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一个内心清静的人,往往可以明察,看穿表面的浮华,看到事物的本质,进而对事物能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不会被世俗利欲所困扰。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若能做到清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自然能够淡泊名利,荣辱不惊。

无论生活环境优劣,都会生活得很安宁,不会产生忧思困苦之情绪。

守住心灵的清静,才能保持内心的至真至纯,保持孩童般的快乐,浑身焕发“纯真”的贵气。

道教修行要去欲,你真的能分辨什么是欲吗?

一提到修行,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关键词,即“去欲”。顾名思义,修行要去除我们人心上的种种欲望,以去甚、去奢、去泰的方式,实现一念不生的合道境界。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有云:“离种种边,名曰妙道。”这里的“边”其实就是引起我们欲望的现实,或者说是我们的欲望最终落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如我对名利有欲望,那么落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金钱、职位等,此视为边。我们修行要达到的圆满境界,就是要不着一边,不生一念。

有人不禁要问,那合道的真人就真的没有任何念头和想法的吗?我想要吃饭、我想要喝水,这些人之常情的念头是不是欲望呢?难道这些也要去除掉吗?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源于对“欲”这个词的误读,即究竟什么才是欲望,什么才是我们的修行要去除的欲望。

在惯常的认知中,我们总认为欲望就是人心对外在事物的渴望。其实,这个定义是不确切的。

首先,我们要区分需求和欲求的概念。人之为人,天冷加衣、肚饿吃饭,这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我的生活条件比较一般,那么我穿棉麻的衣服就可以遮体保暖;如果生活条件比较好,或许会苛求一些布料的材质,这是为了追求得体和舒适度。需注意,此时正是生理需求和欲求最容易混淆的分界点。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是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不偷不抢、合理合法,并且不属于过度的物质追求,那么就是在合理范畴内的需求。相反,超过了这样几条红线,那就是欲求。

而究竟什么是欲,以及需求和欲求之间的标准界定,其实是基于每个人具体的生活经验而有所差异的,我们既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又不能完全罔顾任何一种标准而只遵从自我的认知。所以说,很多人都会感慨:修道好难。

修道之难,难的正是如何去分辨我要和我不该要这样一个界限是什么,也即是有关于“度”的问题。

道教倡导清静无为,但要明白一点,无为不是不作为,可真正怎样才是有作为的无为呢?

答案是“不妄为”,以符合道的方式去作为,尽量减少自己的主观认为,减少我以为、我觉得、我想要这样的主观情绪,以符合社会道德、人间道统、自然道理的方式去合理地作为。

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延伸,我们讲的去欲,根底上也并不是要绝欲,而是合理地去认知欲求。所谓合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修行讲的去欲,有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值得奋进和精进的方向。

这是立欲的过程,建立一个正向的欲。在此推进下,才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去破除我们因为有能够产生大患的身而出现的各种物欲。修行是要立大志的,此为以成道之欲破凡俗之欲。

由此,便可明白我们常说的欲,这本身是一个客观描述,不带有褒贬的情感。把欲念偏向仙或偏向凡,根源在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于自己。

第二,修行要不要讲去欲?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也许很多人会对这一终极的理想产生误会,错把成仙合道的欲也给去掉了。再问,这个欲要去吗?答案自然还是肯定的。但此时仍然要涉及到“度”的问题,或者曰次第、阶梯。

要去掉修仙的欲的基本前提,是你已经有所大成了,甚至已经成为祖师口中的“大宗师”了。此时,还需要再觉破一层“我”,从而实现无我乃至无无的境界。待到最后,合于大道者往往是自认与众生无异,是从众生的本性中悟出了道,又在合道的角度上同尘于人间众生。

这其实就像是大师写的娃娃体、儿童画,绝对不等于真正的儿童画。修行要实现的大道复归于婴儿的境界,要实现的无欲无求的境界,也绝对不等同于不知道欲望是什么的婴儿。

我们的修行,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觉无的过程。虽然最后求的是“无”,却永远都不能跳过中间“有”的阶段。我身虽能生大患,然而以当下的我们来说,此身尚无法去,那就要客观地认知到此身的限制,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超越这份限制。

道教的所有义理都是建立在客观唯真的基础上的。如果否定了我们客观的欲,那又如何去修行真正的道呢?想明白了这个答案,修行路上或可有大精进。

嗣汉天师府 | 道教祖庭福生無量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嗣汉天师府”修行人的第一订阅号

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的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梯航|开悟|增慧|止心

《清静经》中丹道修炼的启示!

《清静经》是一部修炼内丹极好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好的修炼功夫,除此以外,它也是道家弟子必诵的早晚课之一,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它在道家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清静经》教人修炼的方法是一个“观”字,所观的亦主要是观空,观空的目的是澄心,要把心中一切欲念泯灭净尽,达到寂然境界。

在观空之前,《清静经》提出了三种观法,是观心、观形、观物。其文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据隐微子王元晖注,内观其心为神之元,外观其形为炁之元,远观其物为精之元;而三者既悟是指精炁神三者,函三为一,贵乎自然。

把所观的三个层次视为精炁神之说,明显受到前人的影响,因为《太平经》有爱气、尊精、重神及其三合相通思想,《老子想尔注》及《河上公老子章句注》均主张精气神合一;从东汉至晋,精气神的修炼法占着重要地位,而且,这套思想亦不断的改进繁衍,五代陈抟更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修炼递次建立丹道体系,以示后学。

《清静经》是否以观心、观形、观物喻意炼神、炼气、炼精,还有待进一步的考究。

但细意缕析,又恰好是炼精气神之要领:心之动为神,静则为心,内观其心可以全神;气也者,聚则成形,散则为气,外观其形可以全气;道之为物,其中有精,积精成物,远观其物可以全精。精气神三合为一,圆融成一太极,混混沌沌,似有似无,惟见于空!

即使上面所说无误,观心、观形、观物用以炼精气神之说尚嫌牵强,仅宜参考。不过,《清静经》作者似乎有意提示内观、外观、远观三种观法,这是清楚不过的。

三种观法之中,外观及远观同属外观一类,只是程度上的差异。从内到外,由近而远,完全吻合了老子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的讲法,也直接体现主体以至客体的放射,心体以至事物之间的连系。由这一点开始,三观法把主客、心物二元逐一化解,观点由内而外、由小而大,展现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无限张力;其小者,内观其心,其大者,远观其物。

若说心为主而生于物,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则主不为主;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则客不为客。无主无客,实为内视直观奠下基础。

然而,欲念是一切问题的开始,故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本来,人的心神都是清净无染的,只是心中欲念所蔽,离道愈远。

因此,观字诀所追求的是无欲的心。

老子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能做到无欲,则我们便能与天地间一切造化冥合而明通四达,遂能神妙无方。

老子的妙,当是《清静经》最后要掌握的真常。相对来说,老子所讲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则是《清静经》所说真常应物的应。

合而言之,老子的玄,在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的动静无间、互为体用中呈现,也就是《清静经》中真常之道之常应常静,那得道后所呈现的能力。

有欲就有念,念头的起处代表着欲的萌生。老子称这个萌生为徼。徼是机微动处,念头就在此机微动处形成,再往下发展便会对应一个行为,或生成一个物。有欲就是用来对应这个初萌的观照,也就是以此应世,如果以体用关系来说无欲和有欲,可能比较适合,在老子来说,有欲是无欲之用;无欲是有欲之体。

在《清静经》来说,真常是体,应物是用;物来则应,物去则回复清静之真常,外间事物虽变化多端,要做到事事无碍,便要有常应常静之功力,千差万殊的外事怎样也无法系缚本来就清静无染之心。

由是观之,现象界的一切变现,都在常有欲的观照下呈现;至于自我心中念头的萌生,也同样是常有欲的观照下呈现。

得道者与未得道者在这种情况下的分别,就是后者未能把常有欲与常无欲共处成玄,即当有物萌生或有物相应后未能回归至无欲之境,相反,本来清静之心备受烦扰,心生于物而死于物,心为物累,禅宗称之为系缚

为了解决这个念头带来的系缚,有许多人以无为对象作存思,简单地讲,就是念无。

上清派老祖宗魏华存夫人(252-334)在其《黄庭经》就用了许多存思的方法,只是她教人存思真神为多,存思具有对象和内容。

对于念头的系缚,有人会干脆以念无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说,《清静经》则以观空为主要功夫。观空与念无虽则看似一样,但其实有着显著的分别。念无的意思是,把注意力放在空无所有的感觉中,或荒漠一片,或幽冥空间,总之是虚无境界。

这方法未尝不是除去念头的积极方法,但我们仍不能以此作为无念,因为那里仍有一个境界在着意,有一个空无所有的处境做念头,那仍是一个念。

那么观空又如何呢?《清静经》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观空并不是一种能观与所观的主客关系,本身不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一种直观。

所以,观空并非由主体观一个对象叫空。所谓直观,既不是一般的感性直观,也不是单纯的理性直观,而是包含着以内视反观为特征的自我体验。

在观空的入定过程中,我们否定了一切对象认识,进入无知无识的特殊智慧,直接把握道体,由于观空无对象,所以本质是空,故云观空亦空。

由于整个观的过程并无能空及所空二者存在,观空之空义自然就无所空之义,故云空无所空,这种超越主客认知关系的体验,所空就叫做无吧。

同样,这个无并无出现主客关系,亦即既没有能无,也没有所无,因此,无无之能无义不会出现,故言无无亦无。不但无无亦无,甚或无无无亦无,无无无无亦无,无甚分别,因为这里是无层次、无界限、无判别的一种境界,全因为没有能无与所无的存在,所呈现的已是一个终极究竟,是自我反观内照而得的一种圆满自足的直觉体验。前段所讲的,主要是泯灭假作客体的所空,后段主要是消除假作主体的无无,最后主客泯灭,整个直观圆满自足,超越认知层,臻至混融无碍的境界。

这个工夫的体现,似乎是接着,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所提出的三观法,即是说,炼者首先泯灭心物二元,再从空与无的观照中再度升华。

这里固然没有所念的存在,更没有能念的存在;既没有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亦没有作为认知对象的空或无,只能说湛然常寂!

到了这个境界,即是太极。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世俗人世俗事乃二之状态,我们有念,是二,具分别心,所念者为一物,能念者为我,我与念为二。当能念的我与所念之物两忘,我与念同一,即无念无我,我即念,念即我;这时便从二提升至一之境界,名之为太极。从一观之,念亦非念,我亦非我,是谓无念;既无分别心,故无三千念,亦无念三千。

庄子所谓: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程颢所谓浑然与物同体,皆是也。当我之意识层面提升至太极境界,再以太极境界对待现象界,即以一对待二,便是庄子所言道枢,立于环中而应无穷。

若以念言之,能念之我置身环中以应万念,此即所谓,于念而不念,谓之无念之念也。

但是,庄子所讲的环中,是以应物言之,不能以定位言之,因为后者仍在二中言说,极其量只能说二而一也,本质上仍未到究竟,尚未算是一的真实境界。

为什么呢?亦是能与所的问题,因为有应无穷者仍存在能应与“所应”的二元关系,所以,当我们臻至这个太极境界前,必须先泯灭对象,进入直觉体验的状态,那具体言之,就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是故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在直观的活动中,从二提升至一,本来处于二之中的象与物,实时融和,物而非物,象而非象;在寂然混沌的境界中,空无中似有物有象之显现,但由于没有能知与所知的存在,故这些物与象欲显不能。

至于念,则寂中有念而无念,也是欲显不能,念自身已融和泯灭,与道同体,念亦非念,有念无念均于此溶化,混沌如一。此太极也!

综合而言,打坐时处理念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进入太极状态,要做到恍惚杳冥,寂然虚空,但这个虚空并非一个处境,而是通过内视反照的一种特殊直观所呈现的境界,那里无主客的对立,亦无主客的存在,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自然再没有念与不念的问题,这就是《清静经》的观法为我们带来的究竟。 https://t.cn/Rcdt45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服务在您身边##中海汇智里# 置业顾问☎️郭培君16756106541(同vx)项目位置昌平,在昌平中关村创新基地,南侧隔河便是海淀区,到海淀的直线距离只有约
  • [拳头][拳头][拳头] 亲爱的小十一今天是大年三十原本是快快乐乐的日子结果遇到肺炎疫情麻麻心里真的很恐慌虽然麻麻已经很多天没有出门了但心里还是很担心希望疫情早
  • ​你的命格是比较流通的,财官相生,工作是稳定的,而且八字是中和的,一生不论走什么大运都不会有太好或者是太坏的事情,一生运气比较平稳,不会有较大波折。​你八字中土
  • 想重新开始,又缺乏走出去的勇气,优柔寡断里白了头发,末了只能接受名存实亡的婚姻……就这样吧,各过各的,只当自己丧偶了,反正就算离了,也不打算二婚,离不离婚也不重
  • 推荐大家有空真的可以住上好几天,很惬意的生活~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怎样改变你。图7:原住民的生活,随处可见的山泉水,谁都可以拿勺子生喝,是甜的,
  • 二人共同前往寺庙布施】#泰娱乐资讯##MarkPrin[超话]# 3月19日是泰星Mark Prin的32岁生日,作为女友的Kimberly准时送上生日祝福,深
  • 【美文分享:雨水】作者爻:二郎亚哥一场大雪纷飞后春天不再迟缓朝贺兰山望望一头近近的一头远远的除了相逢没有谁知道一座山与另一座山如何相识又如何在大地隆起的峰峦叠嶂
  • 【光鲜面子、破烂里子,KK集团赔本赚吆喝】#KK集团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 #KK集团赔本赚吆喝# 2015年,出身于IT行业的潮汕人吴悦宁,在嗅到进口商品的爆发
  • 早上九点多,白庄村的果农胡必刚老大爷和儿子一起,用农用车拉着自家已经成熟的阳光玫瑰运送到村里的合作社,“家里有两亩地,今年亩产在4000多斤,今年的价格受雨水天
  • 最近养狗的心蠢蠢欲动家里三只猫管管一个人照顾已经很辛苦了还是总是尽他所能地满足我对我的奇怪想法和三分钟热度爱好无条件支持(前几天看我每天发狗疯,给我买了个玩具修
  • 这些内容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阐释,即OEM和芯片供应商对各自生产阶段的风险各负其责,以此来阻止大多数安全攻击。技术干货-IC制造生命周期关键阶段之安全性入门供应链
  • 谁在这儿装,告诉我(言语可能确实有点偏激,可是在先看推出博主讲过主要内容之后,我真的很难闭嘴,可能这个小狐狸精目前确实没有做什么,但拆我官配者,死)P2我智齿发
  • #每日一物# PS4 游戏 战神最近把几个游戏通关&白金了,来记一波个人最喜欢这个游戏的一点就是战神和他的老父亲的对话了[doge](没错,图里那个拿弓
  • 可能有的人觉得人情是可以用钱来还的,如果这个人要钱的价值高于别的,或许是可以,如果不是也是一辈子还不上的,现在这个时代里离婚和分手太容易了,人类的悲喜从不相同,
  • 3、可以改变你一生命运的是二线股(明日的蓝筹股)不是今天的蓝筹股,策略是“狠、忍、准”一旦看得准,便要忍,一如鲨鱼(死咬住不放)般狠!11、正直、有纪律、社会关
  • ”德沃雷先生会把这个系统描述成有条理和平衡的系统“成像效果很好,焦点和深度可以混合到系统,就像一对在演播室混音的监控器。一切都是从NEXO NS-1 3D软件建
  • 也没有等到一部票与口碑兼收的商业大片。皆拒绝了商业电影的演员。
  • 这家即将开业的店面,名叫北欧生活馆,是位于昆山的,欧瑞莲的旗舰店,风格时尚简约大气[强][强][强]目前它的申请负责人老板,就是昆山电商产业园的投资人,也是最强
  • ”杨迪和其他在场男性都劝他别再解释了,大家说的会做饭是在烹饪层面上的,而男方说的只是充饥层面的,没什么可比性,但男方一点儿没听进去继续强词夺理:如果不做饭我就会
  • 不过最后朱时茂还是表示,等两人到了七八十的时候,或许会来个收官之作,也算是留个念想。离开央视的舞台后,陈佩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事业当中去,作为一名喜剧演员,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