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 中
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
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 中
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 不见自性外觅佛 ”,
不见自己的觉性,

然后向外去找佛,
“ 起心总是大痴人 ”,
一动念就错了,

所以叫
“ 起心即错,
动念即乖 ”,

不能向外去找觉悟,
不能向外去觅佛。

菩提自性与觉知心的关系
  
我们凡夫此刻的觉知心,
生灭不停,
是我们生命最亲切的运作。

过去的种种记忆、
发生的种种故事,

不管是世界的、
自然的,

还是生命境界的、
社会的、
人文的,

都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融入进了我们的生命之流;

未来,
尚未发生。

所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过去、
未来的心显然是不可触及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此时此刻的心,
我们一切的生活都由此展开。
  
所以,
不能离开此时此刻的觉知心去找菩提自性,
去找真心。

祖师开示,
“ 净心在妄中 ”,

菩提自性就在我们此时此刻的觉知心中;

但是我们的觉知心,
它又不是真心。

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波浪和水一样,
也可以说像冰和水的关系。

当我们处于冰的状态,
它本身不是水,
不具备水滋润万物的特征;

但是,
你也不能离开冰去找水。
  
有人认为前念已过,
后念未至,
中间那段看似没有妄念,

所谓了了分明的状态就是真如,
这是极其糟糕的错误认知。

就好比我们认为一个波浪过去了,
后面那个波浪还没来,
中间那段看似平静的状态就是纯粹的水。

这个错误很严重。

从妄心到真心,
一定要经历身心世界脱胎换骨式的剧变。
  
我们的妄心,
包含了心王和心所。

前五识、
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识、
第八识都是心王,

贪嗔痴烦恼等属于心所。

禅宗顿悟,
是擒贼先擒王,
但管心王。

在心王当中,
谁是转智的要害?

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转,
第七末那识就跟着转。

第六意识、
第七识转成了佛智,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才跟着转。

所以在第六意识上用功,
这是通向解脱的关键。

禅宗用功的核心
  
—— 转第六意识
  
六祖大师彻悟以后,
五祖大师知道六祖的弘法时机尚未成熟,
担心有人因为嫉妒而伤害他,
就让他赶紧离开。

所以,
五祖大师连夜亲自摇橹,

把惠能大师送过了江,
嘱咐他赶紧躲起来,
短时间内不要出来弘法。
  
但是三天以后,
五祖大师作为这出传法大剧的导演,
当众宣布 :

“ 衣法已南,
能者得之。”

行者惠能已经得了衣钵往南走了,
意思就是你们想追就追吧。

不给大众一个追的机会,
怎么能显出开悟禅师的智慧呢?

于是,
一队人马就向南追来。
  
有一位惠明禅师,
将军出身,
很有经验,
又跑得快,
很快就追上了。

惠能大师一看,
把衣钵放在石头上,
赶紧躲了起来。

结果惠明禅师一拿衣钵,
拿不动

( 为什么拿不动?

这是一大迷团,
需要参究 ),

幡然醒悟,
大声喊道 :

“ 行者!
我为法来,
不为衣来。”

于是惠能禅师就出来为惠明禅师说法,

“ 汝既为法而来,
可屏息诸缘,
勿生一念,
吾为汝说。”

既然你为法而来,
请你先把是非缘务都放下,

勿生一念,
先把粗的烦恼停一停。

“ 明良久 ”,
惠明禅师作意用功,
调伏妄心,
过了很久,
待他身心宁静下来以后,

惠能祖师讲 :
“ 不思善,
不思恶,
正与么时,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
也就是不思,

初步的不思就是粗的思维心不起,
这时有利于参禅用功。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时起疑情,
反观自心,
什么是我们妄心当中本有的觉心?

这是禅宗参究的核心功夫。
  
“ 惠明言下大悟 ”,

有两种版本 :
一种是惠明禅师当下就开悟了;

还有一种,
据文献记载,
他回去以后,

按照六祖大师开示的方法参禅,
几个月以后悟明心地。

这两种版本,
我觉得都很好。

第一种可能代表惠明禅师的境界;

第二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
如果我们这样用功,

也许几个月、
几年、
几十年开悟,

也许下辈子才开悟,
都没关系,
只要开悟就好。

只要我们这样坚持用功,
都有开悟的机会。
  
惠明禅师继续问 :

“ 上来密语密意外,
还更有密意否?”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每一个人无论年龄,阅历,性别等的区别是什么,一般都是在这三重人生境界里面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般是心灵比较纯净纯粹的儿童,少年初来到地球,看待世界的眼光是清澈的,赤子之心,没有被世俗所染,心灵如星空一样闪耀,如大海一般蔚蓝,如天空一般辽阔。

那种纯粹纯净是地球世界里彩虹一样的存在,闪耀着五彩斑斓,给这世界增添了无穷的色彩和光芒。这个时候看待世界都是纯粹纯净,本来的真实面目。

摘自原创文章~~~《人生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每一个人无论年龄,阅历,性别等的区别是什么,一般都是在这三重人生境界里面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般是心灵比较纯净纯粹的儿童,少年初来到地球,看待世界的眼光是清澈的,赤子之心,没有被世俗所染,心灵如星空一样闪耀,如大海一般蔚蓝,如天空一般辽阔。

那种纯粹纯净是地球世界里彩虹一样的存在,闪耀着五彩斑斓,给这世界增添了无穷的色彩和光芒。这个时候看待世界都是纯粹纯净,本来的真实面目。

摘自原创文章~~~《人生三重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七夕营销翻车案例:Keep被指矮化女性近日,Keep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的文案中称:“这么可爱的奖牌,确定不要?分析师洞察不管是联名礼盒、还是文化立意,品牌的真
  • #光遇陪玩[超话]# ☆.。.:*・°☆.。
  • 天是一座城池,藏着那些来自岁月的浮沉云片,灵魂交汇的一笑,骤然升起无限温暖,有多少的花开花落,就有源于画笔底下的七彩面。世世红尘,景致万千峦,留诗一阙,无须朝夕
  • 中间互动时,我整个人自己在哪里碎碎念:“这个我知道,问我啊,我不仅知道无尽澜影,我还知道自然之印,我还知道灵感来源和配色……”碎碎念了很久,当呼喊声响起,我的脑
  • 我们曾经向往过鲜衣怒马的生活,惊鸿过独一无二的风景,体会过成败与得失,笑对过沧海与桑田的变幻,感受过人情冷暖的变故,到了最后,待你看尽繁华,历尽艰辛归来,蓦然
  • 我们第一次接吻是在海边,我收到了民治送的第一束花,阳光撒在她的身上,我闭上眼,忍不住亲了上去,耳边只剩风吹过的声音和她的心跳声,什么嘛意外的吻技很熟练呢。心里有
  • ”他站在她面前,眼底有着浓浓的心疼和惊诧,“你这些年发生了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看到顾笙不去包厢,反而躲到这休息,他张口就骂:“顾笙,你在这磨磨蹭蹭什么!
  • 日前,刘某驾车带家人到海河教育园区公园游玩,车辆行驶至园区篮球场附近一路口时,遇到王某和朋友驾车经过该路口,因为行车避让问题,刘某和王某产生纠纷并相互辱骂,所幸
  • 小号 vs 大号,款式一共4个,但小号比大号少一个粗条纹的样式~大款包的包容量真不容小觑,大容量可以放进ipad或者小一点(例如13寸)的电脑,平时出去露营、旅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牙齿矫正也是闵孝琳说过的,对比来看,学生时代的牙齿有些参差不齐,尤其门牙有点突,矫正过后整齐了不少,让门牙看起来不再那么突,并且美白牙齿肯定有一起做,现在的闵孝
  • 由于巢蜜未经人为加工,不易掺杂使假和污染,巢蜜含有丰富的生物酶、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鼓掌],同时集蜂胶,蜂王浆,花粉,蜂蜜,幼蜂为一体具有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
  • 但是每次炖好的大头鱼都形状散架,肉刺几乎分离,所以从外观来说我做的次数并不多。哎呦 晚上思维怎么这么发散 某站磕了孟姐一兜子CP 笑的合不拢嘴 转念想到孟姐新剧
  • ”已经被冷落多日的陆.霁.行表情瞬僵,说话莫名其妙:“你把我当.替.身就算了,现在还要甩了我?今天大晴天吧 为了一杯橙c美式 大中午从家里跑到了单位怎么说呢 平
  • 张晚意、郭涛​追剧日历结局​​​​早上坏 周一早上精神状态目前良好,在通勤的时间写一篇小日记今天是6.40爬起来在从化通勤两个钟的日子发现这样好像也挺好的,拥有
  • 我们上次见面是在秋月婚礼,两三年了,当时人太多啦,都没说上几句话,久别重逢,没有任何疏离感,连老公出差几个月还有的那种短暂疏离感都不存在,没有丝毫刻意,八仔完全
  • 我的天 五堅情永遠都在給粉絲驚喜怎麼能不愛呢❤️‍#Mingyu金珉奎[超话]#kmg#金珉奎# 【230904】金浦机场出境 珉奎相关 饭拍预览宝宝我会爱你爱
  • 28、世上最蠢的行为,就是不停地对人讲道理,即使你是对的,也不用非得证明别人是错的。[怒][怒][怒]可以在学校待着 但我不想上课 更不想写作业 一个假期过去
  • #派克特[超话]#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不想做艺术家的摄影师不是好导演 辛苦做的物料,真的很惊喜[嘻嘻],虽然快递运输的过程非常曲折,但是收货真的很开心,第一次收
  • 因为爱情本来就是荷尔蒙的冲动,你以为这次你栽了,之后就能遇到命中注定,也许机会是有的,但前提是你得有机会遇到那个恰好的人,还要有能力经营好下次婚姻,。要记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