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教诵经

“千遍通神,万遍通真”
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

《无上秘要》引“洞玄空洞灵章经”称:“善信男女,香灯供养,见世光明,身入无为,受福自然。若能长斋,诵经灵章,万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飞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洩。”

因为,“千遍通神,万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经灾履厄,腾景三清”。正由于如此,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都要诵经。

上消天灾,保镇帝王。
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白玉蟾祖师在《赞救苦经辞》中则认为讽诵《太上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的人,就是“莫不代天尊而演说经教,体大道以引接浮生”。代天说教就是宣传教义。

历代道教科仪文献,对于诵念经文的选择、时间安排、同众术之关系等,多有所阐述。

【诵经方式】

道教诵经的方式有多种,计有:心诵、气诵、形诵、神诵。

“诵”亦即“祝”,所以也有心祝、密祝、微祝等等。概括上述种种诵经之法,可用无形的“神诵”和有形的“形诵”来形容。无形的神诵,包括心诵、气诵、心祝、密祝等;有形的形诵则包括:音诵、明诵、微祝等。

虽然从表面形式上看,“神诵”与“形诵”只是诵经方式上的不同,用道外人的观念来看也就是“无声”与“有声”的区别,而从道教的角度看,其内隐的意义则深奥而複杂。

南宋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称“诵经之法,各有所主,有心祝、微祝、密祝。故心祝则心中神存意而祝也;微祝则自己可闻其声也;密祝,口言而已,使外人莫晓其声也。”

同书卷二十四:“此外有意诵,各随事之轻重,分所诵之内外耳。诵则下声而诵之,咏则朗吟以咏声。十言一咽律,则养气而润泽内宫也;一百言一啄齿,则集真和神外保不空尸竭神也。”

在上述种种诵经之法中,唯有无形的神诵之法,亦即无声的诵经之法为最上乘的诵经方法,即跳出自我,以身外之身诵经。

《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诵经者以太无神诵为上也。夫诵经之法有三:

一者明诵,二者默诵,三者半明半默诵。

三法总谓之形诵,非诵法之妙也。惟运我元神,跻于太虚,直至寥顿时金阙之界,朝礼元始天王,定神太空之内,自见天元无极法界圆明于中,朗诵仙经,混合百神,真所谓太玄一音,流响玉清,乃神诵之妙也,是为诵经第一义。”

越是无形、无声的“神诵”,离自己理念中的“道”的距离就越近;反之,越是有形、有声的“形诵”,相对而言,与“道”的理念和虚无的境界相距就越远。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一种体现吧。

【不同时间诵念有不同功能】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凡祈禳在上宫,凡炼气在下宫,凡为亡灵在中宫。就是在上元时期诵经有祈禳功能,在下元时期诵经有炼气功能,而为祈禳亡灵的则在中元时期诵经。

至于在本命之日,即生日诵经,则“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即有长生之功能。

【诵经与方术及内炼的结合】

诵经作为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种,往往同道教的一些方术相联系,在《无上秘要》中引用的《洞真金房度命经》和《洞真素奏丹灵六甲符经》,都谈到诵经要同服符相结合。

在诵念《金真金房度命经》十遍后,就要服金房保命符,连续诵念一百遍,即服十次,“此则通神致真,坐见八方,条理百关,节度纳灵,万气总归,则能长生寿极,天地三光同年”。

在修六甲之道时,每逢“甲日入室服符,诵咏六宫歌章”,经过连续六年诵念,就有“玉女降房,与兆面言,运龙飞霄,上升兆身”,而在《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之中,诵经要与佩符相结合,“皇人曰:凡通经行道须佩真符,而行此道则万神敬从也”。

诵经又与存思和内炼相结合,“每遇诵经行持日,先洒扫淨室,斋戒身心,入室东向平坐,烧香,叩齿十通,勿令耳闻,默念净口咒。次瞑目静存,东方青龙吐两合月华白气及肾水,如大海中浴洗,去五脏秽浊,良久,存南方,降真火同日精赤气,合于心火,烧身并道室灰烬,并无纤毫烟秽,即觉大风吹尽尘垢,即存丹田内婴儿,自地户步斗登坛,默念净天地咒。微吸四方真方,略吹遍身,从东方为始,默礼十方,东向想丹田内婴儿,默念开经玄蕴咒。”

师父经常在空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告诉大家怎样通过佛法让自己学得更有智慧。很多人学佛学法,以为念念经、磕磕头,就是学佛了。实际上,真正的学佛学法,单单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学佛的人,要常生恭敬心。我们经常说,心不外事,就是说,心要往里求,不要往外求。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劫、有灾难的时候,我们的心要往里求,而不往外求。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往外求?到处去求佛,到处去求人,你求外,还不如求内,内是什么呢?求你的心。当一个事情出来之后,你的心如果能够平静,你的心能够稳得住,马上会生出智慧,那其它的问题你都可以慢慢地去除掉。我们很多人虽然在学佛,我们又不懂得恭敬。师父经常说,初一、十五,烧香、念佛、念经,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啊?他没有恭敬心啊。首先,你拜佛,如果你没有恭敬心的话,怎么样能够让你继续有这种恭敬的感觉呢?心都不恭敬,菩萨怎么会灵呢?就像交朋友一样,当你对人家很恭敬很友好的时候,人家都愿意帮助你;当你把人家不当回事的时候,而且你还要求人家做事,人家是不会帮助你的。

摄心虔念,也就是说,都摄你的心,把你的心收进来,虔心地念经,杂念就会灭掉。因为当你心起杂念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往外求,而不是往内求。比方说,当你今天突然之间想做一件事情,而做不到,那个时候,你就拼命地往外求。你去求人家,去求神,去拜佛,去求别人帮忙,到处告诉人家,你的心就是在往外求,所以,心存杂念的时候,你的气都是往外出的。然后整天杂念丛生,往外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不能乱打妄想。很多人打妄想,就是因为明明做不到的事情,我非要去做,明明求不到的事情,我非要去求,这个是最麻烦的,妄念一出去,烦恼接踵而至。所以,师父叫大家要尽量去除自己的杂念,要都摄六根,要虔心地念经,要把坏念头去除,切不可擅自打妄想。还有很多人学佛学到后来,就想学神通,实际上,这也是不对的。因为神通,它是自然来的,这叫得缘法。什么叫得缘法?当你修心修到一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很多事情、事物的存在,你会感觉到他心通,你会感觉到人家在想什么,你能感觉到他想跟我说什么,等等的一切,实际上,这就叫得缘法。这个缘份是自然得到的,而不是你硬求来的。

很多人拼命想自己要名誉啊,我要修寺庙啊,我要帮助人家,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所以,很多人许了很多的大愿,但是这些大愿都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之后呢,接下来,他就会有麻烦出来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你自己的愿力达不到,而你求了,实际上,你就是妄语。你求不到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求啊?你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你拼命地跟菩萨说,我要能做到,实际上,你就是慢慢地着魔了。为什么?很多人根本看不见菩萨,他拼命要去看,他就慢慢着魔了。犹如,他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他拼命去做,不就是按人间讲,他疯了。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时间长了,这些念头把他的心打散乱了,把他心里的一种纯洁和善良打消了。因为他每天想着我要去做一些事情,而做不到的时候,他就会着魔。就像我们一样,当我们想去追求一样东西的时候,如果追不到,我们就很沮丧,我们就很难过;这个时候,整天就很难过,心里很不舒服,有很多烦恼;这个时候,你的很多不好的念头都会出来,来控制着你的思维,你的杂念会丛生,你的心就越来越不得平静,这就是为什么久久必致着魔的原因。

听众朋友们,如果师父不说破这个世界的红尘,很多人都没有好念头生出。因为很多人每天想的都是贪瞋痴,他每天想的都是那些不好的事情。很多人,他根本不知道在世界上,他应该想些什么,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他们迷失了方向,他们找不到家园,他们做人做事就是跟着打妄想。明明自己不能做到的,想着人家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实际上,这就是妄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一种自持力,每个人前世的因缘不一样,所以,并不是说,他坏了,你一定会坏;他好了,你也一定能够好。很多人看见有钱人,心想着,我总有一天也要有钱,想想看吧,真正有钱的人又有几个呢?很多人看着人家长得很漂亮,自己最好也去整整容,把自己弄得漂亮一点,但是最后呢,年纪还没大,他的皮已经塌下来了,他还不如本来的面貌。实际上,一个人,他是自然地在变化,师父经常说,多供花,你的脸会越来越漂亮,多供油,你的心会越来越明亮,你的眼睛会好。所以,人要懂得真的东西,而不要只求外表的东西,而真正忽视了内在起变化的根据。

举个例子,你里面穿的都是破衣服,破衣烂衫,但是你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难道就是因为你穿了这件外衣,你里面的破衣烂衫就没有了吗?难道就是因为你表面的礼貌,规矩做得好,而你内涵的东西也会跟着好吗?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日日增长好念头,天天忘却坏念头。时间长了,当你经常有坏念头的话,你一定会着魔。我们做人也不要生太多的欢喜心,我们也不要生太多的瞋恨心,我们也不要生太多的烦恼心,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你的心而生起的。我们只需好好地念经,我们只需好好地拜佛,我们只需心存恭敬。我们求外,不如求内,我们要求人,还不如求自己,所以,千万不要助长自己的着魔心理。我根本没有的事情,我想去得到,这就是着魔心理。我明明得不到的事情,我一定去追求,这也叫着魔。当一个人着迷一个事情,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的时候,他无疑已经是着魔了,所以,我们做人就是不要对任何事情心生欢喜,也不要令自己心生妄念,我们对人、对自己都不要自夸,否则,你就会着魔。真正做人的人,应该有一分就说一分,千万不要把自己有一分说成十分,此易着根,着魔之根啊。所以,我们千万要实事求是地学佛、修心,这样就可以去除魔根。

--- 以上内容排版、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护法菩萨原谅!请各位师兄原谅!

道教诵经——“千遍通神,万遍通真”

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

《无上秘要》引“洞玄空洞灵章经”称:“善信男女,香灯供养,见世光明,身入无为,受福自然。若能长斋,诵经灵章,万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飞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洩。”

因为,“千遍通神,万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经灾履厄,腾景三清”。正由于如此,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都要诵经。

上消天灾,保镇帝王。
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白玉蟾祖师在《赞救苦经辞》中则认为讽诵《太上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的人,就是“莫不代天尊而演说经教,体大道以引接浮生”。代天说教就是宣传教义。

历代道教科仪文献,对于诵念经文的选择、时间安排、同众术之关系等,多有所阐述。

【诵经方式】

道教诵经的方式有多种,计有:心诵、气诵、形诵、神诵。

“诵”亦即“祝”,所以也有心祝、密祝、微祝等等。概括上述种种诵经之法,可用无形的“神诵”和有形的“形诵”来形容。无形的神诵,包括心诵、气诵、心祝、密祝等;有形的形诵则包括:音诵、明诵、微祝等。

虽然从表面形式上看,“神诵”与“形诵”只是诵经方式上的不同,用道外人的观念来看也就是“无声”与“有声”的区别,而从道教的角度看,其内隐的意义则深奥而複杂。

南宋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称“诵经之法,各有所主,有心祝、微祝、密祝。故心祝则心中神存意而祝也;微祝则自己可闻其声也;密祝,口言而已,使外人莫晓其声也。”

同书卷二十四:“此外有意诵,各随事之轻重,分所诵之内外耳。诵则下声而诵之,咏则朗吟以咏声。十言一咽律,则养气而润泽内宫也;一百言一啄齿,则集真和神外保不空尸竭神也。”

在上述种种诵经之法中,唯有无形的神诵之法,亦即无声的诵经之法为最上乘的诵经方法,即跳出自我,以身外之身诵经。

《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诵经者以太无神诵为上也。夫诵经之法有三:

一者明诵,二者默诵,三者半明半默诵。

三法总谓之形诵,非诵法之妙也。惟运我元神,跻于太虚,直至寥顿时金阙之界,朝礼元始天王,定神太空之内,自见天元无极法界圆明于中,朗诵仙经,混合百神,真所谓太玄一音,流响玉清,乃神诵之妙也,是为诵经第一义。”

越是无形、无声的“神诵”,离自己理念中的“道”的距离就越近;反之,越是有形、有声的“形诵”,相对而言,与“道”的理念和虚无的境界相距就越远。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一种体现吧。

【不同时间诵念有不同功能】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凡祈禳在上宫,凡炼气在下宫,凡为亡灵在中宫。就是在上元时期诵经有祈禳功能,在下元时期诵经有炼气功能,而为祈禳亡灵的则在中元时期诵经。

至于在本命之日,即生日诵经,则“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即有长生之功能。

【诵经与方术及内炼的结合】

诵经作为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种,往往同道教的一些方术相联系,在《无上秘要》中引用的《洞真金房度命经》和《洞真素奏丹灵六甲符经》,都谈到诵经要同服符相结合。

在诵念《金真金房度命经》十遍后,就要服金房保命符,连续诵念一百遍,即服十次,“此则通神致真,坐见八方,条理百关,节度纳灵,万气总归,则能长生寿极,天地三光同年”。

在修六甲之道时,每逢“甲日入室服符,诵咏六宫歌章”,经过连续六年诵念,就有“玉女降房,与兆面言,运龙飞霄,上升兆身”,而在《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之中,诵经要与佩符相结合,“皇人曰:凡通经行道须佩真符,而行此道则万神敬从也”。

诵经又与存思和内炼相结合,“每遇诵经行持日,先洒扫淨室,斋戒身心,入室东向平坐,烧香,叩齿十通,勿令耳闻,默念净口咒。次瞑目静存,东方青龙吐两合月华白气及肾水,如大海中浴洗,去五脏秽浊,良久,存南方,降真火同日精赤气,合于心火,烧身并道室灰烬,并无纤毫烟秽,即觉大风吹尽尘垢,即存丹田内婴儿,自地户步斗登坛,默念净天地咒。微吸四方真方,略吹遍身,从东方为始,默礼十方,东向想丹田内婴儿,默念开经玄蕴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金2银1铜!#四川花样游泳太牛了#】经过三个比赛日的争夺,第十四届全运会花样游泳比赛9月2日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落下帷幕。在全部4个项目的争夺中,以老带
  • -【与自己和解】 只是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 我确实希望我追⭐️能够一直快乐。但我快不快乐一直都是建立在浩的情绪上的。solo追星确实是从以前就一直存在的想法
  • 挽回最好的要领是甚么吗?不是你通知他你离不开他,而是指导他让他离不开你。一小我需求感露出的越多,他对你的依靠性就越强,依靠性越强,你们的密切联络就会越深。 然
  • 有哪些30岁才明白的人生真相—— 社交: 1.成年人维持友情这种关系要付出的情绪成本,是很高的。(浮笙姑娘呐) 2.周国平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常与同
  • #中国文化# 《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念孙案,善饰二训,皆于义未安。……今案佳字当作隹,字之误也。隹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为艺人都应该把自己的长处展现给观众,尽量的减少暴露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演艺事业发展的
  • #爱优牙[超话]# 分享自 @天津牙齿矫正李欣医生(李欣医生是专注面部美学设计及隐适美矫正的专业正畸医生,审美高度,关注正畸中颌面部细节的变化。) 【牙套患者合
  • #食物语手游[超话]# 草啊废物终于过了珍馐了,珍馐是真的250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doge][赞]最近有点闲(放屁,你明明快考科三了!),承接各种萌
  • #田燚[超话]#[兔子]#田燚首张个人专辑# [兔子]#小田的酸甜限定# 看了大家的讨厌与喜欢,很多一样的呢! 对于酸甜限定,我也有话想说 重重复复写了几次,
  • #阅读北京# 【转发送书】波特小姐150周年诞辰特别纪念版,专为比得兔迷度身定做的百科图典来了!比阿特丽克丝·波特生于1866年7月28日,是享誉全球的儿童文学
  • 其实我一直挺喜欢我的性格的,我自己认为很好。 我想说什么话就会说,我觉得不对就会指出来,我认为不好的事我不会做,我觉得不公平的我就要揭开。 大家都不是我,不了解
  • 适合发自拍の可可爱爱文案[可爱] 1、巩固一下自己朋 友 圈美女的地位 2、照片是假的,本人更可爱 3、分享图片 4、给大家表演一个美女发朋 友 圈
  • #从新手到行家#【 #名校生应聘家政街道办是理性择业吗# ?】近几年,一些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多次引发热议:清华、北大的硕博毕业生任职街道办;北林大毕业生当快递
  • 时光清浅,岁月无恙,做于时光的渡口,任思绪飞花,淡笺素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再可能的人,那些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生命中,有
  • 初初和阿远的阴阳相隔太让人难受了,他不知道也不会知道喜欢的女孩子也对他有过好感。世界上最让人意难平的便是本应该。他们本应该有个美好的感情结局,可偏偏阿远怯弱自卑
  • 时间每分每秒走过,郑爽张恒的传奇以一个个案件的最终通报展示在我们面前;成都四十九中的学生坠楼事件始末在舆论中我们慢慢了解到事实的真相;社会、娱乐、现实,一次热搜
  • 走自己的路,不管人言,只须日月见证,这恰好是人生最真实的活法和解释。我一直想要这么做,然而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人生,有时心如止水,静静地感受生活的宁静,百事顺
  • -【与自己和解】 只是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 我确实希望我追⭐️能够一直快乐。但我快不快乐一直都是建立在浩的情绪上的。solo追星确实是从以前就一直存在的想法
  • ハコヅメ~たたかう!交番女子~ #西野七瀬# ​​​ ハコヅメ オフショット 町山署刑事課のデスクにて… 原作コミック10巻の表紙を 牧ちゃんと真似して
  • #武汉福建试管婴儿##第三代试管婴儿# 我这样情况还能怀孕吗?如果做试管都不成功,可能就要离婚了。 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位37岁的女士,二婚后备孕3年多未孕,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