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问:觉照、觉察、觉知、觉受在体验上是什么关系?又怎样运作?》上

答:唐朝,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僧人眼见幡动,见幡动者,为意识;
另一僧人因幡动,而推理有风动,言风动者,为思虑。

意识与思虑,互为因果,意识在前,思虑在后,思虑储存意识分别,概念相续形成记忆,记忆带动意识,对六根尘境组合,分别取舍而成世界,故而,无论是说风动,还是幡动,都是意识分别,牵引头脑记忆所现的名相,

因意识并无自体,故名相本无实性,如沙漠阳焰,如水中倒影,皆幻有而非实有,故言风动、幡动者,皆属梦中说梦,执幻为实。

僧人眼见幡动,意识分别继而说幡动,说幡动者必有见幡动人,见者为谁?非意识,而是意识深处的清醒,因为有清醒,而树立意识分别诸相之明确,若失去意识深处的清醒,则意识必为所分别诸相所转,

那么,意识到风动,风动就成了意识,成为固定风动概念的意识,绝无可能转化为,分别到幡动景象的意识,你能同时意识到风动、幡动,就证明你的意识,并非幡动,也非风动,幡动风动都是你意识所现的分别结果。

佛法修行有“粗、细、精、微、妙、觉、寂”几重境界,对应心灵“色、受、想、行、识、觉、自性”诸层差别,诸法唯心所现,依心灵觉醒程度,现本性圆满如意,方便而假说如来“法、报、化”三身庄严,法法不离心,是名说法;心法不可得,是名究竟义。

意识——与所分别诸相是一体的,而意识深处,随意识所现,却不被意识改变,见概念诸相,却不被概念沾染的清醒,却不会被意识概念,蒙蔽了祂无挂意识,无染诸相的清醒。

清醒并非源于意识,清醒是心灵的觉知,在肉体中展现的纯澈身光;意识若失去心灵愿望的推动,则意识就失去了对六根、外界分别的动力,虽然意识分别的能力健全,可是意识并不会主动去分析世界,

比如,一个人遭遇重大事件的打击后,心灰意冷,对人生世界彻底绝望的时候,他的意识依旧健全,可是意识本身,拒绝对外界产生任何的分别,这是心灵的愿望左右了意识的能力。

再比如,一个人在绝望的困境中,忽然获得了解救,巨大的喜悦,重生的希望冲散了他其余的想法,或许他的肢体支离破碎,或许他依旧危机重重,可是心灵深处的巨大希望伴随喜悦,操控他的意识,遗忘了客观环境,心灵只看到获救的希望,

难道困缚他的险境不存在吗?难道他的意识丧失了分别的能力吗?都不是,而是,意识分别的根源在于心灵觉受,是心灵觉受的体验,在推动意识,因心灵所渴望的方向,对外界环境进行分别取舍。

既然意识仅仅是心灵达成愿望的工具,放下意识这个工具后,我们将可以看到,推动意识工具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体验,

心灵觉受对六根的体验,形成了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感受,其中,心灵对意根的体验,呈现出意识分别,形成概念记忆,当心灵不再体验意根,则意识就不会去分别内外境界。

意识取舍外界,分别形成概念,概念牵引意识形成思维,思维裹挟意识,对外界名相分别的确立,形成世界与虚空的认知,以及认知世界的自我,此为“色阴”。唯色与空,为色边际。

心灵体验,是意识分别的源动力;构成体验的,是心灵细腻觉受,觉受攀缘肉体六根形成对世界的取舍感受,感受牵引觉受,在心灵觉知中形成了冷热、触离等分别感受,此为“受阴”。
唯触及离,为受边际。

体验若舒缓轻柔,放松清淡的心,对意识思维的放舍,舒缓的心灵中,感受自然柔软清淡,纯净净化了体验,清澈的心灵中,觉知从体验感受中澄清,觉知自然明晰,明晰清醒的“觉知”,对思维念头,意识取舍,觉受情绪的静观,就是“觉察”。

体验感受犹如海浪,海浪升起于海水,海水是心灵感受深处,构成体验的细腻觉受,觉受对于所觉受对境的取舍,形成了心灵对存在的形态认知,认知固化了觉受,固化的觉受折射认知,认知分别觉受形成“想”,

譬如,你想起酸杏,记忆概念牵引觉受体验,形成感受境界,你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觉受牵引认知形成体验记忆,此为“想阴”。唯记与忘,为想边际。

若心灵节制欲望,不被欲望体验裹挟的心灵觉知,逐渐清醒纯净,清醒心纯光灿烂,觉知脱落善恶对错之体验,就是“觉观”;

清净心赤裸完整,脱落情绪欲望之我执,宁静纯净的心灵,舒缓明澈,不随身心欲望摇摆,透明通透的心灵,能“观照”身心烦恼,观察自我意识,却不随自我意识、身心体验迁流,心与世界同体,光明清澈无边无际,此为“行阴”。
唯生与灭,为行边际。

《法师问:觉照、觉察、觉知、觉受在体验上是什么关系?又怎样运作?》上

答:唐朝,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僧人眼见幡动,见幡动者,为意识;
另一僧人因幡动,而推理有风动,言风动者,为思虑。

意识与思虑,互为因果,意识在前,思虑在后,思虑储存意识分别,概念相续形成记忆,记忆带动意识,对六根尘境组合,分别取舍而成世界,故而,无论是说风动,还是幡动,都是意识分别,牵引头脑记忆所现的名相,

因意识并无自体,故名相本无实性,如沙漠阳焰,如水中倒影,皆幻有而非实有,故言风动、幡动者,皆属梦中说梦,执幻为实。

僧人眼见幡动,意识分别继而说幡动,说幡动者必有见幡动人,见者为谁?非意识,而是意识深处的清醒,因为有清醒,而树立意识分别诸相之明确,若失去意识深处的清醒,则意识必为所分别诸相所转,

那么,意识到风动,风动就成了意识,成为固定风动概念的意识,绝无可能转化为,分别到幡动景象的意识,你能同时意识到风动、幡动,就证明你的意识,并非幡动,也非风动,幡动风动都是你意识所现的分别结果。

佛法修行有“粗、细、精、微、妙、觉、寂”几重境界,对应心灵“色、受、想、行、识、觉、自性”诸层差别,诸法唯心所现,依心灵觉醒程度,现本性圆满如意,方便而假说如来“法、报、化”三身庄严,法法不离心,是名说法;心法不可得,是名究竟义。

意识——与所分别诸相是一体的,而意识深处,随意识所现,却不被意识改变,见概念诸相,却不被概念沾染的清醒,却不会被意识概念,蒙蔽了祂无挂意识,无染诸相的清醒。

清醒并非源于意识,清醒是心灵的觉知,在肉体中展现的纯澈身光;意识若失去心灵愿望的推动,则意识就失去了对六根、外界分别的动力,虽然意识分别的能力健全,可是意识并不会主动去分析世界,

比如,一个人遭遇重大事件的打击后,心灰意冷,对人生世界彻底绝望的时候,他的意识依旧健全,可是意识本身,拒绝对外界产生任何的分别,这是心灵的愿望左右了意识的能力。

再比如,一个人在绝望的困境中,忽然获得了解救,巨大的喜悦,重生的希望冲散了他其余的想法,或许他的肢体支离破碎,或许他依旧危机重重,可是心灵深处的巨大希望伴随喜悦,操控他的意识,遗忘了客观环境,心灵只看到获救的希望,

难道困缚他的险境不存在吗?难道他的意识丧失了分别的能力吗?都不是,而是,意识分别的根源在于心灵觉受,是心灵觉受的体验,在推动意识,因心灵所渴望的方向,对外界环境进行分别取舍。

既然意识仅仅是心灵达成愿望的工具,放下意识这个工具后,我们将可以看到,推动意识工具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体验,

心灵觉受对六根的体验,形成了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感受,其中,心灵对意根的体验,呈现出意识分别,形成概念记忆,当心灵不再体验意根,则意识就不会去分别内外境界。

意识取舍外界,分别形成概念,概念牵引意识形成思维,思维裹挟意识,对外界名相分别的确立,形成世界与虚空的认知,以及认知世界的自我,此为“色阴”。唯色与空,为色边际。

心灵体验,是意识分别的源动力;构成体验的,是心灵细腻觉受,觉受攀缘肉体六根形成对世界的取舍感受,感受牵引觉受,在心灵觉知中形成了冷热、触离等分别感受,此为“受阴”。
唯触及离,为受边际。

体验若舒缓轻柔,放松清淡的心,对意识思维的放舍,舒缓的心灵中,感受自然柔软清淡,纯净净化了体验,清澈的心灵中,觉知从体验感受中澄清,觉知自然明晰,明晰清醒的“觉知”,对思维念头,意识取舍,觉受情绪的静观,就是“觉察”。

体验感受犹如海浪,海浪升起于海水,海水是心灵感受深处,构成体验的细腻觉受,觉受对于所觉受对境的取舍,形成了心灵对存在的形态认知,认知固化了觉受,固化的觉受折射认知,认知分别觉受形成“想”,

譬如,你想起酸杏,记忆概念牵引觉受体验,形成感受境界,你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觉受牵引认知形成体验记忆,此为“想阴”。唯记与忘,为想边际。

若心灵节制欲望,不被欲望体验裹挟的心灵觉知,逐渐清醒纯净,清醒心纯光灿烂,觉知脱落善恶对错之体验,就是“觉观”;

清净心赤裸完整,脱落情绪欲望之我执,宁静纯净的心灵,舒缓明澈,不随身心欲望摇摆,透明通透的心灵,能“观照”身心烦恼,观察自我意识,却不随自我意识、身心体验迁流,心与世界同体,光明清澈无边无际,此为“行阴”。
唯生与灭,为行边际。 2016.12.6.

【今日一言】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繁言智语】
“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曾经年少立志三千里,如今踌躇百步无寸功。懵懂半生,庸碌尘世中。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碎银几两催人老,心仍少。皱纹却上眉目中,浮生醉酒回梦里。青春人依旧,只叹时光太匆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妙龄女子把金庸词句娓娓吟出,瞬时沦陷膜拜,油然而生敬意。这首词,道尽了人生如梦,如梦人生,各种滋味,唯己方知。人生苟且那会儿,陪伴自己最多的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多少人在枯燥单调的生活中,让自己的思绪从眼前的苟且飘到了诗和远方?所谓诗和远方,无非是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诗意般的桃源,生命的辉煌在远方徜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的确,人都有不老的心情和无限的欲望,不管境遇如何,精神一直在出发,生命一直在远行,不停地寻觅着未知的生命片段,寻找着人生的别样生活,探索着自己的无限可能。陌生的路上才有未知的风景,有趣的生活才有新鲜的韵味。而平淡无味的感觉,皆源于得过且过的消极苟且。生活不止于眼前的狼狈,人有感性、灵性和悟性,会在内心产生澎湃的激情和动力,在粗茶淡饭里品味出甜恬的诗意。人能走多远?不在于两脚,而在于志向;人能攀多高?不在于双手,而在于意志。把日子过成诗,是所有人的愿望和追求。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涌,静观花开花落,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在找可以走的路而你在找捷径,从最开始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不要因为不完满而遗憾,毕竟缘分就这么多,尽了,就该散了。 ​ ​​​​ #闻道行道# #清凉语录# #
  • 越是难过不开心的事越不想让大家知道越是开心喜悦的事越想让大家了解一个人去医院、看电影、吃火锅,本来需要人陪的场合一个人还挺适应健身、做饭这种反倒想有人一起分享这
  • 【推特】#伊波杏樹[超话]# 伊波杏樹 初3部制イベント 「3 fête!!!」 第1部 クリスマス会 大好きな さきち と せながゲストに 第2部 忘年
  • 好了,X要出去和小L约会,我也要赶紧爬起来,毕竟元旦就要开题了(•̩̩̩̩_•̩̩̩̩)加油啊好好选题[加油]保佑保佑#EXO[超话]#趁进不去的闲空过来发个
  • 爱过你这件事,是我最幸运的事,全世界最好的高以翔,愿天堂有你爱的篮球Godfrey,感谢你带给我们温暖不说再见~终有一天我们会相遇一路走好~魂归故里,希望你在天
  • 音乐是我最重要也最投入的爱好,介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自己花在听音乐上的时间大概仅次于睡觉。一直都想开个公众号分享音乐,但是感觉自己写不了那么多聆听感受,也没时间
  • 希斯克利夫在凯西弥留之际来到她身边,把她抱到窗前姚望那方岩石——童年时代那曾是他们的“城 Alb问我照片整理的如何其实还没整理2018.11.23走之前最后去看
  • H.O.T.几乎是韩国的元祖级男团,韩国娱乐公司也是由此打开了多人偶像组合的出道模式。Super Junior则是SM娱乐公司组合了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组合,而我们
  • 【#霍金逝世一周年#:生于凡尘,归于群星】生活上寸步难行,头脑中行者无疆,比宇宙爆炸更雄奇的,正是思想的铿锵,即使身在果壳之中,他仍是宇宙之王。致敬霍金,致敬超
  • 花王旗下的药妆品牌为敏感干燥肌而生的品牌。卞少之2016年获得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顶级绘画赛事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奖,他的获奖作品《显影》150cm x 150c
  • !这一dayday的!
  • 在没有找到几十个真心参与你的项目的人,你的创业项目成功率为0%;有了几十个联合发起人一起参与你的项目,成功率是100%。唯一成功模式,就是找几十个人,让他们出钱
  • ☀️ D-1 Hi!欢迎来到春田花花幼稚园 首先请允许我们自我介绍一下‍♀️ ‍♂️ (噔噔噔 上bgm#春田花花幼稚园校歌[音乐]# ☻ 我们是②
  • [微笑]最恨别人骗我,其实被人骗多了也没那么难过了,牛角尖也不是那么好钻,只是不会再去容忍,接受不了的事就不去纠结,何必让自己不开心呢,心里的目标始终没变过,梅
  • 可是榴莲千层真的好好吃 圣诞老人最后累了,就没再去找他要礼物 自己爆了爆米花,还很傻×的问王子和公主吃不吃,永远忘不了公主一脸懵逼的样子 驯鹿的体味有点重,而且
  • 本来就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吧可是就像前天和lhw他们在东转告别-有缘江湖再见-会的会的轻描淡写却又好像不该这样真的会再见吗也不见得我不知道为什么再见那么难我也不知道
  • (三)对案件办理过程的复核情况:联合调查组查明,2019年9月19日13时11分许,王某宇通过学校老师报警,大东分局洮昌派出所民警立即处警,并于当日将此案受理为
  • #设计美学##欧洲进口家居#第1115天:今天最远走到菜市场,就上午出门买了点水果,其他时间都窝家里了,某些人也是懒,小宝想出去玩儿啥的都是罗妈背着出去的,就在
  •  #小狮子️的日记本# 我爸说“要为别人想,那是你的事,你考虑别人,你做的很正确,但是别人可以选择自私,如果必须让别人为你着想,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我说,被经
  • #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社区的不断扩招,娱乐和生活设施被大量的兴建,人员密集程度不断增加,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执法队员们在路口设置宣传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