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一 )
惟覺老和尚
( 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次日,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

碓坊是指舂米的磨坊。

見能腰石舂米,看到惠能在腰上綁著石頭來增加重量,辛勤地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五祖告訴惠能,求道之人的確應當如此為法忘軀。

惠能為了求法,拚了命不顧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是做到了這一點。

人最重視自己的身體,假使現在有一個人,喊他到碓坊去舂米,發現自己踏不動,那他絕對會因此退卻,為什麼?

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

認為踏這個碓很重,身體可能會累出病來!

可是,惠能不這麼想。

即使踏不動,也要想辦法克服,

所以「 為法忘軀 」,綁石頭在身上。

這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得出來的,

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求法,來愛護常住,供養大眾,才做得到。

五祖大師肯定地說:「 當如是乎!」

真正應當像你這樣啊!

藉事顯理
當在問處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於是問:「 米熟了沒有?」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惠能回答:
「 米早已成熟,就是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舂米,要把米穀表皮舂掉,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細微的米灰、碎糠,

必須經過篩子,把所有的米灰、碎糠統統從篩孔刷下來,才成為白米。

此處是用舂米的過程來譬喻開悟。

「 米熟了沒有?」

五祖大師不是問這個米有沒有熟,而是問惠能開悟了沒有?

見道了沒有?

心性在哪裡?

功夫保任好沒有?

還有沒有妄想?

心當中還有沒有煩惱?

如果這念心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還有煩惱、妄想,

還有貪、瞋、癡,

這個米就還沒有熟!

這是用米來譬喻心性。

「 米熟了沒有?」

這句問話,沒有開悟的人就不懂,還以為真是在問米。

譬如說,開悟的人來參訪,

問他:「 這位上座從什麼地方來啊?」

開悟的人絕對不會講:「 我是從台中來。」

「 我是從外雙溪來。」

而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從理上回應,

必然從事上來回答:「 我是從台北來。」

「 我是從某個道場來。」

這種回答就表示沒有開悟。

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就是禪機。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已經熟了,指這念心已契悟了無為法,契悟了心性,沒有貪、瞋、癡了。

可是熟也好、沒有熟也好,只有自己知道。

「猶欠篩在」,只是還沒有人來證明。

聽了這樣的回答,五祖明白惠能已經悟了道,真正契悟了本心,而且保任程度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杖擊碓
明祖師意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惠能悟了什麼呢?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五祖知道惠能是初步地悟了,就再測試他一下,再激勵他,希望惠能大徹大悟。

所以進一步,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用禪杖「 擊碓三下 」。

擊,就是敲打。

碓,就是舂米的碓窩。

碓窩中間有一個洞,米就是倒到這個洞裡面,然後用木棒或是石頭去舂,這種器具稱為碓。

五祖以杖擊碓,打了三下就離開了。

這是什麼意思?

假使不解祖師意,打三下也與自己沒關係,而惠能完全知道其中大意。

即會祖意,當下契會五祖意旨,也知道三下是什麼意思。

三下,是要惠能三鼓時分,即三更,到方丈室來。

所以當夜惠能大師「 三鼓入室 」。

祖以袈裟圍遮,惠能到了五祖的丈室,紙窗裡點著油燈,

五祖大師恐怕外面的人看見室內的動靜,對惠能會有所猜忌,

就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遮住燈光。

為說《金剛經》,為惠能講授《金剛經》,

直到講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義理,惠能就真正大徹大悟了。

惠能是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

有些人誦《金剛經》,看到這句話時,卻充滿疑問,

說:「 我們這念心既是本具的,

為什麼《金剛經》上還要無住、還要生心?

那生出來的就不是本具的了?」

什麼是「 住 」?

有想有念就是住。

佛法的道理,一是小乘,一是大乘,要能圓融會通。

住,看是住到什麼地方?

假使安住在實相上,就是最實在的!

如果是修四念處等觀行,則不是安住在實相上,而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我們這念心若沒有依靠在觀行上,就容易打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

或者感覺無聊,乃至於造惡業。

所以,第一步先要有所住。

念佛、誦經、持咒

...... 這些都是有所住。

念佛,把心依靠在佛號上;

誦經、持咒,把心依靠在經文、咒語上。

有所住,是從方便到究竟的第一步。

這個地方講「 無所住 」,並不是住在四念處上,而是已經超越了。

一般眾生都有我執和法執。

一個人有我執,就會打妄想,佛慈悲為了使眾生超越我執的煩惱,

所以先開立種種法,四念處就是其中的一種法門。

藉著法讓心安住下來,與法相應之後,慢慢地,能破除我執、我相,進一步可以了生死;

但是,如果執著所修的法,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

「 無所住 」是連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不要執著法?

法由心生,心生萬法,心才是根本。

大乘所講的就是「 無所住 」。

心不染著
超越時空

「 住 」:

心有所依靠、有所想,就是住,和我們身體的住是不一樣的。

「 無住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我們這個世間,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你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就住在時間上。

東、西、南、北,內、外、中間都不住,也不住在空間上。

如果想到東方,那就住在方位的概念上了,但是哪個是東?

哪個是西?

哪個是南?

哪個是北?

這都是相對待的,在變化當中,都不是正確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 無住 」,

東西南北不住、內外中間不住,

善惡美醜也不住,

生也不住、

熟也不住,

是這個道理。

不住大小方圓、動靜閒忙、東西南北。

不住就是不要想念,而不是身體離開這個地方。

離就是心要能離開,而不是身體的離開!

我們心不染著,心不攀緣,就離開有所住。

眾生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就有煩惱、有妄想;

有煩惱、妄想,因此沒辦法離開生死。

不住,就是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不想過去,過去的善業、惡業就超越了。

不想未來的事情,心不住在未來。

而現在也不住,哪裡是現在?

悟了這念心,就是現在;

沒有悟,就是生滅。

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現在嗎?

講第一句能聽到,馬上再講第二句,

這時聽到第一句的那念心又滅了,哪一個是現在?

現在心也是在念念遷滅,

念念不斷地在生滅當中,

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子不斷地處在生滅中。

想到過去,是生;

想到現在,過去又滅掉了。

想到現在如何用功,想到未來要成道、要證果,未來要得個名、得個利

...... 這樣子想,就是想到未來的事情了,這一些都是念頭。

想到過去,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未來,念頭還是在活動;

想現在,現在這個心還是在攀緣。

這就告訴我們,不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不可住,十方世界也不可住

—— 想到東方,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西方,還是念頭在活動。

所以時間也不可住,空間也不可住。

清明無住
真心即現

「 住 」就是想念,就是攀緣。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是什麼境界?

是個定境。

然而假使我們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也不想美醜,

可是這時候心卻在無聊、昏沉當中,這是不是道?

這還不是的。

所以不但要不攀緣、不顛倒,不住空間、不住時間,

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才是「 生心 」。

心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本具的!

這個地方講「 生心 」,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

「 生心 」—清淨心現前了!

生出來了就是指「 現前 」了,不是另外有一個「 生滅 」的「 生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心就是佛心,這念心就是慧;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超越時空,不想時間、不想空間這個心就是定。

這念心達到定慧不二,一下就契悟菩提心了。

菩提心,就是定慧不二的心。

漸次修證,是先要修定,有了定,而後啟發智慧。

而契悟到「 無住生心 」的這念心,

即戒、即定、即慧,

戒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就是本具的清淨心。

所以,五祖大師講到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大師馬上相應,就契悟了本具的覺性。

安住實相
法中之王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實相。

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 無住生心 」,行住坐臥都「 無住生心 」,這就要靠功夫了。

順境、逆境都一樣,穿衣、吃飯都是這個。

所以祖師講

「 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 」,

就是如此。

因為挑柴運米,這個心都是無住心,無住心就是神通妙用。

起心動念也是神通妙用,不起心動念還是神通妙用。

所以,惠能先前的開悟和這個地方的開悟又不一樣了。

這裡惠能言下大悟,是契悟了實相,實相是無住,不著空、不著有,不著兩邊。

悟到這念心,就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由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離開這念心。

這念心是什麼呢?

就是法王,法中之王。

佛悟到了這念心,所以稱為法王。

每個人只要悟到這念心,都可稱為法王。

宇宙萬法,都是從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能離開這念心。

所以,悟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一如,心法不二,

就是實相,就是「 無住生心 」。

我們再從般若來認識這個道理,如果認為般若是空,什麼都沒有,就錯誤了。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深入,達到觀照般若,啟發空慧。

由空慧再進一步契悟,不著文字,不著空,

這時候就真正契悟到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大師就悟到這個道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

所以禪宗是最究竟的法門,是傳佛心印的法門。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遂啟祖言,馬上就啟告、啟稟五祖大師,

下面就是惠能聽了《金剛經》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悟的境界。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

「 何期自性 」,我們講自性、講本心,但哪裡去找自性呢?

何,就是哪裡。

期,就是期望。

在哪裡找自性呢?

一切都是本自清淨!

一般人希望見一個清淨心、得一個清淨心,希望要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如果是可得有證,就不是本來的。

「 本自清淨 」,本來就清淨,

不需要去澄念,

不需要去息妄想,

不需要去斷煩惱,

本來就清淨。

有的人聽了又想:「 既然是本來清淨,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還要斷煩惱?

這又講不通了啊!」

沒有講不通,因為如果本來不是清淨的,再怎麼去修,也沒有辦法見到清淨的這念心,

譬如鐵裡面本來就有鋼,假使鐵裡面沒有鋼,而要把鐵煉成鋼,是不可能的事;

裡面如果本來沒這個性,怎樣去造作也造不出來的。

心雖然本來是清淨的,卻被妄想、煩惱染著了,夾雜妄想、惡念,

正如鐵裡面雖有鋼性的存在,還有其他的雜質,

只要經千錘百鍊以後,鐵就變成鋼了。

這個心雖有無明、有煩惱,無明、煩惱裡面仍有清淨心,

現在只要不起無明、不生煩惱,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經過五祖最後給與的一番啟示、一番磨鍊,六根寂然,六根不動了。

這念心和他過去沒有悟以前,天天為了油、鹽、柴、米、醬、醋、茶,上山打柴,賣了柴以後買米盡孝道,還是同一念心。

只是在過去,心生分別、心生執著,而現在通身放下了。

過去,是妄想分別,現在是無住生心,

過去也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也不想,

一切就超脫了,超脫了攀緣的心、執著的心。

佛法當中有漸修的法門,有頓悟的法門,現前所說的這個法門就是頓悟法門。

當下契悟了清淨心,契悟了無為心,契悟了菩提心,立刻就能超脫。

《中台山月刊》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用生命换取个人烦恼。人生如茶,静心以对。知足就是不贪,感恩就是惜福,随缘便是放下;知足者常乐,感恩者幸福,随缘者自在。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活在当下,真实地活在今天。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孤独#

【早安.晨读】

(一)《禅在哪里》

在行住坐卧中,
遇到顺境逆境都不生起贪嗔之心,
保持内心的觉知而不执。
禅不在远处,
而在当下。

(二)《依止箴言》

要如法依止,恭敬胜一切。
发心需纯正,皈依要明确。
持戒能清净,知见无杂染。
常怀感恩心,欢喜受骂辱。
忏悔诸烦恼,慈悲大包容。
布施有德行,是为依止法。

(文/达照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发一条微博限定平安夜记录:中午杉问我“回不回”我以为是回家,就告诉她回原来她的意思是回不回真光的艺术节这我才知道 有这么一回事反正手中ddl不太急便答应了踏上那
  • 晚上球馆也冷,孩子们运动到是不觉得,需要弄条特别厚的秋裤了。今天是平安夜,我姑娘不和我说我都不知道是平安夜,我就知道过完冬至就进入一九了,我就想着今天买只鸡炖汤
  • 【#济宁# 闵子骞说的汶上不是今汶上县,芦花鸡也不是汶上县所独有】闵子骞的一句话,因《论语》而传世两千五百年,至今仍为很多汶上人所称道。闵子骞鞭打芦花的故事也不
  • 天南地北的两位美女寄来了宇宙周边 希望早日相见 冬天大家都穿的软乎乎 想抱一抱我的好朋友们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
  • 我想看过剧本仍然选择来到人世的原因一定是因为我的家人,她(他)们永远坚定的站在我的身后 给予我无限的疼爱与扶持,给了我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底气,包容我所有的坏脾
  • [给力]家里选投影仪还是电视,这确实让我纠结了好一段时间,但考虑到只要尺寸足够,电视肯定要优于投影仪,毕竟我不太喜欢大白天拉窗帘,而不用拉窗帘的投影仪又贵,所以
  • 12月20日,薇娅老公董海锋微博发布致歉信:“大家好,我是薇娅的丈夫董海锋,很抱歉以这样的形式打扰大家,薇娅因为税务问题被处罚,我作为薇娅的丈夫难辞其咎。”在致
  • 我都要感谢它们跟着我一起活下去!而它,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你,嘲笑你,从不会伸手帮你。
  • 看着妈妈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妈妈日益深刻的皱纹,看着妈妈渐渐弯曲的身躯,我心中有无尽的感激,但都汇成一句:妈妈!我爱您!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长大成人,是母
  • 因为周围没有可以聊dv的同好[委屈]扣扣1761697380也可互fo但微博一般只转发不怎么发东西[跪了]主A碳梦,同时还梦mmc/reo/jo/2u浓度排序大
  • 5、上面说的 “活动活动” 不包括上厕所…6、午饭下馆子用开水烫餐具杀菌只是心理安慰,选个卫生合格的饭馆更重要。八、食补十条,“大补” 的真相 [话筒]1、喝骨
  • 写这些没有别的意思一方面是希望好朋友们继续好好生活尽量快乐另一方面就是不用担心我 我是真的没问题 我在这些年这些时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就是“不用管我”不是置气
  • 两个星期的实验结束啦突然结束还有点不舍得诶虽然每天晚上都在极限完成实验报告虽然电脑彻底变成了工作本虽然每天都在担心把仪器弄坏(好吧,是怕赔钱[允悲])虽然有点累
  • #狗狗##泰迪##金毛##拉布拉多##边牧# 最近都是一家人 直接包场前后对比照 我觉得施华蔻最新的 还原酸染发剂真的是我用过最好的染发发膜。这款胸背牵引项圈一
  • (杨老师解读,就算我们知道对于那些不陌生的朋友,如果他们存在财务上流动性的问题,我们也不会帮忙,我们不会对有问题的人,无论陌生还是不陌生,帮助有问题的人来损害我
  • @蔡琴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耳機裏正在放你的音樂劇《天使-不夜城》,首演的那一年我還在天上飛,感謝音樂,讓我得以在二十餘個春秋之後想象你在舞臺上的躍動;此時此刻
  • 五、展现融媒成果,在全媒体时代的融媒改革中,每一次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都是媒体最好的舞台。在此,我们以“西安战疫‘网’动力”为主题,向所有在西安的网络传播平台发出
  • 这也是弟弟第一次陪姐姐过生日,第一次过冬至,虽然没有吃到汤圆,但见证了汤圆的形成,汤圆是如何进到姐姐圆滚滚的肚子里面。总之,生日快乐我的大宝贝。
  • 黄石市民政局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认定救助对象,探索了信用管理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实践意义,为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黄石经验。近年来,黄石市民政局结合“放管服”
  • 未来我们会握紧时代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国电影贡献力量!未来我们会握紧时代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国电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