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农筑梦促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10号电(通讯员 杨洪婕)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农业仍然重要。科技的发展也将带动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生产的积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农筑梦”调研小队来到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对此展开调查。12月26日到27日调研队分小队奔赴不同地区展开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社会群体是参与农业农村生产活动多年的人民群众。本次调研主要以填写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记录为主。
【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农民对数字农业的态度】
数据显示当地的农民朋友对数字农业技术的知识内容,操作方式,智能装备应用场景,未来发展非常有兴趣。在农村数字化经济的过程中,他们对农村互联网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体系完善,非常关心。部分积极的农民朋友,甚至表示他们很乐意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用数字科技改变农业生产现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现今他们已经不再需要采用传统的农业工具进行生产,他们正在积极的引进能够解决现今、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质量低等问题的数字化生产工具。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实践队员更直观的了解到人民群众对数字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建议和意见。在走访过程中一位年长的农民朋友讲道:我也希望通过科技来提高我家蔬菜水果的产量,但是我文化水平跟不上。如果政府能够带头做一些培训,或者有一些鼓励政策,我们也是非常愿意。并且会更积极的干好。”小队成员们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多的参与者是年纪较大的群体,年轻人或者说是已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大学生,觉得农业生产没有出息,更希望到城里去上朝九晚五的生活。相信这也将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的一个重大突破点。

目前国内流行毒株是什么?新冠重症率差别很大?这场发布会上一一回应!

1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有关情况。

医疗救治是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要推进医疗资源升级扩容,保障好设备设施和药品配备,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和情况,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群众看病就医和转诊通道,保障重症风险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和转运收治。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好中医药作用,严格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科学、规范开展诊疗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的乙类乙管传染疾病进行管理和救治。新版诊疗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整:

一是在收治措施方面,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按照“乙类乙管”相关措施要求,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为此,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措施,不再要求将感染者转至定点医院或亚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收治。

二是在出院标准方面,不再对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乙类乙管”措施实行后,由于不再强化感染者的隔离管理,临床医生更多考虑的是患者病情本身的情况。为此,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疾病诊治要求,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临床症状等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研判,来决定是否出院。但是在这里也需要强调的是,从感染者的角度,即便是不做核酸,出院以后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居家的健康观察,也是以不参加社会面活动为妥,所以这一点上要综合把握。

此外,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了诊断和治疗手段。在诊断标准方面: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纳入其中。主要考虑,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成熟,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同时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特别是居家治疗的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在临床救治方面:国家卫健委充分借鉴三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一是加强关口前移;二是进一步规范重症救治;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四是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

第十版诊疗方案在分型中取消普通型 增加中型更符合临床实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在分型中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在新冠病毒早期的致病力比较强,相当数量的感染者是出现了典型的病毒性肺炎的表现,因此当时在临床分型过程当中,国家卫健委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分类的方式。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以来,它的病毒的致病力在逐步减弱,而且疾病临床的特点也发生了比较大明显的变化,大多数的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更体现疾病的特点,第十版诊疗方案当中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第十版诊疗方案的调整是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的实际,临床分型调整以后,也更加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病情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它是根据整个病毒的变化和临床特征的改变,对原有的分型进行了完善。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更加严谨 更加科学

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介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特别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了医疗救治。这次方案修订,中医治疗部分也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的。

一是保持了延续性。中医专家分析,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核心病机没有变化,因此,本次修订,在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保留了九版方案经临床检验依然行之有效的主要内容,保持了诊疗方案的延续和基本稳定。

二是体现了针对性。针对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以及一些恢复期患者咳嗽明显的情况,国家中医药局在轻型部分增加“疫毒束表证”;在重型、危重型部分增加“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在恢复期增加“寒饮郁肺证”,更加针对当前临床救治要求。

三是增强了实用性。在重型、危重型部分增加“重型、危重型随症用药方法”,总结出多种临床常见的症状,针对这些症状,提出具体的方药,使之更加贴合临床实际,方便临床医生特别是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医生考虑使用。

四是坚持了严谨性。此次修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和北京、广东、四川、山东等地一线中医专家共同完成,多次研究论证,广泛征求了目前仍在一线的中医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第十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

总体来看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明显下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总体来看,奥密克戎毒株和德尔塔毒株、原始的毒株来比,它的致病性是明显下降的。

针对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还是强化支持对症和呼吸支持治疗,因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如果出现重症的病例,出现肺炎,需要相应的治疗。

奥密克戎毒株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等等表现,个别病人会出现肺炎。尽管如此仍要强调对这种肺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要积极早期监测和随访,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这里面包括早期的氧疗、抗病毒治疗等,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尽管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下降,但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仍然还是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所以还是强调老年人接种疫苗,包括第二次加强免疫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降低它的病亡率。

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来讲,目前它的致病力尽管下降,但还要持续关注奥密克戎毒株进一步的变化,包括新的变异、潜在的风险,都要进一步关注。根据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会给予相应一系列诊疗方案的调整。

重症高风险人群为何由60岁调为65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从第九版诊疗方案的大于60岁调整到了第十版诊疗方案的大于65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65岁以上的伴有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人群的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更高,这是从目前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的现象,所以第十版诊疗方案进行了微调。

但不管是60岁也好,65岁也好,诊疗方案都强调伴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人群更需要关注,所以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高风险人群纳入管理,通过早期干预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第十版诊疗方案取消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

第十版诊疗方案取消了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是适应国家防控政策做出的重要调整。医学观察期的提出有两个原因:

一是针对核酸筛查,能及时发现核酸阳性人群并进行隔离观察,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群体已经有了证候的改变,但并没有达到确诊的范围,开展中医药的干预能够阻断疾病的发生,减少确诊病人,也是践行中医治未病理论。

二是发热多见于感冒、流感和新冠等,出现了发热但没有明确诊断的人群,在疾病流行期间,同样需要隔离观察,进一步明确诊断,此时运用中医治疗外感疾病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既能够达到隔离防传染的目的,又能够达到治疗的目标。可以说当时设立医学观察期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干预,为阻断疾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策的调整,实行“乙类乙管”后,已经不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和密接人群”,医学观察期已经完成了它的作用,在第十版方案中取消了这一部分。

“阳康”后不适 第十版诊疗方案提出三种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每一位患者都十分关注“阳康”后的不适,第十版方案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提出了三个状态的治疗方案:

一是针对乏力伴有脾胃功能虚弱,提供了经典名方六君子汤治疗;

二是针对乏力伴易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推荐了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等经典名方;

三是针对目前最常见的咳嗽痰少等不适,方案推荐了射干麻黄汤。

第十版方案非常关注核酸、抗原转阴后的诸多不适,尤其是更加适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转阴后的康复治疗。
不同医院的新冠重症率会有很大差别
针对网络上不同专家所说的新冠重症感染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解释说,医院的重症率是指重症病例数除以收治的新冠感染者,再乘百分百得出的数据。因为不同医院技术水平不一样,收治的病人的病情程度不一样,所以不同医院的重症率会很大差别。另外,一些轻型的、普通型的病例可能不到医院看病,所以这些基数统计不进去。而全人群的重症比例,需要整个大样本数据出来以后才能得出。

来源:央视新闻 健康中国 中国青年报

【#历史冷知识# 一日看遍长安花】
我国的赏花文化,自先秦时期初见端倪,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隋唐五代时期得到了普及,宋代发展至全盛,至明朝达到了成熟和完善。

01
赏|花之仪:讲仪式的诚心正意

赏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初期。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一块刻有盆栽植物花纹的陶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营建了“上林苑”,就从全国引入不少植物。汉代,出现了我国早期花卉栽培技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花卉的认识开始从以实用为主逐渐转为以观赏为主。如陶渊明种菊、食菊、赏菊、颂菊,为菊痴狂。从唐代开始,可供观赏的花卉种类繁多,赏花文化广泛普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发展。瓶、盘、篮、缸、筒、碗,六大容器的插花形式已齐全。

值得一提的是,当赏花从户外自然欣赏进入了艺术欣赏领域,相应的赏花礼仪也逐渐完善了起来。

唐代罗虬的《花九锡》记录了唐代宫廷插花花九锡赏花仪式。

认真品读,这套赏花仪式应该能够充分展示中华花文化精妙深邃的秘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古人赏花的仪式感。

至五代时,进士韩熙载提倡香赏,将花与燃香相结合。明代袁宏道认为酒商容易冒犯花神,极力推崇茗赏。

为了与花的姿韵与品格相匹配,古人赏花讲究高雅脱俗,慢慢品味,有“图赏”、“酒赏”、“琴赏”、“诗赏”、“香赏”、“茗赏”、“谈赏”等多种形式。

对自然生长的花,主“酒赏”;对瓶中的插花,主“茗赏”。

古人赏花非常讲究视、听、味、嗅觉的积极参与,力求使欣赏达到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艺术享受。

古人常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相提并论,赏花需要注意选良辰,择良地:

袁中郎曾言: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得其时而漫然命客,皆为唐突。寒花宣初雪,宜雪霁,宜新月,宜暖房。温花宜晴日,宜轻寒,宜华堂。暑月宜雨后,宜快风,宜佳木荫,宜竹下,宜水阁。凉花宜爽月,宜夕阳,宜空阶,宜苔径,宜古藤巉石旁。若不论风日,不择佳地,神气散缓,了不相属。此与妓舍酒馆中花何异哉?

赏花活动讲究花与周围环境和时令节奏的和谐,是一种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进行的高雅的审美活动。

《小窗幽记》中记载的“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都是古人赏花重时令的体现。

02
赏|花之悦:观外形的姿色生香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花是自然界的最美丽的产物。”“花”以艳丽的色彩、淡雅的清香、隽美的姿态,得到了全人类的喜爱。中国文人对于“花”形色之美的赞扬可以从很多成语上得到验证,如“如花似玉”、“闭月羞花”、“花容月貌”等等就可见“花”的形象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是美的极致的象征。比如,在崇尚雍容华贵之风,以肥胖为美的唐代,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号称“花中之王”,享有“国色天香”之誉。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令牡丹国色天香的绝代风华跃然纸上。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短短二句,真是写尽了长安城赏牡丹的盛景。

赏花时,古人最初的观赏集中在外形上:花色五彩缤纷,赏心悦目色为花衣。古人赏花重色,“万紫千红总是春”,这点可以从古诗词中得到印证。

诗经中描写了一些花草的色彩,《周南·桃夭》中“灼灼”的桃花与“蓁蓁”的桃叶;《卫风·淇奥》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秦风·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后续的诗词中有描写“李花怒放一树白”的白色、“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色等等。

古人赏花最主要的的一个特点就是颜色对比,绿水青山和姹紫嫣红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

因此红绿对比最为多见,如:“千里莺啼绿映红”、“绿丛又放数枝红”、“山青花欲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香为花魂。“鸟语花香”是很多人追求的环境好和生态美,所谓“花香”是指花卉所产生的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漂浮在空气中,能刺激人类的嗅觉细胞引起愉悦感,使欣赏者身心舒畅。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古人对于花香的记录有“兰之猗猗,扬扬其香”的兰香、“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的牡丹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桂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香......

其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人逸士大多喜欢清逸雅致,古代文人墨客尤为喜欢幽香“兰香”和清香“梅香”。

兰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被孔子认为是王者香,在北宋时称为“香祖”。

宋陶谷《清异录·草木门》“香祖”条称:“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

因梅花傲雪凌霜的坚韧形象,“赢雪一段香”和“自苦寒来”的梅香也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梅花的花格香品转而成为了赏梅者追求的人格与气节,“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和“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证明。

花形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形为花骨。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

在古人眼里的花姿,有“花姿人影波心竞”的荷花,“姿美鲜可掬”的菊花、“接叶开花玉瓣长”的百合、“叶概花姿天与真”的牡丹、“婀娜花姿碧叶长”的兰花、“花似金杯荐玉盘”的水仙花......等等。

清代画家松年认为:“花以形势为第一”。

历代国画讲究“山灵水秀花姿俏”,其中的花姿讲究既要有婀娜远尘之绝姿,又要有独立遗世之高韵。

如明代陈洪绶的《玉兰柱石图》,构图则非常疏朗,设色薄透清雅,用介乎写实与装饰的手法,以凝重的用笔、轻松的线条、简约概括的造型,来表现玉兰花端庄、隽永、清秀、淡雅的精神面貌。

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靠作画、咏诗,发扬传承了赏花文化。历史上分类记录各种花卉及其相关诗文的书籍相继问世。一部《广群芳谱》就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花卉大百科全书”。

国人对花卉的欣赏当然不止停留在这个层次。

当花卉进入了艺术创作,赏花活动也从赏心悦目的感官愉悦进入到了一花一世界的审美意境。

03
赏|花之韵:品意境的诗情画意

正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古人赏花在注重紫色和香味外,还注重韵味和意境,很多花可比拟象征、可融诗入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概念,琴棋书画、园林布局、物品陈设等等,莫不讲究意境之美。

赏花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同样离不开意境趣味。

带有艺术创造性质的插花艺术便自然而然的演变成了一种赏花活动。

在我国,花道即插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著名的日本花道最早就来源于我国隋唐时期的佛堂供花。

先秦时,当时民间已有互赠花束的风尚。

《楚辞·九歌》中记载了,每逢重要活动,先民们将折枝花插在头上,佩带胸前,系于腰间或集把成束地摆放神座前,或悬挂于屋梁、木车等上面,用来装扮自身,载歌载舞。

在汉、魏及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06-公元589年),原始容器插花意念由于宗教等原因形成,并得到发展,文人插花渐露头角。

《修行本起经》(东汉·康孟祥译)中写到:“须臾佛道,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

步入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插花成为一门艺术得到广泛普及,进入兴盛阶段。

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处处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盛况。

宋朝时,插画艺术进入了全盛阶段。
斗茶、品香、插花、挂画被文人雅士称为“生活四艺”。

花道、茶道、香道也经常被人们称为“三雅道”。
明朝插花艺术无论是在技艺上和理论上都已达成熟和完善,确立了中国传统插花的主要特点与风格,建立了中国传统插花的理论体系,一批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屠东竣《瓶花月谱》、《瓶史月表》,尤以袁宏道的《瓶史》最具影响力,后传入日本,备受其花道界推崇,奉为经典并成立有“宏道流“。

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两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袁宏道《瓶史》

我国的插花和盆景艺术,大多来源于山野的自然材料,经过艺术家高低疏密的巧妙布局、巧夺天工的加工雕琢,创造出了饱含自然气息的花木艺术精品。

插花和盆景点缀案头,赏花由原生态的自然状态走向了人们的生活,自有一番浑然天成、生机盎然的审美意境。

美落实到了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04
赏|花之品:比品格的比德比兴

当花卉获得丰富的寓意,赏花活动也从天然神韵的美学意境进入到悦心诚意的心灵层面。

人们所赏之花便不再是花,而是一种人格,一种人生理想。

中国历代文人通过歌咏花草树木,托物言志,借物咏人,表达自身高洁的道德追求。

例如:咏梅之凌寒傲雪,咏竹之高风亮节,咏荷之出污泥而不染,就产生了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等固定说法。

“咏花”诗词作为咏物诗词的一个大类,蔚为壮观,历代留下的赏花颂花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古代仅咏牡丹的诗词就达四百多首。

花有花品,人有人品。花事即人事,赏花即赏人。

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比兴手法早在《诗经》中就已广泛运用。
“比”是譬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寄托,寄情于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
以花起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如:《关雎》以荇菜起兴,引出淑女。

所谓“比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即指从大自然的山水花木、鸟兽鱼虫的欣赏中体会到某种人格美,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例如:《荀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受儒家君子比德思想的长期影响,古人赏花不只单纯从绿化功能和造景功能着眼,也注重以花木言志,使花木人格化,讲究植物花草的“比德”情趣。

在《诗经》中出现了不少用花来喻人的诗篇。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华”、“英”都是指花,舜华是指木槿花,在《小雅·常棣》中还用棠棣花来表示兄弟之谊。

在《诗经》中以花喻人,以花抒情的有30多篇,约占全部诗篇的三分之一。以花喻人的这些诗已经将自然的花变成了文化的花。

再比如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其中吟咏的花木45种。《离骚》中的:“启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以幽幽香草自喻其高洁的品格,这样以幽兰香草等花卉自喻的句子,在《楚辞》中不胜枚举。

花作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植物,因为融入到诗人的生活之中,变得意蕴丰厚。

正如屈原以兰蕙自喻,陶潜以菊自况、周敦颐以莲明志、郑板桥以竹寄情……凡此种种,诗人把花卉和情怀联系起来,都是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和至美心灵的绝佳表现。

北宋诗人林逋曾在杭州孤山北麓结庐隐居,作画吟诗,他一生写了许多咏梅诗,其中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通过“疏影”、“横斜”、“浮动”将梅花的品格形态写到了极致。

赏花者,所看到不应仅仅是姹紫嫣红的表象美,还更应该通过这些表象,领略其内在的意境美,品味其背后的文化美,让生活多一份风雅,添一份美丽,这才不枉盎然兴致,处处皆有所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宁艺卓[超话]##aespa门面主唱宁艺卓# [舔屏]#宁艺卓公主忙内# 来搞个抽奖评论带宁艺卓正面话题抽一个柠檬宝宝送08抽抽乐的手幅 如图7.8号晚1
  • 奔吃的快乐旅游奔吃的旅游,独自旅游,虽然,孤单,内心自由,不需要考虑同伴因素,因为没有同伴,根据自己爱好的旅游;当地,偶遇一个人,彼此聊天,我们只谈当地旅游地感
  • 另一组数字也诠释着潍坊的不凡实力:2021年,潍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完成656.9亿元,22年来首次进入全省前三,增长14.5%,仅次于省内两个过
  • 永野苦笑着说「因为是解谜类的电影,所以不能过多透露电影的内容」但是她也给予了大家在观赏电影时候的建议,「从最初到最后有各种各样的伏线,能体会到解开谜底的爽快感。
  • 板块方面,光伏,猪肉今天表现不错,有基金经理表示,比较看好光伏,从4月27号以来,光伏已经涨了50%,你不能因为别人一句看好,就买,即使赚钱你也拿不住,亏了你更
  • 真正的感情,是两个人在一起时要有一种感觉,一种“亲切感”男人可以不英俊,女人可以不漂亮,但是彼此看着顺眼,彼此感到亲切,就像亲人一样,在对方面前都能彻底地放松,
  • 大胆,才应该是我们的信仰,梦想,永远只会是梦里空想,要知道,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才是人生奋斗的方向!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勇敢做自己成为只有你自
  • 华为:正在核实】#美国批准供应商向华为出售汽车零部件芯片# #华为正在向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核实确认# 路透社报道称,华为一名发言人未正面回应此事,其表示,“我们将
  • 眉毛稀疏者行早运,早年的运势是非常好的,本位自我主义重,较着重心灵感觉,心性较孤僻,因细心度不足故夫妻感情较冷淡。而且眉毛也代表朋友,代表人际关系,兄弟姐妹,眉
  • 大铁门关着。又:不修首楞严大定,无漏之静虑,即无有出世间,真正之智慧。
  • 据韩媒报道,Faker即将解锁联赛500胜和2600杀的成就,而Faker也很有可能成为四大联赛首位达到联赛500胜的选手。本周T1将迎战GEN和BRO,即便不
  • 分享一下最近p123分别是半糖一份奶冰美式和半糖双份奶冰美式和樱花限定,总结一下就是下次想试试无糖无奶的冰美式p4是拍摄前的妆造,超级好看,太喜欢了p5是排了半
  • 维护保养1、滤芯是过滤器的h心部件,由t殊材料制成,属于易损件,需要t别的维护、保养;2、当过滤器经过长时间工作后,其中的滤芯已经拦截了y定的杂质,会导致压力的
  • [鲜花][鲜花][鲜花]今天,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自古以来,很大一部分人都误会了“极乐世界”。[笑哈哈][笑哈哈] 这部分人认为: “极乐世界”是不存
  • 徐家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即将举办“国剧京韵”京剧“折子戏”专场 一.清唱 二.折子戏《小放牛》  周小琳 李名扬 《望江亭》 董雪平 李 春 韩立英(本团) 
  • 【【心有林新】迷上你以后才发现自己词穷】以前只知道形容男生长得帅,可以叫“靓仔”、“帅哥”迷上新哥以后才知道“帅裂苍穹”[偷笑][偷笑][偷笑]盛世美颜、360
  •   痰湿中阻型  《张氏医通》中说:“每遇经行辄头痛,气满,心下怔忡,食之减少,肌肤不泽,此痰湿为患也。”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用,经、孕、产、乳常屡伤于血,因此
  • !!
  •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沈复《浮生六记》沈复她竭力地在他的黑眼镜里寻找他的眼睛,可是她只看见眼镜里反映的她自己的影子,缩小的,而且惨白
  • 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但如下例子却是很有普遍性的:600886 原湖北兴化,曾经的绩优股,2002年1月15日公告因连续两年亏损,将被ST,当天就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