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来 冷空气紧随其后】12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到来。冬至后,天气便进入数九寒天,我省各地气温将持续下降。

记者从青海省气象台了解到,近几日,随着一波弱冷空气的东移出境,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吹风天气缓解,西宁市日最高温回升至3摄氏度左右。但晴好天气不会持续太久,12月24日起,我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各地日最高气温将再次下跌4摄氏度至6摄氏度,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下降6摄氏度以上,降雪主要集中在青南地区。

具体预报为,12月23日,全省各地晴或多云。12月24日,果洛北部、玉树东部、天峻、德令哈、兴海、曲麻莱、杂多部分地区有小雪,省内其余地区晴或多云。12月25日,海南南部、黄南南部、果洛、玉树大部有小雪,其中玉树东部部分乡镇有中到大雪,省内其余地区晴或多云。

冬至到来,如何养生也是市民关心的话题。记者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了解到,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畏寒怕冷的人,可以适当多吃含铁元素和碘元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御寒能力,但进补也要适度。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病的人锻炼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且身边要有人陪同,以防突发身体不适。(西海都市报)

【青海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12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红十字会了解到,青海省“益路携手‘童’行”血液病儿童陪伴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我省参赛的益路携手“童”行血液病儿童陪伴项目于2020年起步,由青海省红十字会培育、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实施,2021年1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挂牌志愿服务点。项目由红十字志愿者陪伴住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帮助他们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重燃患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同时通过红十字志愿者的陪伴服务倡议社会各界对血液病患儿的关注,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关心关爱血液病患儿。

项目同步立足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入开展专业型、技能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高校红十字志愿者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红十字生命教育、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高校红十字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3年来,项目累计开展服务60余次,参与志愿者共126人,先后为85名血液病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总时长2000余小时。(记者 王宥力)

【情系高原医学 奉献赤子之心——记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格日力】他创造了很多首次:首次发现并揭示了人体对高原低氧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绘制了世界首部高原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首次证实了藏羚羊低氧适应具有遗传基础,参与制定了首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青海标准”……

12月21日,在2021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格日力教授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这一奖项给格日力的医学人生又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心不改 家国情怀恪守始终

“格日力”是蒙古语,意为光辉、光芒,他的全名“阿乐腾格日力”,代表金色的光芒。

1952年,格日力出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的一个偏远山沟。从放羊娃到医学博士,从青藏高原到日本、美国,格日力的求学之路曲折艰辛。

在完成学业后,格日力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青海,2001年回国后在青海大学任教。先后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际高原医学研究特殊贡献奖、优秀海外高层次来青人才奖、加拿大国际低氧医学会“优秀论文奖”、教育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四十余年高原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归国20年来,利用青海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高原、民族、地域”等特色,格日力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学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省委省政府及科技厅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关爱下,格日力带领其科研团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创新不止 破解高原医学未解之谜

藏族人为什么能适应高原气候?高原动物是否存在与低氧代谢相关的基因?是什么让蒙古族人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省科技厅提升青海省高原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原医学成果转化,为格日力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格日力潜心研究破解关于高原人类和动物的基因密码。

2010年,格日力团队首次发现藏族人群适应低氧环境的关键基因。其中,研究发现藏族人PHD2-D4E基因突变者有很强的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提示这种遗传基因提高了藏族人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了慢性高原病发生的可能性。PPARα基因多态性与藏族人的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相关,提示尽管藏族人摄入大量高脂肪饮食,但其血脂水平并不高,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较低,这些可能与以上基因的调控有关。

格日力团队研究发现,高原土著动物和世居人群的基因趋同进化,经过对已知的247个高原适应性相关的基因进行了筛选,发现了7个基因在藏羚羊、高原鼠兔和藏族人群中有趋同进化现象。格日力团队对基因水平的研究还发现,藏羚羊低氧适应具有“遗传基础”,表现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脑红蛋白等携氧蛋白在漫长的低氧适应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改变。该研究填补了藏羚羊系统研究资料不足的现状,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对高原人群健康、劳动力保护和高原病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格日力还揭示高原蒙古族人适应低氧环境的特殊基因,绘制了世界首部高原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青海蒙古族人的历史及其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并获得重大发现。

2004年,在青海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上,格日力参与制定了“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成为首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并被国际高原医学会命名为“青海标准”。

“青海标准”作为中国高原医学研究的“代表作”,为世界高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我国高原医学走向世界赢得了“通行证”。青海标准在国际上正式颁布15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慢性高原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教书育人 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做研究和培养人才同等重要。“青海缺什么?就缺高层次人才。由于高原缺氧,很难引进人才。那怎么办?实践证明,自己培养的土博士也会做出顶天立地的成绩。”格日力说。

作为高原医学的学科带头人,格日力教授从教20年来,亲自培养博士研究生53人,硕士研究生26人,为我省高原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高层次人才基础。如,蒙古族医学博士乌仁塔娜,在青海大学获高原医学硕士、博士之后,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在完成研究工作后放弃在美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到高原中心从事具有高原特色的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她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际低氧学术会议的最佳青年奖。被誉为“马兰花”的回族女医学博士马兰,在青海大学获得高原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后,回到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目前任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细胞实验室主任。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格日力积极投身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平台建设,经过省科技厅的支持和20年的努力建设,他把一个面积不到60平方米的实验室打造成占地6300平方米的高端实验室,于2014年10月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高原医学的发展及国际间科技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77.5%是博士,其中留美博士后3人。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平台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博士们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铸造出具有高原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增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用低成本,靠时间的持续增长,实现了未来源源不断的养老金流入,这也算明智选择当然,重点还有两个白送:全国各地的旅居养老权益,可以未来实现去自己向往的地方游山玩
  • 申请要求如下:游戏内要求:夏鸣星图鉴97%夏鸣星好感度高于其他男主至少20级夏鸣星好感度120级及以上拥有生日卡,转盘卡(满花)和至少两个混池称号其他要求:年满
  • 哈哈哈哈女人的友谊 不得不说狮子座脾气确实一样的 我说我不是很喜欢一个女生 蕾蕾:那我也不喜欢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个男的无语死了 一直邀请蕾蕾吃饭 都已经很明显不愿
  • 老黄一直叫我别碰这些,好脏[汗]我以前认为的宜家不是这样的回家前去了吃拉面,不好吃的,有人点单的时候还想问能不能换河粉,哈哈哈哈哈最怕出广州,选择了滴滴依旧觉得
  • 你养我长大我确不能陪您到老,这大概就是最悲哀的事情了吧,子欲孝而亲不在,默默付出刚要回报您,您却走了,以后您长眠我长思,妈好想您啊,尤其是在闲下来的时候,人生的
  • 对男主的简单介绍:“一个好的运动员,他的能量必然是向上的。因为他们是给我们生活加糖的人,也是生命中可以选择同行的人。
  • 一定要极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帮助那些比你苦的人感受这世上的阳光和美丽。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 禹会诸侯淮畔传古史,考古得实证在安徽境内,与“王朝文明”紧密关联的大遗址,是位于蚌埠的禹会村遗址。禹会村遗址,从七千年前的双墩文化聚落而来,又与龙山文化城址交相
  • 还有网友认为,我是女的,我觉得相亲AA是对的,而且我会主动给男方把钱转过去,我才不愿意欠别人的。一开始见面外貌应该是过关了,小伙说随便点,本来应该是客气,可
  • 除了在照相馆,文强还在静安寺还租了一个房子,并托可靠的人请了一个女佣人,文强问女佣人:“你家里是干什么的呀?”巡捕刚走,文强就回来了,他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只
  • 在原本应该轻松愉快的旅途中,你们不幸遭遇了五次危机,每一次你都不得不舍弃一只动物才能侥幸存活。倘若人生如一只神兽,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头,遭遇让人不得不成长,每一段
  • 微博下回来十多天了 但好像觉得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刷微博 大多数时候现在都打开了小红书 有时候觉得好像微博变味了一样 但有时候又觉得它其实也还是那个微博 可能是现
  • #未定事件簿##光遇瓜田[超话]#欢迎收看《重生之姐姐再相信我一次》七月份因为个人原因,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光崽,先是找了一个共号,后来没几天共号也没有时间继续,于
  • 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该局打造新型工业化审批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创制重大项目“绿卡”制度,出台《深入实施“绿卡”制度3.0 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先
  • 技术太重要了,林主任换皮筋没感觉就处理好了,小美女换总感觉她用了好大的劲勾皮筋,每换一个就听到吱吱的声音,好怕一不小心划到牙龈上,还好有惊无险。牙套日记2022
  • 而且身材一定要有曲线,比起矮矮的可爱女生,他更喜欢高高的可爱女生[单身青蛙][单身青蛙]不愧是金处女男 理想型确实有些高[丰收了][丰收了]#zmの读研日记#
  • 当然,米家全效空气净化器Ultra不仅仅是解决甲醛这么点功能的,内在部分也要说说。用我们数码圈的话说,这就是“天花板”净化器,很适合新装修家庭,或者换季时容易过
  •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清风,本该给人轻柔凉爽的感觉,可一旦吹到离人心上,便成了凄清的,清冷的。上阕“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
  • 全职妈妈无聊看监控的观后感说不出的感觉,是我太矫情么,为啥娃娃两三岁就要去接受世间的险恶,被这个威胁那个恐吓,还要遵守有情绪的群规,有点调皮的不听话的都是不好的
  • 1907年寓居上海,于报社、书局、艺术学校供职。1907年寓居上海,于报社、书局、艺术学校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