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51)|一旦有能、有所, 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一旦有能、有所,

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

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好,我们来整个前后看一看,回想一下这段经文。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这就是让我们来看到:我们真正的清净心觉即明,明即觉。

但是众生呢,往往在这个觉明心性之上,来妄分能所,妄起一个能分别,以后再起一个所分别,能明跟所明。

好,因为这种能所妄想的相互激荡,才产生能见跟所见;以后能见跟所见呢,又互相掺杂,那就形成宇宙、生命包括业果。

我们看下面。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这个“所”字非常重要。佛就接在后面讲,【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面的词,重点就在“所”,这个“所”字强调得很多,还有“明”字强调得很多,“觉”“明”两个字。一旦有能、有所,那好,那就是起的妄想心,而不是我们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

下面,【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里才点出了一个“妄”字。

能见跟所见又有同跟异,

似乎看起来是不一样,

但又不能完全截然分开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这个同啊、异啊,这些我们上一节课都讲得非常详细了。

大家如果看《楞严经正脉疏》,会涉及到《大乘起信论》,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以《正脉疏》上面讲《大乘起信论》怎么样,因为你们没有学过《大乘起信论》。

本来这个《正脉疏》上面的经文,它的语脉非常清楚,所以我们只要依《楞严经》的这个语脉,相对参考一些内容,依经解经。

这个时候,同跟异,就可以以《楞严经》当中本身的所谓“六根性”还有六根性之不同,整体的六根性叫同,六根分开叫异;而在宇宙万法当中,所谓虚空是同,而各种器界不同,这个叫异。

所以每一个里面都有同有异——而能见跟所见又有同跟异,它似乎看起来是不一样,但是它又不能完全截然分开,这就是同、异。

能所之间相互扰乱,

发出一些劳相,

形成世间相,

形成具体的六根性

各个不同,

形成五浊的现象,

那就是形成众生

好,我们看下面。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这个“扰乱”,就是能所之间相互扰乱,那么能的扰乱跟所的扰乱是什么呢?发出一些劳相。劳相就是形成一些具体的什么?包括世间相,包括形成具体的六根性各个不同。

“自相浑浊”是什么?就是形成了什么?

能所相互形成五浊的现象,那就是形成众生了。

所以,实际上我们看我们人呢,人就是包含了整个宇宙,什么意思?

宇宙当中有情方面,当然我们六根性都是有情的,眼睛在转,耳朵能听,这是能动性,叫主观能动性。

但是实际上我们人,这些身体跟这个宇宙、客观世界一直在交换能量,大家感觉到了吧?

每天要吃东西,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从所谓的客观宇宙世界这个当中来的。吃的菜从哪儿来的?从土地上面长出来的;我们用的东西从哪儿来的?不也是从这个土地上长出来的、挖出来的等等。

所以实际上这是叫“自相浑浊”。

我们会讲到“五浊”,这个五浊实际上就是能所相互浑浊,这就形成五浊。

五浊就是讲的“五蕴”,所以五蕴包含了客观跟主观的这一切。但是从佛的角度,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一个虚妄的浑浊当中,本来还是清净的。

所以叫“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这些词,每一个词

用的时候都不一样

大家注意,这里面有几个字:

“劳”呢,是偏向于一种妄想方面;

“发尘”,一定是要形成具体的相,这个才叫“发尘”;

“浑浊”,就是妄想跟具体的相,相互相织妄成。

要谈烦恼,那就是尘劳而引起的什么?一定是主观上面的这个烦恼。

所以这些词,每一个词它用的时候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解释这些文字的时候,就要看,什么时候是生劳,什么时候是发尘,以后是如何的浑浊。

实际上我们上一次就讲到这里。

经文: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这三段文字,

其着重点在不同的地方,

一定要看到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实际这后边还有一段话我没有讲,就留着这一堂课跟下一节,正好把它连贯起来。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实际上这个是补充上面这一段。(有些因为在讲的时候文字上面是钩锁相连的,中间不能断开。)它怎么样的生劳,劳了以后……实际上就是补充上面有同跟异的。

在前面有一段,主要是“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这个是从能所、同异方面来强调这种能与所的相互激荡。

而“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呢,他不是强调能与所,而是强调什么?一种所谓从微细的所谓劳,以后再发作粗显一点的尘,以后再形成烦恼,这么一个顺序。

那么再下面,讲“起为世界,静成虚空”,那就是直接讲的所谓的这个世界的同跟异,世界是异,虚空是同。

所以这三段文字,它着重点在不同的地方,一定要看到。

所以我们在读经文文字的时候,你不要一味的说“文字上下距离,下面的一定要接着上面这段文字”,不是这样。

这段文字讲完了是从同、异,那段文字讲完了是从细到粗,这段文字讲完了是什么?一个所谓的世界这个当中的同跟异。

当然,有情世界,我们下边还会再讲。

什么叫“真有为法”?

真正的有为法,

那当然只有我们的妙明真心

这里为什么要讲真正的“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真正的“无同异”,我们讲的有为法一般都是叫生灭法、虚妄法、杂染法,好,什么叫“真有为法”?

那么真正的一切有为法,是依我们的真心而现起的,所以要说真正的有为法,那当然只有我们的妙明真心。所以,一般的所谈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幻泡影”(《金刚经》),有真可以谈吗?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佛陀教育分享[超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净空老和尚[超话]#
开显自性大慈悲  出离生死轮回家|净空老和尚开示

一、悲智双运立德名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菩萨名号怎么来的?《大经解》:“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世人在困难之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帮助我们化解灾难;“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这个名字就是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所以称观世音。观世音这个名号是从慈悲建立的,观自在的名号是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建立的,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帮助众生显示大慈大悲,悲是拔苦,慈是予乐,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是大慈,离开六道轮回之苦是大悲。

  《大经解》:“此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言大士乃阿弥陀之弟子,密宗以为阿弥陀之化身。”观音本地,其实早就成佛了,佛号是正法明如来。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建立道场接引众生,菩萨跟弥陀的缘深,倒驾慈航,示现做菩萨,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

二、返闻自性成佛道

  《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菩萨的修行也是无量劫,他的老师古观音如来,传授他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如幻二字很重要,如幻是真实智慧,照见,看破,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理是真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事是假的。所以智慧能够认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对于真假都不执着,都不起心动念。然后才晓得,真妄一如,真妄不二,这才是圆满的觉悟。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是菩萨三慧,什么是闻?闻是接触,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就用这个字来代表。思是明了,一接触就明了,用真心,不是妄心,这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就染污了。修是一切的障碍烦恼统统不起。三摩地是得定,称作三昧,这就是金刚三昧法,入三摩地,就是证得金刚三昧。于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返闻自性,得无上道。成佛了,证得究竟圆满。

三、法相庄严难思议

  《观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正是赞佛偈里面所讲的“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佛跟菩萨圆光当中都作佛事。又云:“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不但光中现诸佛菩萨相,同时也现六道众生之相。《普门品》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能力真正是究竟圆满。

  观世音菩萨宝冠当中有一尊立佛,《观经》云:“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从这些瑞相,我们能够体会到菩萨自行化他,智慧、功德不可思议。又云:“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接引,是接引念佛功夫成就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放光注照,观世音、大势至授手接引,所以念佛的功夫就这样提升了一倍。我们在此地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临命终时见到佛菩萨,功夫自自然然就到了一心不乱。经上讲的宝手放光,光明普照,可以给我们做印证。

四、急难恐怖作依怙

  《无量寿经》曰:“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解决苦恼、忧患?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量劫愿力成就。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观音菩萨把它浓缩成十二愿,释迦牟尼佛把它浓缩成四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佛菩萨愿相同,总的来说都为众生,不为自己。

  在一切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代表自性的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有苦难,菩萨眼到手到,救苦救难。我们起心动念求菩萨;菩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自然就应。如果我们的心愈清净,愈专愈纯,感应的力量愈不可思议。关键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求,必定有感应。

  遇到灾难,皆由不善业所感召,不善业有过去造的,有现前造的。我们把贪断掉,决定没有贪心,水灾就没有了;无论遇到什么逆境,不再发脾气,都能和颜悦色来处理,火灾就没有了;智慧现前,不再愚痴,风灾就没有了;决定没有傲慢,对一切众生都谦虚、谦卑,地震就没有了;坚定信心,对任何人都不怀疑,害人之心没有,防人之心也没有,得大自在!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特别要注重“善”字。善是什么?最低的标准是十善业。我们有善心,心善、念头善、言语善、行为善,跟菩萨感应道交。灾难现前的时候,菩萨确实会来帮助我们。纵然有共业,我们在灾难中会死亡,观音菩萨会带我们到极乐世界。所以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来救苦救难?教人慈悲。现前世界上灾难很多,怎样化解?就一个爱。大慈大悲,就是大爱。人人都把大爱发出来,爱众生胜过爱自己,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

五、楞严归宿在净土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里面代表最殊胜的就是观音、势至,观音、势至是西方三圣,这就说明《楞严》到最后归净土。许多人都认为《楞严经》跟禅和密有关系,不知道它跟净土的关系更殊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文殊菩萨代我们选择圆通,告诉我们“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根性耳根最利,看未必看得清楚,但是听,他懂了,听清楚了,耳根比眼根还厉害。所以释迦牟尼佛住世世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用音声,听的人用耳根。

  十方世界诸佛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经》,“今现在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众生也是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西方极乐世界也适用,阿弥陀佛也是以音声说法作佛事。

  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诚敬专修,一心净业,教我们摄心。佛号,从心里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耳朵听进去,这样念佛,不会有杂念、不会有妄想,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上。这叫“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智慧现前,慈悲心也现前,自觉觉他圆满成就。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的六道凡夫,与我们有缘的,遇到苦难求助时,我们就能够同观世音菩萨一样寻声救苦,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得到大自在!

  堕落在轮回里面的凡夫,如果遇不到净土法门,想脱离轮回太难了,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在六道里打滚,一世不如一世。佛菩萨不为自己,我们要发心,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念念为自身着想,这是造轮回事,决定不能超越轮回。要想出轮回,心量要大,念念念佛法,念念念众生,就与诸佛菩萨的心愿相应,我们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必定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决定一生成佛!

  恭录自 净空老和尚讲演

《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48)|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段话已经包含了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如何一一对应呢?

所见的是世界这一块,

由性空而转变为顽空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这个当中,这么一段话包含的内容,已经包含了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如何把这个当中话一一对应呢?

就是“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这一段,如此同异相互扰乱,下边实际上就是接的“世界相续”。怎么扰乱的呢?

叫【觉明空昧,相待成摇 】生起劳相。

“觉明空昧”是什么意思?

本来是清净之心,空性、觉性,离一切相就叫空性,但是一旦有能——有能明之心,那么这种就要出现所明的对象。

但是这个所明对象,它当中有相同的,叫依我们的心性之空性而虚妄现起所谓的顽空——我们这个虚空就叫顽空,所以说“觉明空昧,相待成摇”,生起劳相。

劳久故有,在这个空中就有什么呢?就是风、金、火、水在互相激荡,所以我们有风轮。

这个世界,大家看宇宙的图像,宇宙的很多云图,它好像是在吹一种风一样的,是不是这样?实际上那个我们看到的是相似一种风轮,很多宇宙图像,一定看到在相互风一样的在吹着转,要么就形成一个尾巴在吹,要么就形成一个漩涡状在吹着,是不是这样?那个实际上叫风轮。

所以有风、金、水、火。具体的如何形成这个世界,下面还会有详细经文。

说,“持诸十方国土世界之尘”,注意,这是尘,风等自相浑浊,【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所以说,所见的是世界这一块,所以叫由性空而转变为顽空。

这个顽空,在这个当中生起的劳相——就是地、水、火、风,形成这个国土世界,在这个当中越来越浑浊,越来越粗显。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

在这个当中,动的,变成世界;静的,就纯粹变成我们见到的虚空。

【虚空为同,世界为异。】

是不是这个当中又有同跟异?“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实际上这个世界同、异太多了。

所以我们要把前面总(述)的文字对应后面的具体的世界、众生、业果相续,那才是对了。

【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彼无同异”是彻底的、最究竟的无同异,当然是性觉妙明。

“真有为法”,就是一切有为法一定是以这种最究竟的无同异作为体,所以一切有为法本身是虚幻的,但是,“真为法”,那就是指我们的性觉妙明之心。

有为法有没有真的?

就纯粹的有为法角度,有为法都是虚幻的。

但是“真有为法”,那就是指我们的一切法都是依我们的真心妙明真心而现起的,所以叫它叫“真有为法”,知道吗?

那有没有假有为法啊?

通常我们说的有为法,都属于假有为法。

众生相续

也是自相浑浊

下边在寄居什么?众生相续。众生相续也是自相浑浊啊,自相怎么浑浊?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yú,音同“俞”)。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什么意思?

有能、有所,这么同异发明以后,能的当中又分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性,所的当中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所以说能见的只能见到色,不能说“我眼睛听到声音,我眼睛听到什么感觉冷暖”,不是,所以这个当中又出现异,所以叫“所妄既立”。

“明理”就是能见之明,它就不能超越一个范围了,所以听只能听到声音,见只能见到色法,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取著尘相,见闻觉知分开了,六根性跟六尘,好了,这个时候,就是见分——六根性就是阿赖耶识它的见分,好,这个时候(见分)抟取一分所谓最微小的相分以为自我,那个时候就是所谓的执受根身。

执受根身是什么?执受父母亲的精卵子,这个时候以为根身,所以取著尘相聚缘内摇啊,一旦是取著这个受精卵,好,他就聚缘内摇、趋外奔逸,一直到我们现在都是“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问到:“什么是心啊?”

“我的意识分别心,我脑子里在思维这个叫心。”

这个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世界相续、众生相续,

那怎么样子叫周而复始呢?

那就是业果相续了

下边,那么有了这个世界相续、众生相续,那怎么样子叫周而复始呢?那就是业果相续了。

业果相续,我们有情众生分胎、卵、湿、化,所以胎卵叫【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胎卵是同业相缠,包括有父母亲的业,我们是不是投胎的时候要跟父母亲的业要相缠?就是要业力正好合在一块儿,才能相缠。

合,合是什么?是湿生。

这个蚊子,一定要找潮湿的地方把卵放到水里面去,水里面去还要保护好,保护好以后等到一定程度,这个卵成熟浮出水面,冒出来,就变成蚊子了,你们知道吗?有很多人不懂啊。

看看那个《动物世界》《人与自然》,里面有很多介绍,这个虫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哎呀,拍摄得真好,我喜欢看。只要看那些,我就想佛法:“哎~这个佛有没有说过,佛说过的,湿生,这个就属于湿生。”

化生呢?离,化生就是离,就是在那边出现,我们叫莲花化生,我们在娑婆世界,一念之间就到,在极乐世界化生。

化生有距离跟形状的完全不同。

比如说飞蛾,飞蛾跟蚕茧,它原来是虫子的,蚕不是在那里爬的嘛?它结的那个茧,茧不是那个蛹,蛹以后时间长了,它就变成蛾出来了,它能飞了。原来爬的东西,它能化成能飞的东西,能飞的东西以后又产卵,产了卵又变成爬的东西。

好了,这就是化。

化的东西,有形状上面不一样,还有空间上面都不一样。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面对层出不穷的营销短信,网友们调侃道:“今天收到的促销短信保守估计上百条”“‘双11’也‘内卷’了吗,今天被短信轰炸的同时竟然还接到了电话”……天津的唐女士经营
  •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将颈椎产生的症状治愈,而且有些症状,比如脊髓型颈椎病压迫到脊髓之后,有可能出现神经和脊髓的变性,恢复的不是很明显,所
  • 《先知》是一副画,是一部诗,他里面有人生百味,有对人生的思考,里面的任何一个回答,都值得我再返回去看个十几遍,直到真正的理解,可想而知诗人经历了多少事,读过了多
  • 不妨驻足片刻,坐下来静静地品味那如夕阳般深沉地令人留恋怀念的片段,那断弥足珍贵的记忆,足以让我们负上爱与希望,于人生路上且行且思…那青春之路有多远,没有人知道更
  • たぶん夏、水着の衣装でステージに立って『めっちゃ大きいな~』と思ったのを覚えています(笑)。」髙橋海人「僕が初めて東京ドームに立ったのは、『Kis-My-Ft2
  • 今年我们一起期待高远学长的高三生活@TFBOYS-王源#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光遇陪玩[超话]#找我点单吧 跟你用情头 公司挂你 签
  • 张国荣曾直言:我不跟圈内的人谈恋爱,试过,但真的不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圈内的人大家都是有点照耀的,而且在娱乐圈我也混了这么多年,别说我是行家,但我是真的圈内的
  • 傍晚大叔陪我去买菜,他在我就比较轻松,又做司机又扛东西。哥仨的功课我从不过问,都挺自觉,让我省心。
  • 应该早就预料到评论区会有不和谐的声音,李彧直接发文感谢黑粉守着点黑自己,让人哭笑不得。至于李彧“放飞自我”式的动态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他有一颗想
  • 在《西游记》中,六小龄童吐了一口烟,也变成了特效,而香妃的特效,几只蝴蝶,看起来就特别假[思考][思考]「歲月留影」王艷娜 1975年1990年中三學生的她參加
  • #不可辜负的美食[超话]# 自从入坑了网购手作面包,就对米面包爱得痴迷…那种能回弹的口感,加上安佳的奶油奶酪就绝绝子…[太开心]冷冻在复烤到位后,这个红茶米面包
  • 【何思静出演《华灯》演技太逼真保密功夫到家】在《华灯初上》中,饰演苏妈妈年轻的小女生,《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均有亮眼表现的#何思静# ,外表看起来纤细亮眼
  • #买房指导#【海通·碧仙湖畔|心怀童真 终为少年】「东营房产网  新浪乐居」海通·碧仙湖畔135~190㎡十层低密宽境大平
  • 还真有⬇️ 真的还是每一个地方都尽量不要磕到碰到#国企资讯#吾心安处便是“家” ——河南能源永煤公司全力应对疫情“大考”工作掠影最美人间四月天,正道春光无限好。
  • 还有我们极其幽默的摄影师达子老师,帮我们挑选风格,拍照时害我总是笑场呢[并不简单] 总之昨天一天进度挺快,动作麻利,配合完美[男孩儿][女孩儿]#植物联萌##大
  • 白羊座:当下虽然未得际遇,只要修心向善好运接来摩羯座: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水瓶座:会渡过困难阶段,再慎重地加把劲,会有美满的结果,双鱼座:经过一番艰苦奋斗,能够
  • 虽然豆豆现在十一个月了,但在他之前的辅食路上我并没有做很好,没有给他一个遵循渐进的过程,所以接下来我的重点应该是给他提供食物的多样性,养成好吃饭睡觉的作息时间,
  • 今晚十点开奖,祝林孝埈宝宝和林丝宝宝都六一快乐哦[彩虹屁][彩虹屁][彩虹屁]【一则招新公告】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反/黑各职能组招新在即,望各路有贤之人
  • 自然而然的忘掉这可能是一个“有味道”、“肮脏”的地方,它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附近居民与游客对公厕的这一刻板印象。由于湖边多风,环形的交通流线与高窗配合,使内部空
  • 看着音乐节你出道的时候,我想着,不管怎么样,唐九洲少了一个遗憾了。我知道啊,你的辛苦远比我们看到的多,但是我也知道,你一定会有光明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