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 朱仁康 银屑病医案

朱仁康 (1908-2000),字行健,男,祖籍江苏无锡,中国皮外科专家。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后在苏州、上海开业行医。曾主编《国医导报》。1952年到上海市青海路公费医疗门诊部任外科医生,1956年由卫生部选调至中医研究院工作。于1956年5月应聘在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亦称疮疡外科。1963年合并入广安门医院外科研究所。擅长治疗疮疡、银屑病、痔瘘等。1980年创制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疗效较高。1971年创用滋阴除湿法,提高了治疗湿疹的疗效。从事中医工作70余年,精于疮疡、皮肤外科。擅长治疗多发性疖肿、乳腺炎、脉管炎、湿疹、皮炎、银屑病、丹毒、带状疱疹、扁平疣等病症。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古代医学文化,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制经验方50余种。如湿疹为皮肤科多发病之一,经多年的观察,总结经验,对225例湿疹患者根据全身症候,舌苔脉象、皮肤特点加以辨证论治,分为湿热、血热、风湿热三类进行治疗,并将其验方输入计算机制成无论诊疗系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编著有《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中西医学汇综》、《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等。

银屑病

[例一] 袁××,女,46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0年7月2日。

主诉:全身出现大片红斑,复盖白色鳞屑二十一年。

现病史:二十多年来,全身泛发大片红色皮疹,曾在本地区及外地等医院多方治疗,仍不分季节,历久不退。初起皮疹不多,近几年逐渐增多,几乎遍及全身,大便干秘。

检查:肥胖体型,头皮、脸面、躯干、四肢除双手以外,均见地图状紫红色皮疹,表面复盖银白色较厚之鳞屑,用手刮之,底面则现筛状出血点。

脉细带数,舌质绛,苔净。

中医诊断:白疕风。

西医诊断:银屑病(进行期)。

证属:风热郁久,伤阴化燥。

治则:凉血清热,滋阴润燥。

药用:生地30克 生槐花30克 紫草15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麻仁15克 枳壳9克 麦冬9克 大青叶9克 十剂水煎服。

外用红油膏(附红油膏方,配方: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制法: 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除去药渣,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功用:润肤止痒。主治:银屑病静, 手癣, 手足皲裂。用法:薄涂皮损上,每日1~2次。薄薄涂上一层,使用时先试涂一小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反应即停用,大面积银屑病勿用。)每日涂一次。

二诊:(7月12日)药后腿部皮损逐渐消退,他处鳞屑,亦显见减少。

继服前方改麻仁9克、大青叶15克,服十剂。

三诊:(7月24日)躯干、上肢皮损均趋消退,下肢皮损消退 后,新起点状皮疹。口干思饮,舌苔薄黄。

继服前方加黄芩9克、花粉9克,服十剂。

隔一月后追踪:只留头皮儿小片皮损未完全消退外,余均平复。又称外用药膏处,皮损消退较快,但未上药处,亦趋消退。

本例大面积地图状牛皮癣,病历二十多年,经多方治疗,历久不退,除两手外,皮损几乎周身密布,舌绛便秘,证属风热郁久,营阴耗伤,化燥化火之象,故用大剂生地、槐花,丹皮,赤芍、紫草凉营清热;麦冬、枳壳、麻仁滋阴润燥;大青叶重在清火。十剂后皮损逐渐消退,继服前方加重大青叶,十剂后,四肢皮损大部已退,尚有口干,思饮,舌红苔黄,加花粉、黄芩增液清热,嘱服十剂后未来复诊,隔一月后追踪,只留头皮小片皮损,基本痊愈。

[例二]张××,女,23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1年7月16日。

主诉:全身出现红色斑块,伴有鳞屑已五月。

现病史;于今年老体弱月初患感冒咽疼,半月后周身泛发红色点状皮疹,稍有鳞屑,逐渐扩大成片,瘙痒不甚。在本地县医院治疗始终未消而来门诊求治。

检查:头皮、胸、背、四肢泛发钱币状红色斑块,上盖银白色鳞屑,基底浸润潮红,部分融合成片呈荷叶状,轻度瘙痒。

脉沉细弦,舌质红,苔净。

中医诊断:白疕风。

西医诊断:银屑病。

证属:风热伤营,血热风燥。

治则:清肌热,凉营血。

药用: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大青叶15克 生槐花30克 白藓皮9克 生甘草6克 十 剂水煎服。

外用红油膏外搽皮损上,每日一次。

二诊:(8月4日)患者来称妥药十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祗有小块皮损未消。

嘱续服前方五剂,临床治愈。

本例发病五月,病前半月,曾有感冒咽痛,起时泛发点滴状皮损,渐扩大成钱币状及地图状大片潮红脱屑,尚在进行期,舌质红,中医认证属血热型,故以生地、丹皮、赤芍、生槐花清其血热;知母、生石膏清其肌热;大青叶清火热。

十剂后皮疹已大部消退,继服五剂即全退。

春来洞庭话碧螺

我的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小乔”-洞庭碧螺春,炒毕,放石灰仓收水了。累,但欣喜。这会儿有点儿闲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说洞庭碧螺春啊,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在《柳南随笔》里记道,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1672)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
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个人觉的陆廷灿之言还是蛮可信的。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提出了质疑。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字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所以个人认为陆之言可信。
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你看,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早期的碧螺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唐懿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 856 年,杨华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1098)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1140)的《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的文字。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它还是蒸青饼茶。

明正德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

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从这儿就看出来了,乾隆时期,碧螺春成了清廷贡茶了。到了这儿,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了。

再聊聊碧螺春的特点,什么是“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铜丝条”吧,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说明了它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它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是说它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有机会大家真的要去品品明前碧螺春,这个茶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只能做十来天茶。没别的,人生苦短,总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春来洞庭话碧螺

我的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小乔”-洞庭碧螺春,炒毕,放石灰仓收水了。累,但欣喜。这会儿有点儿闲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说洞庭碧螺春啊,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在《柳南随笔》里记道,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1672)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
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个人觉的陆廷灿之言还是蛮可信的。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提出了质疑。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字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所以个人认为陆之言可信。
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你看,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早期的碧螺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唐懿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 856 年,杨华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1098)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1140)的《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的文字。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它还是蒸青饼茶。

明正德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

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从这儿就看出来了,乾隆时期,碧螺春成了清廷贡茶了。到了这儿,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了。

再聊聊碧螺春的特点,什么是“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铜丝条”吧,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说明了它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它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是说它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有机会大家真的要去品品明前碧螺春,这个茶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只能做十来天茶。没别的,人生苦短,总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真的好喜欢猪咪啊 虽然我老是说 他是个没那么漂亮的布偶其实他真的好乖 脾气也好 也不玻璃胃 还会巡回但我每天回家就整个人被堵住到完全呼吸不到空气只能用嘴巴呼
  • 2020年到2021年上一轮牛市马斯克狗在市场里面的zhang幅绝无仅有,惊艳绝伦!doge由1-2亿美金到 1000亿美金市值shib由1500美金 到 5
  • 苏心璃长渊苏心璃长渊(全章节无弹窗收藏即看)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z;wj'.p^95❗书名:《苏心璃长渊》❗主角:苏心璃长渊❗❗❗非小说原文:“梨梨。” 他一双大
  • 新年快乐呀[赞啊]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但是收到的关心与祝福和爱一样不少[爱你][爱你]去年也一样是得过且过的一年 好像每年都有在想今年的我一定一定要怎么样!尽管如
  • #价值投资日志[超话]#【5月8日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煤炭,养猪,有色 · 镁,体外诊断,硅锰;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军工混改,干细胞,合成生物
  • 包括就冲焦糖奶油南瓜拿铁而特意前来的这款…所以小失望…只能选了仅剩的另外这两款,当时用的牛奶也不是鲜牛奶,咖啡整体偏甜…‍♀️另外,期间再次和小哥对话,就不理人
  • 我想给她买的但是尊嘟生存基金不太够…她又给我买了我喜欢吃的套餐…我再次暗戳戳发誓有钱了一定要baoyang她。ruirui是一个特别特别可爱的人 他总是优先考虑
  • 其实返款特别吸引我的点就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非常积极向上,从他发的为数不多的动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人,机车滑雪冲浪他都会,通常就是有想法一定会在短期
  • Todos quieren plata, otros quieren fama, Un amor superficial, Pero ella quiere
  •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阮芷永远消失,实际上还是心软了。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权知遥永远消失,实际上还
  • ” 眼前的人笑了笑,“对啊,我死了也没愿意放过你。” 尹静涵懒得再说废话,大抵是看到死了的人却还好好活着,直接摁住他的肩膀欲要亲吻上去。
  • 因此,在进行司法亲子鉴定时,建议选择正规的鉴定机构,遵循他们提供的样本采集指导。在金华市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做鉴定,机构能提供准确、可靠的鉴定结果。
  • 直到整个白天,天气睛朗阳光明媚,预示着今年的三伏,如上所述的情况,不但热,还多出来十天的晴热天气。无论怎样看昨日立夏的天气,酷暑高温也好,持续凉爽也罢,从古至今
  • 不过 真的,做个好人,别干扰民这种没素质的事儿我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半夜家里跑进来一只不知名大飞虫,真的很大!虽然是很小声的,但是能不能注意一下宿舍这么巴
  • 一份感情,可以是自此天涯不相问的骄傲,更可以是低到尘埃里还要开出花来的卑微。只想待在我小院[偷笑]​都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院有上千的花朵,上万的叶片​
  • #糸师凛[超话]#手机背卡自抱盒推推!借tag致歉 蓝色监狱 蓝锁 凪诚士郎 nagi 御影玲王 洁世一 蜂乐回 千切豹马 国神炼介 糸师凛 糸师冴 绘心甚八
  • 因为穷所以周边谷子并不会很到位我只会看情况买,偶尔会画画2️⃣属性(二:海/松/mha海:路飞单推溺爱,路公路妈路梦,艾嬷,萨艾(不接受拆逆)罗柯罗无差,路尼卡
  • 长恨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
  • #我们仨都爱的大探陆##东风日产探陆上市##魏大勋35岁生日海报# #魏大勋[超话]# #平安春运交警同行# 【湘阴交警三小时侦破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2月18日
  • 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的上市,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出色的驾乘体验,也进一步夯实了其在新能源SUV市场的冠军地位。如今,宋PLUS冠军版的上市更是凭借其全面进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