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上帝也是PUA高手啊。

​此外,震惊我的是,杀人凶手不仅毫不知悔改甚至还能理直气壮的跟上帝撒娇要福利。

​我不管,你把我判的超出我的承受能力,又不再袒护我。是个人都能把我杀了。

​于是乎,竟然还真能得到好处,上帝允诺“杀你的人必遭七倍于你的报复。”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实的孩子命早夭。

​看到这里,是不是更喜欢我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还是觉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阴险狡诈更胜一筹呢?

​给老子拜个香,就是瞎调侃一下。[挤眼]

相忘江湖

人本就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身处其中却未必能觉解到这一点。如孟子所言:“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由之而不知之,则身处无明,所以为凡;知之则在明中,可以为圣。
人作为修行的载体,其“尽性至命”的对象就是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平凡如洒扫应对,亦是“尽性至命”的阶梯。可谓“举足修途,皆趋宝渚;弹指合掌,咸成佛因。”天道运行,道场无边无尽,以每一个“角色”命名,尽“角色”之性,就可至道场之命。修行之人于每时每物都不能忘却修行真义,知之行之,不可由之。
人的存在是运动的结果,也是运动的过程。故而人是必须要行动的。在自己的“角色”道场时时处处“居敬存诚”,有彻底的觉解而“极高明”,亦有彻底的行动以“道中庸”。
如果一物对其固有的性质不自知,则这种性质对于这一物是“自在的”,不是“为自的”,而是“为他的”。如果自知其性质,则这种性质对其而言既是“自在的”,亦是“为自的”。
“为他的”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比如,乱世人对太平犬之快乐的羡慕,于太平犬是不自知的,这种所谓的快乐,只不过是乱世人自以为的太平犬的快乐。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有觉解,尽心尽性在于充分发扬人的知觉灵明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宇宙的发展。在天人境界中有类似自然境界的混沌,如同食尽珍馐后返璞归真,这两种混沌有相似的外表却有实质上的不同。亦如同“无知”不等同“忘”,“无知”是“不知”,而“忘”却是“有知之后的不知”。
道家所以希望人处于一种“纯真”的状态,对“真善美”无知。这并非反对“真善美”,而是因为要对一物的性质有所觉解,必然要有相反者相对照,如《老子》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求之“真善美”则必然有“假丑恶”相对照,经历“假丑恶”的考验才能领悟“真善美”的真谛,但道家认为这是有危险的,也是不值得的,故而宁愿作为“人性本善”的人,对“真善美”处于无知的状态,如《庄子》所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备注】
1.《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2.《二程遗书》(程颐):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精粗。
3.《涅槃经》:譬如估客,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随语即至宝渚,多获诸珍,不可称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至善处采取道宝,不知其路通塞之处。菩萨示之,众生随已得至善处,获得无上大涅槃宝。
4.《马蹄》(庄子):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清静经》中丹道修炼的启示!

《清静经》是一部修炼内丹极好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好的修炼功夫,除此以外,它也是道家弟子必诵的早晚课之一,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它在道家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清静经》教人修炼的方法是一个“观”字,所观的亦主要是观空,观空的目的是澄心,要把心中一切欲念泯灭净尽,达到寂然境界。

在观空之前,《清静经》提出了三种观法,是观心、观形、观物。其文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据隐微子王元晖注,内观其心为神之元,外观其形为炁之元,远观其物为精之元;而三者既悟是指精炁神三者,函三为一,贵乎自然。

把所观的三个层次视为精炁神之说,明显受到前人的影响,因为《太平经》有爱气、尊精、重神及其三合相通思想,《老子想尔注》及《河上公老子章句注》均主张精气神合一;从东汉至晋,精气神的修炼法占着重要地位,而且,这套思想亦不断的改进繁衍,五代陈抟更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修炼递次建立丹道体系,以示后学。

《清静经》是否以观心、观形、观物喻意炼神、炼气、炼精,还有待进一步的考究。

但细意缕析,又恰好是炼精气神之要领:心之动为神,静则为心,内观其心可以全神;气也者,聚则成形,散则为气,外观其形可以全气;道之为物,其中有精,积精成物,远观其物可以全精。精气神三合为一,圆融成一太极,混混沌沌,似有似无,惟见于空!

即使上面所说无误,观心、观形、观物用以炼精气神之说尚嫌牵强,仅宜参考。不过,《清静经》作者似乎有意提示内观、外观、远观三种观法,这是清楚不过的。

三种观法之中,外观及远观同属外观一类,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从内到外,由近而远,完全吻合了老子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的讲法,也直接体现主体以至客体的放射,心体以至事物之间的连系。由这一点开始,三观法把主客、心物二元逐一化解,观点由内而外、由小而大,展现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无限张力;其小者,内观其心,其大者,远观其物。

若说心为主而生于物,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则主不为主;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则客不为客。无主无客,实为内视直观奠下基础。

然而,欲念是一切问题的开始,故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本来,人的心神都是清净无染的,只是心中欲念所蔽,离道愈远。

因此,观字诀所追求的是无欲的心。

老子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能做到无欲,则我们便能与天地间一切造化冥合而明通四达,遂能神妙无方。

老子的妙,当是《清静经》最后要掌握的真常。相对来说,老子所讲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则是《清静经》所说真常应物的应。

合而言之,老子的玄,在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的动静无间、互为体用中呈现,也就是《清静经》中真常之道之常应常静,那得道后所呈现的能力。

有欲就有念,念头的起处代表着欲的萌生。老子称这个萌生为徼。徼是机微动处,念头就在此机微动处形成,再往下发展便会对应一个行为,或生成一个物。有欲就是用来对应这个初萌的观照,也就是以此应世,如果以体用关系来说无欲和有欲,可能比较适合,在老子来说,有欲是无欲之用;无欲是有欲之体。

在《清静经》来说,真常是体,应物是用;物来则应,物去则回复清静之真常,外间事物虽变化多端,要做到事事无碍,便要有常应常静之功力,千差万殊的外事怎样也无法系缚本来就清静无染之心。

由是观之,现象界的一切变现,都在常有欲的观照下呈现;至于自我心中念头的萌生,也同样是常有欲的观照下呈现。

得道者与未得道者在这种情况下的分别,就是后者未能把常有欲与常无欲共处成玄,即当有物萌生或有物相应后未能回归至无欲之境,相反,本来清静之心备受烦扰,心生于物而死于物,心为物累,禅宗称之为系缚

为了解决这个念头带来的系缚,有许多人以无为对象作存思,简单地讲,就是念无。

上清派老祖宗魏华存夫人(252-334)在其《黄庭经》就用了许多存思的方法,只是她教人存思真神为多,存思具有对象和内容。

对于念头的系缚,有人会干脆以念无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说,《清静经》则以观空为主要功夫。观空与念无虽则看似一样,但其实有着显著的分别。念无的意思是,把注意力放在空无所有的感觉中,或荒漠一片,或幽冥空间,总之是虚无境界。

这方法未尝不是除去念头的积极方法,但我们仍不能以此作为无念,因为那里仍有一个境界在着意,有一个空无所有的处境做念头,那仍是一个念。

那么观空又如何呢?《清静经》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观空并不是一种能观与所观的主客关系,本身不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一种直观。

所以,观空并非由主体观一个对象叫空。所谓直观,既不是一般的感性直观,也不是单纯的理性直观,而是包含着以内视反观为特征的自我体验。

在观空的入定过程中,我们否定了一切对象认识,进入无知无识的特殊智慧,直接把握道体,由于观空无对象,所以本质是空,故云观空亦空。

由于整个观的过程并无能空及所空二者存在,观空之空义自然就无所空之义,故云空无所空,这种超越主客认知关系的体验,所空就叫做无吧。

同样,这个无并无出现主客关系,亦即既没有能无,也没有所无,因此,无无之能无义不会出现,故言无无亦无。不但无无亦无,甚或无无无亦无,无无无无亦无,无甚分别,因为这里是无层次、无界限、无判别的一种境界,全因为没有能无与所无的存在,所呈现的已是一个终极究竟,是自我反观内照而得的一种圆满自足的直觉体验。前段所讲的,主要是泯灭假作客体的所空,后段主要是消除假作主体的无无,最后主客泯灭,整个直观圆满自足,超越认知层,臻至混融无碍的境界。

这个工夫的体现,似乎是接着,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所提出的三观法,即是说,炼者首先泯灭心物二元,再从空与无的观照中再度升华。

这里固然没有所念的存在,更没有能念的存在;既没有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亦没有作为认知对象的空或无,只能说湛然常寂!

到了这个境界,即是太极。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世俗人世俗事乃二之状态,我们有念,是二,具分别心,所念者为一物,能念者为我,我与念为二。当能念的我与所念之物两忘,我与念同一,即无念无我,我即念,念即我;这时便从二提升至一之境界,名之为太极。从一观之,念亦非念,我亦非我,是谓无念;既无分别心,故无三千念,亦无念三千。

庄子所谓: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程颢所谓浑然与物同体,皆是也。当我之意识层面提升至太极境界,再以太极境界对待现象界,即以一对待二,便是庄子所言道枢,立于环中而应无穷。

若以念言之,能念之我置身环中以应万念,此即所谓,于念而不念,谓之无念之念也。

但是,庄子所讲的环中,是以应物言之,不能以定位言之,因为后者仍在二中言说,极其量只能说二而一也,本质上仍未到究竟,尚未算是一的真实境界。

为什么呢?亦是能与所的问题,因为有应无穷者仍存在能应与“所应”的二元关系,所以,当我们臻至这个太极境界前,必须先泯灭对象,进入直觉体验的状态,那具体言之,就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是故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在直观的活动中,从二提升至一,本来处于二之中的象与物,实时融和,物而非物,象而非象;在寂然混沌的境界中,空无中似有物有象之显现,但由于没有能知与所知的存在,故这些物与象欲显不能。

至于念,则寂中有念而无念,也是欲显不能,念自身已融和泯灭,与道同体,念亦非念,有念无念均于此溶化,混沌如一。此太极也!

综合而言,打坐时处理念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进入太极状态,要做到恍惚杳冥,寂然虚空,但这个虚空并非一个处境,而是通过内视反照的一种特殊直观所呈现的境界,那里无主客的对立,亦无主客的存在,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自然再没有念与不念的问题,这就是《清静经》的观法为我们带来的究竟。 https://t.cn/Rcdt45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尚新娘号外# 近日,#周冬雨[超话]# 于个人社交平台接连晒出两组旧照,其中一组配文:哪张是五年前?甜美可爱田灵儿这装扮这梨涡有问题?
  • #追星女孩的噩梦#其实我还是没法接受他有一天会深爱着另一个女孩,他的眼里心里全都是她,我想那个女孩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吧,想到这里我就嫉妒到发狂。很幸运旅途
  • 最近大半年,看到很多关于他的谣言,就会忍不住反驳,想说只要看过极限挑战了解他的为人,看看男人帮哥哥们对他的喜爱,看看一出好戏,看看他的舞台实力,听听他写的歌拍的
  • 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的事情都来得很自然,人生百态。熬过了苦难就能迎来幸福,熬过了坎坷就能获得成功,所谓的熬就是积攒能量,整装待发,熬着
  • 今天黑着脸上班一天!还不能准时下班!最近统计清算旧办公家具和采购新家具弄得一个头十个大。做表格做选择做对比,经理一直在我旁边唧唧歪歪,真的想拿手机砸他的冲动,最
  • [汗] 没我的前任大啊[晕] 尽管我喜欢那种会瑜伽身材好的高个女人,这个身高一米七的比我小两岁的方脸江苏女人没什么不好,在我微信上,但就是有点嫌她兄弟姐妹太多,
  • 在两人交往的过程中,税某经常通过谢某购买一些昂贵的消费品。在两人交往的过程中,税某经常通过谢某购买一些昂贵的消费品。
  • 希望有人的时候笑着能对我说:“你真是幼稚的像个小鬼”。 昨天抄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
  • 高马尾的滤镜让我已经开始盲目挑战原相机了我好喜欢高马尾啊 周围的朋友都在夸夸 妈妈也说她也很喜欢也很怀念我之前黑长直的样子于是我决定多买几个马尾回来囤今天很丧从
  • 颜色是文化的基因,《中国美色》带你走入中国传统颜色的美妙世界。按照传统的礼俗,婴孩在呱呱坠地时要包上红色的襁褓,满月了要吃红鸡蛋,婚庆时大红的喜字和被褥却总是不
  • 现在这个讨厌鬼居然又来拜访我,滚蛋吧[拜拜]睡懒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好几年没体会过了,即使前一晚工作到十二点半,第二天六点我也一定会自然醒。很幸运旅途中有这样
  • (评论员 张周项)【#国报微评#每一名坚持的跑者,都应当被尊重】从情感上说,马拉松是关于毅力的赛事,普通参与者能坚持下来已属不易;从规则上来说,只要没有超时、违
  • 我爸说我每天都把生活安排的挺好,也许我太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如果生活一定要取悦一个人,我想你最应该取悦的是自己,随着心的方向走,看到别人的光芒,也知道自
  • #张艺兴[超话]##VOGUEx张艺兴航行手册# 他真的很好啊或许是因为是他的饭所以会觉得他更好想要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好♡现在看来还是把这个宝贝藏起来吧毕竟我老公
  • 我不急 你可以慢慢来找我 走错路或者搭错车 都没有关系 我会等 但是不要太慢 因为我怕在没遇到你之前 照顾不好自己 不按时吃饭 熬夜 臭脾气 纽扣掉了不会缝 碗
  • 。啊哈哈哈果然让甜豆说对辽~小张不在银川我也能甜甜的①昨晚上我给小张说睡了然后来微博BB,之后又给他说晚安,啊哈哈哈小张离开的第一天我为啥子有些开心[摊手][摊
  • 相比各小区投放点,转运站一般设在社区附近,但这里的垃圾量更大、种类更杂,停留时间也可能更长,如何才能确保场所环境在高温天气下保持整洁清爽,将垃圾转运站对群众生活
  • 【关于越越的我一点一点补上】在中国文学史上月亮是一个被仰望了千年之久的文化意象和精神图腾是自带神性和光芒的上天给我抖落的这个小精灵安安静静地住在月球好久啦带着小
  • ”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冲动、多变、易受暗示、情绪夸张以及偏执专横的,因为他们在群体中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控制力。每一个人,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 對曰【醫之為言意也。”“若在人间,似有一词叫相思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