执念,放下我执,放松…虽然难,慢慢来,毕竟大多
  • 从共青团福建省委“寻访乡村追梦人活动”中,经导师实地寻访评审推荐的优秀乡村青年创业者中选出福建省九地市的30位代表,五月一日开始,将分批在省内永辉超市近万个显示
  • #初中英语教资面试# 人品大爆发 第一场抽中口语课 打电话的大概是Maria's mother:May I speak to Maria?Sally:She i
  • 回东廊台这是智旻毕业的小学,据说这里安置了很多可以体验的设施!今天小编准备了~2019年2,000人去打卡过的!
  • #比特币[超话]# 大饼午间行情分析:今日凌晨大饼一路阶梯式上行到达最高57351受阻于布林带上轨,多头动力不足开始回撤,早间到达最低点位55168,目前币价呈
  • [亲亲][亲亲]#蔡徐坤[超话]#前天晚上《奔跑吧》播出的第三期正片,大家一直在寻找的W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竟然是我们看起来最人畜无害的猪咪!所以我们猪咪是最聪
  • 观看老一辈刘德华、周润发等都是很正派、很大气,很端正的面相,就是一眼看到正义感。观看老一辈刘德华、周润发等都是很正派、很大气,很端正的面相,就是一眼看到正义感。
  • 在家里,很多人喜欢用点燃的白酒搓背,虽说白酒的酒精含量稍低,但是遇上火源依然是很猛烈的,也提醒大家:不管是工作还是家里,使用含酒精的物品都需要十分谨慎。女子这次
  • ##挽回机构是真的能挽回吗##挽回机构的第三方介入有用吗##挽回机构有用吗#你觉得自己对他很好,然而他不仅不领情,还责怪你多事。1,把别人都当成傻瓜的人,才是真
  • 与市面上很多保质期较长的面包不同,桃李一出道,打的就是短保,保质期4-15天,让追求品质的人,吃得上新鲜无添加的面包,这是老吴的初衷,也正是这一初衷,桃李面包从
  • 在这其中,深圳年均增长72万人,广州59万人,佛山23万,东莞22万人……网红城市杭州,号称是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之都,把上海摁在了“环杭城市”的位置上,实际年均增
  • omi一般早上的拌面我是给加辅食袋装成品肉泥的,可是这天刚好吃完了,就弄了简单的葱油拌面。在嘴里又很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