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问答】网友留言:法师慈悲。 在褒禅寺的如诚法师舍利塔有绍云禅师的题字: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但弟子也频听人说,有意识的刻意的觉还是妄、有能所。 在生活中刻意的保持觉照是妄,那么放下工夫则又随妄转,弟子不知如何是好,大难大难 。比如平常我们看到修行人都是手拿念珠这应该也是提醒自己提起正念的作用,也是刻意为之。 念头实性即佛性,起念时正是佛性的功能作用显现时。觉是妄,不觉随妄转,弟子于此有疑,有疑不决直须争,乞法师慈悲直示正路

回: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永嘉证道歌》#萬寶竹林[超话]#

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法自然”,旨在教你过好这一生!

道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异常宏大、又十分精微的命题。从大了说,道包含宇宙天地万物,世上的有无变化、阴阳流转都脱离不了道的范畴;从小处讲,道又是与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

因而,南华真人在《大宗师》篇章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在真人这段论述中,道本身是一种充满了内在的矛盾且又和谐统一的概念。古往今来,人们在求真问道的路程上前仆后继,只为了探寻生命最终的意义指向是什么。

人活着,究竟如何做才能合于道真,究竟怎么做才能与天地万物相融为一体,究竟需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剔除七情六欲的苦恼而成为超凡脱俗的仙人?面对所有这些问题,论其根源,仍不过是人们对自身苦恼的孜孜思索。

我们虽身为肉体凡胎,却有一颗向往天堂的心。纵然脚踏在淤泥之中,仍是在仰望漫天的繁星。于是,对道的上下求索,并不在浩渺的宇宙天际,而在于自己对自我人生的把控。

道经里经常提到,人们因为总是沾染各种各样的欲望,却又往往求之不得,也出离不了,所以才会生出无边的痛苦。想要跳脱出这等痛苦,该怎么办?许多人选择了从宗教智慧中去寻求答案。

宗教的一大社会意义,便在于使人因为信仰而精诚专一,以祖师圣贤的言行为教化,从而让信者能够脱离了某些低俗的趣味,彼此人人为善,进而达到天地人间的和合至美。

在这一点上,各大宗教的终极归指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又多有不同。如有的宗教告诉人们,此时的一切苦难皆是磨练,度过当时苦,方得日后的极乐。在其教化之下,人们会安然地接受生命所带来的一切给予。因为一切自有定数,万事自有缘法,无须去抱怨,只需要安然等待花开。

在道家之中,最具有应世意义的一句话则是“道法自然”,明白这一词汇的奥义,便也就明白了如何过好人生的真谛。

所谓“自然”,有两层意义来解读:曰其“自然”,便是要人们学会顺应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情态。

如在天地自然的层面来看,春天便要生长、夏日便要繁茂、秋日便要结果、冬日便要收藏,这是自然的规则,也是道的运行方式。只有顺应这一自然规则,万事万物才能四时有序而不互伤。

假若出现了冬雷震震夏雨雪的场景,(注意,这并不是因海誓山盟的感情而天地动容),此便是万物失节的表现,诸多的作物便要歉收,进而牵连到其他万物,甚至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道家讲的自然,对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应是“顺应”二字。

当我们尚处于孩提时期,顺应此时的自然,就要有一副天真烂漫的无邪时光。当我们处于青少年时期,顺应此时的自然,就要胸怀登天之志,誓要做那欲与天公比高的鹏鸟;当我们处于中年时期,就要有疾风劲草的魄力和坚韧,能够遇艰难险阻而激流勇进,亦能够识其时务而顺水行舟;当我们处于暮年时期,就要有淡然处世的智慧,能够耐得住柴米油盐的繁琐,同时也不失琴棋书画的优雅,更能安享含饴弄孙的人伦;当我们处于行将就木的时候,尚能对自己并不完美的一生充满感恩,且可以做到不恋不舍而坦荡前行。

如此之人,虽未成真成圣,却已经活成了许多人们羡慕的模样。而其实,悟道、得道,不在于渴求谁人的艳羡,而在于你是否对自己走过的点滴过往不悔也不憾。

由此,其“顺应自然”,简言之便是在对的时间去做的对的事情。然而真正的现实常常并非如此完满,而是充满了我们所不曾预想到的种种坎坷和波折。所以此时,要学会的则是“自然”的第二层意义,曰“随缘”。

所谓“随缘”,祖师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即“事来则应,事去则忘”,来去两不相扰,自在一片心境。也即是说,我们虽然无法左右事态缘分的发展,但胜在可以主宰自己面对世事的态度。“自然”,不仅仅是指事物应该按时有序地变化,更是指出任何一种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因果逻辑。

人这一生中遇到的大事小情,必定都是前有因、后有果。如圣人者,可以在因未种下之前而警醒;如你我凡人者,若能在果报来临之时坦然地接受,这也当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而修行,则在于能够使人们敢于承担为人的一切责任和义务。人道若成,仙道亦不远矣。

经书中说,道以无心度有情。大道无心,是因为对天地万物无所偏私;人间有情,是因为对事态百千都要用真心去历练。人生之道,不是书中写来的智慧,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活明白了自己,也就悟通彻了真道。千锤百炼之后还能真心不散者,才是这世上的“升天得道人”。

本文作者:高璟 道教之音 https://t.cn/Rcdt451

老子所言的“道德”,到底具体是指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奇书,老子所著《道德经》曾被做出过无数种解读。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兵书,其中说尽了各种行军打仗及诡谲变化之事;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治国之书,其中内容多离不开君王和臣民,更是将为国、为家作为最终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哲学作品,老子第一次为“道”赋予了超越的属性,从而使其成为“轴心时代”的东方代表人物。

古往今来各家各派的名士对《道德经》一书做出过注解,虽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尽相同,但彼此始终不离二字,即《道德经》的最核心的“道德”。

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经疏》中曾讲到:“《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此观点,作为中国古代皇王社会对《道德经》一书的至高评价,一直影响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

毕竟,唯有对治家理国有实际作用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流传万世的意义。也正因为此,人们对这一传世之作的理解往往容易禁锢于“人”的概念上,所有的解读都必定是出于人世的价值和判断。而“道”本身所有具有的生化性和超越性,其实是“无情”的,是表现为“天地不仁”的。

那么,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则要跳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强烈认知的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点,回归到老子从气数将尽的周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去认知,由此才会更加明白老子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所在。

二则更要脱离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把“道德”二字与日常中所涉及到的个人品质相剥离,从“道”和“德”之内在与外显的层面去理解老子对整个宇宙世界的认知,而非仅仅只是对人类社会的叙说,否则就极容易把《道德经》对整个生命体的关注降低到以人为主的高度上。

由此,首先要着重强调“道”的属性。老子在《道德经》25章中第一次为“道”下了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老子的概念中,“道”不再单纯地是人们行走的道路,也不仅仅是我们如今所理解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而是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存在的某种事物,或者称为某种具有氤氲、混沌属性的状态,是在人类对其有认识之前就已经亘古存在的。

在天地万物中,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生化一切的本源,又是寓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同时还是生老病死之周而复始的本质。“道”效法的是“自然”,并非我们常说的大自然,而是万事万物的自我之本然。在道家的思想观念中,只有一切事物都按照自我的规则运行,才是世界“周行而不殆”地运转的内在驱动力。

“道”虽然并不是一种有形有相的事物,但万物所具有的道性是共通的。如果在尘世的范围内来阐述的话就会发现,万物在同一道性的生化作用下,则会表现出万千种不同的情态。而万物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表现或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谓的“德”。

“道”是“德”的内在属性,“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但同时,“道”与“德”又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能够触及的物质世界。所以苏子在那篇著名的《赤壁赋》中写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造物者”,即是“道”也;此声色之属,即是“德”也。

从“道”的虚空到“德”的实有,中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便是道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阴阳与五行。“道”的存在,是以阴阳的方式来运化万物。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整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正是以阴阳的互相生化为基础的;“德”的彰显,是以五行的概念来昭类万物的。

金木水火土,并非实指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要素,而是从万物各自属性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相生相克的道理。正是因为有生有克,所以才能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衡状态,不会使世界走向“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极端。

所以,在道家的理解中,“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德”是形而下的展现。在这里提到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又与中学课本中所讲到的观点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形之上下的概念是建立在万物固有的形态之上的。

从“形而上”方面去探讨万物本我属性后的真谛,是所有宗教与思想致力于的终极命题;从“形而下”方面去钻研万物的具体构成,是所有实践与技术致力于去深化的历史使命。以此可知,所谓“科学”,乃是一科之学问,而非仅仅只是指实践科目的“形而下”。

若以“形而下”去验证、去怀疑甚至去否定“形而上”,便等于是以人们自我的已知去判断超越形骸的本真是否正确,这无疑是犯了学问上的大忌。

南华真人有言:“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道”的层面去看这些是是非非的辩解,真乃是贻笑大方之说。

明辨了“道德”二字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也就不难理解《道德经》一书的用意,自然就不会把本书当成是各种方术之流了。“术乃道之末”,老子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们用尽术数才使天下大乱,所以作书以明其中道理,希望后来者们可以超越彼此之间的不同,从而使天下臻于“玄同”的大境界。圣人之心,可悲可叹哉!

本文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https://t.cn/Rcdt45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来没打算出门后来想去看看月亮先和室友去喂了猫猫比之前好很多啦之前很怕生 还很瘦 有一条腿还受伤了现在不会像之前那样还没靠近就跑掉了可能是因为大家投喂的缘故 也
  • 值得一提的是昆德拉本身就是逃离布拉格的一位捷克作家,书中他反复进行过去与未来进行对比,来证明实现自我意义的价值,但同时他又如此思念布拉格,思念那个曾经生活过的地
  • 希望西安快点变晴骑车和淋雨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骑车的时候耳边的风呼啸而过 我可以骑得更快来感受风淋雨像是更加自由 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 我经常不带伞哈哈哈哈哈 我很喜
  • 现在的你是否还会在某一个早晨,幻化成一个名叫白果的少女去溪水边汲水?当年一心向往远方,向往“小桥流水人家”开始不觉得惆怅,四年下来,也逐渐懂得“故乡只有冬夏,再
  • 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之中才会有你多彩而丰富的人生。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待人最需要的是真诚,这是一个最平凡、最普通的道理前不为恶易,独处不为恶难君
  • 过了十二点了 就是昨天了 昨天天阴阴的 还下了一点小雨 回去的路上都是湿的 但没有小水洼 这边天黑的很早 五点半就黑了 城市华灯初上 路上车辆的灯光
  • 打完主线了,剧情虽然人物表现很出彩,但是整个故事只能说还行……优点的话,那班媒体夸得够多就不说了,缺点剧情上上作很多坑没填,还有新加的黑妹剧情整个删掉感觉问题都
  • 想了一夜,虽然自己已年近而立,但还是不愿意这样凑活,恐怕身体也撑不住[苦涩][苦涩][苦涩]就像你曾说的,“前路未必是光明坦荡,但也一定充满无限可能”在三年服务
  • 我只想说,这条路你杀出来了,这四年里电影界的成功是撇去综艺和行程,冰天雪地大半年销声匿迹换来的,年龄无法否定你。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好好吃饭,做自己喜欢的事,
  • 购[微风]: 打不开的话,復.制这条,€xkOW1e715lT€打开【手.掏】即可€xkOW1e715lT€ [中国赞]买2送1正品新疆伊犁骆驼奶粉 【天猫
  • 众S药业:市场的另外一大核心,它才是真正的竞Y达模仿者,逻辑够硬,趋势够强,怎么可能轻易结束,是否卖出,不是以连板而论的,可能会一直到关进小黑屋才算走完行情。”
  • (可能我口音就很外地)没吃过让不要点,怕我咽不下去,把钱退给我了,这有生意不做,老板可能不想折腾了…因为虽然才晚上6点半,店里只有我。[失望][失望][失望]1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互动指路 不吞必hui 不带 勿带hui字,带hui字降双方⭕ 仅限每日一善】不仅要为成功而努力,更要为
  • [告别秋天,拥抱冬日]秋的意境还没有完全消退,寒意袭来,飘零的叶,凉薄的风,素白的雪,萧杀的冬来了。我知道,秋舍不得离去,因为墙角的月季还不知疲倦地开着,那几朵
  • [拜拜][拜拜][拜拜]我现在唯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别人骂sai时,我替她说话怼了那群憨批,就算我因此被骂,我也觉得值了! ​​​@任嘉伦Allen不要觉得我
  • !!
  • 回顾国庆七天,把P3这本书看完了,做了巴斯克蛋糕很成功,考了芝士地瓜,妈妈的拌面做的鸡汤还有西红柿蛋汤、酸汤海鲜、鸭肉超好吃,还有爸爸给我买的簸箕粄带我去了天宫
  • 去苏州开启一场奇幻之旅非常开心受邀参加捷尼赛思在苏州举行的“心跃纯粹”发布会现场布置超级用心 细节做得很棒~发布会里品牌视频里说“世界繁杂,减法才是体验的升华”
  • 90后#币圈马斯克百亿美元资产蒸发#,比特币也跟着崩了】美东时间周二早盘,随着Sam Bankman-Fried(简称SBF)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发行的数字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