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宝海童子#因果##智慧##快手##佛教[超话]##因果[超话]#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一富如多闻天子的大施主娶妻后过着美好的生活。其妻怀孕后出现许多不共的瑞相:所居宫殿自然显出佛幢、宝伞等各种庄严饰品,大地遍满鲜花,芳香四溢,床榻也变成天人的宝床……施主疑惑不解,担心妻子着魔了或遭到夜叉的危害便去请教相士。相士告诉施主此非违缘而是胎儿的福德力显现。施主闻言释然。  

十个月后一个端严可爱的男婴降生,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胎盘,无血污的垢染,非常洁净,俱身有宝珠、璎珞、天衣等严饰。仆人们准备给他沐浴时脱去服饰,马上又自然显出一套,仆人只好遵其母言合衣沐浴。

浴毕将他抱上床,床刹那变为妙宝大床,床前有一充满各种宝藏的宝塔,宝物取之不竭,非常稀有。房顶上亦自然显出一个非常庄严的宫殿,上方有宝幢、宝幡、巴达等,宫中有五彩缤纷的鲜花和芳香扑鼻的香水。

施主内心无比喜悦,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诞生仪式,因他生下来家中宝藏如海,故取名宝海童子,随即安排八个保姆精心抚养。他如海莲般迅速成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非人铺地毯、天人散鲜花。

长大后他精通了文学、医术及八种观察,父亲为他造了春夏秋冬四个宫殿,宫殿上宝盖幢幡自然出现,亦有众多天女与他一起嬉戏,尽情享受着五欲妙乐。

后来,宝海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极大信心,思维自己已享尽世间福报,现在应该出家精进修行,断除生死轮回的一切痛苦。于是他广行布施,使许多穷人得到安乐后自己在佛陀教法下出家。不管到什么地方,还是有很多非人为他铺地举幢,很多天女也跟着他。

其他出家人都猜疑这是怎么回事?他自己也为此苦恼,便请问世尊如何对治。世尊告诉他:“你观想这一切都不必要,它自然会消失。”宝海依教奉行,果然一切都消失了,他觉得很轻松,更加精进修持,不久断除了三界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佛陀:“世尊,宝海童子以何善业得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俱身有各种宝饰,自降生以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所到之处非人天人为他铺地散花?以何因缘对三宝生起信心出家得证罗汉果位?惟愿为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富如多闻天子、对三宝具极大信心的施主特地建了一座经堂,迎请迦叶佛及其所有眷属,供养各种甘美饮食,请他们沐浴,又将迦叶佛的头发和指甲造塔供养。

他见很多飞鸟在塔上筑巢拉撒,觉得有损圣塔庄严,就在塔上添修一层楼,并以幡盖、宝伞、璎珞等将里外装饰得非常圆满。后来他发愿:以此善业,愿我生生世世转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俱身有各种宝饰,生下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宝藏取之不尽,所到之处非人、天人为我铺地散花,然后对三宝生起信心,并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施主就是现在的宝海童子,因如此善业及愿力,今生获得世间一切圆满,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百业经》连载27 宝海童子——供养佛塔 俱生具宝

南无阿弥陀佛
肆、问答篇 净土随闻记
9又,一时师语曰:
昔时天台座主显真以使告曰:“久隔面晤,
愿得相见,以尽道情;他日登山,必过我居。”后一日过坂本,因告彼禅房。
座主下山来访,乃问曰:“方以何法,
今生解脱生死?”
予答曰:“不如贤虑思择。”
座主复曰:“公是法门达人,
必有所决,愿为开示。”
予曰:“于为自身,不无所择,
唯欲疾得往生极乐耳。”
座主曰:“顺次往生,未见其理,
故致此问。乱想凡夫,如何可得往生耶?”
予曰:“成佛难,求往生易得。
窃依道绰、善导等意,
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
亦得往生报土也。”
座主默去。
其后座主语人曰:
“然公虽智慧深远,聊有偏执失。
”彼人来语。予曰:“凡人自不知事,
必起疑念,世间皆尔,何止真公乎?”
座主闻之言曰:“实然。我虽于显密教钻仰累年,尚为名利,志不在于净土,未窥道绰、善导释义。自非然师,谁能出此言也?”深怀惭愧,因遂蛰居大原,百日闭户,博阅净土章疏。而后致书曰:“我已粗窥净土法门,伏乞劳屈芳驾,相与咨决。”予许诺焉。
东大寺上人俊乘亦未思决出离道,闻事大喜,乃将弟子三十余辈而来大原。其外诸宗硕学,云集星列。
时予广述净土法门,问难蜂起,奇辩争驰。
予随所问难,一一破立。
众皆感叹,伏于予义。
于是座主发一大愿曰:“彼地建立五个别院,令众永常修一向专念行,称名之外,
更不杂余行也。”其行至今,无有退转。
后劝妹尼公,制《念佛劝进书》一卷,
世称《显真消息》者是也。
大佛上人亦发一愿曰:“我国道俗,
诣阎王宫,见问名字之时,即称佛号,
我先自字曰南无阿弥陀佛。”
是乃吾朝以阿弥陀佛为字之权舆也。

10又,一时师语曰:
当世之人,不知法门分际,泛尔以谓今时解脱生死甚难矣。我师肥后阇梨光圆,才智过人,道意幽深,自顾自身分际,以为“今生不能解脱生死,若历多生,恐隔生即忘,永废佛法矣。不如受长命报,待慈尊出世也。凡报命长者,无过龙身,宁我求彼畜报!但海底有金翅鸟之难,远州笠原樱池深渊清洁,幽林缘隈,此处甚好,可以寓躬焉”,便请领家,得其许疏。终焉之时,乞水入掌,结印而死。一日池无风,波澜忽起,涾涾鼓击,水面无一点尘。乡里怪异,考其时日,乃阇梨逝去之时也。阇梨有智慧故,知出离难;有道心故,愿值佛世。惜哉!不知净土法门,徒入异趣。当时我若早得此法门,不论信不信,为指授之。实堪遗憾也。呜呼!当世之人,有道心者,徒期远生之缘;无道心者,虚堕名利之坑,岂不哀乎!凡谓以自力出生死者,不知时机分际故也。

11或人问曰:“善导和尚意,以圣道教为方便教,出在何文?”
师答曰:“《法事赞》云‘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是也。”
难曰:“已言‘种种法门皆解脱’,何以此文为方便证据乎?”
答曰:“上云‘随宜方便化群萌’,次云‘种种法门皆解脱’,至下云‘无过念佛往西方’。明知念佛往生之外,皆为方便说也。”

12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13或时有镇西僧,行脚之次访吉水庐(法然上人住处),师适念佛在道场,侍者迎而相对。
行者问曰:“称名之时,系心于佛相好,可乎?”
侍者答曰:“此实可也。”
师排道场户,言曰:“源空(法然上人)不然。唯思‘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文而已。顾以我分际,纵观佛相好,实非是如说观;不如深凭本愿,口称名号之为胜也,是则真实之行。”

14一时予问曰:“若以智慧为往生要,吾随师励学业;若但称名,其事为足,更无他求。乞师示之,吾守之如金口说矣。”
师答曰:“往生正业,称名为要,释文分明。不简有智无智,亦复显然,何必用学业为?不如一向念佛,疾得往生净土,值遇圣众,听受法门也。又,彼国庄严,昼夜说甚深法,自然开发胜解,证无生忍。但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也。”

15或人问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师答曰:“汝所信本愿亦然。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16或人问曰:“日课称名六万、十万而不如法,与二万、三万而如法,孰为善耶?”
师答曰:“乱想凡夫,设是少数如法勤修,事实难矣,不如课数之多也。科数之要,毕竟在令心相续耳,只使念佛口头不绝则足矣,何必择如法不如法乎?”

17或人问曰:“真言所修阿弥陀供养法,此亦可为往生正行耶?”
师答曰:“不然,佛体虽一,随教其意不同。真言教阿弥陀,是己心如来,不可外觅者;净教所谓阿弥陀佛,乃是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佛体,在西方者。其意大异,不可以一混焉。况彼成佛之法,此往生之教,不可一同也。”

18又,一时予问曰:“人多劝持斋(过午不食),此义如何?”
师答曰:“凡出家人作法,皆当如是。然至末代,色力已衰,餐食亦减,以此弱报,一食长斋,恐心驰食境,念佛不精矣。《菩提心经》云:‘食不妨菩提,心能妨菩提。’各忖己分,行之可也。”

19又,一时予问曰:“于往生行业已得决定焉,但一期行履云何当保护耶?”
师答曰:“凡僧尼之法,有大小戒律;然末法人根,实难堪矣。源空禁之,谁人随之?只须要念佛相续,往生行业,念佛为正,应守此旨而已。”

20或人问曰:“常住废恶修善之念念佛,与常思本愿之旨念佛,孰为胜耶?”
师答曰:“废恶修善虽是诸佛通诫,末世我等,常多违背;若自不乘别意弘愿,恐难出生死者欤!”

21又,一时师语曰:“受教与发心,此不必同时,以发心有触缘而发起也。往岁有一住山僧,逢予问曰:‘我已久学净土法门,粗得大旨,而未得发信心,以何方便成立信心?’予谕曰:‘宜乞冥助于三宝焉。’彼僧自其殷勤祈请久之。一日诣东大寺,会遇大殿上栋之日,见之须臾,信心忽发,以谓‘自非良工嘉谋,巨材由何飞腾梁上;凡工尚尔,矧又如来善巧不思议力。我有愿生志,佛有引接誓,往生净土,决定不违矣!’一得此理,无复疑念。彼僧复来语余其事,后经三年,遂得往生,灵瑞尤多云,触缘起信如此。须常系念,乞冥助于三宝耳。”

22又,一时师召予言曰:“汝见《选择集》否?”予对曰:“未见。”师曰:“此我所述,汝当见之。我生存间,不欲流布,故未许他焉。”
师曾罹于微恙,方其复时,月轮禅合请曰:“愿师撰集净土要义,为吾垂训,拳拳服膺,以备明鉴焉。”于是师乃著《选择集》赠之。然此集中,乃约净土门中诸行,而念佛与诸行所比论也,是即净土宗《观无量寿经》之意而已。是故师述其意曰:“此《观无量寿经》,若依天台宗意,则尔前教也,故成法华之方便;若依法相宗意,则为别时意。然依净土宗意,则一切教行悉为念佛之方便,故言净土宗《观无量寿经》也。”

23师又曰:凡于圣道门,皆修三乘四乘因,
而得三乘四乘果,故诸行与念佛不比较也。
于净土门,诸行、念佛俱是往生之因,
故诸行与念佛所比较也。然而诸行则非弥陀本愿,是故弥陀光明不摄取之,释尊亦不付嘱。故导师曰:“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又,道绰、善导,
宗义不异,当辨知之。
又,圣道净土二门虽异,
行体是一,义意可知。

——法然上人

‘ 复次、
曼殊室利!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
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
闻已诵持。

晨嚼齿木,
澡漱清净,
以诸香花,

烧香、
涂香,

作众伎乐,
供养形象。

于此经典,
若自书,
若教人书,
一心受持,
听闻其义。

于彼法师,
应修供养 :

一切所有资身之具,
悉皆施与,
勿令乏少。

如是便蒙诸佛护念,
所求愿满,
乃至菩提 ’。

尔时、
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 :
‘ 世尊!

我当誓于像法转时,
以种种方便,

令诸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世尊!
若于此经受持读诵。

或复为他演说开示;

若自书、
若教人书;

恭敬尊重,

以种种华香、
涂香、
末香、
烧香、
花鬘、
璎珞、
幡盖、
伎乐,

而为供养;

以五色彩,
作囊盛之;

扫洒净处,
敷设高座,
而用安处。

尔时、
四大天王与其眷属,

及余无量百千天众,
皆诣其所,
供养守护。

世尊!
若此经宝流行之处,
有能受持,

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
及闻名号,
当知是处无复横死;

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
设已夺者,
还得如故,
身心安乐 ’。

佛告曼殊室利 :
‘ 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

曼殊室利!

若有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
应先造立彼佛形像,
敷清净座而安处之。

散种种花,
烧种种香,
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

七日七夜,
受八分斋戒,

食清净食,
澡浴香洁,
著清净衣,

应生无垢浊心,
无怒害心,
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

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鼓乐歌赞,
右绕佛像。

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
读诵此经,
思惟其义,
演说开示。

随所乐求,
一切皆遂 :

求长寿,
得长寿,
求富饶,
得富饶,
求官位得官位,
求男女得男女 ’。

‘ 若复有人,
忽得恶梦,
见诸恶相;

或怪鸟来集;

或于住处百怪出现。

此人若以众妙资具,
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

恶梦、
恶相诸不吉祥,

皆悉隐没,
不能为患。

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布;

若能至心忆念彼佛,
恭敬供养,
一切怖畏皆得解脱。

若他国侵扰,
盗贼反乱,
忆念恭敬彼如来者,
亦皆解脱 ’。

‘ 复次、
曼殊室利!

若有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乃至尽形不事余天,
唯当一心,
归佛法僧,

受持禁戒 :

若五戒、
十戒,

菩萨四百戒、
苾刍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五百戒。

于所受中或有毁犯,
怖堕恶趣,

若能专念彼佛名号,
恭敬供养者,
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或有女人,
临当产时,
受于极苦;

若能志心称名礼赞,
恭敬供养彼如来者,
众苦皆除。

所生之子,
身分具足,
形色端正,
见者欢喜,
利根聪明,
安隐少病,
无有非人,
夺其精气 ’。

尔时、
世尊告阿难言 :

‘ 如我称扬彼世尊
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
此是诸佛甚深行处,
难可解了,

汝为信不?’

阿难白言 :
‘ 大德世尊!

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

所以者何?

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

世尊!
此日月轮可令堕落,
妙高山王可使倾动,
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 世尊!
有诸众生,
信根不具,
闻说诸佛甚深行处,

作是思惟 :

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

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由此不信,
返生诽谤。

彼于长夜失大利乐,
堕诸恶趣,
流转无穷!’

佛告阿难 :

‘ 是诸有情若闻世尊
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至心受持,
不生疑惑,
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

‘ 阿难!
此是诸佛甚深所行,
难可信解;

汝今能受,
当知皆是如来威力。

阿难!

一切声闻、
独觉,

及未登地诸菩萨等,
皆悉不能如实信解,
唯除一生所系菩萨。

阿难!
人身难得;

于三宝中,
信敬尊重,
亦难可得;

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复难于是 ’。

‘ 阿难!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
无量菩萨行,
无量善巧方便,
无量广大愿;

我若一劫,
若一劫余而广说者,

劫可速尽,
彼佛行愿,
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尔时、
众中,

有一菩萨摩诃萨,
名曰救脱,
即从座起,
偏袒一肩,
右膝著地,

曲躬合掌而白佛言 :
‘ 大德世尊!

像法转时,
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

长病赢瘦,
不能饮食,
喉唇干燥,
见诸方暗,
死相现则,

父母、
亲属、
朋友、
知识啼泣围绕;

然彼自身卧在本处,
见琰魔使,
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

然诸有情,
有俱生神,

随其所作若罪若福,
皆具书之,
尽持授与琰魔法王。

尔时、
彼王推问其人,

计算所作,
随其罪福而处断之。

时彼病人,

亲属、
知识,

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请诸众僧,
转读此经,
然七层之灯,
悬五色续命神旛,

或有是处彼识得还,
如在梦中明了自见。

或经七日,
或二十一日,
或三十五日,
或四十九日,

彼识还时,
如从梦觉,
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

由自证见业果报故,
乃至命难,
亦不造作诸恶之业。

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
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随力所能,
恭敬供养 ’。

尔时、
阿难问救脱菩萨曰 :
‘ 善男子!

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续命旛灯复云何造’?

救脱菩萨言 :
‘ 大德!

若有病人,
欲脱病苦,

当为其人,
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

应以饮食及余资具,
随力所办,
供养苾刍僧。

昼夜六时,
礼拜行道,
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读诵此经四十九遍,
然四十九灯;

造彼如来形像七躯,
一一像前各置七灯,
一一灯量大如车轮,
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

造五色彩旛,
长四十九杰手,
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

可得过度危厄之难,
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

‘ 复次、
阿难!

若刹帝利、
灌顶王等,

灾难起时,
所谓 :

人众疾疫难,
他国侵逼难,
自界叛逆难,
星宿变怪难,
日月薄蚀难,
非时风雨难,
过时不雨难。

彼刹帝利灌顶王等,
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
赦诸系闭。

依前所说供养之法,
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
令其国界即得安隐,

风雨顺时,
谷稼成熟,
一切有情无病欢乐。

于其国中,
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
一切恶相皆即隐没;

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
无病自在,
皆得增益 ’。

‘ 阿难!

若帝后、
妃主,

储君、
王子,

大臣、
辅相,

中宫、
彩女,

百官、
黎庶,

为病所苦,
及余厄难;

亦应造立五色神旛,
然灯续明,
放诸生命,
散杂色花,
烧众名香;

病得除愈,
众难解脱 ’。

尔时,
阿难问救脱菩萨言 :
‘ 善男子!

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

救脱菩萨言 :
‘ 大德!

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

是故劝造续命旛灯,
修诸福德,
以修福故,
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

阿难问言 :
‘ 九横云何’?

救脱菩萨言 :

‘ 若诸有情,
得病虽轻,
然无医药及看病者,

设复遇医,
授以非药,
实不应死而便横死。

又信世间邪魔、
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便生恐动,
心不自正,
卜问觅祸,
杀种种众生,

解奏神明,
呼诸魍魉,
请乞福祐,
欲冀延年,
终不能得。

愚痴迷惑,
信邪倒见,
遂令横死入于地狱,

无有出期,
是名初横。

二者、
横被王法之所诛戮。

三者、
畋猎嬉戏,

耽淫嗜酒,
放逸无度,
横为非人夺其精气。

四者、
横为火焚。

五者、
横为水溺。

六者、
横为种种恶兽所啖。

七者、
横堕山崖。

八者、
横为毒药、
厌祷、
咒诅、
起尸鬼等之所中害。

九者、
饥渴所困,
不得饮食而便横死。

是为如来略说横死,
有此九种,

其余复有无量诸横,
难可具说!

‘ 复次、
阿难!

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
若诸有情,
不孝五逆,
破辱三宝,
坏君臣法,
毁于性戒,

琰魔法王随罪轻重,
考而罚之。

是故我今劝诸有情,
然灯造旛,
放生修福,
令度苦厄,
不遭众难 ’。

尔时、
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

俱在会坐,
所谓 :

宫毗罗大将,
伐折罗大将,
迷企罗大将,
安底罗大将,
頞你罗大将,
珊底罗大将,
因达罗大将,
波夷罗大将,
摩虎罗大将,
真达罗大将,
招杜罗大将,

毗羯罗大将 :

此十二药叉大将,
一一各有七千药叉,
以为眷属。

同时举声白佛言 :
‘ 世尊!

我等今者蒙佛威力,
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不复更有恶趣之怖。

我等相率,
皆同一心,

乃至尽形归佛法僧,
誓当荷负一切有情,

为作义利,
饶益安乐。

随于何等村城围邑,
空闲林中,

若有流布此经,
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

我等眷属卫护是人,
皆使解脱一切苦难,
诸有愿求悉令满足。

或有疾厄求度脱者,
亦应读诵此经,

以五色缕,
结我名字,
得如愿已,
然后解结 ’。

尔时、
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 :
‘ 善哉!善哉!大药叉将!

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
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

尔时、
阿难白佛言 :
‘ 世尊!

当何名此法门?

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 :
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

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

亦名拔除一切业障;

应如是持 ’!

时薄伽梵,
说是语已,

诸菩萨摩诃萨,
及大声闻,

国王、
大臣、
婆罗门、
居士、
天龙、
药叉、
健达缚、
阿素洛、
揭路荼、
紧捺洛、
莫呼洛伽、
人、
非人等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一定要做一个没有情绪的人,不要到处诉苦,也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要对谁都充满期待!不要随便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了自己的身体,但凡相处让
  • [阳光]爱似繁花情似火 绝美冥王夫 爱来的刚好 冥王老公轻点宠秘爱成婚 我的老公是冥王 爱你是场逃不过的劫 爱是坟墓里的再生花 明明你也很爱我 我借春风嫁予你
  • #高速公路畅通行动# #880高速路况#【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11:45 持续更新中……事故:★G1812沧榆高速忻阜段:阜平
  • 不愿意躺平的,都会自发起来干。集约化,原本10个人分散干的,现在一个人集中干,所以有了团购,有了团长。
  • 其次,故事很好的将港风元素融合了故事中,相信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童年时期都经历过港文化的洗礼,如果你喜欢看8090年代港片以及港乐的话,绝对会超级有共鸣!
  • 这也是佛陀所知法的范围,‌‌可是这是浅显的,不能解脱的,‌‌这是随顺‌‌世间,‌‌按常规理解的。‌‌假如说我们不认识这四种法,‌‌听任何法都听不懂,‌‌不懂就导
  • 怎么说呢,又体会了社会的险恶和利益关系,和我2020.9.16的微博内容思想相同了。不要陷入赌徒谬误或者热手谬误,大不了,重玩一次嘛[偷笑] 今天就来谈谈某位同
  • 2017年度,古井贡酒的净利增长率为38.46%,这在上市白酒企业中属于较高水平,但是低于山西汾酒的56.02%、低于茅台的61.97%,也低于同省的口子窖的4
  • 9月14-15日,我校和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36届全国毛纺年会暨“唯尔佳”优秀新产品颁奖大会在南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吴国华校长出席大会并致辞。大
  • 他配合医生,开始积极的康复,从自己坐起来到穿衣服、坐轮椅……医院的伤友天南地北都有,与伤友交流中他有了一个“轮椅行者”的梦——世界这么大,而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去看
  • (张晓磊)有网友说工作人员没有错,检查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不然大家都开货车走小站收费站,那怎么判断是不是符合绿通条件呢?范师傅认为,不应该因为小站没有红外设备,就
  • #海岸线假期马尔代夫[超话]# 白马庄园至2019.2.28,住四付三,房费九折,春节期间适用马尔代夫白马庄园--岛屿亮点--1、品牌经营:由路易威登和酒店家族
  • 【21.09.06#染谷俊之[超话]# 转推】决定线上配信✨我想大家会看得很开心的☆请务必查看一下♪ヽ(・∀・)ノ转自:舞台 劇団シャイニング公式 @gekid
  • 处女座:不再抱怨当处女座真的想放弃的时候,无论你做错多少事情,处理做都不会再抱怨,不会再指责你,因为他觉得这种事都失去了意义,他只对自己熟悉的人抱怨,他只指责自
  • #The daily run heart##HitFM新歌推荐#毋庸置疑,来自英国的DJJonas Blue绝对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HitFM新歌推荐# 毋
  •  重点说说我最常用的几个模式: 提拉紧致和蓝光冰敷我每天必做的步骤,搭配凝胶或者自己的护肤品,操作完全没有门槛,它是麻酥酥的感觉,就像一张网拽着你的肉向上运动,
  • ”对直播带货的兴趣让王盈动力十足,“在我35岁那年,本该事业稳定的年纪,我却从头开始。2020年疫情爆发后,更是让我看到很多人钱留着,可人都不在了,啥也没享受到
  • (观察者网) ​​​#买房指导#【女性求职调查:批发零售业热度高,更爱做文员】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女性职场人求职大数据,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成吸纳女性求职者
  • 何苦在這裡日日勞作辛苦至半夜之後才入睡#茶文化[超话]##茶道[超话]#其實,如若早年能夠得到家中長輩的支持與幫助,我想我現在也早就是小富婆一枚了。)舍友给的柴
  • ☁️|早吖~❥ ·²⁰²² ʚɞᶫᵒᵛᵉ (˘͈ᵕ ˘͈❀) ♡ ༘⋆岁月为笔,相思入墨,字里行间全是你。@刘诗诗 爱你哟~[新鮮好柿]#刘诗诗一念关山##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