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

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碗面条吃,粗陋而难以下咽。

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

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

说完大笑着站起来。

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

那时的海南可不是什么旅游胜地,而是古人称为“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的鬼门关。

苏轼到了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要多惨,有多惨。

而苏轼却在跟儿子的信里写道:

“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儿子,你可千万不要对外人说海南的蚝怎么好吃,不然京城里的官员听到了,个个都巴不得被贬海南,分走我的美味呢。”

苏东坡最大的才华,就是当个人命运的悲剧毫不留情地碾压之时,他却放下过去,享受当下,用诸多具体而微的快乐,化解掉那些巨大的悲伤。

古语说得好:“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

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

心中若是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你有多少快乐,取决于你能放下多少对执念的追求,而能守得几许内心的平静。

2

与其挑剔别人,不如反思自己

《吕氏春秋》记载了一个故事:

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而没有取得胜利。

伯启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

“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

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有这么一句话:“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意思是,小人永远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别人,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在遇到困难或者陷入低谷时,与其去挑剔别人,责怪别人,不如反思一下自己:

是否利用好了闲暇时间?

是否技能得到了丰富与提升?

工作中的缺点是否得到了改正?

人际关系是否有改善?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过:

才能摈弃愤世嫉俗之心,抚平生命的浮躁;

才能拥有宽广恢宏的气度,择善而行;

才能约束自身日常的行为,规范进取的道路。

3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老子说:“勿多言,多言多败。”

《易经》中也提到过:“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话,看似轻巧,但若不经思量,不会察言观色,多说的下场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史记·陈涉世家》曾记载过一件事:

陈胜少时,曾对伙伴承诺“苟富贵,勿相忘”。

多年后,陈胜反秦称王,一呼百应,当年的伙伴因此来投靠陈胜。

伙伴来到陈胜府外,多次高呼陈胜小名,见到陈胜后,又逢人便说陈胜年轻丑事。

陈胜恼怒之下,将伙伴处死。

惹是生非,大多是因为话多闲不住。

做不到的,达不到的,就不必去想;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就不要去纠结。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这世间,总有些事情,不是人能够掌控得了的。

对生命中发生的一切,不妨先接受,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认命。

面对未知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而不要杞人忧天。

4

痛苦,不是因为得到太少,而是追求太多

大多数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了,二是因为太想要。

其实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不属于我们的。

倘若欲望太多的话,只会是徒增人生的负累,让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累。

《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

唐朝时,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

高烧到第七天,他渐入睡梦,梦中自己高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遇一老者在船上垂钓。

鱼饵诱人,薛录事正准备张嘴吃时,心想:

“我明知他饵上有个钩子,若是吞了这饵可不是被他钓了去?

我虽然暂时变成了鱼,难道就不能到别处求食,偏要吃他钓钩上的饵吗?”

于是,他便到船周围游了一遭。

怎奈那饵香得厉害,恰似钻入鼻孔里一般,肚中又饥饿。

最终,犹豫再三,薛录事难抵鱼饵的诱惑,张嘴咬钩,遂成老者钓物。

作者冯梦龙点评道:“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有一句话讲得好,“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一个人如果追求的东西太多、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丧失对一切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歧途。

当人生过半,真的就要学会知足,卸掉心中沉重包袱了。

禅语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

因为懂得放下,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平淡的日子活出精彩。

5

平安,比什么都强

“福”,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

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与古人比较起来,我们的物质生活不知要丰富多少,不仅有衣穿有饭吃,不少人还达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贵。

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实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

潮汕地区有一句俗语,“平安当大赚”,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平安无事就等于赚了大钱,也就是说,平安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平安当大赚”这句话,背后还有个故事。

有个老华侨,一次回乡遇到孩提时代的同学阿土,寒喧之后便问阿土生活过得怎么样。

阿土有点自愧地叹了口气说:

“我是种田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干农活,就是赚不到大钱,买不起大鱼大肉,也喝不了酒。”

老华侨看到与自己同龄的阿土不仅有一副结实健壮的好身体,而且看起来要比自己年轻得多,心里十分羡慕。

老华侨不由向阿土倾诉自己的苦衷:

“阿土啊,我出国经商,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弄得百病缠身,平时我求神拜佛,寻医问药,只想有个好身体颐养天年。”

阿土心里想:

“我虽没什么钱,但家中父母双全,妻子儿女健康,全家吃得饱饭,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就是赚大钱了啊!”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但人生无常,喜悦悲伤,花开花落,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怎样。

人生几十年,能够平平稳稳,安安全全地度过,就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所以老辈人才喜欢说:平安是福。

也许当他们走过一生,看过无数雪落云飞、波生浪涌之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只有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期许。

平安,比什么都强。

若稍微细腻一点去回忆,会发现一年时间,自己像修整打理了一座杂草丛生的混乱废弃庄园一样。
去年9月之前,自己只是一心想弃商从文,被误导的价值观终于觉醒,想认真发展被我忽略多年的“热爱”,才刚刚萌生申请博士的念头,那时傍身自己的,只有工作之余基于个人兴趣积累的一些文学作品和诗歌赏析,以及对红楼梦人物 心理性格人情世故层面的分析等。整个人处在一种文学爱好者(而且还是非资深)的水平,写作也只是业余消遣,脑中的观众是那需要被普及的群体,而非专业人士,所以文笔有些刻意偏浅显和诙谐,思想也只是停留在世情人情的分析。那个时候,脑中的文学理论是一片空白。而且自己被功利浮躁的创业环境笼罩浸泡,内心其实根本就没达到一个学生的状态。
9月开学后,阴差阳错,原来选的课因为选的人太少而取消,我被批准去上英语文学下的批判性理论课。那节课除了我和一位北大中文系来的女生外,其他的都是欧洲范很强的“文学青年”。虽然那是对我来说压力最大的一节课,却是我最感兴趣,最投入,(相对)用心最多的一节课。虽然最难,但也许是因为自己投入的时间远超过其他课,反而成绩是所有课里最好的。最关键的是,我通过那节课,逐渐有了对方向的萌芽。虽然还是很混乱,觉得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分不清相似理论之间很具体很明确的差别,但至少有了一个模糊的喜好倾向,对符号,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有种很朦胧地被揪住被吸引的感觉。而且,自从接触了那节课后,我所有其他课的作业的讨论方式,几乎都运用那节课触及的理论。用理论,不知不觉成为了我最喜欢最自发最首选的方式。除了理论我甚至觉得其他的方式都挺“无趣”和“僵硬”的,尤其是统计 数据 调查之类,仿佛完全不属于自己。当然,用理论也有很多雷区和风险,比如对理论的一知半解,比如运用起来因为有太多概念所以容易主观 容易解释不清,很难严密阐述。但自己就是喜欢。到现在也是。
因为太不清楚自己究竟具体对什么领域最感兴趣,同时也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缺乏(毕竟进入学校也只有三个月),所以寒假自己的思想负担很重,因为着急于想得到更准确更无误的答案和准备。真的太无法确定自己要走向哪里了。是艺术史吗?是文学吗?是现当代还是古代呢?是中国哲学吗?是视觉文化吗?是跨媒体研究吗?是传播学吗?整个人像掉进了海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越着急越沉溺越挣扎不出来。虽然那个只有一个月的寒假效率也不高,但至少那个寒假自己知道了,其实不太喜欢艺术史,几乎没有什么研究兴趣和动力。至少彻底删除了一个疑似选项而聚焦在了文学。但锁定在什么具体年代又成了问题。想起之前在国内某教授给我的建议,所以就暂时笃定在了WG小说。大概是出于某种所谓的“功利”目的吧。自己后来自以为喜欢,半年后才发现,其实也不是的。
1月份的时候自己的毕业论文计划是用符号学理论去分析刘香成的摄影,presentation也是以此为主题。2月为了(很仓促地)去美国见老师,就又写了关于文革小说里的符号隐喻的研究计划书(不过现在看其实也不够深入 是比较粗浅的)顺便和硕士论文老师确定毕业论文要写文革小说(不过后来又摇摆过几次)。3月回国,企图继续完成原计划主题的毕业论文。但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心越来越不适应。自己并不欣赏文革小说,普遍文笔太粗糙,而且基调太沉郁,内容和场景情节 常常单一而重复。美感在我心中逐渐丧失。于是开始了否定和探索,觉得为何不选择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作为材料呢?为何不选择文学性更强,文笔更“精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材料呢?又开始新的一轮探索,又“消耗”和“浪费”了一两个月。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对于毕业论文的主题和材料难以抉择,同时对于申请哪个国家/ 基于疫情和局势去哪个国家更妥当/ 究竟申请什么具体的方向和年代,以及(基于我的性格 我的能力 我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到底要不要申请博士(还是直接做个创作者 或是别的工作)这些抉择 也一样烦恼犹豫纠结不已!混乱又满是沉重思想负担,前所未有的纠结、无序、迷茫。有太多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想不清楚,这个过程让自己不断能量自我消耗,最后状态是不仅纠结迷茫,而且又心累无力。
[此处省略几千字]
不过呢,非常庆幸因为疫情,因为各种负面的,心累的,沉重又消耗的种种,让我拖延和拉长了整个节奏。在不知不觉的到处接触信息的过程中,其实还是可以明显感到自己还是对抽象概念,对理论最感兴趣。也逐渐逐渐发现,自己的热爱真的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国,不局限于中国古代。对于文学,只是因为过去接触中国文学相关的相对比较多,相对熟悉一点,文化感知上更接近,但对于文学性极高的西方文学(比如自己喜欢的一些南美作家的作品)自己也同样兴奋。同时,也是逐渐逐渐发现,自己的确可以不局限在文学,传播学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主要方向。两者也有很多相融相通之处。多亏了自己的“拖延”,自己的“犹豫不决”,让自己兜了更大更远更反反复复更曲曲折折的圈,而最终可以回到一个更心安的位置。不是因为仓促和着急,而做任何不够踏实和准确的决定;不是因为自以为是的感受和理解,而急于定义自己的方向。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选择一个4到6年甚至影响更久的生活状态,选择一个4到6年的生活地点,选择一个自己要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的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和轻易的事呀。这些不安和选择,会像蝴蝶效应一样,一步一步地改变之后的人生轨迹。因为犹豫,因为未知,因为拖延和迷茫而去停止和定格,不见得不是一件其实是更安全的好事呀。自己更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所求,是多么重要呀。
回首这一年,基本上是在混乱之中度过。因为有太多仿佛是在逼着我做决定,却又无法决定的事。充满了不确定与无力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体验。但想想,也是另一种前所未有的收获。用无序,精进了秩序感;用无力抑郁,重生了内心。从对文学理论的一片空白,到评价自己“喜欢理论”;从自以为是地 很仓促地 要申请某个方向某些学校的博士,到更愿意延迟一年而做出更充分更心安的准备,让自己更有条不紊些,让自己尽量无悔。
曾经是一座杂草丛生的花园,逐渐逐渐,在心烦意乱中打理出了轮廓。打理杂草的过程,必定是混乱的,夹杂着不耐烦不确定,夹杂着无序无力,夹杂着自我挫败 和 停滞不前。但在某个时候,回望,还是会窃喜曾经的杂乱无章‍♂️,竟然还是被一点点,修剪✂️出了曾经不曾有的轮廓 性状 布局和光景。混乱的确是混乱,自我不满也的确是不满,但是终究最后,若回头看看过去自己的某个样子,肯定还是不一样了。自己身在其中,也许只能看到此刻的不足,但如果把前前后后全都联系起来去观望,应该为那不断更新的生命力点头鼓掌。不需要观众,不需要多么正确和轰烈,一个个生命一直还在坚持着,不知不觉改变着,就足以感动。

高中时曾被班里“成熟”的同学嘲笑:“你看陈 笑起来好傻,一点没有城府,好幼稚。”身处异乡不知对错,遂不敢多说话,从那时起不爱笑了,遇事不怒不惊不喜,故作高深,故作成熟,为了“像”大家一点。

毕业后曾被部队“成熟”的领导提醒:“在部队要会做人,要懂人情世故,要揣测领导心思投其所好,哪怕一个细节一个举动都能看出你成不成熟。”于是一段时间内小心翼翼,恭敬谦逊,也落下“成熟、懂事”的评价,但内心一片茫然,究竟在为谁而活?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天生有“从众”心理,怕因格格不入而被群体抛弃,于是“催熟”就是这么来的。

世间从来不缺教你“成熟”,催你“成熟”的人,他们以“少年老成”为傲,以“城府深”为荣,甚至他们叼烟的嘴角都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世间缺的是教你善良的人,以及珍视你内心一片赤诚的人儿,而不是时而嘲笑和讥讽“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做人现实一点…”,这份善良与赤诚挺珍贵也很脆弱,守着守着就守不住了。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珍贵的是少年二字,晚熟怕什么,因为人会成熟很久很久,甚至熟到油腻,熟到腐朽。

这本书我并没看过,不是抄作业,只是看到标题有感而发随笔记录心情,有些凌乱了。

如果你也是个本性善良且心怀赤诚“晚熟”的人,那么恭喜你,在寻找同类的过程中不会孤独一人,因为
至少还有我陪着你。[握手]
#莫言晚熟的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牙齿正畸,隐适美牙套矫正的方案费用参考,医院医生建议想整牙的姐妹们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问我,咨询我一般都在~#深圳矫牙/全瓷牙套/深圳面下部比较短正畸审美
  • #薛元大[超话]#你是Dongkiz最棒的队长 你对团体和成员的爱和付出我们都看得到 我们都很想你 想要再听见你唱歌 再看到你跳舞 但是最想知道你每一天过得好不
  • あやてぃー「ツアーの帰りに蓮加に『おつかれたま~』って言ったら『おつかれんたんだから!赤ちゃんみたい。
  • “一切将成往事”按照中文的角度讲,仿佛是分手了一般,让往事随风而去,有去无回,但其实原文日语我感觉并不是这个意思。看久了学生作品(包括自己做事)和一些当代艺术,
  • (一)主体赛、劳务品牌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报名参赛条件1.截至2022年5月31日,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所有参赛项目均通过网上
  •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千重菊縷似情腸,雙陽萸囊思全聚,對月把盞望天飲,億星耀天念君親…………………2 0 2 1 年 1 0 月 1
  • 这是一个强者云集的舞台,我们也都是遇强则强的选手,并不会因为团队没了谁就运转不下去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一点,不是团队需要你,而是你需要这个团队[微笑]#碧
  • 从罗离开那天起就是皇马低谷的开始,看现在姆巴佩依然这么想来皇马,这就是银河战舰的魅力嘛www 儿皇梦的孩子真是太可爱了,未来世界足坛的领军人是我皇马的死忠,视罗
  • #世界读书日# 刚来青的第一次,朋友要送我一本《小王子》英文书,我当时给拒绝了,中文书好多都没读,英文更是懒得翻[笑cry]真的好直率的理由拒绝别人的善意不得已
  • 听我的话宝贝儿们,如果你是云南嘴的本土选手,请选第一种,其他的面条会让你觉得有点腻(特别是配着其他也没有垃圾的小菜,差点吃疯了我两个朋友[晕])。随同罗清繁来的
  • 当时我就想必须得考过啊[鼓掌][允悲]早晨我起来的早,等回床上还想睡的时候她就醒了,后来我继续睡,我妈带着她玩,等我起来了,她见到我说“妈妈终于醒了[哈哈]”现
  • @任嘉伦Allen那部丢失的5S手机让我无比清晰地明白 其实我是多么在意曾一起走过的路 在意对每个表情的收藏 我为失去这些过去的瞬间感到难过 失去你的笑容 就像
  • 麥谷邦夫認為,《登真隱訣》是陶弘景登仙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同時是對《真誥》的補充和完善,是用來作為他的教團實踐指導用的。天監七年(西元508年),退隱後五十三歲,
  • 对于我来说,尽管欺骗和信任都是我非常在意的两个元素,但如果Susan是我的伴侣,我是Andreas,她在拿到了那样一张照片的时候首先来怀疑我是杀人凶手这件事,那
  • 我们能做的一是多运动让身体健康,二是不管碰到什么事,坦然面对、不患得患失、想开点。只有这样,对方才能知道你的真实感受,不在第一时间表达之后便很难准确表达,别人也
  • 就算遇到一个“深情老总”(且不说酒局上满嘴胡逼吹的中年油腻男到底有几毛钱)人家给你个几百万的项目,你倒是能做啊?➡️“上进”是好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办出大家
  • 这半个月为两本书惊叹,一本《运气的诱饵》一系列设计到极致的赌场设计/心理效应,感觉赌场类似于养鸡场,后者还有人探讨是否符合动物道德,而前者却在资本社会里无人问津
  • #故宫[超话]# #早安,故宫# #让我们一起来读故宫日历# 【乾清官家宴景观】乾清官是内廷的主要官殿,每逢节日,内廷的庆贺礼以及宗亲宴、家宴都在这里举行。乾清
  • 今天主动的跟校长聊了聊,她说:去年还觉得你是个特别固执的小女孩儿,过了一年觉得你现在看问题特别通透了,我说是成长啊。我傲的不可一世,没人能困得住我,既然你无法欣
  • 新西兰:留学生人数大幅减少,5000名留学生4月12日起可入境当地时间4月12日午夜,新西兰政府已进一步放松边境管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持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