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
【原文】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无一法不从此法建立,无一人不受此法钧陶。以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机。或契机而不能彻契至理。因兹如来出世度生之本怀,郁而不畅。众生即生了脱之大法,卷而未舒。华严虽已导归西方,而人天权乘未闻。诸经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门纲要未著。由是如来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特于方等会上,说弥陀净土三经。普被三根,全收九界。阐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机理双契,凡圣齐资。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十方虚空,万象总含。普令圣凡,现生成办道业。大畅如来,出世度生本怀。倘如来不说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死者。
光宿业深重,受生佛法断灭之乡。出世半年,又遭六月闭目之痛。入塾读书,屡受盗匪兵戈之扰。稍开知识,复中程朱辟佛之毒。所幸学识全无,不能造生陷阿鼻之业。设或才智等伊,必至作十虚莫容之愆。由此意恶,长婴病苦。数年直同废人,一旦始知错误。于是出家为僧,冀灭罪咎。宗教理深,无力研究。净土道大,决志遵行。拟作粥饭自了僧,不做宏法利生梦。三十三岁,至普陀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知光只会吃饭,别无所能。遂令常作食客,不委一毫事务。二十余年,颇得安乐。经年无一人来访,无一函见投。宣统三年,上海出佛学丛报,高鹤年屡为邮寄。见所载文字,多合公道。间有涉政治而稍侧重者,窃恐人以此讥诮佛法,因用云水僧释常惭之名,寄书祈其秉公立论,勿令美玉生瑕,编辑者并未寓目。后鹤年来山,为说所以。伊绐去数稿登报,署常惭名,绝无知者。民国六年,徐蔚如得与其友三信,印五千本,名印光法师信稿,送人。七年,搜罗二十余篇,排于北京,名印光法师文钞,持其书来普陀求归依,光令归依谛公。八年,又印续编。秋,其母没于申寓,丧事毕,令商务印书馆,合初续为一部,作一册。十二年,光令商务馆另排增订本,作四册,留板,初次印二万部。十四年,又令中华书局排增广本,仍作四册。此后,无论何种文字,概不留稿,一免旷用施主钱财,一免徒刺明人慧眼。
十九年,掩关苏报国寺,当家明道师,令人偷钞。二十四年,彼去世,遂止。二十六年,避难灵岩山,钞者以其稿交当家妙真师,妙师又令于半月刊等报钞录。光知之,势不能已,只好详校令排,满彼之愿。
光幼失问学,长无所知,文极拙朴,不堪寓目。然其所说,皆取佛经祖语之意,而随机简略说之,不敢妄生意见以误人。又加五十余年之阅历,若肯略其文而取其义,不妨作一直指西归之木标。宜致力于西归,勇往直前,勿以木标恶劣,并西归之路程亦不愿视,则竖标归西,两无所憾矣。
又初编虽印上十万部,大通家以专说信愿念佛,因果报应,敦伦尽分,家庭教育,直是劝世白话文,绝无拨云见月,开门见山,豁人心目,畅佛本怀之语句,故若将浼焉。亦有与光同一根性者,视作妙宝,由兹返迷归悟,返邪归正,生敦伦常,没生极乐者,大有其人焉。续编于初编所说外,益产妇念观音,毒乳杀儿女,此皆古今高僧医人所未说者,光则屡屡说之。古人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以期济世活人。光以无知无识粥饭僧,由徐蔚如一人传虚,竟致承虚接响之万人传实,以为善知识。彼既以讹传讹,光不妨将错就错,教人生有恃怙,死有归宿,产无厄难,子不横死,以尽我心。虽有刺于明人慧眼,但以有益于人,无害于世,因随顺明道,妙真二师之意,而令其流通,并略叙其缘起。知我罪我,所不计也。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孟夏,常惭愧僧释印光敬撰。(年七十九)
【白话】净土法门,广大没有边际,如天穹普盖,似大地均载。没有一法不从此法建立,没有一人不受此法熏陶造就。因为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大小乘法,都是随着众生的根性而说。或者契佛理而不能普遍契合大众根机。或者契合众机而不能彻底契合了义真理。因此,如来出世度生的本怀,郁塞而不能畅达。众生当生了脱的大法,卷缩而没有舒展。《华严经》虽然已经在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而人、天、权乘菩萨没有听到。诸多经典中也多次大略显示苗头迹象,而其中的法门纲要没有明显昭然。因此,如来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特别在方等会上,宣说《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普被上中下三种根机,全收六凡三圣九法界众生。阐明如来初始最终的妙道,开示众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大法。根机佛理双双契合,凡夫圣者齐等资助。如阿伽陀药,总治万病。如十方虚空,包含万象。普令圣者凡夫,当生成办道业。大畅如来,出世度生本怀。倘若如来不宣说这个法门,那么末法众生,没有一个能够在现生了生脱死的。
印光宿业深重,出生在佛法断灭的地方。出生半年,又遭到六个月不能睁眼的病痛。进入私塾读书,多次受到强盗土匪战乱的干扰。稍微开了一点知识,又中了二程、朱熹辟佛的毒说。庆幸的是没有什么学问见识,不能造作生陷阿鼻地狱的罪业。假设与你们一样,有一点才智,必定会造作十方虚空,不能容下的罪愆。由于这种意地的恶业,长时间遭受疾病的痛苦。好几年简直如同废人,一旦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出家为僧,希望灭除罪咎。禅宗教理的义理很深,没有能力去研究。净土宗的法道很大,决心遵照奉行。打算作一个吃饭的自了僧,不做宏法利生的大梦。三十三岁时,来到了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知道我只会吃饭,没有其他能耐。于是令我常年作一个只管吃饭的僧人,不委任一丝毫的事务。二十多年来,比较安乐。多少年没有一个人来访,没有一封信寄来。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出版《佛学丛报》,高鹤年居士多次为我寄来。见到其中所记载的文字,大多合于世间公道。有时有涉及政治而稍微侧重的文章,我恐怕别人因此讥诮佛法,因此用“云水僧释常惭”的笔名,寄信请他们秉公立论,不要让美玉有一点瑕疵,编辑的人并没有过目。后来高鹤年来到普陀山,与他说到其中所以然。
他带去了我的几篇稿件登在《佛学丛报》上,署名“常惭”,绝没人知道是谁。民国六年,徐蔚如得到我给他朋友的三封信,印了五千本,名为《印光法师信稿》,赠送他人。民国七年,又搜罗了二十多篇,在北京排印,名为《印光法师文钞》。拿着他印的书来到普陀山求我给他归依,我令他归依谛闲老法师。民国八年,又排印了《文钞续编》。这年秋天,徐蔚如的母亲在上海寓所亡故,丧事完毕,令上海商务印书馆,集合初编、续编成为一部,作一册书。民国十二年,我令上海商务馆另外排印增订本,作四册,保留印板,第一次印了二万部。民国十四年,又令中华书局排印增广本,仍然作四册。从此之后,无论什么文字,一概不留底稿。一来免得浪费施主的钱财,一来免得徒然刺痛聪明人的慧眼。
民国十九年,在苏州报国寺闭关,当家明道师,令人偷出信稿。民国二十四年,他去世了,于是这件事才停止。民国二十六年,我到灵岩山避难,有信稿的人,将他的信稿交给当家妙真师,妙真师又令在《佛学半月刊》等报刊上钞录。我知道后,看这个形势不能停止,只好详细校对,令他们排印,满他们的愿。
我小时候没有好好求学,长大了一无所知,文字极为拙劣朴实,不堪过目。然而其中所说的,都是摘取佛经祖语的意义,而随机简略地宣说,不敢妄生私见来误导他人。又加上五十多年的阅历,如果肯不计较文句的拙朴,而取用其中的义理,不妨作一个直指西归的木桩标志。应该致力于前往西方的归程,勇往直前,不要因为木标的恶劣,一并连西归的路程也不愿意看,那么我竖标志,你归西方,两方面都没有遗憾了啊!
又者,初编虽然印了十万部,大通家因为其中专说信愿念佛,因果报应,敦伦尽分,家庭教育,简直就是劝世白话文,绝对没有拨云见月,开门见山,豁人心目,畅佛本怀的语句,所以就好像自己会被玷污一样,避之不及。但也有与我同样根性的人,当作妙宝,由此返迷归悟,返邪归正,活着:崇尚伦常;死后:生到极乐的人,也大有人在啊!《续编》在《初编》所说之外,增加了产妇念观音,毒乳杀儿女,这都是古今高僧,医生所没有说到的,我则多次反复的说。古人说:不做好的宰相,必做好的医生,以期望济世道,救活他人。我以一个无知无识的只会吃饭的僧人,由于徐蔚如一个人错传,竟然导致万人传实,当作善知识。他们既然以讹传讹,我也不妨将错就错,教导他人,在生有所恃怙,死后有个归宿,产子没有厄难,子孙不会横死,来尽我的一点诚心。虽然有刺痛聪明人的慧眼,但因为有益于他人,无害于世间,因此随顺明道,妙真二位法师的心意,而令《文钞续编》流通,并大略叙述其中的缘起。他人了解我、责怪我,这不是我所考虑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己卯,孟夏(4月),常惭愧僧释印光敬撰。(年七十九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首》如诚法师 译)

结合今天答题,思考以下问题:

1.请问障碍是怎样破除的呢?

2.为什么师父说如果想到要帮助下面(六道)的众生,想得越多越慈悲,能量就越高,果位也越高呢?

《每日一題相關開示 - 第一討論題》

1️⃣ 修心的阻碍、障碍,来自世俗或来自于灵性世界,皆因“执”而生,惟有“心净”方可破除。
——白一、6

2️⃣ 修得越好魔障越大。 所以要克服魔障,要坚持坚持,忍辱精进;要克制,要好好的修心,才能够越过重重障碍,才能克服魔障。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魔,大家要知道魔不可怕。
——20120428 香港

3️⃣ 所有得来的东西都是临时的。修心就是靠自己内心,要破除烦恼障,把自己的烦恼都破除,不要执着。

法执就是所执障的根源。因为当你知道的太多而又分不清对错时,你就会产生障碍,然而障碍的根源就是法执。
——白四、7《破除我执、法执》

4️⃣ 【見证实相 以相妙用——你就拥有超越凡尘煩恼障碍的智慧】
当你忘不了别人对你的好,也忘不了别人曾经伤害你,都会对寂静产生障碍。一个痛苦的人怎么能够静下来呢?如果在滚滚红尘中你能够放下这些,你就是弥陀。要时时刻刻打消这些妄念,要见证实相,死要面子的人不会有好的果报的。

以相妙用,以真实的如来相来印证自己内心的佛相,对人间看穿看破,但是要善待,要妙用,这就是禅门观。能够有智慧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就拥有了超越一般凡尘的烦恼障碍的一种智慧。
——视频开示107集《見证实相 以相妙用》

5️⃣ 学佛的人、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怎么样来消除所有自己心中的障碍,怎么样让自己的心变得无罣碍。要“心无罣碍,无罣碍故”,要懂得拥有智慧,一定能够战胜人间所有的烦恼。学佛人永远看得到未来,永远看得到前途,永远看得到光明,那就是我们的智慧。当你看到了困难、烦恼、忧伤和忌妒,那你就在自己的心中拥有负能量,久久不能磨灭,让自己心常生在痛苦之中。所以能够排除痛苦、排除万难的人,就拥有了精进的智慧,就拥有了忍辱的毅力,就会懂得什么叫守戒,就会懂得怎么样走向光明,远离黑暗。  
——视频开示第12集

6️⃣ 【真正要想去除障礙,萬法歸心】
你心里想什么,你的念头就会出现什么,这在佛法界叫“自心所念,必有所现”。你自己心里想什么,你的念头就出现什么。你出现的念头中,你的心出现了“我要帮助别人”,你的念头就是善良;如果你说“我忌妒他”,你的念头就出现嫉恨。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两三句话,我就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因为你们的思维、你们的念头里想什么,你们嘴巴里才会说什么。你从别人的口中怎么不知道他的念头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你会不知道的?一个人想骗你,无数次地打电话找你,跟你说,然后说到你同意,你就上当了。你要看到他的心。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智慧去除障碍,实际上去除障碍有个时空问题——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今天这个障碍,在这个环境中,在这个时间中,在这个空间,就是在这个地方,你可能可以解决;今天这个时间不对,正好别人在发脾气,正好人家在倒霉的时候,你说“来,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今天把这个事情解决掉”,你说能解决吗?时空不对,你的障碍还是在。

真正要想去除障碍,万法归心,用你的心去去除障碍,才能找寻到你尽虚空遍法界的本性。每一个人都有尽虚空遍法界的本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宽阔的胸怀,也有小肚鸡肠的时候。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你说说看,他是不是尽虚空?什么都无所谓,一开心,哈哈一笑。“你帮我去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好吧?”“好好好,没关系,包在我身上。”他开心,他心里虚空。他对你不虚空的时候,他对你有意见的时候,他对你有芥蒂、忌妒你的时候,他能尽虚空吗?他能遍法界吗?

——视频开示第5集《缘识提境 觉悟菩提》

《每日一題相關開示 - 第二討論題》

1️⃣ 师父语:每一个人,你都要放下身段去救度众生。很多人说,X.L.F.M是专门救下面的人的,对了,不救下面的人,哪来上面的人?我们X.L.F.M就是从基本开始,从启发每一个人的慈悲心,启发每一个人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开始,拥有慈悲、仁慈、仁爱,从应该爱护公物、应该帮助别人开始。

师父语:你只有真心地对待众生,真心地爱戴众生,真心地去宽待别人,你才能把自己的佛心全部舍出去,这样你会得到众生的佛性,因为你救度了众生的佛性。

师父语:如果正在修行的菩萨慈悲心不够,那就不会圆满,所以要想修成佛,不能离开慈悲心。

2️⃣ 学佛为什么要救众生,因为你救众生能够得到众生缘,你不出来帮助人家,你就是孤寡缘,你没有缘分,没有人会帮助你,你就会得不到众生的帮助。这里面还有菩萨的慈缘,当你帮助众生的时候,菩萨还会给你一种慈悲的缘分,就是当你在困难的时候,在烦恼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种慈缘,你会得到别人慈悲的帮助。
——白七、7

3️⃣ 永远保持菩萨的慈悲心和佛性,如果你在人间,虽然说要看穿、看破人间这个虚幻的本质,但是,你必须要明白,我还是要用菩萨的慈悲心在人间活着,救度众生。
——白九、6

4️⃣ 学佛是让你们救度众生,不是只为自己,只有救度众生你的果位才能上去,你的境界才能提高。果位越高,救度众生的境界也越高。如果只知道救自己,其实你已经没有能力救度众生,没有能力做功德了。
——白二、27

5️⃣ 我们成佛的目的一定要清楚,我们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成佛,我们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安乐,为别人想就叫慈悲,如果我们离开了众生,我们就丢舍了悲心,我们就等于舍去了这个佛果,就是没有智慧,利益众生就是要想到,我拥有慈悲和智慧去救度一切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我拥有菩提心和慈悲心,我才能得到佛果,我才能学会布施、持戒、安忍,所以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修心要学会修实修,实修就是道场,证悟空性,就是我们非常珍贵的无上菩提心。

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经常说,要证得无上菩提心,其实《金刚经》说,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就是菩提心,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利益的,都没有想法,我不为什么而我去做,就是一种慈悲心,无缘大慈的慈悲心,无所住与慈悲结合的境界,那就是菩提心,所以《金刚经》里边讲到这一点,就是让我们懂得,你要学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要学菩提心,如果我们只能无所住而没有慈悲心,那你可能就是学的小乘的独觉士,如果你只有慈悲心而不能无所住,那你就是世俗的有为法,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有目的地去求,有目的地去做,这样就会跟慈悲离得比较远,要无所住心 要无缘大慈,要为了众生而能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包括你的一切,你这样才有真正的慈悲心,才能成就你心中的菩提心。
——视频开示第27集

6️⃣ Wenda20131025 9:17
【修行的精进程度决定以后的去处和果位】
女听众:有一些同修,可能也代表了一批学佛人的一种状态,就是修的时间挺长了,每天都坚持念经、念x.f.z,但是他们非常中庸,不精进但也不偷懒;学佛对他们来说是不度人、不学佛法,就光念经,也没有强烈的意愿去参加fa.会。他们就是那种不懈怠但是也不积极,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的,他信但是信得不精进。像这种人他修到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有可能修成阿罗汉果位?

答:完全可能。不精进得到的是不精进果,精进的人得到精进果。在天上不是分级别的嘛,这种问题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了,在大学里不努力读书的人最后怎么样?平平淡淡啊;人家考试考得好的人、高材生,被好的单位请去了,差的去做科员;在学校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功课好、成绩好、又有组织能力,到了一个公司里不就是经理嘛。经理好还是普通群众好?他说“随便的,我愿意做群众”,个人的选择问题。

那些积极参加fa.会的人、拼命度人的人,他以后到了天上可以成菩萨;就管管自己,让自己从来不犯错误的人,那么阿罗汉果。自己在度人当中不努力,有时还被人家讲讲造口业,自己还做错点事情,那么成天人了;再做得差一点,犯错误了成凡人了;做人之后又在人间再犯错误的话,那么变女人了;变了女人又做很多坏事,可能就到一个战争国家、到非洲去做穷人;穷人里边再打仗、再做坏事,那么就变畜生、变狗了,不就这么下来的嘛(是。他要是念经开悟了,以后也可能成阿罗汉果,但是如果不开悟只念经不修心那就继续轮回了)就是,不精进他没有消除业障的本钱了。家里没有积蓄的话,当你做错事情了、家里房子漏了、地板坏了或者空调坏了,本来你觉得这些不要开支的,你家里要没有存款,这些事情一弄不就透支了吗?一透支你不就下去了吗?(对)怎么能不精进呢?不精进积累功德,你没有功德怎么能够得到回报?举个简单例子:你跟这个人关系不好、感情不好、平时也不理人家,到了有事情的时候你求人家,人家会帮你吗?一样道理(对的)

观照 |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灵隐寺

普贤菩萨警众偈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普贤菩萨警众偈》提醒大家,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那么,究竟什么是无常,无常又是否仅仅指生死呢?

事实上,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无常:身体会衰老、工作会改变、命运会逆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变化。正如佛《贤愚经》中提到无常四边:“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

1、高际必堕

有位高权重之时,必然有堕下的一天。

2、生际必死

有出生就必定有死亡。死亡很残酷,但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有些人说:“不要讲这些,我不相信!”这其实叫掩耳盗铃。

3、聚际必散

不论家人还是朋友,有相聚之日,就难免有离别之时。

4、积际必尽

人们积累的财产总会消尽,有些是自己受用的,有些是朋友享用的,有些可能是怨敌使用的。

《佛说四不可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有兄弟四人,放弃了家庭产业,隐居深山,证得五通,自号仙人。他们有宿命通,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就碰头商量说:“我们早已经得到神足通,可以飞腾自在,所到之处无所挂碍。如今无常将至,我们要各自寻得避难之所了。”

其中一人腾身跳入虚空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洋洋得意地说:“无常难道还能在虚空中找到我吗?”

一人隐身在闹市之中,想借庞杂的人群的气息隐藏自己的行迹。他心中想道:“无常只是要取一人的性命,有这么多人挡着,想必不会找到我头上。”

一人潜入大海之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他身在海底,心想:“这下子无常可找不到我了吧?”

剩下的一人深入到渺无人烟的大山之中,将山劈开两半,然后隐身其中再把山合并在一起,心中得意地想:“无常怎么样也找不到这里吧?”

虽然,四个人都努力地挣扎,但可惜的是,他们一个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藏身在虚空中的,因缘成熟,自己从空中坠落,摔死了;进入闹市之中的,突然暴毙在众人面前;在大海中的,因缘到来时,登时死去,成为鱼鳖腹中之食;在山中的,被两座大山合力挤死了。

兄弟四人就这样一一死去了,无一人能够逃脱无常。

佛陀用佛眼看到这一切经过时,心中悲伤地想道:“这四个人想要借助神通来消除宿世的业障,何等的愚痴!殊不知,贪嗔痴三毒未能灭除、无上菩提未能通达,又怎能挣脱无常的魔爪呢?”于是,佛陀念诵了一首偈颂:

虽欲藏在空,若处大海中,
假使入诸山,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
是故精进学,无身乃为宁。

这个故事说完之后,佛陀又为弟子们开示了世间四件不可得的事情。

第一、想要青春年少不老,终不可得。

年幼时面容姣好,光鲜美貌,头发乌黑、牙齿洁白,皮肤光泽,气力充沛,举手投足间自信洒脱,坚毅刚强,乘车、骑马时众人无不赞叹爱敬。将来有一天忽而年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面容起皱、皮肤松弛,身体需要拐杖来支撑,气息短促呻吟不断。想要青春永驻而不变老,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二、想要身体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身体强壮而健康,骨骼实盛、骨髓密实,走路步伐稳健轻松,无人能比,饮食顺畅自如,头部五官健康得当,无有不适,这种健康也是无人能及。想要免于疾病、身体安乐无有疾病,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三、要想长寿永活世间,终不可得。

无常来时,就像风吹散云一样,希望长生不死却难敌无常,忽然命终,对色身的拥有无法自在遂愿。想要长寿无极,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四、要想亲朋永远跟随,终不可得。

父母颐养天年,兄弟孝悌有序,家眷守礼知节,亲族互助共进,朋友深情厚谊,知音志同道合,夫妻琴瑟和鸣,家产富足,高官厚禄,外出骑马乘车游乐观赏时,妻妾子孙随心所欲快活玩乐,使幼奴和仆人快步随行,自己则骑马环视人群顾影自怜,对人轻蔑无理,抱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感。无常来时,就像热水消融冰雪一般,内心则焦虑惧怕,请求别人帮助度过患难,怎么可能如愿呢?一旦呼吸停止,生命终结,灵魂独去,父母、兄弟、妻妾、子女、亲戚、朋友、知音、恩爱全部独留世间,高官厚爵、家产仆从也全部如星星般,分散流落各奔前程,欲求不死,毕竟是不可得的事。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的情感是无常的,财产是无常的,生命也是无常……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不可乐、不可信、不可依赖、不可凭靠。因此世间的事情,无论有多么重要,论其迫切都不如了生死,言其高尚都不如成佛道!

而反观我们自己,一生不过百年,除去睡眠占据的一半时间,再除去从小到大求学的十几年,我们真正遇到佛法,可堪精进用功的时间,还剩下多少呢?

除非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上根利智,一闻千悟者,不然一般中下根性的人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想要修持佛法有所成就,本已不易。若再加上放逸、懈怠、懒散,不肯用功精进,却想要在短时间内把无始劫来的生死妄想全部了却,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观无常,方能清醒认识一切外境无论是好是坏,皆是缘起性空,通达了般若智慧,才不会被外在的人事物所迷惑。

观无常,方能真诚发心,勤修十善,远离三途,进求无上菩提之路。

观无常,方能鞭策我们对有限的生命产生紧迫感,于身体强健之时精进修行,努力行善,奉献自我,自利利人。 https://t.cn/8kUWs8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愿多年以后,我提着一壶老酒,你仍是我的老友,还能讲起那些老故事,还能找到那个老路口,还能远远地就认出彼此,笑着说一声:别来无恙,我的朋友……我知道这人间没有谁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怜之人都是知道却还要去赌,最终选择自己要走的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前面是荆棘、迎笑赤脚走过去脚底血肉模糊、流着鲜血,只要笑着,外面的人就
  • #前田拳太郎[超话]#仮面ライダーリバイス第40話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気の小さい人は、悪口を聞くと、4、5年は忘れないし、隣人と喧嘩をすれば10年は敵同
  • 16、一切尽意百事从欢17、正在努力往喜欢的人和梦想靠近18、普通生活普通人普通过19、把温柔碾碎放入生活的缝隙中。12、平淡日子泛着光13、跑步会分泌多巴胺快
  • 详情:【天津税务部门五项措施稳经济促发展】#云观津城# 今年以来,天津市税务局为确保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采取“快退税款、狠打骗税、严查内错”等五项措施,
  • 领99-10补贴券: 再领297-228券: A21 夏季圆领儿童T恤 任选3件,到手59元 618自助搜券>>> 淘宝京东618红
  • 3.《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5.《本经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
  • 这真的是有趣的策划呢,粉丝纷纷表示兔子玩偶太可爱了[憧憬]3. Win的新住所装修完毕,设计师展示了其中的一个娱乐室, 有吧台桌球和音响等,装修风格清新,中站
  •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1#刘宇宁白愁飞# 1#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 我看过一片很美的星空 那时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你的眼睛 头顶漫天的星星 心底一
  • 颜色:绿色 灰色,码数:35-40.跟高:4.5cmPreat Belle灰色#舒适感爆棚的厚底老爹鞋不仅好搭配比非常耐穿,从学生党到上班族都毫无压力~最爱的就
  • 我觉得我已经彻底理清Asoul这个瓜的问题所在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工人待遇问题,而是虚拟偶像孵化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先给昨天没跟的小伙伴简述下,字节起了一个虚拟偶
  • 阳和启蛰[太阳]#郎朗将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星#不是他粉丝,但是今年去瑞士少女峰,在这个欧洲之巅Top of Europe的冰雕展区看到了朗朗。每次看到哥哥说只要
  • 你们给起个诗名吧,不知道叫什么好呢《……》这注定, 又是一个落寞的季节沉浸着孤独的夜… 悄悄逝去的寒冬依旧没存下街头巷尾, 那些许象征冬天的晶雪…阵阵凛烈的寒风
  • 从“立春”的料峭到“夏至”的蝉鸣,从“秋分”的收获到“大寒”的霜雪,从这些镜头下的瞬间让我们再次回味一年中的季节变换,其实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的四季吗?作者南北东
  • #看幸福到万家预告共情了# 有人能懂我的点吗[泪]看到这个背影 我突然就想到了知否里明兰说 我最喜欢这样的日子 最好平平淡淡什么都不要发生 可生活总有很多不如意
  • “我们区开展了食品安全抽检,包括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和采样工作,针对这个进口冷链食品,(我们)要求冷链食品专库严格执行冷链食品索证索票还有进货查验制度,要求他们在
  • 高扎俏皮减龄丸子头,搭配水滴形耳饰淡妆出境,脚踩一双银色尖头高跟鞋配红色手拿包,散发出浓浓女人味,尽显温婉柔情~-终于用上了我在宝旗舰店买的SLOG三明治机了因
  • 在做好充分准备以后,王睿等人立即前往李蓝住处,而此时的李蓝恰好在家里,几人将李蓝迅速控制......画面再次回到审讯室,“你知道自己的银行卡被他们拿来干什么吗?
  • 这款咖啡豆是 2021 年印尼首届 COE(卓越杯)的第 7 名,烘焙度偏浅,风味是罗望子、木槿花、荔枝。新品将于2022年6月25日陆续登陆中国内地BAPE
  • 和上大夫谈话,因为对方地位高,体貌尊重,所以不好意思尽情直言,孔子就“訚訚”--“和悦而诤也”说的还是持正不阿的直言、诤言,但是又出之以从容,导之以和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