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一 )
惟覺老和尚
( 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次日,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

碓坊是指舂米的磨坊。

見能腰石舂米,看到惠能在腰上綁著石頭來增加重量,辛勤地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五祖告訴惠能,求道之人的確應當如此為法忘軀。

惠能為了求法,拚了命不顧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是做到了這一點。

人最重視自己的身體,假使現在有一個人,喊他到碓坊去舂米,發現自己踏不動,那他絕對會因此退卻,為什麼?

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

認為踏這個碓很重,身體可能會累出病來!

可是,惠能不這麼想。

即使踏不動,也要想辦法克服,

所以「 為法忘軀 」,綁石頭在身上。

這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得出來的,

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求法,來愛護常住,供養大眾,才做得到。

五祖大師肯定地說:「 當如是乎!」

真正應當像你這樣啊!

藉事顯理
當在問處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於是問:「 米熟了沒有?」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惠能回答:
「 米早已成熟,就是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舂米,要把米穀表皮舂掉,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細微的米灰、碎糠,

必須經過篩子,把所有的米灰、碎糠統統從篩孔刷下來,才成為白米。

此處是用舂米的過程來譬喻開悟。

「 米熟了沒有?」

五祖大師不是問這個米有沒有熟,而是問惠能開悟了沒有?

見道了沒有?

心性在哪裡?

功夫保任好沒有?

還有沒有妄想?

心當中還有沒有煩惱?

如果這念心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還有煩惱、妄想,

還有貪、瞋、癡,

這個米就還沒有熟!

這是用米來譬喻心性。

「 米熟了沒有?」

這句問話,沒有開悟的人就不懂,還以為真是在問米。

譬如說,開悟的人來參訪,

問他:「 這位上座從什麼地方來啊?」

開悟的人絕對不會講:「 我是從台中來。」

「 我是從外雙溪來。」

而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從理上回應,

必然從事上來回答:「 我是從台北來。」

「 我是從某個道場來。」

這種回答就表示沒有開悟。

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就是禪機。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已經熟了,指這念心已契悟了無為法,契悟了心性,沒有貪、瞋、癡了。

可是熟也好、沒有熟也好,只有自己知道。

「猶欠篩在」,只是還沒有人來證明。

聽了這樣的回答,五祖明白惠能已經悟了道,真正契悟了本心,而且保任程度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杖擊碓
明祖師意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惠能悟了什麼呢?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五祖知道惠能是初步地悟了,就再測試他一下,再激勵他,希望惠能大徹大悟。

所以進一步,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用禪杖「 擊碓三下 」。

擊,就是敲打。

碓,就是舂米的碓窩。

碓窩中間有一個洞,米就是倒到這個洞裡面,然後用木棒或是石頭去舂,這種器具稱為碓。

五祖以杖擊碓,打了三下就離開了。

這是什麼意思?

假使不解祖師意,打三下也與自己沒關係,而惠能完全知道其中大意。

即會祖意,當下契會五祖意旨,也知道三下是什麼意思。

三下,是要惠能三鼓時分,即三更,到方丈室來。

所以當夜惠能大師「 三鼓入室 」。

祖以袈裟圍遮,惠能到了五祖的丈室,紙窗裡點著油燈,

五祖大師恐怕外面的人看見室內的動靜,對惠能會有所猜忌,

就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遮住燈光。

為說《金剛經》,為惠能講授《金剛經》,

直到講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義理,惠能就真正大徹大悟了。

惠能是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

有些人誦《金剛經》,看到這句話時,卻充滿疑問,

說:「 我們這念心既是本具的,

為什麼《金剛經》上還要無住、還要生心?

那生出來的就不是本具的了?」

什麼是「 住 」?

有想有念就是住。

佛法的道理,一是小乘,一是大乘,要能圓融會通。

住,看是住到什麼地方?

假使安住在實相上,就是最實在的!

如果是修四念處等觀行,則不是安住在實相上,而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我們這念心若沒有依靠在觀行上,就容易打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

或者感覺無聊,乃至於造惡業。

所以,第一步先要有所住。

念佛、誦經、持咒

...... 這些都是有所住。

念佛,把心依靠在佛號上;

誦經、持咒,把心依靠在經文、咒語上。

有所住,是從方便到究竟的第一步。

這個地方講「 無所住 」,並不是住在四念處上,而是已經超越了。

一般眾生都有我執和法執。

一個人有我執,就會打妄想,佛慈悲為了使眾生超越我執的煩惱,

所以先開立種種法,四念處就是其中的一種法門。

藉著法讓心安住下來,與法相應之後,慢慢地,能破除我執、我相,進一步可以了生死;

但是,如果執著所修的法,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

「 無所住 」是連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不要執著法?

法由心生,心生萬法,心才是根本。

大乘所講的就是「 無所住 」。

心不染著
超越時空

「 住 」:

心有所依靠、有所想,就是住,和我們身體的住是不一樣的。

「 無住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我們這個世間,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你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就住在時間上。

東、西、南、北,內、外、中間都不住,也不住在空間上。

如果想到東方,那就住在方位的概念上了,但是哪個是東?

哪個是西?

哪個是南?

哪個是北?

這都是相對待的,在變化當中,都不是正確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 無住 」,

東西南北不住、內外中間不住,

善惡美醜也不住,

生也不住、

熟也不住,

是這個道理。

不住大小方圓、動靜閒忙、東西南北。

不住就是不要想念,而不是身體離開這個地方。

離就是心要能離開,而不是身體的離開!

我們心不染著,心不攀緣,就離開有所住。

眾生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就有煩惱、有妄想;

有煩惱、妄想,因此沒辦法離開生死。

不住,就是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不想過去,過去的善業、惡業就超越了。

不想未來的事情,心不住在未來。

而現在也不住,哪裡是現在?

悟了這念心,就是現在;

沒有悟,就是生滅。

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現在嗎?

講第一句能聽到,馬上再講第二句,

這時聽到第一句的那念心又滅了,哪一個是現在?

現在心也是在念念遷滅,

念念不斷地在生滅當中,

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子不斷地處在生滅中。

想到過去,是生;

想到現在,過去又滅掉了。

想到現在如何用功,想到未來要成道、要證果,未來要得個名、得個利

...... 這樣子想,就是想到未來的事情了,這一些都是念頭。

想到過去,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未來,念頭還是在活動;

想現在,現在這個心還是在攀緣。

這就告訴我們,不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不可住,十方世界也不可住

—— 想到東方,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西方,還是念頭在活動。

所以時間也不可住,空間也不可住。

清明無住
真心即現

「 住 」就是想念,就是攀緣。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是什麼境界?

是個定境。

然而假使我們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也不想美醜,

可是這時候心卻在無聊、昏沉當中,這是不是道?

這還不是的。

所以不但要不攀緣、不顛倒,不住空間、不住時間,

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才是「 生心 」。

心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本具的!

這個地方講「 生心 」,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

「 生心 」—清淨心現前了!

生出來了就是指「 現前 」了,不是另外有一個「 生滅 」的「 生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心就是佛心,這念心就是慧;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超越時空,不想時間、不想空間這個心就是定。

這念心達到定慧不二,一下就契悟菩提心了。

菩提心,就是定慧不二的心。

漸次修證,是先要修定,有了定,而後啟發智慧。

而契悟到「 無住生心 」的這念心,

即戒、即定、即慧,

戒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就是本具的清淨心。

所以,五祖大師講到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大師馬上相應,就契悟了本具的覺性。

安住實相
法中之王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實相。

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 無住生心 」,行住坐臥都「 無住生心 」,這就要靠功夫了。

順境、逆境都一樣,穿衣、吃飯都是這個。

所以祖師講

「 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 」,

就是如此。

因為挑柴運米,這個心都是無住心,無住心就是神通妙用。

起心動念也是神通妙用,不起心動念還是神通妙用。

所以,惠能先前的開悟和這個地方的開悟又不一樣了。

這裡惠能言下大悟,是契悟了實相,實相是無住,不著空、不著有,不著兩邊。

悟到這念心,就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由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離開這念心。

這念心是什麼呢?

就是法王,法中之王。

佛悟到了這念心,所以稱為法王。

每個人只要悟到這念心,都可稱為法王。

宇宙萬法,都是從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能離開這念心。

所以,悟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一如,心法不二,

就是實相,就是「 無住生心 」。

我們再從般若來認識這個道理,如果認為般若是空,什麼都沒有,就錯誤了。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深入,達到觀照般若,啟發空慧。

由空慧再進一步契悟,不著文字,不著空,

這時候就真正契悟到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大師就悟到這個道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

所以禪宗是最究竟的法門,是傳佛心印的法門。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遂啟祖言,馬上就啟告、啟稟五祖大師,

下面就是惠能聽了《金剛經》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悟的境界。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

「 何期自性 」,我們講自性、講本心,但哪裡去找自性呢?

何,就是哪裡。

期,就是期望。

在哪裡找自性呢?

一切都是本自清淨!

一般人希望見一個清淨心、得一個清淨心,希望要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如果是可得有證,就不是本來的。

「 本自清淨 」,本來就清淨,

不需要去澄念,

不需要去息妄想,

不需要去斷煩惱,

本來就清淨。

有的人聽了又想:「 既然是本來清淨,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還要斷煩惱?

這又講不通了啊!」

沒有講不通,因為如果本來不是清淨的,再怎麼去修,也沒有辦法見到清淨的這念心,

譬如鐵裡面本來就有鋼,假使鐵裡面沒有鋼,而要把鐵煉成鋼,是不可能的事;

裡面如果本來沒這個性,怎樣去造作也造不出來的。

心雖然本來是清淨的,卻被妄想、煩惱染著了,夾雜妄想、惡念,

正如鐵裡面雖有鋼性的存在,還有其他的雜質,

只要經千錘百鍊以後,鐵就變成鋼了。

這個心雖有無明、有煩惱,無明、煩惱裡面仍有清淨心,

現在只要不起無明、不生煩惱,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經過五祖最後給與的一番啟示、一番磨鍊,六根寂然,六根不動了。

這念心和他過去沒有悟以前,天天為了油、鹽、柴、米、醬、醋、茶,上山打柴,賣了柴以後買米盡孝道,還是同一念心。

只是在過去,心生分別、心生執著,而現在通身放下了。

過去,是妄想分別,現在是無住生心,

過去也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也不想,

一切就超脫了,超脫了攀緣的心、執著的心。

佛法當中有漸修的法門,有頓悟的法門,現前所說的這個法門就是頓悟法門。

當下契悟了清淨心,契悟了無為心,契悟了菩提心,立刻就能超脫。

《中台山月刊》

15/11/2020
星期天
多雲。21到26度。
廚房的火爐上燉著排骨蓮藕花生湯,手機裡放著輕音樂,幫小朋友燙了三件白襯衫。快換季了,冬裝慢慢收拾出來。這樣的時刻覺得安寧、幸福。

小朋友第一次獨自去買鞋。他有點平足,皮鞋一直只穿一個牌子的,也用這家的鞋墊,矯正腳型。回來說這是最後一次量足了,到明年腳型就基本固定了。

和小朋友聊天的時候,我說他正是青春好時光這麼無所事事地都浪費掉了。他說:你究竟知不知道啥叫青春?我沒好氣地說:誰沒年輕過呀?難道你以為我一生下來就是你媽了?

雖然大家都年輕過,一代人和一代人的青春確實是不同的。
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有一次大中午的割小麥,吃完午飯,時序剛到初夏已經很熱了,站在田邊,一陣熱風撲過來,麥芒針針向上戳著,看著這一地麥穗真感覺無邊無際。我當時對我爸說:要不是實在沒辦法,這塊地的小麥就算叫我割了都送給我我也不要。小孩子不會說謊。這事後來一直被當做笑話講。
我的孩子們鐮刀都沒有摸過,我也從來不跟他們講從前的事。脫離了語境,說了也都是廢話。

“首先你要认清自己是不是适合,你要了解你要去做的这个行业究竟是什么样子,然后你如果真的觉得OK的话,下定决心的话,就一定要不放弃,因为其实路上会有很多放弃的人,走到后面的人就是成功的人!”

“我以前也站在过十字路口,那时候的我特别在意究竟往那边走,但我走到今天就发现,走哪边都有老天安排的意思,所以并不是走到另外一边就是失败的路,在你尽力的情况下,顺其自然,这条路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顺便问下我滴超鹅宝贝呀,你几岁啦
今晚谁不妈不是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马头琴》(外二首) 薛文德 从一个凄美的传说中走来 把一个民族的历史 演绎得歌舞升平 也如泣如诉万马奔腾。那气势 那场面 那撕裂山河的喊声
  • 一朵耶利哥玫瑰可以抵達永恆,可以讓死亡的復活,讓逝去的歸來,讓一個疲憊的旅人忘卻憂傷,只要籍著一個夢和一個關於應許之地的承諾。那些手持耶利哥玫瑰的死者在睡夢中抵
  • 杜建国专门的只截图了我们汉族人骂他们蒙古族的话,断章取义造谣骂我们汉族人先过来辱骂他们的【全新一代君越混动】全新君越30H全混动车型与普通版车型采用相同外观设计
  • #未定事件簿[超话]# 想扩点玩乙游的QQ好友(对手指)配图是自己画的一点莫莫[可怜]四大国乙都玩,未定和光夜浓度比较高,不是魔怔人,只是偶尔出新活动想和同好姐
  • #百变歌王k20##大学生活##节后上班能有多煎熬##节后上班第一天##节后综合症##周末结束前你都在想什么#最近变得很爱在微博分享生活国庆因为yq没能回家 但
  • 然而厄瓜多尔人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不到3分钟,对手同样利用一次定位球机会,由后卫库利巴利破门得分,塞内加尔队再度将比分超出。然而厄瓜多尔人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不到3分钟
  • 她生气的容貌像定身术一样定住我我们,我们久久不能撤眼,接着书包又划过刚才那道抛物线的轨迹反向而来,我俩还盯着她那粉嘟嘟的迷死人不偿命的的脸,仿佛时间定格在那一刻
  • 在上一个回合中,汪小菲看似是占于上风,但请不要忽略了大S的冷静手段,比如在前夫喊话为什么不换个床垫时,大S第二天马上联系搬家公司把床垫搬去汪小菲为她开的酒店门前
  • 这一切只不过是张柏芝的炒作手法罢了,早在她参加浪姐时,当时有关她三胎的话题,就是这姐自己搞出来的,当时可是给她制造了不少热度,“自导自演”这一套张柏芝玩得是
  • 人还是要保持因生活细碎而满足的能力,比如品尝久违的美食,重温熟悉的街角,买到钟意的裙子,感知温柔的刹那,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生活碎片却是通向快乐星球的秘密通道。 
  • Chez Moi在其菜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国、意大利和奥斯曼的美食,在5楼的露台上保持土耳其酒馆文化元素。#宋仲基[超话]#【小知识分享】在《财阀家的小儿子》第
  • 喜不喜欢你,想不想与你相恋,要看他对你是什么态度,为你做过哪些事情,真正的喜欢,不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不会只在某一时刻找你。这本书我是冲着了解中国独立电影的发
  • 明日推演及预判:国企改革:今天中国科传晋级5连板,但中军中国交建和中国联通开始走弱,中成股份触板放量回落,后续这个板块应该属于加分项,比如叠加教育、地产、医药等
  • 为了让宝宝喝奶时能有接近喝母乳的感觉,Pigeon通过细致分析宝宝喝母乳时“吸附-吮吸-吞咽”的三步动作,设计出这款吻合宝宝嘴型、有母乳实感奶嘴,并因此斩获日本
  • 商家如何利用短视频做招商加盟-北鱼会第40期线下私享会圆满落幕2022年8月6日下午2:30,北鱼会在郑州市亚星投资大厦11楼举办了第40期线下私享会----商
  • 人间枝头,各自乘流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千疮百孔的自己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当实力撑不起野心时,请你努力今天的记忆 是带着海水的味道不是一点点喜欢你,是很喜欢
  • 7.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24. 最好的朋友之间除非他穷的吃不了饭了,否则最好不要有经济往来。
  • 我!!
  • 7.陌上草薰(mò shàng cǎo xūn): 指路上的草香怡人,泛指路上的香草气味招惹行人,令人感到春天的气息。 7.陌上草薰(mò shàng c
  • 说到买超和张嘉倪,据说当时买超对张嘉倪那是疯狂追求,并且非张嘉倪不娶,出门给张嘉倪配保姆三五个,动不动就送车送房,最后终于追到柯张嘉倪。不得不说,现在的女性们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