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九爷胤禟一开始支持八爷胤禩,后来又和八爷一起改为支持十四爷胤禵,其中一直是作为“智囊”一样的存在。在雍正眼里,胤禟是除了胤禩之外,最为可恶的一个对手,当他登上皇位之后,当然就要和这位九弟算一算旧账。但是,这并不是雍正杀死胤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胤禟不服雍正!正是这种作死的举动,为他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胤禟是康熙第九子,雍正继位之后为了避讳改为允禟。他的母亲是宜妃,深得康熙喜爱,曾为康熙生下了三个儿子。胤禟自由好学,十分聪明,据说还自学过外语,可以说是才华横溢,所以对雍正就有些看不起。即使是在雍正夺了皇位之后,这种看法依然没有改变。

康熙死后,雍正依靠隆科多控制了宫廷,这才通知各位兄弟们前来。这时候最先赶来的却是宜妃,而且谱摆的很大,就像自己是皇太后一样,这让雍正十分不满。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记载,雍正曾下旨说,“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随后来到的胤禟对雍正也不怎么尊敬,他没有向雍正行君臣之礼,而是直接到康熙遗体前和雍正并排坐下,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不承认雍正的皇位,雍正认为胤禟“无人臣之礼”。不仅如此,胤禟还大声质问雍正,咱爹到底怎么死的?凭什么是你做皇帝?有没有遗诏啊?让雍正很是下不来台。

虽然当时为了稳定局势,雍正对胤禟采取了隐忍的态度,但新仇旧恨放在一起,雍正恐怕已经对胤禟起了杀心。

除去以上两个因素之外,雍正杀胤禟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胤禟真的很有钱。本来胤禟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但他的三女儿嫁给了明珠的孙子之后,两家就开始有频繁的生意往来,胤禟的财富迅速增长。此外,胤禟还是一个做生意的天才,除了通过田产、房屋、当铺这些常规产业赚钱之外,还利用自己的皇子身份从东北往关内走私人参,以从中获利。慢慢积累下来,胤禟通过明里暗里的交易,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所有康熙皇子中当之无愧的“财神爷”,这让雍正多少看的有些“眼红”。

雍正元年(1723年)初,雍正皇帝以“遵循旧制”为由,派遣胤禟前往西北。实际上,就是让人把胤禟监视了起来。但是,胤禟没把雍正的命令当回事,他再三请求缓行,赖在京城不走,这在雍正看来就是不给我这个皇帝面子啊,这还了得?

最后,胤禟在雍正的严厉督促下来到了西北,但当时镇守西北的大将军年羹尧打了个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利用胤禟来牵制雍正,所以对胤禟十分宽容。在这种环境下,本来就不服气雍正的胤禟就更加肆无忌惮,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

比如,胤禟在西北大肆圈占牧地,并且还不服当地官员管理,雍正听说后派人责问他,他居然回复说,“你是皇帝,说什么是什么,我能说啥?”不满、不服的意思十分明显。

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让当地人称呼他为“九王”,并且大肆散布雍正打压众兄弟的言论。而且,胤禟与家人的通信,是用皇帝才能用的朱笔书写,还是用拉丁文写的,当时满朝无人能识,这就相当于密码信了,雍正当然认为胤禟有不轨的意图。

就这样,胤禟的一系列“口服心不服”,一再挑战雍正“底线”的行为,促使雍正最终下定决心。对自己的这位反对者,进行严厉的惩治。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被革黄带子,削除宗籍,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思是“令人讨厌”。之后,胤禟被押解到了保定,圈禁起来。

被圈禁的胤禟生活十分凄惨,雍正下令,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亦不得给予。到了夏天,胤禟铁锁在身,手足拘禁,时常昏迷,他的家人用冷水喷洒才能使其保持清醒。终于,历经三个半月的折磨后,胤禟死于禁所之中。

至于胤禟是不是雍正下令杀死的,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就算雍正不下手,在那样的圈禁生活环境中,胤禟也支撑不了多久,区别只在于早死还是晚死几天而已。

纵观雍正登基之后胤禟的表现,可以说是将“不服”表现的太过于明显了,不仅是在私下里有着“悖逆”的行为,甚至在公开场合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雍正的“鄙夷”。雍正“杀”胤禟,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但我以为其中大部分还应该是为了“泄私愤”。

或许,胤禟在雍正登上皇位之后,早已心如死灰,看着这个心狠手辣、心口不一,事事处处都不如自己八哥胤禩、不如自己十四弟胤禵的家伙,在他的面前耀武扬威、横行霸道,胤禵只想用自己的生命,让雍正背上一个弑弟的千古骂名!

五十多年后,乾隆皇帝为胤禟等人平反,恢复了胤禟及其后人的宗室身份。惨烈的“九子夺嫡”才终于落下了帷幕!#历史#

明成祖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但第四子朱高爔出生后没满月就死了,所以长大成人的就三个。明宣宗朱瞻基是大儿子朱高炽的嫡长子,所以他实际上只有两个叔叔,二叔叫朱高煦,三叔叫朱高燧。

帝王之家难有亲情可言,朱瞻基自从懂事起就开始跟两个叔叔斗争,一直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当然,这场斗争最后胜利者是朱瞻基,其过程可分为“文斗”和“武斗”两个阶段。

斗争是从“文斗”开始的。

话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天下后,立刻就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朱棣更喜欢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二儿子朱高煦,但长子朱高炽却是当年太祖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燕王世子,况且按照“立嫡立长”的继承原则,朱高炽得到了大多数文武大臣的支持。

正在朱棣犹豫不决的时候,明朝三大才子之首解缙对朱棣说了一句“好圣孙”!这里的“圣孙“指的就是朱瞻基,意思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你若让朱高炽继承皇位,至少可保大明三代之内的兴盛。朱棣点头称是,这才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这样一来,朱高煦就很不高兴了,毕竟朱棣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曾亲自允诺,只要他好好打仗将来就让他做太子,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嘛。当然,朱高煦的牢骚不敢冲着朱棣发,但却伙同朱高燧,在暗地里想方设法陷害朱高炽,以求谋取太子之位。

朱高炽是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的,这个时候朱瞻基只有五六岁,还帮不上什么忙。所以,这段时间里朱高炽吃了不少苦头,多次被朱棣训斥。追随他的人也被陷害了不少,比如前文提到的立储第一功臣解缙,就被朱高煦陷害而遭到罢黜,几年后惨死狱中。

到了永乐九年,朱瞻基已经12岁了,朱棣正式册封他为皇太孙,而且时时处处表现出对这个孙子的喜爱之情。朱棣常常把朱瞻基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做皇帝。在第二次北征蒙古的时候,朱棣甚至带着朱瞻基上了前线,刻意让他立下军功,为将来做皇帝立下威望。此外,朱棣还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夏原吉辅佐朱瞻基,培养他的政治才能。总而言之,朱棣费尽心机,要把朱瞻基培养成一代明君。

这个时候,朱瞻基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已经参与到自己父亲与两个叔叔之间的斗争来了。当然,此时朱棣还活着,彼此之间的斗争还算比较克制,属于“文斗”。

有一次,朱棣让朱高炽兄弟去拜谒孝陵。按照地位和辈分,朱高炽走在最前面,朱高煦跟在后面,朱瞻基又在后面。由于朱高炽先天有腿疾,长的又很胖,走路必须得让两个太监扶着,就这样还是经常跌跤。于是,朱高煦在面笑话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不了跟在身后的朱瞻基立刻为父亲出头,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这里的记载很有意思了,朱高煦回头看到朱瞻基,居然会大惊失色,可见他对这个侄子恐怕不仅是有些忌惮,而是有些畏惧了。这充分说明,朱高煦在于朱高炽的斗争中,曾经吃过朱瞻基的亏,所以才会对朱瞻基畏惧。这个时候,朱瞻基应该不会超过18岁。

朱棣死后,朱高炽顺利继位,是为明仁宗。但是,朱高炽的身体不好,朱高煦就派了很多人在北京刺探情报,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拨人往返于北京和他就藩的乐安之间。不到一年,朱高炽病死,朱高煦率先得到消息,准备截杀太子朱瞻基。

此时朱瞻基正在南京,距离北京比朱高煦远很多,按说朱高煦有充足的时间设置埋伏。但是,朱瞻基很果断,他接到消息后,只带了少数人马连夜启程,速度快到朱高煦没反应过来。等到朱高煦布置埋伏的时候,却得到了朱瞻基已经在北京继位的消息。

半路截杀这件事情,估计朱高煦和朱瞻基心里都明白,彼此心照不宣,但是两人都没有提出来。朱高煦装模作样的上书,陈述了四条自己对治理国家的建议,朱瞻基全部采纳。而朱瞻基对两个叔叔也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大肆赏赐,而且只要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朱瞻基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

这个时候,其实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前面大家还相互照顾着脸面,但很快朱瞻基与两个叔叔之间的斗争就从“文斗”进入到了“武斗”阶段。

朱瞻基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在他看来这和他父亲朱棣造反时的情形一模一样,可惜他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在得到朱高煦叛乱的消息后,朱瞻基再三思量后,决定御驾亲征,调拨大军围攻乐安。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搞笑了,朱瞻基的大军一到,立刻给朱高煦写了一封劝降信,意思大概是你要是现在投降,我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开打了你被我抓住可就不客气了。估摸着当时朱瞻基也就是稍微意思一下,哪里想得到,朱高煦一看到是朱瞻基亲征,立刻就吓尿了,当晚就跑出来请求投降,并且把追随他造反的部下全卖了,搞得朱瞻基也有些“措手不及”,没有机会大发神威了。

朱高煦投降以后,朱瞻基果然没有杀他,而是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后来又一次朱瞻基去看朱高煦,也不知道朱高煦怎么想的,可能是觉得上次造反时候轻易投降显得太low了,想找机会逞一逞英雄,居然偷偷伸出脚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

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给扣在了下面。朱高煦不服,竟然将大缸顶了起来。这下,朱瞻基更加暴怒,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朱高煦被处置后,老三朱高燧很害怕,于是主动交出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宗朱瞻基收回护卫,但无收回仪卫司,总算是给这位三叔留了一点面子。

综合来看,朱瞻基和两个叔叔之间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但是无论是计谋和能力上,朱瞻基都要比朱高煦和朱高燧高出不止一筹,最后取得胜利也是必然之事。只是朱高煦自不量力,认不清现实,结果惨死铜缸之中。朱高燧认清了形势,主动交出权力,比二哥多活了六年,算是得了个善终。#历史那些事#

公元1447年12月9日,明皇帝明宪宗的朱见深出生。年号到期。他不像父亲那样热情,喜欢冒险。他的性格安静、慎重、宽大,信任大臣。一朝化后,政局基本稳定。但是,成化到了一朝,弊端很多,其中受害严重,给明代以后的历史带来巨大影响的只不过是西工厂、皇庄、传奉官三件而已。#中国现代史# https://t.cn/z8oIxl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前面讲了那么多关于暗合的内容,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问题:天干有十个,两个一组相合则有五组合,爲什麽干支暗合的情况只有八组呢?乙干和己干是不是没有暗合的干支组合
  • 就比如昨天的电力,所有人都在吐槽一日游的时候,你就留意找找,板块节奏上,有没有那种能符合突破的。在市场上独立赚过钱的人,对商业模式极其敏感,见多看多,聊两句或者
  • 对大脑产生生物电流刺激的方式是人的身心合一的行动,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越丰富,带给大脑的各种刺激就越丰富,大脑里生长出来的神经连接,也就越丰富,人生的感受也就越丰富
  • 夏天的烦热,让人心焦,尤其遇到多日的湿热天气,更是忿忿的,莫名的恼;汗流浃背不说,但说那那粘粘的、闷闷的感觉就让人窒息,仿佛泡在泥缸里,动,动不得,出,出不得。
  • 他作为一个博主 他怎么做你才能要满意呢 多少人等着他吃饭呢 他也有压力 每天晚上十点都在快手直播 除非有事还要跟你们请假 他有时候真的已经很累了 还要睡到九点半
  • ——德鲁伊20、人生并不像一年四季那样分明,40岁的相扑选手就算老,但50多岁的政客还会被称之为菜鸟,很难确切区分多少岁算是老人,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自己老了没有。
  • 伊朗如今的一号人物哈梅内伊年事已高,但因为莱希作为有力竞争者,保证了伊朗不会出现政治空白。此前,由于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伊朗对以方发动导弹袭击,这件事当时用
  • #蓝色监狱[超话]#1.凯撒国现原画展四个吧唧 25r/个(国现) 2.凯撒原画展拍立得2张 15/张 (国现) 3.凯撒个人池一盒60定金 全款198不包国际
  • 7.路边随便找了一家徐州菜馆,忘了什么名字了,他家的肥肠臭豆腐锅真是特色,一个饭店让我点的臭豆腐锅给熏的像厕所一样风景的话,就云龙山和云龙湖来说,如果拿来跟大明
  •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 我觉得趁年轻应该多出去外面看看 到不同的城市 看不同的风景 在短暂的青春里 我们应该活在当下 第一次 一个人出去旅行 第一次一个人住酒店 当
  • 真的不明白有的话要去为难她,她结婚时为了孩子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10年婚姻让她遍体鳞伤,她本来就是骄傲的人,就一段婚姻,让她失去的太多了,大s其实是人善心美的
  • 一起迎接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你准备好畅饮一番,享受这份清爽了吗?别忘了分享你的夏日解渴秘籍哦!
  • 来,跟随我的脚步,解锁一种全新的巡游方式——燎照之骑,让你成为风驰电掣的骑士,驰骋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孩子们可以在宽大的后座尽情嬉戏,而我则驾驶着这辆可靠而强大
  • #王牌竞速# #王牌竞速[超话]# Hey,亲爱的车手大家好,我是这次“扫咩”特别行动的队长-西理。[老师夸夸]紧身衣,皮手套扎脏辫,别腰包海岛·all col
  • 关于我(随缘月,毒唯慎关)主页挂@初依要早睡_专祎ing ,以后一起追祎呀,依依宝宝[给你小心心]2018.1.27喜欢鞠[老师爱你]2018.6.30入坑,但
  • 进入20世纪,随着现代主义的多样化发展,风景油画的形式和内涵不断丰富,从抽象表现主义的激情挥洒到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构造,风景不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是成为了艺术家
  • #热评热转领红包# 我看到一个超级神的评论:“这道菜简直就是口味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吃完感觉人生都亮了!至于我自己的优质评论嘛,我曾在一篇美食视频下写道:“这道菜
  • 而广袤无垠的草原,如伊拉草原、小中甸花海等,则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一帧都让人心旷神怡。家门口的月季开花了水杉树叶换了新芽迎春爬满了墙头,奶奶听说我们要回来头一
  • 咳咳~我要减肥了勒,还要好好练字,哈哈哈,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好笑[求饶]虽然妈妈说你现在还练个什么字,可是我是真的胖了,嘿咻嘿咻,连忙在床上做几个卷腹动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