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发展——石泉县熨斗镇丨五月田间农事忙 发展产业促振兴】
时至五月,土豆、油菜进入收获期。连日来,在熨斗镇的田间地头,农户忙着挖土豆、收油菜,一派繁忙景象。
在熨斗镇高兴村,油菜荚已由青变黄、颗粒饱满。由于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村民还是采取传统手工收割。
在熨斗镇刘家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村干部正带领群众挖土豆。尽管烈日炎炎,但大家都干劲十足。
据石泉县熨斗镇刘家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冯涛介绍,村上前期种了10亩地膜洋芋,因为天气不错,洋芋的收成也还可以,卖了两万多斤,收入3万余元。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在土豆收获后,村上打算再接茬种植其它季节性蔬菜,实现了一地多收。
按照“一村一品一园区”的产业发展思路,熨斗镇因地制宜布局茶叶、烤烟、蚕桑、特色种养殖等产业。今年,全镇共种植玉米6200亩、油菜4652亩、土豆4500亩、羊肚菌120亩、设施蔬菜157亩、烤烟1800亩,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保障群众增收。(石泉融媒记者:陈汝威 刘芳)

天祝县朵什镇:特色产业撑起群众“富民伞”

今年以来,天祝县朵什镇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朵什镇南冲村食用菌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有序的生产食用菌菌棒,附近居民张忠礼已经在这个生产车间就近务工近三年了,务工薪酬已成为他们家的重要收入。

天祝县朵什镇南冲村村民 张忠礼:(就近)打工好,家里也能照顾上,老人小孩都能照顾上,工资也可以,比外面强一点,一天200元一月六千。

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南充村已完成了传统农作物到高效经济作物的蜕变,食用菌、莴笋、夹豆种植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天祝县朵什镇南冲村党支部书记 陈世忠:南冲村今年产业分为三个方面,食用菌是主导产业,另外就是藜麦和高原夏菜这三样。现在我们棚里种植了70万食用菌菌棒,现在每天可以生产两万菌棒,藜麦种了700亩左右,还有300多亩正在种,可以种到1100多亩,高原夏菜现在蚕豆种了600亩,笋子正在种植。

南冲村发生的喜人变化只是朵什镇不断优化产业种植结构,深入挖掘种植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今年,朵什镇还在黑沟村连片种植长寿豆500亩,在直岔村连片种植莴笋300亩,并在南冲村、寺掌村打造两个千亩藜麦种植示范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天祝县朵什镇黑沟村村民 王小庆:菜是前年开始种的,效益也好着哩,今年种了长寿豆10亩,大豆12亩,再就3亩土豆。

近年来,天祝县朵什镇按照县上“一城两园一带多点”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一扩二强三提升”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扩大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食用菌、藜麦产业,提升畜种改良培优品质、新型经营主体规范运行水平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记者:苏智成 张大榕

#聚焦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推动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致富路上迎“薯”光】气温回暖、天气晴好,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迎来了春耕备耕的好时节:旋耕农机在田间地头不断翻整土地,种植户们在育种大棚细心呵护马铃薯原原种……

乌兰察布市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加之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十分适合马铃薯生长,是国内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作为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长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总产量近400万吨,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近5%,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70亿元以上。

为实现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积极实施“马铃薯产业提效增值行动”,强化基地建设、完善良繁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仓储能力、打造区域品牌,推动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建设。

建起良繁体系,三年更换一次良种

一缕缕阳光照射进实验室内,一罐罐玻璃瓶整齐摆放架子上,一株株绿色嫩芽在玻璃瓶中茁壮生长……这是位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的组培中心。

“这些玻璃瓶中的绿色嫩芽就是我们培育的马铃薯脱毒苗,我们在显微镜下将影响马铃薯生长的花叶病毒、皱缩病毒、黄萎病毒等去除,保证种苗的健康。”组培中心总经理黄兆文拿起一罐玻璃瓶,仔细观察后告诉记者,“良种繁育对于马铃薯增产增收至关重要,由于马铃薯连续种植会出现品质退化,易受各类病毒侵害,导致产量大幅降低。所以,我们每年都要生产更新种薯种苗。”

“我们作为国家级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了不被国外‘卡脖子’,坚持培育我们国家自己的马铃薯新品种。”黄兆文说,但过程十分艰难,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选育出1个合格的新品种,“确定新品种后,便要将脱毒苗不断培育扩繁,1株变5株、5株变25株,如此往复,为满足生产需要,我们一年要生产5000万株脱毒苗。”

脱毒苗经过培养后种植在大棚内,生长成为如鹌鹑蛋大小的原原种,这便是马铃薯繁殖良种的基础种子;原原种在经过休眠期后,再次播种,半年后成长为原种;原种之后再进行种植,才能生长为可以销售给农户的一级种薯。“从一株脱毒苗到一颗一级种薯,每个过程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主任林团荣说。

在商都县七台镇喇嘛板村,脱贫户高发正在政府投资的大棚内,为即将种植脱毒苗做着准备。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种业公司通过订单模式提供脱毒苗,全程给予我们免费技术指导,每个大棚一亩地能种7万株脱毒苗,生长3个月后,一株脱毒苗能长3粒原原种,最终一个大棚能收21万粒原原种,公司再以每粒0.25元的价格收购,最终一个大棚收入5万元,一年纯挣两万元,能够稳定脱贫增收。”目前喇嘛板村全村有大棚300个,承包种植的均为脱贫户。

“4月播种原种,10月收获的就是一级种薯,我们在商都县流转了7万亩土地进行良种繁育,每年种植3万亩原种,其他土地则通过轮作倒茬,种植莜麦、青贮玉米等,保持土壤肥力。”黄兆文介绍。

目前乌兰察布全市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现在本土企业登记的马铃薯品种有11个,引进推广应用马铃薯品种有20多个,实现了‘百薯争艳’的局面,全市脱毒种薯种植比例达到100%,良种增产的贡献率可达50%以上。”乌兰察布市农牧局马铃薯办公室主任王晓煜告诉记者。

据统计,乌兰察布全市现有种薯企业16家,2022年生产脱毒苗2.5亿株、原原种5亿粒、原种12万吨,生产的种薯除满足本市需求外,还远销广东、福建、山东、河南等20多个省份。乌兰察布积极推广应用雾培技术、试管薯技术、容器薯技术、基因组技术等马铃薯繁育新技术,已形成从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温网室生产原原种到原种繁育一整套良繁体系,达到了全市马铃薯种植每三年更换一次良种的能力。

打造产业带,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十二洲村村民张连奎家中,老张将一盆热乎乎的烤马铃薯端上炕桌,“我们这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适合蒸煮炖烤,口感沙面,味道香糯,快尝尝。”老张边笑边招呼记者品尝。

“前些年我动员在外地的外甥回乡,和我一起承包260亩地种马铃薯,选取品相好、价格优的国产新品种,如今种了3年,年均纯收入近20万元,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实现了稳定增收。”身为脱贫户的老张脸上满是笑容。

“目前全乡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都稳定在1万亩以上,通过种植马铃薯人均年纯收入达1800元。为了调动村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市旗两级出台了包括良种、有机肥、机械使用及残膜回收等13项马铃薯种植补贴优惠政策。”三岔口乡党委书记秦占世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察右后旗红格尔图镇南二海村时,圣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海英正安排一辆辆农机,准备前往别村进行翻地春耕。“我们祖祖辈辈都种马铃薯,过去传统粗放式的人工耕作方法,费时费力,干得多却收得少,如今翻地、撒肥、旋耕、播种、起垄、收获,从种到收都是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100多套农机能服务1.5万亩地。”吕海英介绍。

马铃薯品种更新、高垄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综合病虫害防治和标准化生产措施等精细化科学种植方式,令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10年前我们这的马铃薯亩产是5000斤,如今通过科学种植,每亩地产量提高三四千斤,亩产达到8000多斤。”合作社社员郝志永说。如今,“良种、良法、优良设施三配套”,让农民在增收致富之路上迎来新“薯”光。

对于80后返乡创业青年郭晨慧来说,家乡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七顷地村出产的“后旗红”马铃薯,为她打开了一扇创业大门。曾在北京打拼10多年的她,几年前,将父母所种的马铃薯图片晒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引来众多好友的“围观”,不少人想下单购买,这让她发现了商机。

“2016年,我回乡创业,开起了网店,也运营实体店,专职卖起了家乡的‘后旗红’马铃薯。”郭晨慧回忆道。为让家乡的马铃薯卖出好价格,她开始了“精致”卖马铃薯。“我带着乡亲们,在地里分拣挑选,选出的土豆必须品质好、大小匀称且达到规定重量,将一颗颗泛红饱满、圆润光滑的马铃薯用水果纸包好后,再用网套保护放入精选礼盒。”郭晨慧介绍。

慢慢地,精选礼盒装马铃薯在网上走红,还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好马铃薯卖出了苹果价,在电商平台,一斤马铃薯卖到了8元钱,乡亲们也越来越信任我。”郭晨慧笑道。她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优先收购本村及乡里脱贫户的土豆,带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如今,她的网店线上线下年销售总额达800多万元,受益农户1500户,户均年增收1090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加大,乌兰察布市打造形成了从兴和县大库联乡到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约250公里长的马铃薯产业带,马铃薯种植几乎覆盖了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农户。目前,全市已脱贫人口中,人均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已占种植业总收入的1/2。

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一颗马铃薯,除了直接蒸煮烹炸炒,还能做成什么?在位于察右前旗的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内,一颗颗马铃薯在这里经历了华丽变身。

马铃薯经过筛选、清洗、切割、油浴、拌料等工序后,最终成为薯条。“我们除了现有的休闲薯条、法式薯条以及薯饼生产线外,还建设了淀粉提取工厂以及废渣废料回收生物工厂,将不适合做薯条等产品的马铃薯用于淀粉或有机肥原料,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石霭童告诉记者。

乌兰察布市农牧局副局长周晓介绍,“我市现有重点马铃薯加工企业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较2019年增加5家,淀粉年加工能力24万吨,薯条薯饼年加工能力44万吨,鲜切生产能力5万吨。特别是正在建设蓝威斯顿公司12万吨薯条薯饼加工项目、福景堂集团2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我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和薯淀粉生产基地。”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加工产品从最初仅有的淀粉,增加到目前的全粉、薯条、薯片、方便粉丝、马铃薯醋、马铃薯酱油、马铃薯料酒、马铃薯淀粉餐具以及薯纤维、薯蛋白等,并开发出速冻薯条、速冻薯泥、脱水性膳食纤维、无矾水晶粉等深加工制品。同时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废渣、废水,研制开发薯蛋白、动物饲料等产品,最大限度提高废渣废液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精深加工逐步发展,全市年转化鲜薯能力达200万吨,较2019年提高50万吨,年加工转化率41%,产品售往山西、陕西、重庆、四川等地,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周晓说。

马铃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乌兰察布马铃薯的“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乌兰察布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马铃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乌兰察布马铃薯”成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部认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如今,乌兰察布马铃薯产品凭借品牌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乌兰察布马铃薯名声越来越响,全市马铃薯仓储能力也显著提升,总仓储能力达274万吨,使马铃薯销售旺季有序、淡季不淡、均衡上市。同时,全市成立营销协会20多个,销售高峰期参与营销人员达2万余人。加之电商销售助力,产品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且远销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推动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以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打造产能超百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的‘双百级’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真正把马铃薯做成‘大文章’。”乌兰察布市委书记隋维钧表示。(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另外,恰尔汗奥卢的肌肉伤也恢复得很顺利,预计他将在对阵罗马的比赛中复出。劳塔罗和科雷亚可能比预期更早的归队,而国米全队也将全力备战对阵罗马的比赛。
  • 至于鹿晗我倒是没有关注太多,但是能在最红的时候宣布恋情也是需要勇气的吧。#鹿晗#当梁爽的二十五岁撞上关晓彤的二十五岁,只有羡慕的份,毕竟,梁爽被分手了,关晓彤有
  • 另外把小食堂也搬到了背阴通风的地方,否则上午放的猫粮下午就晒成粉末了。(手套是猫用spa手套,不含酒精不怕舔舐,美毛+洁肤,无害)#最萌喵星人[超话]##吸猫#
  • 她从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他,除了他外貌、学识各方面不错外,主要是他炽热的、不依不饶的目光常常让她无处逃避,而让她最后下定决心的,是在她一次遭遇委屈,伤心哭泣时,他给
  • 蓝漂L码大号抽纸3大包1080张【¥5.1元】 【微博发的商品都在我的小店中,直接去小店找吧】 这是那种170mm*140mm的L码的抽纸,不是那种还没手掌大
  • 相信很多人会默默摇头其实朝阳认为人生路满着惊喜每一天都是不同的预定的目标通但,那又?随时可以重新开始关键在于心态很多都会把你打倒但是打倒你的还是自己很多时候放
  • ​ 七绝 . 题 画​山色高低各异同,雁行破天裹熏风。作为与现代高科技同生的00后,#大学生为什么喜欢数字藏品#?
  • 新法规对电子商务经营者作了明确规定,各大电商平台的代购、微商、以及在网络直播平台中卖货的主播,都是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经营者需要有执有营业执照,还须是采购国
  • 4、最后,我们认为上一级检察院对事实的认定更为清楚,他们完全考虑到了罗某与其妻子在遭受不法侵害时的困境。最终,上一级检察院认为罗某与其妻子曹某在遭受不法侵害,且
  • 长大第一次去动物园 感觉和动物融为一体 看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吧 有的小动物生活的很开心 但是看到很多需要大环境生存的野生动物被关在笼子里心里真的很难受 今天与一只
  • 同时,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要求,若您近期没有坚持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健康码也有可能被赋黄码。5、问: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小区、超市、菜市场
  • [酷]利用下班后三个晚上看完了果然,活着是主题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那个年代,活着是最大的夙愿无论是父母还是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最真实的人间情感,喜怒哀乐有过离别的
  • 疫情在家后 早起不用赶着去上班 来得及在家做早餐 烤了鸡蛋吐司和三文鱼吐司配牛油果及生菜鲜虾沙拉 我在吃的时候小王看我说 你这一天 早上起来吃健身餐 闲暇玩动森
  • 因为看多黄金未来的表现,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仓位近期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的持仓达到1024.09吨,而在1月20日,该ETF持仓还不足10
  • 虽是我单方面的相识,不过我因文喜人,不必相知相见,只要我记得曾经有一人的文温柔了岁月便可。 可惜相识甚晚,初阅其文,便闻她已退圈,那一腔发现宝藏作者的欣喜便转
  • 对于骨性前突的患者,在颏部发育尚可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单纯的正畸获得较好的面型改善。对于骨性前突的患者,在颏部发育尚可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单纯的正畸获得较好的面型改
  • 19.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忘记了生活的美好,工作之余,不妨抬头看看天空,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市井长巷 聚拢来是烟火 摊开来是人间21.太阳下山了,夜里也
  • #杨幂出道20周年##杨幂0912生日快乐# 一句“我叫郭襄,襄阳的襄”让我认识了你,便不想就是彼此十余年的相互遥望,我通过屏幕见证了属于你的演员华章,每每望着
  • 有常来这里的人认出来了,那个大光头就是每天在这里卖艺的,趁着人群聚集的时候表演个胸口碎大石啊,头撞砖头什么的,博人眼球,讨个喝彩,赚点小钱,混口饭吃。那场面多
  • 粉丝真的超级好笑“仁淀君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果然卧龙凤雏的粉丝也是卧龙凤雏而且蓝毛也超级纯情…吉野也好卡瓦…(社恐做偶像实录)总之就是超级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