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动能 多地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实融合】近段时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和“新年第一会”纷纷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在明确发展目标的同时,也结合各地自身特点对数字经济相关工作做出部署。

对于各地统筹发展数字经济,有专家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为各地、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适配可用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和红利下沉创造更有利条件。

多地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在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领域主席孙克表示,自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新十年的发展大幕开启,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

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以来,多地积极部署数字经济发展任务,明确发展目标。

广东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浙江明确,2023年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新春第一会”上强调,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抢占关键技术、产业集群制高点,重塑平台新优势、做强数字新基建、激活数据新要素。

河北则在《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中指出,组织实施6个专项行动、20项重点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等。目标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以上。

孙克预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到2025年将超过60万亿元,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十年增长将超过50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尚不均衡,体现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目标差异上。

“上述情况是由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的,而不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结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向记者表示,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包括金融机构、科技平台等在内的市场化力量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各地、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适配可用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和红利下沉创造更有利条件。

多地聚焦数实融合发展

在提出目标的同时,多地将数字经济工作重点聚焦在数实融合发展上。

在甘肃“新春第一会”上,甘肃省工信厅厅长盛云峰表示,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加速“甘肃省产业大脑平台(一期)”的开发设计应用,释放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强化科创赋能,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事实上,多地将数字经济发展重心落在数实融合上,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有力践行。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加快提升工业大数据价值。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指出,2023年数字供给的重点仍然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上,转型的突破口仍然在于面向产业集群的数字金融服务。传统产业通过建设产业互联网,形成“数字生产服务+数字商业模式+数字金融服务”的产业新生态。

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条

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做出部署。

#贵州#提出,加快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培育区块链、北斗应用、#人工智能#、信创、数据清洗加工等新兴数字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

北京明确,落实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制定公共数据管理、数据开放和数据交易管理等全要素配套体系构建方案。同时,加快形成以数据专区、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跨境三轮驱动的数据要素开放流通平台,持续完善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4项制度,并提出20条政策举措。

朱岩认为,2023年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在各地将加速建设,其中,资产数据化将推动产业集群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将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将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金天则指出,在数据要素市场规划建设之初,应当对“什么是数据”“如何为数据确权”做好顶层设计。比如,可以考虑通过融合区块链等科技手段进行数据溯源,为数据确权提供更公正、高效的技术支持,在此方面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详情戳>>>https://t.cn/A69dR4EO via 证券日报

延迟退休大局已定,方案或将公布,三大利好值得关注: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据达到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剧。再2022年的人口增长数据来看,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中国人口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此,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延迟退休。因为这是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根据《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等近年来发布的文件,也普遍都提到要实施延迟退休。而近期中信证券发布文章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2025年正式实施”。可以大胆预测,2023年或许就可以看到延迟退休方案了!
延迟退休实施可能出现的弊端,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例如可能会导致就业竞争加大,影响到年轻人就业;导致参保缴费负担加重,影响参保积极性等。但是延迟退休也有3个利好值得肯定。
第一、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更高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法定退休年龄相应的会逐渐延长至65周岁。那么,对于被延迟退休的人员来说,缴费年限、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账户余额都会增加。同时,退休年龄的增加,也会导致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减少。根据养老金测算公式可知,以上数据的变化,可直接导致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更多。另外,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缴费年限越长和养老金越高,也会更加占据优势。
第二、让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人继续发挥余热
在很多工作岗位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工作年限的变长,所能掌握的技能和经验就越丰富。再加上随着平均年龄的增加,虽然我国老龄化严重,但大部分人还属于低龄老人的范畴。例如,某些企业的高级人才,在五六十岁的年龄,正是技术经验最丰富的时期。如果能够延迟退休,不仅能让自己继续发挥余热,体现剩余价值。同时,也是给了单位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第三、缓解养老基金支付压力,保证养老金适时调整和按时足额发放
从2005年开始至今,职工养老金已经连续18次上涨,退休人员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但是近年来,养老金的涨幅却在不断缩水,其主要原因就是老龄化加重,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变大了。延迟退休实施以后,退休人员的数量会明显下降,也就是相当于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变少了,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让养老金可以按时足额发放,甚至让每年养老金上涨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
延迟退休大局已定,或许在2023年就会公布方案。虽然可能会产生些许弊端,但其带来的利好也是可圈可点的。不管怎么说,在重要政策实施之前,我们只有做好准备适应它。
对此你怎么看呢?

亲测了一下ChatGPT…

我觉得这种基于“量”(数据和模型复杂度)和“力”(算力和财力)的路线已经可以产生浅层智能的效果,的确是里程碑式的成果。但是,这或许正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由浅层智力活动所主导,如重复性劳动和复制粘贴组合类的工作以及一些熟能生巧的任务。

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智力活动,如思辨,推理,组织,规划,创造,依然需要不同的技术路线。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载体,但并不直接代表思维的过程,正如很多时候人们难以讲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和完整的心路历程一样。

有幸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又一个突破,也是很开心的,说明二十多年前在学校图书馆痴迷于人工智能的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人工智能[超话]##人工智能# https://t.cn/RxQvBg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段位甩罗子君18条街的金喜善手撕小三,而金三顺彻底整残…
  • 权志龙和IU谈恋爱?他看过IU整形前咩~
  • 委内瑞拉宣布对美制裁措施
  • 我国竟然平均每1小时就有3名女性死于宫颈癌!那宫颈癌疫苗到底打不打?
  • 首次!中央政府应特首请求 批准澳门驻军协助救灾!
  • 吹气Style!男子吹酒测仪现场尬舞,场面太滑稽
  • 这个真·网红脸是毛晓彤???
  • 中国禁止朝鲜来华新设企业
  • 心酸的时候, 谁都一样
  • 真正让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都有这个特点
  • 媒体暗访海底捞,这样的火锅你敢吃?!
  • 自律,是人生最尊贵的标配
  • 心情, 留给懂你的人
  • 停车忘拔钥匙 4岁女童开车撞死路边买菜老人 现场视频曝光…
  • 当你没钱的时候,你会明白很多!
  • 做了个达拉斯隆鼻,假体直接戳到脑门…我是不是和张檬、刘雨欣遇到了同一个医生!
  • 伪造介绍信进清华 为带4名游客“混进”校园游览5人被拘留
  • 马思纯、伊能静的双眼皮肉条和她比都弱爆了···
  • 涉黄光裕案的重要官员出狱;路透社:英拉已抵达迪拜 与哥哥他信会合;瑞士东部山区泥石流致八名登山客失踪
  • 做人,不能丢了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