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分享[超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净空老和尚[超话]#
开显自性大慈悲  出离生死轮回家|净空老和尚开示

一、悲智双运立德名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菩萨名号怎么来的?《大经解》:“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世人在困难之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帮助我们化解灾难;“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这个名字就是观自在;“又观机往救,自在无失”,所以称观世音。观世音这个名号是从慈悲建立的,观自在的名号是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建立的,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帮助众生显示大慈大悲,悲是拔苦,慈是予乐,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是大慈,离开六道轮回之苦是大悲。

  《大经解》:“此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言大士乃阿弥陀之弟子,密宗以为阿弥陀之化身。”观音本地,其实早就成佛了,佛号是正法明如来。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建立道场接引众生,菩萨跟弥陀的缘深,倒驾慈航,示现做菩萨,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

二、返闻自性成佛道

  《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菩萨的修行也是无量劫,他的老师古观音如来,传授他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如幻二字很重要,如幻是真实智慧,照见,看破,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理是真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事是假的。所以智慧能够认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对于真假都不执着,都不起心动念。然后才晓得,真妄一如,真妄不二,这才是圆满的觉悟。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是菩萨三慧,什么是闻?闻是接触,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就用这个字来代表。思是明了,一接触就明了,用真心,不是妄心,这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就染污了。修是一切的障碍烦恼统统不起。三摩地是得定,称作三昧,这就是金刚三昧法,入三摩地,就是证得金刚三昧。于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返闻自性,得无上道。成佛了,证得究竟圆满。

三、法相庄严难思议

  《观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正是赞佛偈里面所讲的“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佛跟菩萨圆光当中都作佛事。又云:“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不但光中现诸佛菩萨相,同时也现六道众生之相。《普门品》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能力真正是究竟圆满。

  观世音菩萨宝冠当中有一尊立佛,《观经》云:“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从这些瑞相,我们能够体会到菩萨自行化他,智慧、功德不可思议。又云:“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接引,是接引念佛功夫成就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放光注照,观世音、大势至授手接引,所以念佛的功夫就这样提升了一倍。我们在此地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临命终时见到佛菩萨,功夫自自然然就到了一心不乱。经上讲的宝手放光,光明普照,可以给我们做印证。

四、急难恐怖作依怙

  《无量寿经》曰:“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解决苦恼、忧患?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量劫愿力成就。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观音菩萨把它浓缩成十二愿,释迦牟尼佛把它浓缩成四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佛菩萨愿相同,总的来说都为众生,不为自己。

  在一切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代表自性的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有苦难,菩萨眼到手到,救苦救难。我们起心动念求菩萨;菩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自然就应。如果我们的心愈清净,愈专愈纯,感应的力量愈不可思议。关键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求,必定有感应。

  遇到灾难,皆由不善业所感召,不善业有过去造的,有现前造的。我们把贪断掉,决定没有贪心,水灾就没有了;无论遇到什么逆境,不再发脾气,都能和颜悦色来处理,火灾就没有了;智慧现前,不再愚痴,风灾就没有了;决定没有傲慢,对一切众生都谦虚、谦卑,地震就没有了;坚定信心,对任何人都不怀疑,害人之心没有,防人之心也没有,得大自在!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特别要注重“善”字。善是什么?最低的标准是十善业。我们有善心,心善、念头善、言语善、行为善,跟菩萨感应道交。灾难现前的时候,菩萨确实会来帮助我们。纵然有共业,我们在灾难中会死亡,观音菩萨会带我们到极乐世界。所以观世音菩萨用什么来救苦救难?教人慈悲。现前世界上灾难很多,怎样化解?就一个爱。大慈大悲,就是大爱。人人都把大爱发出来,爱众生胜过爱自己,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

五、楞严归宿在净土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里面代表最殊胜的就是观音、势至,观音、势至是西方三圣,这就说明《楞严》到最后归净土。许多人都认为《楞严经》跟禅和密有关系,不知道它跟净土的关系更殊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文殊菩萨代我们选择圆通,告诉我们“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根性耳根最利,看未必看得清楚,但是听,他懂了,听清楚了,耳根比眼根还厉害。所以释迦牟尼佛住世世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用音声,听的人用耳根。

  十方世界诸佛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经》,“今现在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众生也是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西方极乐世界也适用,阿弥陀佛也是以音声说法作佛事。

  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诚敬专修,一心净业,教我们摄心。佛号,从心里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耳朵听进去,这样念佛,不会有杂念、不会有妄想,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上。这叫“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智慧现前,慈悲心也现前,自觉觉他圆满成就。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的六道凡夫,与我们有缘的,遇到苦难求助时,我们就能够同观世音菩萨一样寻声救苦,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得到大自在!

  堕落在轮回里面的凡夫,如果遇不到净土法门,想脱离轮回太难了,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在六道里打滚,一世不如一世。佛菩萨不为自己,我们要发心,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念念为自身着想,这是造轮回事,决定不能超越轮回。要想出轮回,心量要大,念念念佛法,念念念众生,就与诸佛菩萨的心愿相应,我们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必定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决定一生成佛!

  恭录自 净空老和尚讲演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大师讲述

念佛普摄群机第十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今举一例,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於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哪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哪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後空持手一双」。若肯以聪明用之於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只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念,故不怕愚痴。只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高抬贵手。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大师讲述

念佛普摄群机第十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今举一例,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於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哪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哪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後空持手一双」。若肯以聪明用之於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只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念,故不怕愚痴。只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高抬贵手。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文:百度百科】2021年07月13日15时主要高速公路重要路况信息(一)收费站封闭、限行方面收费站持续交通管制情况:G3京台高速曲阜北站台北方向出口临时关闭
  • 虽然今天身体不舒服 但是每个和我讲话的人都很善良又温柔 不好说话的辅导员也给我打电话好好说话了 发的朋友圈引起了好多小宝的共鸣 胃痛的时候校警用巡逻车接的我 莫
  • 当然如果有人或其他力量愿意替你抗这个果,这又涉及到你的福报,另一份因果,算法虽然复杂,但一样遵循着因果定律,而且最终你种的因、应得的果是一定要结的。所以我们每一
  • િિ内调减脂反馈 超级无敌忠实小仙女瘦身❻⓪斤反馈➕妈妈胡吃海喝瘦身❶⓪斤 我家的小迷妹从❶❽⓪减到❶❷⓪ 成功瘦身❻⓪斤 不仅自己瘦 还给自己的妈妈买 阿姨看
  • 今后过往车辆不必再绕行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只需10来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今后过往车辆不必再绕行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只需10来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日行一善##阳光信用# 希望有人能懂你的欲言又止 ,热爱生活 开心有趣 努力善良,带着所有的期待与不甘去努力,生活点
  • 萨满修行不要进入盲区(八):很多萨满仙门同修的前世都不是凡人,且身份地位来头很大,但毕竟现今已为人身,还是要务实为上,人不能活在过去的世界里,面对当下珍惜眼前
  • 我失望、愤怒、叛逆,只为坚守住内心真正珍惜的东西。当我们被处境摩擦破皮时,也还是会有人在轻松快乐;当我们在幸福满足时,也总有人会为烦恼发愁。
  • 4、2021年2月16日至2月16日全天(6:00至次天6:00)对宜宾路右侧至老政府大门左侧段道路两侧实施20余棵法桐树进行截头重剪工作,预留宜宾路行人、车辆
  • 长期的牙缺失不补真的会让旁边的对应上下侧的牙齿更容易松动,也更容易患牙周疾病,但是你这又不是不补牙,只是给其他牙齿腾空出来啊。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本身医生建
  • #木木心写字的地方# 《四时之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寺庙旁边的“磨台中心学校”曾是豆爸的中学时代,上百年历史,因为暑假,遗憾,我们没能进去…运动员得了这种伤可遭罪了,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伤而休息,每天训练鱼跃、倒地还
  • 出现疫情后,因为两个人都是列车长,经常出乘在外,为了保护孩子和家人,两个人都没有去老人家里陪孩子过年,视频“团聚”成了他们过年的唯一方式,也是他们过得最孤单的一
  • #时尚穿搭#OOTD发烧了��镜子里的脸红彤彤的鼻子���� 上的痘痘越发明显给颓废的自己留个纪念打工人,没资格倒下��️��❗#花式种草#都是很多年前的衣服了
  • 亲人们相距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今天姑爷就要回津了。特想让新姑爷尝遍承德的所有特色美食,最后还是妹夫想到承德很有特色的烤全羊。
  • 而在产权分割之后,中产阶层也可以买房了,这的确是一个创造性的发明;以使用面积为基础来分摊公用面积,也简化了分割的方式,寻找到了解决产权矛盾的最大公约数,算得上是
  • 只有无法可得,才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然也只是在名义上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位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释: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您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为
  • 尤其是跟在赵又廷身边的高圆圆,曾经作为国民女神的她,如今在产女之后,已经褪去繁华,俨然是一个像模像样的贤妻良母了。如今的董洁感情处于空窗期,这么多年以来,她从未
  • ”店主气喘吁吁的跑回来,我连连道谢,转身就拆了个奶油芝士三两口就吃完了,瞬间元气满满心情豁然开朗嘻嘻这家小店以前在街边,现在搬到一个小区里面,也没有座位,只能带
  • #屠龙的小书店# 大家都是喜欢数学的,问题仅仅在于并不了解数学的美和对自己的意义。如果想唤醒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或者年轻人想了解复杂世界背后的简洁之美,为何不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