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读懂《金刚经》这3句话,就能领悟修行境界!

人生无常,很多时候,对事情不必过于认真,糊涂一点,也省得自己太累。生命虽短暂,但生机无涯。如果你这辈子,不想碌碌一生,就要有所追求,要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美丽的归宿,这是人生追求的一种修行境界。我们也不用把目标定得太高,能够读懂以下《金刚经》中的这3句话,领悟修行境界,就很厉害了,看看你能了解多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从字面意思来看,也很好理解,世间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虚幻不真的。当面对世间之事,古人的行为方式,就体现出了大智慧。比如庄子的夫人去世后,庄子却说:她脱离了身体的束缚,我为他感到自在。当代教育家,南怀瑾先生,有一次去拜访重病的故友时,也说出了和庄子类似的话。南师说:老友,我为你庆祝。这就是圣人的一种境界,圣人是同道的,他们的心灵相通,已经不去追求身体的长生,而是精神的愉悦。世人太过于看重身体,反倒是负担。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谓的百年人生,在宇宙间,不过只是沧海一粟。在圣人、佛、菩萨眼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当下,都只是一种现象而已,所以人生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活在当下。人生中有很多当下,它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而且从不重复,也不可更改,亦无法找寻。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心都不可得,就像人人都追求幸福一样,但恰恰正是这种无止境追求的心态,就是苦的来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表象和名相,其实都是人们眼耳鼻舌身意,所建立主观意识的产物。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助人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谛。《述异记》中记载,在西晋,有个人名叫王质。上山打柴,到了一个山洞口,因好奇心,就进山洞看了看,只见两个人,正在下围棋。两人就边下棋边吃枣,还顺手递给王质也吃。一局棋下完后,有一个人对王质说:天不早了,你该回家了。当王质俯身拿斧子时,没想到斧柄已烂朽。王质回村后,一个人也不认识,一打听才知道,一百多年前确实有这个人。这就是著名的“烂柯人”典故。故事的真伪,不去探讨,沧海变桑田,确实不虚。当我们用“心”去看事物本质,就会发现,追求的欲望,不过是镜花水月。

南无阿弥陀佛

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

问:法师,都说回光返照才能够明心见性,到底该怎样操作呢?

反问:你如今正在问我,对吧?

彼答:是啊。

答:那好,现在,请立即返回头,找出你那个能够提问的东西,这就是回光返照。

问:就是看着自己的起心动念吗?

答:不是,是回头找到那个能够起心动念的东西,找到心的源头。

 

心的源头,就是本来面目,亦名本心,亦名本觉。

 

禅是什么?直接指示本来面目。参禅是什么?直接找出本来面目。见性是什么?直接发现本来面目。成佛是什么?直接成为本来面目。

 

直接是什么意思?不借助于思维,直下明了;不绕弯儿,直下承当。

 

问:古人也是这样返照的吗?

答:是的。达摩祖师航海西来,最早落脚点是广州华林禅寺,原名西来庵,上有对联一副,曰: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就是取自于达摩祖师为二祖慧可安心的公案。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当慧可禅师在达摩洞外彻夜立于大雪之中,天明时分,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便向祖师求法,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云:“将心来,与汝安。”

过了一会儿,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后,豁然省悟。

 

其中要点何在?那就是,在达摩祖师的引导下,慧可禅师直下回光返照,去寻找自己那颗不安的心,找来找去竟然找不着。慧可禅师非常有智慧,一下子明白了,哦,原来心是空的,它虽有种种作用,但毕竟不可得,于是告诉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我没办法把它拿出来。

 

既然心是空的,它了不可得,谁又能够伤害它呢?谁又能够破坏它呢?谁又能够扰动它呢?其中连生死都没有,它又有什么不安呢?当你观察到这里,则本来面目忽然呈现,得大心安。

故达摩祖师云:“与汝安心竟。”慧可禅师一听,对于上述法义一下子贯通了,豁然省悟本心。

 

像这样省悟本心,就是最初瞥见本来面目,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相信禅宗见性成佛之法,对自己有信心,肯耐心去参悟。

 

前几年,曾有一位网友联系我,说正在看我写的《楞严经浅读》,希望读了以后,能够悟明心性。当时,通过她的文字表述,我就知道她心很纯净,不纠结,这样的人很有希望见性。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她再次联系我,说:

 

“师父好!昨夜梦中忽然听到邻居家的敲门声,一下子把我从梦中惊醒了,醒后,周围一片万籁俱寂。我愣住了!因为,忽然发现,刚才在睡梦中,我睡着了,但分明有另一个我,正在警觉着周围的一切。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的自性吗?”

“早晨起来,立即写了一首偈语,曰:我有一个,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看门人。师父,这是见性了吗?”

 

答复曰:这就是瞥见了自心觉性,至于是否属于明心见性,只是程度的问题,你还需要继续透彻它。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它稀奇吗?

 

她回答:既熟悉又陌生。

 

我说:没错,一直在用,所以很熟悉;初次发觉,所以有些陌生。你的体悟完全如法。

 

她说:我给妈妈看了偈语,妈妈笑得快趴下了!她说,你这啥子偈语哦,狗屁不通的东西,也好意思给人看。

 

在她妈妈看来觉得狗屁不通,但在得闲山人看来,这恰恰是最初瞥见本来面目。其文字虽然稚嫩,但观察已经到位了,这就是最初的觉醒,超越了语言文字,非常可贵。

 

有不少网友文才很好,学问渊博,但他们一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距离明心见性非常遥远。为什么?因为知见太重,情执太深,他们的心被层层妄想分别和各种各样的见解包裹着,很难剥开。

 

真修行啊,与学问无关,心思纯净,心地爽朗,这样的人才是明心见性的最上乘根器。卢惠能就是这样的人,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虽然不识字,却能够继承祖位。神秀禅师呢,学富五车,可惜心地不够爽朗,总是无法入门。

 

后来,这位网友问我:师父,有人说“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吧?

答:对,这是古代禅师说的,意思是“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它非常透彻,直指人心。

 

于是她说:就是因为听到了“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八个字,才让我站到了修行的门口,好像突然从电影角色中抽离出来,变成了一个旁观者,所有的人生故事都不过是在自性如如上面,一帧一帧地上演而已。也让我忽然明白了,为啥自性又叫佛性,因为那个旁观者呀,跟端坐金殿里,低眉沉眸的佛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已经跳出生死、善恶、对错之外,看尽红尘喧嚣,兀自沉默不语。

 

回复曰:是的,彼唯静默如如。

 

何为瞥见本来面目?你踏踏实实找到了这个冷静的旁观者,它就是真心和自性,也是自性空,也是本来面目,也是佛性。任尘世如何喧嚣,任你如何轮回与烦恼,它只是静默如如。

 

最后她说:感恩师父的书籍和文章,让我没走弯路。

 

这就是得闲山人写作的目的所在,在各种灵修和心灵鸡汤泛滥的二十一世纪,禅宗见性之法才是最珍贵的,同时也不可离开大乘经论的指引。

 

如何见性?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如是观察。何为真心?自性是也,亦名本心,亦名本来面目,它是空寂无为的,毕竟不可得。不可得是什么意思?无实质,找不到,拿不出。

 

问:既然真心本空,它无实质,找不到,拿不出,为什么又说明心见性呢?难道它是可见的吗?

答:它不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只是方便表述,其实无所明,也无所见,只是回头认出了自己而已,它空而光明,当即确认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

 

问:《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说心不存在吗?

答:不是,三心不可得,是说心是空的,而非不存在,空性才是存在本身,故名空性法身。

 

问:三心不可得之际,法师您用什么写文章呢?

答:哈哈!善哉此问。就用这个不可得的心写文章,乃至行住坐卧都是它。

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不要再问什么意思,请回头看,它会告诉你。

 

心不可得,也从未断灭,如是之心,是为真心,是为本来面目,是为真如佛性。

 

如何参悟本来面目?合理运用窍诀,“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就是一个窍诀,即“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怎样运用这个窍诀?放舍一切有生有灭,寻找那个不生不灭,耐心找,必有忽然醒悟之时。

 

今日佛诞,又名浴佛节。该如何浴佛呢?静心参悟,洗尽妄想纠结之尘垢,袒露真如佛性,是名浴佛。

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

问:法师,都说回光返照才能够明心见性,到底该怎样操作呢?

反问:你如今正在问我,对吧?

彼答:是啊。

答:那好,现在,请立即返回头,找出你那个能够提问的东西,这就是回光返照。

问:就是看着自己的起心动念吗?

答:不是,是回头找到那个能够起心动念的东西,找到心的源头。

 

心的源头,就是本来面目,亦名本心,亦名本觉。

 

禅是什么?直接指示本来面目。参禅是什么?直接找出本来面目。见性是什么?直接发现本来面目。成佛是什么?直接成为本来面目。

 

直接是什么意思?不借助于思维,直下明了;不绕弯儿,直下承当。

 

问:古人也是这样返照的吗?

答:是的。达摩祖师航海西来,最早落脚点是广州华林禅寺,原名西来庵,上有对联一副,曰: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就是取自于达摩祖师为二祖慧可安心的公案。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当慧可禅师在达摩洞外彻夜立于大雪之中,天明时分,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便向祖师求法,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云:“将心来,与汝安。”

过了一会儿,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后,豁然省悟。

 

其中要点何在?那就是,在达摩祖师的引导下,慧可禅师直下回光返照,去寻找自己那颗不安的心,找来找去竟然找不着。慧可禅师非常有智慧,一下子明白了,哦,原来心是空的,它虽有种种作用,但毕竟不可得,于是告诉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我没办法把它拿出来。

 

既然心是空的,它了不可得,谁又能够伤害它呢?谁又能够破坏它呢?谁又能够扰动它呢?其中连生死都没有,它又有什么不安呢?当你观察到这里,则本来面目忽然呈现,得大心安。

故达摩祖师云:“与汝安心竟。”慧可禅师一听,对于上述法义一下子贯通了,豁然省悟本心。

 

像这样省悟本心,就是最初瞥见本来面目,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相信禅宗见性成佛之法,对自己有信心,肯耐心去参悟。

 

前几年,曾有一位网友联系我,说正在看我写的《楞严经浅读》,希望读了以后,能够悟明心性。当时,通过她的文字表述,我就知道她心很纯净,不纠结,这样的人很有希望见性。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她再次联系我,说:

 

“师父好!昨夜梦中忽然听到邻居家的敲门声,一下子把我从梦中惊醒了,醒后,周围一片万籁俱寂。我愣住了!因为,忽然发现,刚才在睡梦中,我睡着了,但分明有另一个我,正在警觉着周围的一切。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的自性吗?”

“早晨起来,立即写了一首偈语,曰:我有一个,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看门人。师父,这是见性了吗?”

 

答复曰:这就是瞥见了自心觉性,至于是否属于明心见性,只是程度的问题,你还需要继续透彻它。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它稀奇吗?

 

她回答:既熟悉又陌生。

 

我说:没错,一直在用,所以很熟悉;初次发觉,所以有些陌生。你的体悟完全如法。

 

她说:我给妈妈看了偈语,妈妈笑得快趴下了!她说,你这啥子偈语哦,狗屁不通的东西,也好意思给人看。

 

在她妈妈看来觉得狗屁不通,但在得闲山人看来,这恰恰是最初瞥见本来面目。其文字虽然稚嫩,但观察已经到位了,这就是最初的觉醒,超越了语言文字,非常可贵。

 

有不少网友文才很好,学问渊博,但他们一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距离明心见性非常遥远。为什么?因为知见太重,情执太深,他们的心被层层妄想分别和各种各样的见解包裹着,很难剥开。

 

真修行啊,与学问无关,心思纯净,心地爽朗,这样的人才是明心见性的最上乘根器。卢惠能就是这样的人,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虽然不识字,却能够继承祖位。神秀禅师呢,学富五车,可惜心地不够爽朗,总是无法入门。

 

后来,这位网友问我:师父,有人说“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吧?

答:对,这是古代禅师说的,意思是“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它非常透彻,直指人心。

 

于是她说:就是因为听到了“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八个字,才让我站到了修行的门口,好像突然从电影角色中抽离出来,变成了一个旁观者,所有的人生故事都不过是在自性如如上面,一帧一帧地上演而已。也让我忽然明白了,为啥自性又叫佛性,因为那个旁观者呀,跟端坐金殿里,低眉沉眸的佛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已经跳出生死、善恶、对错之外,看尽红尘喧嚣,兀自沉默不语。

 

回复曰:是的,彼唯静默如如。

 

何为瞥见本来面目?你踏踏实实找到了这个冷静的旁观者,它就是真心和自性,也是自性空,也是本来面目,也是佛性。任尘世如何喧嚣,任你如何轮回与烦恼,它只是静默如如。

 

最后她说:感恩师父的书籍和文章,让我没走弯路。

 

这就是得闲山人写作的目的所在,在各种灵修和心灵鸡汤泛滥的二十一世纪,禅宗见性之法才是最珍贵的,同时也不可离开大乘经论的指引。

 

如何见性?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如是观察。何为真心?自性是也,亦名本心,亦名本来面目,它是空寂无为的,毕竟不可得。不可得是什么意思?无实质,找不到,拿不出。

 

问:既然真心本空,它无实质,找不到,拿不出,为什么又说明心见性呢?难道它是可见的吗?

答:它不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只是方便表述,其实无所明,也无所见,只是回头认出了自己而已,它空而光明,当即确认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

 

问:《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说心不存在吗?

答:不是,三心不可得,是说心是空的,而非不存在,空性才是存在本身,故名空性法身。

 

问:三心不可得之际,法师您用什么写文章呢?

答:哈哈!善哉此问。就用这个不可得的心写文章,乃至行住坐卧都是它。

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不要再问什么意思,请回头看,它会告诉你。

 

心不可得,也从未断灭,如是之心,是为真心,是为本来面目,是为真如佛性。

 

如何参悟本来面目?合理运用窍诀,“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就是一个窍诀,即“六尘自生灭,真心本不动”。怎样运用这个窍诀?放舍一切有生有灭,寻找那个不生不灭,耐心找,必有忽然醒悟之时。

 

今日佛诞,又名浴佛节。该如何浴佛呢?静心参悟,洗尽妄想纠结之尘垢,袒露真如佛性,是名浴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来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可以做到的时候 除了嫉妒,剩下的只有自我怀疑,到底是出场顺序更重要,还是人更重要,不知道,其实我也没有付出什么,所谓的感情、时间、金
  • 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觉得说的太武断,我们常说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正是因为王某某被整怕了,他想息事宁人,他只想平静的生活,做一个平常人,对于他来说,
  • -膜布水润Q弹贴起来冰冰凉凉超舒服!-爱美的姐妹别再被法令纹显老困扰啦!
  • #昆明寻狗[超话]# 13岁串串狗,妹妹,名叫囡囡。20日有人看见在滇池路附近出现过。
  • 如果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者仍然处于如此低级的认知线上,这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悲哀,而是学生、家庭的悲哀,甚至是教育事业和国家的悲哀!教育改革以来,这些最基本
  • .2️⃣饮食方面,常吃7物无花果马齿苋猕猴桃芋头山药荞麦芥菜.3️⃣动作上每天拍一拍腋窝:50-80次每天拍一拍手肘:100次11点前刮一刮肝经:刮3分钟 (从
  • 臭豆腐肉粽重口味程度★★★★可接受度★★★☆臭豆腐粽子就很江浙沪了,不知道是我们煮久了,还是有意为之,剥开粽子之后没有看到成块的臭豆腐,他们都融化在糯米饭里了,
  • 拿l来自证,有点无语,l自己估计都没有这么多次央视舞台,所以对大粉挺无语的,向下兼容还被人拿来踩着升咖,想想就气,但都是为爱发电,生气归生气,也没骂人,虽然很想
  • #出言成章[超话]# #出言成章# 230922 海豚湾泡泡乐园快讯昊昊警长和彬彬船长更新生日祝福!昊:什么?生日得过的开心呀!对着昊许愿的话全都会实现的!我们
  • 苏语漓顾溯(苏语漓顾溯最新章节已完结完整版全集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书名:《未语》 ❗主角;苏语漓,顾溯 全文请到公#众#号〖桂花文楼〗发个 苏语漓,
  • 光阴,有时真像一位清冽的少年,让遇见,将生命丰盈,清淡的岁月里,若是能够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同赏一轮月,同吟一首诗,无言,也是美的,遇见了,便是一眸芬芳。 遇
  • 一边吃饭一边看完了燕燕的翻包视频 怎么办呢又被轻轻的治愈了其实说实话 在因为入坑嘘嘘所以入坑老得之前 我早就丧失了因为追星而感到幸福和治愈的能力 甚至在这之前有
  •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大家反应泛泛,大部分人一脸茫然,他准备了一肚子问题的答案等着和同事交流,然而没有人问问题,只在最后有一个同事问“你为什么这样做?由于亲戚关系,
  • #任嘉伦[超话]#你的名字我从陌生到念念不忘到不再提起因为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你的笑容我从迷恋到深深沉醉到静静沉思因为已经牢牢的烙印在心里你的一颦一笑你的举手投
  • #邓为[超话]##邓为说要做好当下其他随缘##邓为说最想和沈腾合作#和所有一样度过了忙碌的一天,搬一整天的同时也为中国事业做出了些许的贡献[允悲]看到今天的采访
  • 果然我爱的是其实是凹酱嘛[开学季]艾丽西亚是呆唯的配音这一耳就听出来了,但身材确…实差异很大啊哈哈然后捏,这番真的很演艺,每个人everyone!看的是粤语版,
  • 这不,索尼本田社长川西泉忍不住了,公开称,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速度快,但就信息技术而言,只是把智能手机的图标拼在一起,并没有什么技术惊喜。此外,日本人大概觉得,本田
  • 前段时间想起了最后一次打电话的录音,我不敢听,所以我去转了文字,原来你真的很想离开我,真的很想...我真没用啊,甚至连一点值得她需要我的地方都留不下,那他又有什
  • ——《千与千寻》4.人是要长大的,有天你也会推着婴儿车幸福地在街上行走,而曾经的喜欢,不管曾经怎样,都会幻化成风,消失在时光的隧道。——汪曾祺 《冬天》14..
  • 其次,至于买多大的房子,全家人多沟通一下,多大金钱办多大事,看看自己手里的钱能买多大的房子,能够在几环付首付。看完之后,不得不说从该家长的话语中,都能感受到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