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诗会#
【草木二记#原创#】

  桂花
  我从一座城市奔波到另一座城市,时令已是秋天,南方的风送来一阵又一阵的桂花香。江南的秋,因了暗香浮动的桂花,显出它独特的韵味。十二世纪,金国皇帝完颜亮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对江南的富足美丽怦然心动,以致铁骑南下。这倒真应了这句话——男人雄霸天下或者归于浮屠的动机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可以源于一首美妙的诗,可以因为一双妩媚的眼,也可以因为一朵花。
  秋分时节,桂花开得闹猛。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我生活的城市,是座阳刚豪迈的城市,一到秋天,因了桂花,倒显出几分别样的柔情。
  江南之地,桂花遍地。写过“能不忆江南”的白居易,曾在杭州为官,对江南景物多有赞美,他喜欢“山寺月中寻桂子”。杭州是座被桂香浸润着的城市,秋分时节,满城桂香,简直香到人的五脏六腑里,好像中了迷魂香,让人迷迷瞪瞪的。你得承认,农历八月的花魁,就是桂花,难怪八月又叫桂月。这时节别的什么花,无论怎样的争奇斗艳,风头都被桂花抢了去。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若论香味,以金桂最为浓郁,它的香,就像那种风头最健的女子,有饱满的青春垫底,任性起来,是不管不顾的那种。有人闻了桂香会发诗兴,有人闻到桂香便会怀人,还有人,闻到桂花的甜香,竟然起了性欲,郁达夫有一篇小说《迟桂花》,里面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因为开的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以致郁达夫结结巴巴地说,“我,我闻了,似乎要起性欲冲动的样子。”郁达夫是个情种,似乎还有点性欲亢进。
  赏桂也须当时,去年秋分时节,雨水特别多,几场秋雨下来,桂花像是受了情伤似的,香味减了几分。今年秋分,天气晴好,桂花的香味,较往年浓郁。桂子开时,我正好在天台出差,周末时,一帮文友找了一处桂花园。我们在桂花树下,清谈,说笑,秋风吹过,扑簌簌飘下桂花雨,落到发上、身上,也落在茶杯里,人闲桂花落,并非妄言。有桂花落下,这清茶成了桂花茶。真个是偷闲半日,抵去十年尘梦。
  桂花可酿成金黄的桂花酒,广寒宫里的吴刚捧出的就是桂花酒。还可以做成桂花露,那个风情万种的秦淮名妓董小宛就很会这一手:“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平常日子里的风花雪月,最能打动人。
  每年秋天,我都会腌上几瓶糖桂花。记得第一次腌糖桂花还是少年时,以前老温岭中学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桂花树,花开时,整个校园都可以闻到它的香气,那时的我,年少,桂花开时,常一蹦一跳去桂花树下捡拾桂花,捡满一手帕回来,用温开水洗净,在吸水的纸上摊开,再放至阴凉处晾干,然后,一层白糖一层桂花腌渍起来。月余,即可食。煮银耳、莲子、八宝粥、汤圆时,撒上一小勺,别有风味——是实实在在的秋天味道。
  国庆长假,怕人多,没出远门,去爬家门口的白云山。从白云阁下来,绕到一家农家小院,院子里,有两棵粗大的桂花树,一人还抱不过来,想来有些年头。桂花树下有一大箩筐金黄金黄的桂花。老妇人说,是刚从树上打下来的。一冲动,我把这一箩筐的桂花全买下,足有二三十斤。回家后,腌了好几大瓶的糖桂花,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全填满了,剩下的做了桂花枕。这桂花枕着实香,睡了几天,头发里满是桂花的香气。去食堂打菜,排在后面的美女问我,你是不是用了桂花味的洗发露,怎么那么香啊。
  开在城里的这些花树,不仅是一棵树,还依附着我们的记忆和感情,我很赞同阿来说的这句话:当这个城市没有很多古老建筑让我们的情感来依止,多一些与这个城市相伴始终的植物也是一个可靠的途径。
  桂花开时,秋光很美。春天容易相思,秋天容易怀人,所以文人们容易伤春悲秋,我是不会悲伤的,因为带着桂香的秋风,已经将弥漫在心间的一切轻愁吹散。有花如此,人生不应有恨。
  红蓼
  天已经蓝了快一个月。家乡的天空真是蓝,蓝天、白云时常可见,不像一些城市,一年到头阴着个脸,偶尔天蓝一下,乐得跟什么似的,朋友圈里都会刷了屏。天一蓝,便觉得阳光也通透温暖,心情也跟着亮堂,何况,秋天已经到了,是神清气爽的时节。
  紫薇、木槿,热热闹闹地开了一夏,终于落幕了。秋天里,出场的是桂花和葱兰。葱兰不甚起眼,容易被忽略,可我喜欢此花,纤巧的花朵,白的花黄的蕊,不管晨与暮,开得那么清新,轻尘不染的样子,让人心境跟着澄明。
  还有一种秋天的植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蓼。《小雅》中写的“终朝采蓝”,就是蓼蓝,古人拿这种植物来染制衣服。到郊外漫步,很容易看到一丛丛的蓼。蓼有两种,南宋台州府志《嘉定赤城志》中云:“江岸者曰红蓼,遂旁者曰辣蓼。”辣蓼,台州人又称之为水辣蓼,成片地生长在水边潮湿之地,是乡间卑微的草本植物,跟车前草、半边莲、半夏一样,长在乡间野陌上,湿地近水的地方最多,这里一小丛,那里一大片,茫茫然然的样子,结着红色长条的穗子,开着淡红或白色的花,有点像倒挂的麦穗。秋愈深,其色愈浓。周瘦鹃先生很是抬举它,把它与芙蓉称之为“水边双艳”。
  秋天的红蓼,在风中摇摆着,似在偷听水与风的谈话,初一看,无甚出彩,细看,则觉出它的风情。红蓼清丽浓艳的花色,有一层古典的美色,是可以入诗的植物,红蓼跟岸边水洲、沙鸥翔集相连,分明有秋的意境。临海《巾子山志》有诗:“菊径香时来塞雁,蓼滩深处立沙鸥。”菊花开时,大雁南飞,长满红蓼的溪滩上,沙鸥独立寒秋,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宋代台州才子黄庚亦有“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句。我觉得这句诗特别有味道,比起他别的名句——“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之类,少些耿介的文人气,多了几分田野质朴的气息。
  南宋道教全真南宗五祖白玉蟾是福建人,为了修道,长居天台山,秋日里坐船过黄岩,看到大雁从头顶飞过,岸上满是白蓼,蓼草开出白花,秋风一起,浪一般向一边倒伏,一时感怀,作诗一首:“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白蓼风。一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我觉得,这位老道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苦”味,就像周作人说的,“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
  又说到周作人了。周作人的《乌篷船》里写到秋之红蓼,《乌篷船》是周作人“苦雨斋尺牍”中的一篇,以书信体的形式展现了绍兴意味悠远的日常生活,周作人早就说过,他虽然生活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年代,内心深处却向往着雨天,喝口清茶,同友人谈闲话,以为“那是颇愉快的事”,《乌篷船》里描写秋天的景色,“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鱼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文字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冲淡。
  红蓼入诗,也入画。《红蓼水禽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花鸟画名作,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其所绘意境正如一首诗所咏:“西风红蓼香,水禽破苍茫。”白石老人也喜欢拿红蓼入画,《红蓼》《红蓼群虾图》《红蓼蝼蛄》都是他的小品,画面意境清旷,幽远辽阔。不过,话说回来,但凡只要国画中有三两笔红蓼的,意境没有不清旷的。
  浪漫能当饭吃吗?还是来点实在的吧。在风雅之士眼里,红蓼是入诗入画的植物。在乡人眼里,红蓼气息泼辣,可驱蚊、酿酒,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夏天,乡人将红蓼割下晾干,用来驱蚊蝇,气味辛辣,蚊蝇被驱逐得远远的,红蓼的这种功用,像艾草。海边一些地方的人,烧望潮之前,会把望潮裹进辣蓼里,在石板上摔得个七荤八素,经此一摔,望潮的味道更加鲜脆。
  红蓼亦是酿酒的材料,《嘉定赤城志》就记载了它的这种功能。台州的乡村,至今还有人拿它当作酒引子。红蓼的别称就是酒药草、酒曲草、酒酿曲等,这些名字,多多少少透露出红蓼的底子。好像一个人被唤作酒鬼,总有不小的酒量打底吧。秋天时,乡人去水边采集红蓼的籽,揉在面粉里,搓成一个个丸子,置于阴湿地方,发霉出乌花,就成了“曲霉”,这“曲霉”,是酿酒中少不得的玩意儿。
  早些年,台州乡下集市里,就有卖红蓼做的酒药。至今,天台、仙居的一些乡村,做白药酒(甜酒酿)时,主妇也会用上红蓼酒药。
  每每看到红蓼,心中便生出浓浓的秋意,有时,还会生出微醺的感觉。

#我们的歌##人人都是朗读者##正能量[超话]#(来源:检察日报 王寒)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觉得都很难过,比如说梅西的朋友的问题,钱的问题,我对外界的很多说法都很难过,我一直将俱乐部摆在第一位,我自己也有很多机会离开巴萨。●很多的传闻,比如说钱的问题
  • 据专业推测,大陆漂移与泥丘有则密切的联系,时机一到,泥丘将合为一体,地球将分为水陆两块,形成不平等的八卦之态。而泥丘则不动声色,利用人们在地下的各种开凿给自己助
  • 【广东中东部强降水提醒】受东风波西移的影响,今天到明天广东大部自东向西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其中今天上午到午后潮汕地区和珠三角南部、河源梅州南部先后将有频密
  • 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专注地倾听教师的意愿,以鼓励的方式让教师将想要表达的话讲完,能够准确判断这只是教师个人的意愿还是阐明了群体的意愿;不仅倾听教师说了什么
  • 你该换身份证了!你该换身份证了!
  • 让你丫办个证跑断腿了?静默管理下的这座城 一下子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商铺关门 只有医疗系统和其他保障供应系统正常运行 医院大厅冻得要死 把电暖气搬出来 抱着暖气坐
  • 最后我俩一晚上吃了八块……吃到一半才想起来拍……啊,他果然……很了解如何喂养我[悲伤]“呕~~~呕~~~~终于爬上自己床“老李给那个干净垃圾桶~~现在又跑下来吐
  • 但眼前的张翰,和昨天那个有些腼腆的单纯大男孩似乎截然不同,说起谎话来完全不露声色,就和真的一样,如果不是看了前几期,大概会以为他真的是“厨神”了,容祖儿感叹
  • 从论调和焦点来看,“未婚学生”并非关心宿舍环境设施,某种层面上他们看到“学生夫妻宿舍”就马上联想到“学生情侣宿舍”在他们的认知里,大概同居的主要目的就是“荷
  • 既然是因风或者是因火才生的痰,所以不必管它,只需要清风或者清火,那么痰就自然被清除了。【每天学点中医】~关于痰湿那点事1⃣️在现在的医生嘴里,这个痰是个特别重要
  • yq之下又层层设限,对于这样的老人而言仅仅是活着就已经很困难了分享一下最近的生活:感觉过的并不是很愉快 身边的人生病 自己生病 和最好的朋友变得疏远 都在这个十
  • #你见过哪些惊艳的句子# #理智与感情#《不要挑战人性》 | 看见心灵,照见自我人性中的善与恶,幽暗与复杂,理智与感情,真的经不起考验吗?文秀,文燕,海光,郭朝
  • 其实客户说要考虑一下,是心里还有顾虑,她不想告诉你,你可以这么说:“宝,我知道您心里还有疑虑的地方,您不妨跟我说说看,只要我能满足的,一定满足。我是小妖,关注我
  • #来自第一财经的报道# 【多地发布通知:乘火车飞机出行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据“第一财经”报道,11月2日,一条关于“桂东铁路坐火车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的消息冲上
  • 关于有关生育假期待遇问题,从国际情况看,我国98天的产假已经达到国际劳工组织《生育保护公约》规定的14周标准,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也高于上述公约标准,目前
  • 骗子说 他是我小三,找不到我[微笑]​现在的骗子这么敬业了吗?同时也不排除偶遇的可能呀,亲爱的同学们!
  • 重庆手臂环吸手术粉丝投稿地点:重庆项目:手臂环吸时间:2022年8月我忘记自己拍手臂环吸术前后的专业对比图啦找来了手臂环吸之前的照片 图3 4是手臂环吸之前图1
  • #李欣泽南风知我意# [给你小心心]#李欣泽雁归西窗月# [给你小心心]#李欣泽# [给你小心心]#罗喉计都# DAY 11 一首歌来形容他:《空も飛べるはず》
  • 막내 삼촌과 이모가 별거하였어.. 음..여전히 한집에 살고 있지만 서로 다른 방에서 자여. 식사 시간도 각자 따로따로 했는데. 친척들은 이런 상
  • 没人能拒绝得了它我觉得在体验过超声炮的集美里面,估计都是无法拒绝它的。 我相信只要心在一起,不论相隔多远都是近的,不羡慕不嫉妒那些天天黏在一起的小情侣,也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