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干货!主持人大赛那些刷屏的金句!】

1、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是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董卿

2、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你现在所经历的难题,未来会找到答案。”——董卿

3、同情心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我们知道痛苦是什么,我们不再轻易地去伤害别人。——董卿

4、不要让我们的关系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董卿

5、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董卿

6、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你就坚守它就好,永远不要去想它会有什么结果。——撒贝宁

7、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康辉

8、真正有光的人,是压的时间越久,深度越深,绽放的光芒才可以越灿烂。——朱迅

9、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齐岱泽

10、匠心,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孔皓

11.选择回家不是妥协,因为远离大城市和物欲,也许能够认清自己,发现更好的人生可能。——韩雨菲

12、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迟茜

13、时光不老,连接着充满信心的未来;收藏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果欣禹

14、如果每一个人都活成一束光,中国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付琰

15、你有过这样的热爱吗?它是别人的不屑却是你的一切,是再累都努力去征服别人口中的不可以。——李莎旻子

16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张安琪

17、博物馆是收藏文明的宝库。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精华,依然在那里默默流动,在那里轻轻呼吸。——蔡紫

18、我们和所有的奋斗者一样,追梦不止,因为奋斗的姿态最美!——田靖华

19、你为之奋斗的他乡,又何尝不是你难忘的故乡,它更像是一种信仰,它让你站在这里,却看到更远的地方。——崔爽

20、压力就意味着责任,负重才能走得踏实。每天朝着梦想奋力前行,就是最大的幸福。——薛焱丹

21、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这一个个小家的梦想汇聚在一起的不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吗?——杨光

2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

23、用眼睛去发现生活里的真善和美好,用脚步丈量这个伟大的时代。——俞熙雯

24、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能够孤立地发展。‌‌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帆

25、聪明的父母往往会努力活成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田尹男

26、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我们追梦的姿态;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是我们坚守的信念。——郭嘉宁

27、老人笑了,你就孝了。——郭嘉宁

2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眷恋,长久地存在于我们文化的深处。——褚笑

29、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成长,那段日子是疼痛大于收获的日子,但是只要时间够久,当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自信,更从容,更丰富,更扎实。——刘梦遥

30、我们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苗霖

31、留住乡愁,不只是为了留住景色,更为了回忆我们曾经的初心,还有我们最初的梦想。——齐靖文

32、中国文化在为世界文化增添着别样的色彩,中国经济也在为世界经济添砖加瓦。开放包容的中国,开放包容的中国经济,一定会让世界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王嘉宁

33、“楷”意味着标准,“模”意为范本,“时代”这两个字无疑又赋予了楷模和榜样们更巍峨的高度,更博大的广度。——董星辰

34、他们是前行者,你我也可以循着他们的足迹,成为巍峨高山的一部分。——董星辰

35、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果欣禹

3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不断拼搏、不断奋斗的个体,才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今天。——田靖华

37、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本书呢?我们是作者,也是读者。我们在读别人的故事,也在读着自己的故事。——李爽

38、我们说“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叫不忘初心。——尹颂

39、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它从不会等任何人,但有一类人,他们到死都是年轻的,因为他们有着青春的精神。——龚凡

40、科学就是通往未来的桥梁,科研工作者就是筑桥人,我们的科学技术是我们通往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刘熙烨

第91集《烦恼即菩提》
https://t.cn/A6buefGh

在生活当中,改变那是最重要的。

所以过去一切如来(就是能够成为佛的),都是示现八正道成佛,而且这个八正道都是用在世间的,师父跟你们讲过吗?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还有正定。你想想,这些“正”在天上早就能够得到的东西,为什么这个八正道要在人间?因为人间还有虚幻,人间还有妄念,所以八正道在人间,你只要能够做到,你必定一世修成,你就能够成佛。所以很多的菩萨为什么要到世间来?很多的阿罗汉、很多的天人,我们人间的圣人,他入世进入人间,他就是度众生而寻找佛道。就是师父跟你们讲了,有些大罗汉从天上下来,要经过八万四千大劫。你想想看,我们很多孩子,他的过去可能是菩萨,可能是大阿罗汉,他很早就从天上下来,他在人间一世一世地轮回,有一世他修得非常地好,曾经是大菩萨的弟子,有一世他曾经是什么,有一世……他不停地在(经历)八万四千大劫。为什么?他哪怕修成了,他还要回到世间,就是说你最后要能够成佛,你必须要入世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人间去救度众生,才能成全你的佛道。所以,你说如果超脱六道的话,都是在天上,都是菩萨,都是佛,你去度谁啊?所以一切世界,这世界有三界,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是啊,你说只有三界,这个世界是没有第四界可以去,你度来度去,在三界入世度众生,如果你连世间法都修不好,你怎么样能够成为佛呢?所以你在人间做人都做得不像人,在人间做得都像鬼一样,都像个恶人,像一个畜生,你怎么能够修行成佛?你是没有可能成佛的。所以很多人修了一辈子,连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就是带业往生了,你就是到了极乐世界去修行了,也是给你暂时地能够得到你所喜欢的,进入极乐世界。但是你还必须要还旧债,而这个旧债——小的那些带业,带的是那些微小的业——可以在八功德水、七宝池里边洗净;如果你有大的业障,你毕竟出不了六道。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给你来还债的,你在这个世界把债没还完,你是解脱不了这个人间凡尘的烦恼。所以绝不是我今天只要修了我就能成,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你今天读书了,你不一定能毕业的,你今天读博士了,你不一定能成为博士。所以修好世间法,那是基础,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修好世间法。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在六祖非常精辟的语言当中,这只是一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真正理解了就很难了,真正去实践它就更难了。佛法其实就是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句话,我再讲一遍,佛法就是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就是烦恼即菩提。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化梦想,如幻如化,所以你在梦幻的世界当中,你才能求得真正的觉悟。因为你知道这是假的,你才能找到真的;如果你把这个世界当成真的,你怎么能够找到真的东西?所以师父告诉你们,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不能离开的。就像我们,举个简单例子,今天有事做,你才会觉察到问题,然后你再把这些问题去解决掉;如果没有世间——如果没有事情给你做,你到哪儿去求得正确呢?所以很多人说,人家这个人说很有经验,它是问题当中来的,对不对?所以曾经问过别人——一个成功的人士:“你有什么诀窍吗?”“没有窍门,我的诀窍就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当中,我最后得到了一个,叫成功。”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觉悟的人,不会离开世间去求觉悟;一个人以为自己超脱了,离开人间了,不食人间烟火了,你们说他的烦恼在不在?他的菩提有没有?所以师父跟大家讲,千万不要离开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烦恼都不是什么,烦恼只是给你找到菩提的一个基础,就像盐一样,每一个菜,哪怕是糖醋,它必须要放盐,否则这种糖就吃得让你觉得口感非常难过。所以喜怒哀乐就是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欢喜、什么叫怒,因为有了欢喜才知道要发怒,因为发了怒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欢喜。什么叫悲哀,什么叫快乐?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了快乐才会悲哀。因为懂得这些,所以没有问题怎么会有方法?佛法就是在人世间,来专门解决人间(烦恼)的方法,所以菩萨就是解决我们现代人烦恼的一个最好的法门。该喜则喜,该怒则怒,喜怒哀乐的本性和它的根谛,讲到底就是菩提智慧。

佛经上讲: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为什么?)以第一义而不二故(就是这一个义理,这一个道理,因为没有第二种解释)。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人,菩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因为你是菩萨,你还不能理解佛的真正的真谛和他的义理,所以以菩提为烦恼(明明知道很多的智慧,你还把它当成烦恼);当菩萨成佛时,所有的烦恼并不是佛没有,我们伟大的佛陀在人间救度苦难众生的时候有多少的烦恼,但是佛陀把它变为了菩提。何以故?因为这是一,没有第二种的解释。也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烦恼你才能找到菩提这一个第一义理。所以我们说,当你看见一个不好的人,你要想到他终有一天,他会变了一个好人,这也是一个义理,这就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那这个人没有改变,那么他的心是满脑子的烦恼,他胡作非为,因为他没有觉悟;当他回头是岸,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这个他。同样一个他,一会儿是胡作非为,一会儿是助人为乐,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在变化的。这个义理就是告诉我们,佛在世间才能理解世间,我们人必须要懂得,过去你做过什么并不代表你今后会做什么:很多现在很伟大的人,过去曾经有过很多的失误;很多年轻的时候从来不失误的人,可能他的晚年过得非常地凄惨,因为他失误连连。这就是我们讲的,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情,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把这个事物、把这个事情看成那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思维,当你把它慢慢懂得这是一个成熟的思维,实际上他已经把烦恼变为了菩提。师父举这个例子,我希望你们能够懂,就是这个坏人他后来变好人了,就是转换了,因为这个烦恼就是个“坏人”,后来变菩提了——变成“好人”了。所以为什么烦恼变菩提。

六祖曾经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离开这个世间、离开自己的烦恼到别处去求什么佛法,你自己本身应该有的那种智慧到哪里去了?你看每一个人都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佛智,因为从他的九识田中阿摩罗识当中来。所以你要在世间深悟到世间的真理,你要把这个世间所有的烦恼倒过来,把世间上一切的烦恼都变成了你妙用的菩提,那你整个的人、整个的生命都是在菩提当中了。举个简单例子,你一生当中都拥有的这方面的经验,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在这方面太有经验了,你什么样的问题都碰到过,最后你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它,你是不是就是这方面的菩提专家?没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佛拿什么来给你们说法?佛陀当年在人间告诉我们很多的佛法,用的很多的故事,用的很多人间的苦难还有喜怒。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接引我们众生?佛就是用这些喜怒哀乐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但是天上有快乐,人间有苦难,这些苦和乐能够让我们懂得,我们要离苦得乐,我们应该到天上去和菩萨在一起。这种说佛法的法门,就是让佛陀告诉我们,让很多的菩萨来告诉我们:“你们想修成,菩萨会来接引你们。”

其实菩萨和佛就是我们说烦恼学的专家,就是精神领域的工程师,他们就是大博士、大教授,他们能够解脱我们的烦恼,能够让我们想通。菩萨本身就是从烦恼当中获得的智慧,深通烦恼,故能明了一切众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他们才能建立种种降伏烦恼、转烦恼成菩提的妙法。这就是很多事情,我们在人间,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的楼发生了些什么问题了,你觉得漏水了、漏雨了,你觉得解决不了,但是你一去找那些建筑师、工程师、那些专家,他跟你说这个地方弄一下、那个地方弄一下,马上就帮你解决了。他们怎么样能够解决的?他们不造房子,他们不修,他们不懂得什么地方漏,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烦恼,他能今天这么快就帮我们修好房子吗?我们今天如果对佛法不理解,我们不了解众生的苦难,我们能够帮众生解决烦恼吗?你满腹经纶,你也不能解决众生的苦难。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离开了这个世界,你说“我要找到佛法”,你就相当于在人间要找哪一个兔子头上有两个兔角的。因为兔子头上是没有角的,找不到,所以走遍天下,你都找不到长角的兔子。这句话就是禅宗的总纲领。

烦恼即菩提——2020年6月20日《白话佛法》开示第九十一集

在生活中,改变是最重要的。
过去一切如来(就是能够成为佛的),都是示现八正道成佛,而且这八正道都是用在世间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还有正定。这些“正”,在天上早就能够得到的东西,为什么这八正道要在人间?因为人间还有虚幻,人间还有妄念,所以在人间你只要能够做到八正道,你必定一世修成,就能够成佛。很多菩萨为什么要到世间来?很多阿罗汉、天人、人间的圣人,他入世进入人间,他就是度众生而寻找佛道。有些大罗汉从天上下来,要经过八万四千大劫。很多孩子过去可能是菩萨,可能是大阿罗汉,他很早就从天上下来,在人间一世一世地轮回,有一世他修得非常好,曾经是大菩萨的弟子,有一世他曾经是什么,有一世……他不停地在经历八万四千大劫。为什么?他哪怕修成了,他还要回到世间。要最后能够成佛,必须要入世度生,也就是说必须在人间去救度众生才能成全佛道。如果超脱六道,都是在天上,都是菩萨,都是佛,你去度谁?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是啊,你度来度去,在三界入世度众生。
如果你连世间法都修不好,你怎么能够成为佛呢?你在人间做人都做得不像人,在人间做得都像鬼一样,像个恶人,像一个畜生,你怎么能够修行成佛?你是没有可能成佛的。很多人修了一辈子,连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就是带业往生了,就是到极乐世界去修行了,也是给你暂时进入所喜欢的极乐世界。但你还是必须要还旧债,而这个旧债——小的带业,带的是那些微小的业——可以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洗净;如果你有大的业障,你毕竟出不了六道。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给你来还债的,你在这个世界没把债还完,是解脱不了人间凡尘的烦恼。所以绝不是今天只要修了就能成。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你今天读书了,你不一定能毕业的,你今天读博士了,你不一定能成为博士。所以修好世间法是基础,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修好世间法。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在六祖非常精辟的言语当中,这只是一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真正理解就很难了,真正去实践它就更难了。佛法其实就是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就是烦恼即菩提。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化梦想、如幻如化,你在梦幻的世界中才能求得真正的觉悟。因为你知道这是假的,你才能找到真的;如果你把这个世界当成真的,你怎么能够找到真的东西?所以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不能离开的。举个简单例子,今天有事做,你才会觉察到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去解决掉;如果没有世间,如果没有事情给你做,你到哪儿去求得正确呢?这个人很有经验,是问题中来的,对不对?曾经问一个成功人士:“你有什么诀窍吗?”“没有窍门,我的诀窍就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最后得到了成功。”所以一个成功的人、觉悟的人不会离开世间去求觉悟;一个人以为自己超脱了,离开人间了,不食人间烟火了,你们说他的烦恼在不在?他的菩提有没有?所以千万不要离开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烦恼不是什么,烦恼只是给你找到菩提的一个基础,就像盐一样,每一个菜,哪怕是糖醋,它必须要放盐,否则这种糖就吃得让你觉得口感非常难过。喜怒哀乐就是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欢喜、什么叫怒,因为有了欢喜才知道要发怒,发了怒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欢喜。什么叫悲哀,什么叫快乐?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了快乐才会悲哀,因为懂得这些。没有问题怎么会有方法?佛法就是在人世间来专门解决人间的问题,菩萨就是解决现代人烦恼的一个最好的法门。该喜则喜,该怒则怒,喜怒哀乐的本性和根谛,讲到底就是菩提智慧。
佛经上讲: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为什么?)以第一义不二故(这一个义理、这一个道理,没有第二种解释)。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人、菩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因为你是菩萨,你还不能理解佛真正的真谛和义理,所以以菩提为烦恼(明明知道很多智慧,你还把它当成烦恼);当菩萨成佛的时候,所有的烦恼并不是佛没有,伟大的佛陀在人间救度苦难众生的时候有多少烦恼,但是佛陀把它变为了菩提。何以故?因为这是一,没有第二种解释。也就是只有烦恼,你才能找到菩提这第一义理。当你看见一个不好的人,你要想到他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好人,这也是一个义理,这就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这个人没有改变,那么他的心是满脑子的烦恼,胡作非为,因为他没有觉悟;当他回头是岸,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这个他。同样一个他一会儿是胡作非为,一会儿是助人为乐,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在变化的。这个义理告诉我们,佛在世间才能理解世间。过去你做过什么并不代表你今后会做什么:很多现在很伟大的人,过去曾经有过很多失误;很多年轻的时候从来不失误的人,可能他的晚年过得非常凄惨,因为他失误连连。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情,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把这个事物、这个事情看成是还没有成熟的思维,当你懂得这是一个成熟的思维,实际上已经把烦恼变为了菩提。师父举这个例子是希望你们能懂,这个坏人后来变好人了,就是转换了,因为这个烦恼就是个“坏人”,后来变菩提了——变成“好人”了。
六祖曾经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离开这个世间、离开自己的烦恼到别处去求什么佛法,你自己本身应该有的那种智慧到哪里去了?每一个人都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佛智,因为从他的九识田阿摩罗识当中来,所以你要在世间深悟到世间的真理,你要把这个世间所有的烦恼倒过来,把世间一切烦恼都变成了妙用的菩提,那你整个人、整个生命都是在菩提中了。举个简单例子,你一生都拥有这方面的经验,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在这方面太有经验了,什么样的问题都碰到过,最后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你是不是就是这方面的菩提专家?所以没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佛拿什么来给你们说法?佛陀当年在人间告诉我们很多佛法,是用很多故事、很多人间的苦难还有喜怒。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接引我们众生?佛就是用这些喜怒哀乐告诉我们人生无常,天上有快乐,人间有苦难,这些苦和乐能够让我们懂得要离苦得乐,应该到天上去和菩萨在一起。这种说佛法的法门,就是让佛陀、让很多菩萨来告诉我们:“你们想修成,菩萨会来接引你们”。
其实菩萨和佛就是烦恼学的专家,就是精神领域的工程师,他们就是大博士、大教授,他们能够解脱我们的烦恼,能够让我们想通。菩萨本身就是从烦恼中获得智慧的,深通烦恼,故能明了一切众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他们才能建立种种降伏烦恼、转烦恼成菩提的妙法。在人间很多事情,举个简单例子,楼发生些什么问题了,漏水了、漏雨了,你觉得解决不了,但是你去找那些建筑师、工程师那些专家,他跟你说这个地方弄一下、那个地方弄一下,马上就帮你解决了。他们怎么能够解决的?他们不造房子,他们不修,不懂得什么地方漏,若不是他们曾经有过的烦恼,他今天能这么快就帮我们修好房子吗?我们今天如果对佛法不理解,不了解众生的苦难,我们能够帮众生解决烦恼吗?你满腹经纶也不能解决众生的苦难。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离开了这个世界说“我要找到佛法”,你就相当于在人间要找一个头上有两个兔角的兔子。因为兔子头上是没有角的,所以走遍天下你都找不到长角的兔子。这句话就是禅宗的总纲领。

https://t.cn/A64GOJX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始于初秋终于盛夏骊歌响起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虽然无法拥抱告别但我们也要不留遗憾东华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如约而至,只等你来!(辣鸡媒体,骂骂咧咧)长大了以后
  • 前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山东师范大学投入130余万元,用于修建投掷场、修缮田径场、改善体育馆,为考生提供全新的高标准体育场馆,为考生发挥最佳
  • 每次有体力活,无论嘉宾还是观众,第一个想起的都是他,似乎的在大家看来,李晨出点力,那叫一个轻轻松松,完全不存在会受伤的问题。所以李晨很快被送进医院进行缝合处理,
  •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本病多在睡眠和安静状态下发病,且以中老年人为多见,故应考虑其为中焦运化不健,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所致;由于其严重时多见痰声辘辘,且常见有类似于痰
  • 这其中既有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发挥到极致的画家,也有将多元文化融合到一定高度的艺术家,他们告诉我那超越地域、文化、画种、材料的可能,让我能在他们的支持
  • ❤️☀️ 早间心语 : 人生,你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如花在野,温柔热烈,就必须汲取大自然的养分与阳光,并能够经得起风雨考验 。张耀中2022年07月02日
  • 不住还可以收租) 2. 新的商品房——期房(什么都看不到,风险比较大,会不会烂尾,是否顺利的办下房产证——我的两年还没有办下来,房屋的质量问题,物业管理,一切都
  • 首航已于今天起飞,计划近期泰国回国的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6-8月均有位,方案多多,价格超级香具体航班: TG668 曼谷-广州 10.40-14.206月18
  • 英贝健西梅汁益生元纤维果饮浓缩纯西梅原浆果蔬汁无糖无添加饮料【包邮】 【券后价】 44.9 元 【现价】 49.90 元 英式西梅纯正果蔬汁果蔬汁,果蔬维C
  • 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我之前恋爱经历特别惨,你们想象不到的惨 当时我就买了一条水晶,本来没多大兴趣的,但是看到说水晶和主人通灵性,就有点小心动,我本身就挺信这种东西
  • ”观众提问,“我觉得野末和外川的房间设置非常棒,他俩各自的房间都有什么讲究吗?” 加藤导演回复,“原作的独白都非常棒,还有原作老师高品位的分镜,这些都是视频表现
  • via 财经无忌#财经# #浪潮信息#(000977)结论与建议: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5亿/20.0亿,符合市场预期。当时,对于业绩
  • 最後機會Hood By Air (HBA) 龐克風掛鍊 Tee Size XS M AUD$529 Adidas X RO Mastodon Leather
  • -这意味着,即使我在你的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性吸引力或浪漫吸引力,即使我们的关系让我想破脑袋也还是只能归结为“朋友“但我愿意向你承诺、也希望互相承诺一种特别的深情
  • 【抗疫专家顾问团增至六成员 新加入包括刘泽星孔繁毅刘宇隆】政府今日公布,行政长官李家超扩大抗疫专家顾问团团队,委任六位专家在公共卫生、传染病学及临床经验等范畴向
  • 首先补祝我家李子生日快乐[鲜花][蛋糕][蛋糕][鲜花]现在处于孕八个月的我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吃不能喝的,很纠结在送他什么礼物,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爱
  • 高层供水从原来的二区供水变成高、中、低三区供水,配备3套变频泵组,高层水压更稳定。高层供水从原来的二区供水变成高、中、低三区供水,配备3套变频泵组,高层水压更稳
  • 4.失而复得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回到最初的样子。6.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肆无忌惮的前行吧。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侯扶江介绍,在绿洲草田轮作、种植牧草,相当于建了一个物质和能量的“工厂”和“集散地”整个区域的生产效益提高了3倍以上,既减轻了放牧压
  • 有过任何对打球类运动体验的人都能体会,最叫人绝望的就是:打不死——任你左右呼啸,人家就是不失误,也不一击致命,等你自己崩溃。而且最要命的是,德约这两年,还总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