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工男突然有了诗意# 【超美延时摄影:理工男献给母校清华毕业礼物[心]】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09级学生于海童用时两年,7万次快门,终于完成对清华母校的献礼。他把毕业比喻成繁星在晨曦中告别夜空。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你是否也对母校的一景一物无法割舍?戴上耳机,点击全屏,感受他对母校深沉的爱。via:@人民日报

【此碑应是如今岳麓山中最古老的文物,但来历成谜,至今难解】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10月16日
写了两篇岳麓山的墓,今天不妨换个脑筋,来说一个很有趣的东东,按照国保名录中的立项,姑且称之为“禹王碑”吧。中午饭点将近,一身也被雨淋得不甚舒服,拜谒完黄兴墓后,遂沿着一条小径北行向上准备去电视塔那边用膳。行至近山巅的一个小平台,正好就遇见了禹王碑。自然,这是被认为和禹有关的一通古碑了。

眼前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封闭式石亭,只有碑文这一面,用铁栅栏门隔开,近前则可看清禹王碑之全貌。除了民国题记之外,其余斗大的数十字我是一个不识,不过这倒也没啥丢人的,因为从古至今号称能“看懂”的人就没几个,而它们真正的意思,至今也并无定论呢!旁边的官方介绍称,此碑相传原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故而又名《岣嵝碑》,南宋时一个叫何致的人发现了它,并将其摹拓下来刻在岳麓山上。读完这段介绍,我心中不由疑窦丛生,回家后便兴致勃勃地从史料中探索它的来龙去脉。

茫茫禹迹遍九州,大禹治水的往事是人尽皆知。不过禹所处的年代距今已四千多年,即便是如此伟大的人物,想还原他生平之足迹也几无可能。古人将其神化,留下诸多传奇故事口口相传,这倒可以理解,不过若用故事去讲历史,怕又不太合适了。在这里得先达成个基本共识,大禹是人而不是神,纵横四海靠的也是一双脚板,至于那些诸如降龙斩蛟、金简玉书之类不太科学的,看个乐呵也就罢了。

不得不说,官方的那段介绍虽是限于篇幅,许多问题没交代清楚,但斟酌起来用词却颇为严谨。其既没有采用任何神话,也并未提出碑文的内容说的就是禹,此刻我对它的感觉倒更多是赞赏了。好吧,让我们先来看看古籍中是怎么说的。

禹碑最早见诸于文献记载,当是东晋罗含所著的《湘中记》,曰:“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罗含是湖湘本土士人,宦游多年,此书被认为比较靠谱,不过读这段记载也很难看出他本人是否真见过禹碑,但无疑采用了传说。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大禹治水也有两千多年了。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引用了罗说,《水经注》诚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郦道元是北朝人,就没到过南边的湘水来,故南方水系其实是它的软肋,这也是后世的共识。到了南朝,有一个叫徐灵期的道士在衡山修持,著《南岳记》,这大概是介绍南岳山川最早的一本专著。其中提到了“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这样看起来,徐是真见过这块碑的,但显然也只字不识。大约在同期还有其他一些著作,不再一一列举。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大禹治水的两千多年后,罗含也好,徐灵期也罢,既然都看不懂,他们又是如何认定这个古碑就是禹碑的呢?

受这些著作的影响,自唐开始便有韩愈、朱熹、张栻这些大咖级驴友到衡山现地寻访,但皆是乘兴而来,铩羽而归,朱熹甚至断言压根没这玩意。直到南宋宁宗皇帝嘉定五年(1212年),才由上文所说的那位何致(又作何贤良,字子一)发现了它。何致是何许人完全不见经传,关于此事最早的记载当是宋人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叙述颇详。张与何是同时代人,此书成书之年代又极近,所述当较为可靠。不过张世南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即何致把碑拓献给了湖南安抚使曹彦约,曹是很喜欢,但当时就有人说何是蒙骗曹的。于是何就把它刻在了岳麓书院后面的巨石上公之于众,或是有自证清白之意吧。另有一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在何致之后,再无人见过衡山的禹碑了。

后来岳麓书院迭遭毁废,何致复刻的这块禹碑也直到明嘉靖年才重现世间,自此被广泛翻拓流传,如今在各地所见,绝大多数循自岳麓。明代才子杨慎将77字碑文“破解”出来,然则如何译出却是未知,终难让人特别信服。此后数有人为之,各种破解版本文意出入很大,但也均未跳出大禹的窠臼。直到近代方有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见《岳麓书院志》,里面有每个字的破译图解。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都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所以碑上的文字仍是个未解之谜。

说老实话,我其实也不认为此碑是禹迹。我对于古文字自然是一窍不通,头一眼看还以为是古篆,直到发现一个不识才知不对。但其字的形体和排列,看起来明显比甲骨文更加进化了,焉能更为古早?这也是我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在看了诸多史料之后,因为一些疑点,我甚至一度怀疑会不会是何致自说自话把大家都给玩了?但不管如何,此碑总归立在岳麓山上八百多年了,大概也已经是岳麓山上最古老的文物。有朋友可能会说古麓山寺和岳麓书院,不是始建得更早吗?是的,但麓山寺曾六度毁于战火,岳麓书院则是清代重修,还真不一定有哪块砖瓦能早过这“禹王碑”呢!

有人把禹碑和黄、炎二陵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文物界三宝,这或许稍显夸张,否则如何到第七批才能跻身国保呢?从官方的国保列项和介绍中大约也可揣摩出一个意思:既然千百年来一直都叫禹王碑,不妨先这么叫着,至于到底是不是,那就等以后真能破解了再说吧。当然了,即便是如今考古成果和学术水平不断攀升,许多古代文明的谜团仍然无法解开。搞不好,禹王碑终归也就只能叫这个名字了。
其实,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

一书一咖啡,是想续命的开始,从未读过蔡崇达的书,一瞬间仅是书名已经抓了我的眼球,其实太久太久没有精心阅读,所有精气神已献给日常,几点一线的时间轴已经如蛛网般错乱缠绕,滚成蝉蛹样密不透风,觉得从鼻孔嘴巴毛孔都无法自由呼吸,到了一种想要破了再立的极度渴望中。似乎没经历过极大动荡,可心已觉伤痕累累,是作茧自缚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从来不觉得一味地退让可以让自己眼前视野放宽,而是会等到得寸进尺,越无立足之地。没错,冷清事不关己的态度只是想要自我保护。此时还没有Ending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一个放字,千般哲理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
  • 这部无声故事片以黑白色调为主,但在不同场景也有不同的色调,在战争场上,以红色调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暴力和血腥,在夜晚以蓝色调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时候和人物的犹豫难过
  • 讽刺的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早几年离婚能分到好几千万的当事人,现在再离婚,就只能分到一堆负债(特别是对创业的夫妻来说)。)讽刺的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早几年离婚能分
  • 我不以为意 今天是我经期的第4天 家里的茶几上那颗芒果青绿中已经带了点黄……✏️它在等待 她也在等待 2022.9.27早:無糖豆漿、優格、奇異果、莓果乳酪麵
  • 北京魔方的魔盒1.5T发动机,核心亮点是它搭载了源于超跑的VGT增压器技术,能在1500r/min转速下释放出最大扭矩。数据来看这发动机和长安UNI-T的蓝鲸发
  • 客观说,小众市场不好做,品牌强如宝马,X4每年在中国的销量也仅一万台出头,内部使命只是丰富和提升宝马的品牌形象,而非走量。不过对于新品牌领克,反而是一个机遇,
  • #苏州[超话]#关于亲情该主题源于晚上收到了表嫂的两个大红包我自己创业这么几年第一次得到了她和哥哥的认可以前我对亲情抱有一种理想从没有怀疑过什么可是,当我经历了
  •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 宋代·刘过《西江
  • 中国从不缺少“破壁”英雄,不断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的脊梁将挺得更直!中国从不缺少“破壁”英雄,不断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的脊梁将挺得更直!
  • 但到了中年这个岁数,你就会逐渐明白:有时,不与烂人纠缠,不是为了放过他人,是为了放过自己。但胡因梦提起这些事,却云淡风轻说道:“多年来,他这样不断羞辱我,对我是
  • 8. 夏天的惊喜是阳光、海浪、冰西瓜,和努力以后的那句“我终于可以…”9. 听闻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8. 夏天的惊喜是阳光、海浪、冰西瓜,和努力以后的那句“
  • 拥有310万粉丝的最强大脑选手“北大花花老师”也坦言“我就是小镇做题家”她认为,“我觉得只会做题一点都不丢人,以前出身小城市埋头苦读、通过努力考入名校的孩子,我
  • 如果下次能见面,我就问子枫,练的什么步法[悲伤]Ps:没蹲到子枫,拍到了其他人,可我[摊手]#张子枫天生属于镜头# #子枫·喜欢你是幸福的# #车主投诉#【凯迪
  • 」“但是啊,蟋蟀先生。从“什么都可以造”看王传福的战略逻辑比亚迪2021-03-04 09:11:44一壶真知佐酒,二两故事下菜,两个木匠的后代走到一起,将喝出
  • 4⃣️《我要我们在一起》是我第一次看她弹钢琴 我当时的内心os是她怎么还可以自弹自唱 业务能力太好了吧(好吧以前还没有业务能力这个词 反正大概就这意思)自弹自唱
  • 一枝富贵竹的含义很广泛,既可以求取事业的职场之路平坦,遇到事业危机得以有惊无险地化解;也可以祈求在同事朋友的圈子里能够左右逢源,收到大家喜欢,这当中的联系也很好
  • 看你往那跑,这次可逮着你了。爸爸陪睡先入眠,两岁萌娃溜走了;4、小区自治居然能提升房价?
  • 他每天都在记,尽管篇幅都很短,但每天所记工作内容的后面,都附着关于遥远的家里的一些事:(家里的)地不知道种下去没有,骡子不好使唤,一定让她(妻子)受累了。统一回
  • 今日立夏朱元夫《壶中天·寿贺晓山五下九岁,四月十二日生,先年有横讼》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场馆坐落于法国第三大的电影院:MK2图书馆(MK2 Bibliothèque)这里每年有200万人次的观众。#MR#故事的开头,从一句“费尔南多,你需要什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