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不乱

南怀瑾先生:任何功夫都要一心不乱,几人真能做到?其实也不难(一)

南懷瑾先生 《南師如是說》

我们念佛修行,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很起码的要求。但是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人念佛真能得到一心不乱、得到三昧正受呢?恐怕很少,对不对?我想大家也有同感。如果真能念到一心不乱的话,往生西方绝对没有问题,甚至不生西方,就在今生今世这一步证得一个果位,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一心不乱不光是念佛法门的初步目标,其他任何修行方法,基本上都要做到一心不乱。即使修学一切外道功夫,也同样以此为追求的对象。所谓外道并非骂人的话,不是排斥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依佛经言,凡是不识本心,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因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这个心所造作,你学密宗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全由这个心在施为。像一般道家的守窍练气等等功夫,基本上要想得到成就,也非得做到一心不乱不可;甚至于普通世间的各类学问技艺,同样讲求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否则很难有大成就。一心不乱的功夫就有这么重要。

进一步说,假使真证得一心不乱的境界,继续精进不已,那么,到达最高的成就,便成了佛。成了佛自然一心不乱,但是这个一心不乱,同念佛法门初步意识上修得的一心不乱,是大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心不乱包括由最初念佛的一心不乱,直到最后成就佛果的一心不乱,而此二者之间的界限和差别,在哪里呢?

我们要了解,由于古代中文词汇不足,因此佛经上这个“心”字,有时是代表我们凡夫散乱的感情思想,所有的胡思乱想都叫它做心,也称为妄心或者妄想,这个虚妄不实的东西,非常困扰人,让一切众生永远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不得解脱;有时这个“心”别有所指,代表圆满无缺的“真知”道体,即是法界全在一心,或者一心包含一切法界。“法界”为佛学专用名词,普通学术上称为“宇宙”。宇宙代表上下无穷尽的时间,以及四面八方无量无边的空间。这观念已经令人感觉很大了,但是佛学在翻译上并不采用,改以“法界”称之。法界的含义更为广阔,涵盖了宇宙这观念。因此,最终真正究竟的一心不乱,不是在意识妄想心的层面上,而是法界一心,一心法界;也等于所谓的“真如法界”。

禅宗祖师们常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又说:“心外无佛。”意思都是一样。《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正是最后彻彻底底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就有这两种层次上的分别。刚开始修行时,不管是学禅学净、修密作观,所追求的功夫,都是属于初步的一心不乱。这个初步的一心不乱,依我们现在的平常用语来讲,便是做任何事情,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要精神完全统一,注意力绝对集中。如此,修行才能建立起强固的基础。……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然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这生命才活着。生命就是一口气。

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那么,什么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

现在我做个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帐,明天三点半前不将足够的钞票存入银行,人家那张支票轧进去,就要退票,你自然成了票据犯,隔不了多久法院要请你到看守所去坐坐。可是明天实在凑不出这笔钱来。此时你坐在这里念佛,心里直挂着明天那张支票,三点半一到,怎么办?那真是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念念不忘,整个心都悬在这件事情上面,无法忘怀。像这样子的念,才是我们念佛所需要的。

南无阿弥陀佛❤️[七时吉祥]

#读书[超话]##禅语悟道##一心不乱##禅理智慧#

《六祖坛经》连载13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觅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②;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竞,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南怀瑾先生:任何功夫都要一心不乱,几人真能做到?其实也不难(一)

南懷瑾先生 南師如是說

我们念佛修行,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很起码的要求。但是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人念佛真能得到一心不乱、得到三昧正受呢?恐怕很少,对不对?我想大家也有同感。如果真能念到一心不乱的话,往生西方绝对没有问题,甚至不生西方,就在今生今世这一步证得一个果位,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一心不乱不光是念佛法门的初步目标,其他任何修行方法,基本上都要做到一心不乱。即使修学一切外道功夫,也同样以此为追求的对象。所谓外道并非骂人的话,不是排斥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依佛经言,凡是不识本心,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因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这个心所造作,你学密宗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全由这个心在施为。像一般道家的守窍练气等等功夫,基本上要想得到成就,也非得做到一心不乱不可;甚至于普通世间的各类学问技艺,同样讲求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否则很难有大成就。一心不乱的功夫就有这么重要。

进一步说,假使真证得一心不乱的境界,继续精进不已,那么,到达最高的成就,便成了佛。成了佛自然一心不乱,但是这个一心不乱,同念佛法门初步意识上修得的一心不乱,是大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心不乱包括由最初念佛的一心不乱,直到最后成就佛果的一心不乱,而此二者之间的界限和差别,在哪里呢?

我们要了解,由于古代中文词汇不足,因此佛经上这个“心”字,有时是代表我们凡夫散乱的感情思想,所有的胡思乱想都叫它做心,也称为妄心或者妄想,这个虚妄不实的东西,非常困扰人,让一切众生永远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不得解脱;有时这个“心”别有所指,代表圆满无缺的“真知”道体,即是法界全在一心,或者一心包含一切法界。“法界”为佛学专用名词,普通学术上称为“宇宙”。宇宙代表上下无穷尽的时间,以及四面八方无量无边的空间。这观念已经令人感觉很大了,但是佛学在翻译上并不采用,改以“法界”称之。法界的含义更为广阔,涵盖了宇宙这观念。因此,最终真正究竟的一心不乱,不是在意识妄想心的层面上,而是法界一心,一心法界;也等于所谓的“真如法界”。禅宗祖师们常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又说:“心外无佛。”意思都是一样。《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正是最后彻彻底底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就有这两种层次上的分别。刚开始修行时,不管是学禅学净、修密作观,所追求的功夫,都是属于初步的一心不乱。这个初步的一心不乱,依我们现在的平常用语来讲,便是做任何事情,在任何状况之下,都要精神完全统一,注意力绝对集中。如此,修行才能建立起强固的基础。……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然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这生命才活着。生命就是一口气。

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那么,什么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现在我做个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帐,明天三点半前不将足够的钞票存入银行,人家那张支票轧进去,就要退票,你自然成了票据犯,隔不了多久法院要请你到看守所去坐坐。可是明天实在凑不出这笔钱来。此时你坐在这里念佛,心里直挂着明天那张支票,三点半一到,怎么办?那真是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念念不忘,整个心都悬在这件事情上面,无法忘怀。像这样子的念,才是我们念佛所需要的。#佛法看世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手账也是普通本子也能做计划写日记为什么要花多余的钱在某些设计上啊,这些钱存着不好吗24了一点点存款都没有,悟了,就是一整个退坑的动作给到,远离消费主义陷阱[抓狂
  • #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昆明车展##第23届昆明国际车展##昆明国际车展##昆明##昆明身边事##青春靓丽车模##车展模特##车展##车模##七彩云南,一路
  • 刚才刷抖音看到西西的抖音,过几天要结婚了,可是妈妈却不能参加妈妈过世刚刚一年,她很怀念妈妈我看着看着,眼泪就不停的流翻到了朋友圈,老爸临终前的那些记录突然好想好
  • 我的确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一些人:有的会关心并在意一棵树,为它拍照;有的走在路上会侧过头或抬头欣赏树;有的在谈论下辈子想变成什么的时候,说:“我想成为一棵树。目
  • 比如对待徒弟他常常施以援手,爱徒贾玲早年就得到了他不少的帮助,而冯巩吃饭时遇到粉丝合影,也常常放下手里的筷子与之合影,并告诫徒弟,这是我们的上帝。比如对待徒弟他
  • 他把有恩于己的人舍弃,结交上一个势力比较大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又会故伎重演……所以,跟这种人打交道没有任何意义。他把有恩于己的人舍弃,结交上一个势力比较大的,
  •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MOONSUN[超话]#突然想起来之前⭐送玫瑰+满天星,然后吧这两花合在一起花语是真爱、纯粹的爱。”srds还是快出小婚队肖战真诚
  • 【 西宁市关于划定部分区域为中、高风险区的通告】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快制快遏制疫情传播风险,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
  • #许佳琪[超话]# #七夕情人节快乐# 那一次的遇见,让我邂逅了你,因为对我而言,那一瞬间我永远无法忘记,因为那是我的愿!#许佳琪[超话]##和你心动七夕##
  • 史彭元该片的监制耐安是中国内地著名制片人,曾担任《浮城谜事》《推拿》《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知名影片的制片人,主演史彭元因在2020年现象级网剧《隐秘的角落》中饰
  • 一开始不管是出轨的人还是婚外恋的对象,都会对这种关系产生焦虑、紧张的感觉,特别是男方。甚至他们还会对于这种关系有一种理直气壮,觉得自己和对方又没有发生什么。
  • 想念一个人 不需要语言 却需要的勇气 [放假]当你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独自品味孤独的时候 当你静坐一隅 默默的感受心里那份惆怅的时候[哆啦A梦害怕]你会感悟[静
  • 人物的部分为电影增添几分曲折温情和感动(除了打狗队,觉得每一部抓狗队的成员都选角得特别……十分具有凶神恶煞的神态)一些形式主义国家应该有的行为都有表现,觉得十分
  • 影片虽然全程都在描述有铁和贵英两口子面对再苦再难都生活也在寻找他们的浪漫——无论是有铁给贵英准备的新毛呢大衣,还是贵英在秋收农忙结束后用小麦粒压在有铁那粗犷手上
  • 我下午的目标是模仿老师的读音,可我总好读错音。在我姐姐的一番细心指导下,她一遍一遍地给我修音,一我一遍一遍的朗读后,差不多可以正确地读下来了。
  • 我们对别人说吉祥的话,其实就等于在给别人送祝福,也是在给自己送祝福;反之,你若总是抱怨、说丧气话,对方也会受你的影响而变得沮丧,你周边的氛围就会越来越差。言
  • 我每天都看着姐姐和姐夫互相吐槽,每天吵架,动不动就找我互相评理,天天看着他们这样真的很快乐,他们嘴巴说着嫌弃地方的话,但是想当初啊他们可是千方百计也要在一起,嘿
  • 所以,善于观察一切境界,把他变成逆增上缘,这个是一个修行人会转识成智的根本,转分别心为不分别,其实都在你的心,既然万法唯心现量,那么我们懂得这颗心,要好好地调伏
  • #那山、那人、那狗[电影]# 下午我还夸自己泪点变高了 没想到晚上就打脸了这部片子真的太令人感动了“大山”里藏着父与子 人与人 人与狗 人与山 最朴实最真挚的情
  • 怪只怪《重生之门》质量太高[哼]被排挤是他的命运我了解[哼]#重生之门提档0427#另一部都市言情剧即使想撤档到五一黄金期也不是不行嘛,毕竟播出时间平台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