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实时号测试##鸟鸟专用实时#

【指路不吞必hui,请勿带hui字和 】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不行不成。 人往高处走,善在心中留。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由善入恶易,由恶入善难。 https://t.cn/R7DA0Us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生态治理 | #城市插上骑行翅膀市民安享低碳生活# 】#书写生态治理的北京答卷# 北京城熙熙攘攘,人们大多选择机动车、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快速穿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繁忙的交通中,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自行车或者步行,让城市生活“慢下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慢行(含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系统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开车等“高碳”出行方式,选择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为北京蓝天贡献力量。连日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尝试接触多位骑行者,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骑行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他们中既有坚持连年每天骑行36公里上下班的通勤族,也有一年骑行超过13000公里的骑行达人,将骑行融入生活,还有选择地铁+骑行的上班族,在日常生活中,将通勤和健身结合起来,既“慢下来”感受城市,也放松心神,收获快乐。

骑行达人李绪忠
六年来每天骑行36公里通勤
7点15分、31公里/小时、18公里、6年……一连串的数据反映了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李绪忠的日常通勤情况。2017年,他开始了每天从南苑机场附近家中,骑行18公里到六里桥上班的生活,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六年。

4月上旬的一天,早晨7点30分,按照约定时间,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西南三环辅路丰益桥下见到了李绪忠。他身穿深蓝色骑行服,黑色骑行裤,戴着骑行眼镜,在阳光映衬下整个人看上去十分健康。尽管清晨天气还不算热,但从南苑机场家中骑行到丰益桥,他脸上已经冒出了薄薄的汗。

“现在是北京最适合骑行的季节,天气还不热,骑行非常舒服。你看从南苑机场过来,一路上能经过很多绿化带,看到不少花,风景也不错。”李绪忠说。在工作日时间,他每天早早起来,换好骑行服,在7点一刻准时从家中出发,开始长达18公里的骑行路。

除了下雨下雪等极端天气,李绪忠的骑行路线基本是固定的。从南苑机场到槐房西路,经过公益西桥四环辅路,路过马家楼桥,再沿着京开辅路骑行到三环路玉泉营桥,一路可以走三环辅路,途经万柳桥、丰益桥、丽泽桥等桥区,最终到达交通委办公楼所在地的六里桥。

“我骑自行车上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准时!”在早高峰开车,从南苑机场到六里桥需要50分钟左右,如果选择公共交通,需要公交加地铁换乘,耗时将超过一小时。但如果骑行,时间可以精准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骑行六年来,他自行车配置的码表记录下他的所有骑行记录。单程18公里,李绪忠的平均骑行时间在34分钟左右,骑行均速可达31公里/小时。沿路上共享单车骑行者、电动车骑行者都被他甩在身后。能让他坚持的另一项原因是北京良好的骑行环境,无论是宽敞的非机动车道,还是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都给骑行安全带来保障。
每天8点,到达单位后,他换好适宜上班的服装后,在单位食堂吃饭,不到9点就会在办公室坐好。六年来,李绪忠带动了好几个同事和身边朋友一起骑行上班。“他们有的坚持了半年,有的坚持了几个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大家往往就放弃了骑行。”李绪忠说。
夏天的困难在于炎热,早晨长达40分钟的有氧运动,会让汗水完全湿透衣衫;而冬天的困难在于寒冷,在穿上骑行服后,还需要里三层、外三层套好几件衣服,换装确实麻烦。能坚持下来,不仅仅靠的是毅力,更靠的是热爱。是在春风中,像鸟一样飞翔的感觉;是能完全掌控速度,随时停靠的自由感觉。

不仅仅在上班路上选择骑行,在休息时,李绪忠会和三四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骑行“跑山”。向西,他翻越妙峰山,途经潭王路,打卡红井路,赏戒台寺春景;向北他去往九渡河、水长城,穿越延庆最美“百里画廊”;向南,南海子公园外的一圈8公里,他多次“打卡”,感受森林绿意……最远的一次,他和三个好友共同骑行400公里到唐山海边,吃一顿海鲜大餐,再返程回京,全程耗时20小时。
“从2017年到现在,我骑行已经超过六年,实际上自行车已经不仅仅是我的交通工具,更是我的生活伙伴,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李绪忠说。每周他都会擦拭一遍自行车,将车擦得铮亮。北青报记者看到的是他的第二辆自行车,尽管已经使用了两年,但除了几处小擦痕,几乎看不到使用痕迹。
骑行达人孟思克

哈啰北京骑行第一名是个“老外”
在北京南边,同样有一位骑行达人,据哈啰单车统计,2022年,孟思克总共在京骑行13000公里,在北京排名第一。

孟思克是一名美国人,名字是他的音译。2018年,他从美国到河南开封工作,任大学教师。2019年,他外出办事时,由于地铁、公交都不方便,他选择了骑行。没想到,这一次偶然的尝试,让他开始了骑行之旅。“地铁人多,公交车需要找车站等车,只有骑行最自由,我只需要‘扫’一辆车,随时能出发,随时能停车,我特别喜欢这种自由的感觉。”
2020年,孟思克换了工作,从开封来到了北京,在丰台一所中学任外教。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很近,他不需要通勤,但几乎每天他都有骑行的时间。不论是工作原因外出,还是日常休闲,他都会选择骑行。

与孟思克居住的美国特拉华州地广人稀、需要开车相比,高密度的北京更适合骑行。一直以来,北京市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相对完整的非机动车道。如长安街几乎全线都有非机动车道,骑行族也都爱从天安门一路向西打卡首钢大桥。近年来,北京市也在不断完善非机动车道,让非机动车道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通行。

2012年,二环路全线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采取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非机动车一次左转等措施,全面提升二环路慢行系统的连续性、安全性与舒适性,打造“健步悦骑”的高品质慢行廊道。
近年来,北京三环路、四环路慢行系统也陆续进行改造,自行车通行环境更好。慢行系统不仅在安全性方面为骑行者提供保障,也越建越美,骑行道与滨水河道、城市绿地结合,沿线环境令人心动。骑行过程中,春有一路生花,夏有绿荫遮凉,秋有清风拂面,冬有雪花飘落。

“北京的骑行环境很好,长安街,三环、四环辅路,车道宽敞,沿途的风景也好。”孟思克说。天安门、故宫、前门大街、北坞公园、紫竹院公园……通过骑行,他几乎去过北京大部分知名景点。这些地方,有的是自己去,有的是和妻子去,有的是和朋友去,每一次行程,都收获了一份快乐。
“我丈夫体能特别好,所以特别远的地方都是他自己骑行去,我坐地铁,然后我们汇合。因为我在胡同里长大,对胡同特别有感情,所以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胡同里骑行。”孟思克的妻子胡女士说。
因为多次骑行,孟思克对北京的道路十分熟悉,北京的非机动车道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地图。不仅仅是休闲时骑车,办事时只要不特别远或者实在无车可骑,他都会选择单车骑行。

一次,他和朋友相约去百望山爬山,从丰台科怡路骑行到百望山。爬山后,又从百望山骑行到国贸,全程90公里,既看到了北部山区的绿意盎然,也看到了东三环的都市繁华。骑行路上,去咖啡店品尝一杯咖啡或者去小酒吧喝上一口,最是惬意。

通勤族粟辉
地铁+骑行 通勤休闲两不误
今年34岁的粟辉住在广渠门,在西二旗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是一名标准的通勤族。从最开始开车,到乘坐地铁,再到地铁加单车通勤。近两年,粟辉一直选择乘坐地铁再骑行青桔单车的方式下班回家。
“西二旗附近开车太堵,而且开车成本高,不好停车。没多久,我就选择地铁出行。但从西二旗到广渠门,需要坐13号线再换乘4号线、7号线,需要换乘多次,十分麻烦。”粟辉说。由于单位和家附近经常有青桔单车,他决定尝试下。最终选择乘坐地铁从西二旗坐到西直门,剩余路段骑行回家。这段路包含了二环辅路、长安街,可以说是中心城区最美的骑行路段。

粟辉特别喜欢在骑行过程中,一边看景,一边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在闲暇时分,他会去骑行路上朋友开的咖啡厅小坐,在通勤路上放松心情,感受生活。

在春秋等适合骑行的季节,粟辉每周骑行的频率大幅增加,有时甚至直接从西二旗骑回广渠门。而在冬天,因为太冷,粟辉会选择地铁出行。
骑行带来的快乐和自由的感觉,让他十分愉快。今年春天,粟辉在朋友圈中分享了骑行拍摄的景色,“又到了每年能骑行的时候了”,他写道。
延伸
“十四五”北京将打造396.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
近年来,慢行系统的整治让骑行环境更加安全、舒适。2021年的一份市民出行满意度调查显示,84.1%的市民认为慢行系统整治效果较好。“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持续完善慢行系统,同时,与城市绿道、滨水绿道融合,打造慢行友好环境。

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非机动车道不连续,路口缺乏安全等候地带等原因均是影响骑行者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整治非机动车道,从安全性、连续性、便利性等多角度方便骑行者。

从政策角度,北京市陆续编制出台《慢行系统规划2020-2035年》《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等十余项规划、标准和规范,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近三年,北京市在路面宽度12米以上道路,完成了35.9公里独立自行车道设置和80.6公里自行车道宽度拓宽。

在中心城区推动慢行系统连线成网、联网成片建设。在过去三年完成了南中轴、二环辅路、两广路、平安大街、京藏辅路、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后厂村路至北四环)等慢行廊道建设,并持续推进北中轴、二环辅路、四环辅路、前三门大街、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二期(北四环至西直门)、通州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打造高效畅通的慢行走廊。
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近年来,北京市已经逐步建成自行车友好城市。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并有序推进东拓、南展工程,日均骑行量4500-5000辆次,有效提升回龙观至上地通勤出行效率。通过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完成二环辅路慢行系统改造,通行效率提升25%。北京市建成CBD西北区、石景山保险产业园等一批示范街区,慢行系统逐步连片成网,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推进慢行系统与轨道融合,完成51个重点轨道车站224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建设。持续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 方式出行。
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慢行出行意愿持续提升,2022年,城六区慢行出行比例49%,创近10年新高,其中步行出行比例为31.7%,较2020年上升0.5个百分点,自行车出行比例17.3%,较2020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全市90个监测点,自行车每小时通行量超过3000辆次。

市民爱上骑行得益于北京慢行系统越建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近年来,北京市慢行系统逐步与城市绿道、滨水绿道结合起来,让慢行系统越来越具备休闲功能,不少骑行线路成为“网红打卡”路线。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结合城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条特色文旅骑行路线,串联沿线的“吃、喝、玩、乐、行”,沿“网红”景点,配套提供自行车驿站、游玩导览图等服务。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打造滨水慢行系统396.8公里;完成绿道系统350公里,建设连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十三陵水库昌平42公里绿道以及永定河、潮白河等绿道,重点推动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清河、凉水河沿线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工作;完成24条廊道建设工作,城市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道总里程达到约1500公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谭卫平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生态治理 | #城市插上骑行翅膀市民安享低碳生活# 】#书写生态治理的北京答卷# 北京城熙熙攘攘,人们大多选择机动车、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快速穿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繁忙的交通中,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自行车或者步行,让城市生活“慢下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慢行(含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系统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开车等“高碳”出行方式,选择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为北京蓝天贡献力量。连日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尝试接触多位骑行者,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骑行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他们中既有坚持连年每天骑行36公里上下班的通勤族,也有一年骑行超过13000公里的骑行达人,将骑行融入生活,还有选择地铁+骑行的上班族,在日常生活中,将通勤和健身结合起来,既“慢下来”感受城市,也放松心神,收获快乐。

骑行达人李绪忠
六年来每天骑行36公里通勤
7点15分、31公里/小时、18公里、6年……一连串的数据反映了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李绪忠的日常通勤情况。2017年,他开始了每天从南苑机场附近家中,骑行18公里到六里桥上班的生活,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六年。

4月上旬的一天,早晨7点30分,按照约定时间,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西南三环辅路丰益桥下见到了李绪忠。他身穿深蓝色骑行服,黑色骑行裤,戴着骑行眼镜,在阳光映衬下整个人看上去十分健康。尽管清晨天气还不算热,但从南苑机场家中骑行到丰益桥,他脸上已经冒出了薄薄的汗。

“现在是北京最适合骑行的季节,天气还不热,骑行非常舒服。你看从南苑机场过来,一路上能经过很多绿化带,看到不少花,风景也不错。”李绪忠说。在工作日时间,他每天早早起来,换好骑行服,在7点一刻准时从家中出发,开始长达18公里的骑行路。

除了下雨下雪等极端天气,李绪忠的骑行路线基本是固定的。从南苑机场到槐房西路,经过公益西桥四环辅路,路过马家楼桥,再沿着京开辅路骑行到三环路玉泉营桥,一路可以走三环辅路,途经万柳桥、丰益桥、丽泽桥等桥区,最终到达交通委办公楼所在地的六里桥。

“我骑自行车上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准时!”在早高峰开车,从南苑机场到六里桥需要50分钟左右,如果选择公共交通,需要公交加地铁换乘,耗时将超过一小时。但如果骑行,时间可以精准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骑行六年来,他自行车配置的码表记录下他的所有骑行记录。单程18公里,李绪忠的平均骑行时间在34分钟左右,骑行均速可达31公里/小时。沿路上共享单车骑行者、电动车骑行者都被他甩在身后。能让他坚持的另一项原因是北京良好的骑行环境,无论是宽敞的非机动车道,还是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都给骑行安全带来保障。
每天8点,到达单位后,他换好适宜上班的服装后,在单位食堂吃饭,不到9点就会在办公室坐好。六年来,李绪忠带动了好几个同事和身边朋友一起骑行上班。“他们有的坚持了半年,有的坚持了几个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大家往往就放弃了骑行。”李绪忠说。
夏天的困难在于炎热,早晨长达40分钟的有氧运动,会让汗水完全湿透衣衫;而冬天的困难在于寒冷,在穿上骑行服后,还需要里三层、外三层套好几件衣服,换装确实麻烦。能坚持下来,不仅仅靠的是毅力,更靠的是热爱。是在春风中,像鸟一样飞翔的感觉;是能完全掌控速度,随时停靠的自由感觉。

不仅仅在上班路上选择骑行,在休息时,李绪忠会和三四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骑行“跑山”。向西,他翻越妙峰山,途经潭王路,打卡红井路,赏戒台寺春景;向北他去往九渡河、水长城,穿越延庆最美“百里画廊”;向南,南海子公园外的一圈8公里,他多次“打卡”,感受森林绿意……最远的一次,他和三个好友共同骑行400公里到唐山海边,吃一顿海鲜大餐,再返程回京,全程耗时20小时。
“从2017年到现在,我骑行已经超过六年,实际上自行车已经不仅仅是我的交通工具,更是我的生活伙伴,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李绪忠说。每周他都会擦拭一遍自行车,将车擦得铮亮。北青报记者看到的是他的第二辆自行车,尽管已经使用了两年,但除了几处小擦痕,几乎看不到使用痕迹。
骑行达人孟思克

哈啰北京骑行第一名是个“老外”
在北京南边,同样有一位骑行达人,据哈啰单车统计,2022年,孟思克总共在京骑行13000公里,在北京排名第一。

孟思克是一名美国人,名字是他的音译。2018年,他从美国到河南开封工作,任大学教师。2019年,他外出办事时,由于地铁、公交都不方便,他选择了骑行。没想到,这一次偶然的尝试,让他开始了骑行之旅。“地铁人多,公交车需要找车站等车,只有骑行最自由,我只需要‘扫’一辆车,随时能出发,随时能停车,我特别喜欢这种自由的感觉。”
2020年,孟思克换了工作,从开封来到了北京,在丰台一所中学任外教。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很近,他不需要通勤,但几乎每天他都有骑行的时间。不论是工作原因外出,还是日常休闲,他都会选择骑行。

与孟思克居住的美国特拉华州地广人稀、需要开车相比,高密度的北京更适合骑行。一直以来,北京市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相对完整的非机动车道。如长安街几乎全线都有非机动车道,骑行族也都爱从天安门一路向西打卡首钢大桥。近年来,北京市也在不断完善非机动车道,让非机动车道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通行。

2012年,二环路全线慢行系统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采取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非机动车一次左转等措施,全面提升二环路慢行系统的连续性、安全性与舒适性,打造“健步悦骑”的高品质慢行廊道。
近年来,北京三环路、四环路慢行系统也陆续进行改造,自行车通行环境更好。慢行系统不仅在安全性方面为骑行者提供保障,也越建越美,骑行道与滨水河道、城市绿地结合,沿线环境令人心动。骑行过程中,春有一路生花,夏有绿荫遮凉,秋有清风拂面,冬有雪花飘落。

“北京的骑行环境很好,长安街,三环、四环辅路,车道宽敞,沿途的风景也好。”孟思克说。天安门、故宫、前门大街、北坞公园、紫竹院公园……通过骑行,他几乎去过北京大部分知名景点。这些地方,有的是自己去,有的是和妻子去,有的是和朋友去,每一次行程,都收获了一份快乐。
“我丈夫体能特别好,所以特别远的地方都是他自己骑行去,我坐地铁,然后我们汇合。因为我在胡同里长大,对胡同特别有感情,所以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胡同里骑行。”孟思克的妻子胡女士说。
因为多次骑行,孟思克对北京的道路十分熟悉,北京的非机动车道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地图。不仅仅是休闲时骑车,办事时只要不特别远或者实在无车可骑,他都会选择单车骑行。

一次,他和朋友相约去百望山爬山,从丰台科怡路骑行到百望山。爬山后,又从百望山骑行到国贸,全程90公里,既看到了北部山区的绿意盎然,也看到了东三环的都市繁华。骑行路上,去咖啡店品尝一杯咖啡或者去小酒吧喝上一口,最是惬意。

通勤族粟辉
地铁+骑行 通勤休闲两不误
今年34岁的粟辉住在广渠门,在西二旗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是一名标准的通勤族。从最开始开车,到乘坐地铁,再到地铁加单车通勤。近两年,粟辉一直选择乘坐地铁再骑行青桔单车的方式下班回家。
“西二旗附近开车太堵,而且开车成本高,不好停车。没多久,我就选择地铁出行。但从西二旗到广渠门,需要坐13号线再换乘4号线、7号线,需要换乘多次,十分麻烦。”粟辉说。由于单位和家附近经常有青桔单车,他决定尝试下。最终选择乘坐地铁从西二旗坐到西直门,剩余路段骑行回家。这段路包含了二环辅路、长安街,可以说是中心城区最美的骑行路段。

粟辉特别喜欢在骑行过程中,一边看景,一边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在闲暇时分,他会去骑行路上朋友开的咖啡厅小坐,在通勤路上放松心情,感受生活。

在春秋等适合骑行的季节,粟辉每周骑行的频率大幅增加,有时甚至直接从西二旗骑回广渠门。而在冬天,因为太冷,粟辉会选择地铁出行。
骑行带来的快乐和自由的感觉,让他十分愉快。今年春天,粟辉在朋友圈中分享了骑行拍摄的景色,“又到了每年能骑行的时候了”,他写道。
延伸
“十四五”北京将打造396.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
近年来,慢行系统的整治让骑行环境更加安全、舒适。2021年的一份市民出行满意度调查显示,84.1%的市民认为慢行系统整治效果较好。“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持续完善慢行系统,同时,与城市绿道、滨水绿道融合,打造慢行友好环境。

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非机动车道不连续,路口缺乏安全等候地带等原因均是影响骑行者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整治非机动车道,从安全性、连续性、便利性等多角度方便骑行者。

从政策角度,北京市陆续编制出台《慢行系统规划2020-2035年》《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等十余项规划、标准和规范,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近三年,北京市在路面宽度12米以上道路,完成了35.9公里独立自行车道设置和80.6公里自行车道宽度拓宽。

在中心城区推动慢行系统连线成网、联网成片建设。在过去三年完成了南中轴、二环辅路、两广路、平安大街、京藏辅路、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后厂村路至北四环)等慢行廊道建设,并持续推进北中轴、二环辅路、四环辅路、前三门大街、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二期(北四环至西直门)、通州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打造高效畅通的慢行走廊。
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近年来,北京市已经逐步建成自行车友好城市。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并有序推进东拓、南展工程,日均骑行量4500-5000辆次,有效提升回龙观至上地通勤出行效率。通过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完成二环辅路慢行系统改造,通行效率提升25%。北京市建成CBD西北区、石景山保险产业园等一批示范街区,慢行系统逐步连片成网,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推进慢行系统与轨道融合,完成51个重点轨道车站224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建设。持续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 方式出行。
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慢行出行意愿持续提升,2022年,城六区慢行出行比例49%,创近10年新高,其中步行出行比例为31.7%,较2020年上升0.5个百分点,自行车出行比例17.3%,较2020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全市90个监测点,自行车每小时通行量超过3000辆次。

市民爱上骑行得益于北京慢行系统越建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近年来,北京市慢行系统逐步与城市绿道、滨水绿道结合起来,让慢行系统越来越具备休闲功能,不少骑行线路成为“网红打卡”路线。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结合城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条特色文旅骑行路线,串联沿线的“吃、喝、玩、乐、行”,沿“网红”景点,配套提供自行车驿站、游玩导览图等服务。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打造滨水慢行系统396.8公里;完成绿道系统350公里,建设连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十三陵水库昌平42公里绿道以及永定河、潮白河等绿道,重点推动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清河、凉水河沿线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工作;完成24条廊道建设工作,城市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道总里程达到约1500公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谭卫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到24小时的相处 没有时间拍照 那就拿张旧照来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吧.只要是你在身边的时候 我就可以不用当大人 并没有那么多烦恼 也不用动那么多脑筋北京回来见吧.
  • !【9.9】拿下康恩贝VC100片1️⃣先领券加车2️⃣返回手主页搜【百亿补贴】3️⃣进入入口后再搜【康恩贝】就可以看到啦!
  • 当时我们游泳班还有好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有的游得可好了,有的还进了省体委专业游泳队。我没姐姐,妈妈整日忙工作,我印象中妈妈从来没有帮我梳过头,那个大姐姐的行为让我
  • 谢谢流星先生啦,给予了二十岁的我一段很特别的缘分,让我在青春里,虽然过着很狗的日子,但仍留住了一份浪漫和快乐。好像已经打通了一个最好的ending,我们彼此都留
  • 朋友在几年前送了我一本他自己写的书,在扉页上他给我写了几句话,意思是说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特质就在于不会也不肯被人所利用。还有这张14的动图在手机里好
  • 目击者胡先生介绍:“我在钓鱼,看见他在桥边脱裤子。目击者胡先生介绍:“我在钓鱼,看见他在桥边脱裤子。
  • 是不是要感谢我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嫌香水贵的买身体乳啊啊啊啊啊持香5小时没问题我愿意随身携带真的这次出差旅游都带上了,对于一个讨厌身体乳的人来说简直是突破不喜欢
  • 时支为午火,与日支酉金相克,与月支戌土半三合,与年支丑土相害。庚戌时19:00-20:59,天牢黑道,凶冲(甲辰)龙,煞北财神(正东)喜神(西北)福神(西南)辛
  • 开始后:? 果然还是“爱情”比较好懂。
  • 在一起恋爱还没多长时间,就嫌女生不在意他,不懂他,女生的规划里没有他。女生挣得比他多的时候,他嫌没面子,伤他自尊,感觉他自己在吃软饭。
  • 为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今年粮食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针对玉米、水稻、大豆在生长各阶段易发生的各种病虫害,相继印发了《全市农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抓好
  • 经常也有Linkedin上的猎头通过站内信联系我基本,linkdedin上的猎头基本素质还是可以的(至少懂英文嘛)综上,如果想要被猎头看上,最重要的是你要让第一
  • 无论是大饼和以太,个人觉得暂时先不要视价格太高而抱有太多的悲观情绪,事实上无论是从技术指标还是经验上面来看都会横盘缓慢上调一波然后再出现下拉,至于是不是瀑布则根
  • #广州隐适美牙套/广州牙缝大正畸#[纸飞机]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苏阿姨~"上海的朋友私信咨询我的问题整理:#上海牙齿矫正##上海整牙##上海正畸#口腔医
  • 给不想吃动物身体的人留点吃的吧!我就是讨厌夸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先生伟大”的人,我就乐意拉黑这样评论的人。
  • #宜家悦筑装饰##方林装饰##装修##沈阳装修公司#宜家悦筑装饰 大牌价到 整装活动【024-31327839】悦筑新时代 悦享整装 幸福家装,提到房子装修更是
  • 3、心闲法  有一句诗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态障碍,保持健康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抛开眼前不愉快的事
  • 这个开放式结局也一样,就像每天的黎明,你不知道它是有,是无,或是玫瑰色,但是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所以每天都会有期待,会有各种可能@魅鲸文化 期待更多好剧[抱一抱]
  • 8.香港149金融。3.房地产业 4.大健康产业(索弗)。
  • 你是Betty 你是James 还是Miss.Nobody?Betty小姐同样只有17岁,被曾经拯救自己的人抛弃.James就像当初苦苦克制却依然没有压抑住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