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禁塑令”进入倒计时 @东方人准备好了么
大家平常去超市东西,别看买的东西不多,一趟下来,大大小小的物品包装,手上有了不少的塑料袋。平时订外卖也一样,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饮料杯都会装在塑料袋里面,但最近一些市民可能会发现,拿到手的塑料袋有了一些变化。2020年12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东方各界意识先行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环保袋替代普通的塑料袋,助力环保。

在全市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动员会后,东方市机关事务局立即跟相关厂家联系并购买可降解垃圾袋,这两天订购的五千个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到货了。市机关事务局对单位所有股室原来使用的传统垃圾袋进行了更换,并强调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率先垂范,不但要带头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还要宣传引导家人和朋友使用,当好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示范员、宣传员、推广员。

东方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办事员 倪海昌:这次我们东方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是响应了国家号召,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实全省“禁塑”,带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垃圾袋,宣传号召全市人民不再购买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除了机关事务局,东方市其他机关单位以及医院、超市等地也陆续开始使用及售卖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

现场同期声 以后那种塑料的一次性产品我们不卖了,这种环保的塑料制品全部都要上架。以后客人过来买,你们就引导他们过来买,将来我们要全部卖这种一次性环保的塑料制品,原来那些已经不卖了。

位于感恩北路的正正平价超市这两天正在上架新进货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碗、纸杯等餐具,这些一次性环保可降解塑料餐具不同于以往的塑料餐具,使用丢弃后可自动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无毒害、焚烧不产生二噁英等有害致癌物。住在附近的居民符拈发看到超市禁塑宣传,准备买点可降解的塑料餐具回家备用。

市民符拈发: 听人家说这里的新产品,那些环保杯呀,环保碗、碟用了还环保,很好的,价钱又实惠,所以说我才赶紧来买,用了不污染环境。

据超市负责人说,店里不仅进购了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具,同时还有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目前店内还剩下一些普通的塑料袋,预计将在一周左右用完,接下来将全面替换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现在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还是免费提供,在使用的时候店员都会提醒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袋。



上午十一点,湖南人饭店来了新的外卖订单,厨师在厨房里忙碌了二十分钟后,菜品出锅了。只见厨师拆开具有全生物降解标识的塑料餐具包装袋,将饭菜装入可降解的塑料餐盒盖紧后,交给外卖骑手。

湖南人饭店经理 符小美:我们是从10月底开始,用可降解系列产品,打包盒、打包袋。我们店也要响应国家“禁塑”的号召,这个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企业也要支持“禁塑”。

据了解,目前东方市场上销售的环保全生物降解环保餐盒、环保袋都是用淀粉、竹子、秸秆等天然材料制成,对人体无危害,降解后也不会对土壤、地表水或空气产生影响,随着禁塑令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选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海南东方盈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喻发善:它的优点是不影响环境,包括打包盒、快餐盒等等,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没有伤害的,是真正的可降解产品。价格相对来讲,有些产品比以前不可降解的反过来还要便宜一些,但其中有一些部分的东西是会比可降解的高一点点,但是消费者应该是消费得起的。

禁塑令施行后,海南对具体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实行名录管理,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提供禁止名录内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公众也应当减少使用禁止名录之外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抵制“白色污染”。

【#1261万亩小龙虾引争议#要虾还是要稻?】麻小、口味虾、卤虾、冰镇虾……大快朵颐地吃上一顿小龙虾是南北吃货们的夏日必修课。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小龙虾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江苏、湖北和湖南等地的稻田养殖。消费者并不了解的是,美味小龙虾背后,正面临一场事关生态环境、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的争论。

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以“稻虾种养”为代表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便为探索其他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对话嘉宾#

张玉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仲桂(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

孟祥胜(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勉(半月谈记者)

#“稻虾种养”有过热趋势#

周勉:
我国的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68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1261万亩,超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四成。一方面有专家指出,不断扩大的稻田养虾规模影响水稻生产,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通过养虾脱贫致富的农民。究竟要虾还是要稻?

张玉烛:
“稻虾种养”模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对大规模扩张还是持相对谨慎的态度。首先,这种模式要对稻田开沟,会一定程度破坏耕地,虽然这种破坏并非不可逆,但恢复起来也需要时间。其次,在所有稻渔共养的模式里,目前“稻虾种养”有过热的趋势。实际上,在去年4月,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发布过一个通知,已经注意到一些不规范的苗头。湖南是袁隆平院士的“根据地”之一,他一直强调,产量和质量是一对矛盾,产量是基础,提高粮食质量不能牺牲这个基础。

谢仲桂:
并不是所有的稻田都适合“稻虾种养”,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一个前提。以湖南为例,经过我们的测算,全省大概有20%的稻田是适宜这种模式的,虽然还有潜力可供挖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盲目发展。同时,这种模式在投苗比例、土壤影响、底泥影响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一些品种也面临种质退化严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目前,我们和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正在加紧上述方面的研究,力求跟上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

#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孟祥胜:
“稻虾种养”可以说是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南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跑线”。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15年,南县稻虾种养面积为8万亩,2019年达55万亩。种养户亩平收入达6000元,效益3000元左右,较常规种植水稻每亩增收2000多元。没有“稻虾种养”前,南县本地大米每斤价格在2.1元到2.6元,现在达到每斤8元。全县相关从业人员达12.8万人,共有约1.5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养虾脱贫。

养虾还催生了专业合作社196家、家庭农场132家,并带动发展小龙虾主题餐饮店400多家(含夜市),研发新菜品30多种。可以说,“稻虾种养”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效果都十分明显。

谢仲桂:
水产品是食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也是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稳定粮食产量的角度来说,稻渔模式可能贡献不大,但从保障水产品供给来说,其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

我国很多大江大河大湖都实行了严格的禁捕令。2019年,湖南省包括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在内的全部水域,仅有8万吨捕捞产出。禁投肥、禁围栏、禁网箱后,天然水域的养殖产出也基本为零。再加上传统池塘因为用地矛盾、环保投入等原因也很难再有增加。因此,稻田就成为目前主要、关键的渔业补充途径。

张玉烛:
首先,湖南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来说比较高,而稻渔模式特别是“稻虾种养”要求耕地长期灌水,这是有利于降低重金属含量的。其次,传统的粮食生产模式下,农民如果没有国家补贴,几乎是不赚钱甚至会亏本的,而稻渔种养模式下,农民的增收幅度相当明显。第三,它的火爆,带动了各个科研团队的研究力度。比如,我们中心已有团队开始专门进行这方面的品种选育,袁隆平院士的“三一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里也有相关的课题。这些研究都可以让我国的农业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趋势。

孟祥胜:
说到小龙虾,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湖北潜江、江苏盱眙和湖南南县,这种知名度已经远远超出这个产业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稻虾产业还带动了南县的全域旅游、电商物流、农田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南县在2018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虾稻米之乡”。因此,不管是政府、行业协会还是种养主体,对于农产品品牌和品质的维护自觉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都在积极主动开展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和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建设。

#科学把控,算好粮食安全的账#
周勉:
“稻虾种养”面临的争议,本质上是粮食安全的账究竟要如何算。我认为,有争议并不可怕,但要警惕各路人马来“算账”,最终却由农民和消费者来“埋单”的情况出现。类似的教训已经太多,应当极力避免。

粮食安全应当包含以下几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环境安全和收入安全等多个方面。前面几个安全都比较好理解,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但最后一个安全往往被忽略。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他农产品,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稳定的、可期的、持续性的收入,就没有人来保障上述安全的实现。算这笔账,既不能将它们孤立割裂,更不能将它们彼此对立起来。

实际上,在传统模式“种粮不赚钱”几乎已成共识的今天,“稻虾种养”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围绕这个产业所做的工作,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积极思考。

张玉烛:
其实,只要是农业生产行为,都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每当一种农业技术或者农业模式应用到实际生产,既要看到它潜在的“副作用”,也要看到它带来的积极效果。农业科研工作就是要不断去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说杂交水稻,过去被诟病“贪吃”“傲娇”,但经过不断努力,正在改变它在农民心中需要“大肥大水”的种植印象。

孟祥胜:
我想,简单的数据对比并不能完全概括“稻虾种养”的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2017年到2019年,我们通过对比试验和创建示范基地,筛选出了“桃湘优莉晶”“野香优航1573”等一批高档优质稻,探索了“水稻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稻田人工诱导繁育”“室内工厂化人工诱导繁育”等小龙虾种苗繁育技术攻关。联合省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小龙虾从产地环境、良种繁育、标准养殖、大众食品、功能性产品到厨房菜品的系列研究。同时,水稻机插、抛秧技术、有机肥的科学使用技术、溯源体系建设、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知能否这样说,“两利相权取其重”。我认为,只有在脱贫之后,才能更有底气和实力保粮田。如果“一刀切”式地退虾还耕,农民都会出去打工,粮田很可能会撂荒。

周勉:
要虾还是要稻?这对看似无解的矛盾,其实在科学把控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实现共存的。养虾的规模应当严格管控,加快研发农业科技让稻田增产,就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来源:半月谈 图/曹力)

封开县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项目荣获2020年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称号

9月1日,2020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于广州市团校隆重举行。肇庆市粤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申报的:“封”禁毒品“开”放知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项目,经过层层选拔,在全省225个项目中突出重围,荣获2020年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这是肇庆市唯一入围省级赛获奖的禁毒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也是封开县首次入围省级赛评审的项目。

2020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禁毒办、省残联、省红十字会、省学联、省志愿联合会联合开展。据了解,今年共有936个项目申报“益苗计划”省级评审,最终225个项目进入复审名单。

“封”禁毒品“开”放知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项目,是由肇庆市粤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封开县组织成立“禁毒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工+禁毒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在封开县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项目通过 “毒品仿真模型展示、摆放禁毒展板、设置禁毒小游戏、依托学校禁毒基地”等创新服务模式向青少年讲解毒品预防教育知识,增强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并获得学校、社区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在学校、社区形成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同时禁毒氛围还辐射传播到广西边界部分地区,促进社会关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问题。(封开县禁毒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