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前中言觉心源者。染心之源。谓性净也。又粗相之源。谓生相也。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云究竟。此在佛地。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云非究竟。此在金刚已还○第二约四相别显中。初三相释前不究竟觉。后一相释上究竟觉。于中有二。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后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前中四相义者。先述大意。后方释文。述意者。此中文意将四相粗细配以寄显返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然此四相但约真心随熏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所以知者。若约一刹那心辨者。如下文中明地上菩萨业识之心微细起灭。于中异灭相等岂凡小能知。又如事识之中粗相生住。地上菩萨岂不能知。是故十地已还具有微细四相。于中灭相岂信地能知。故知文意稍异。今以二门略辨。一总明二别说。总者。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经云。佛性随流成种种味等。又经云。即此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论下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等。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二别明者。对彼下文约位别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心动。虽有起灭。而相见未分。以无明力故。转彼净心至此最微。名为生相。甚深微细唯佛所知。下文云。依无明所起识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及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此等并同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谓由无明力。不觉前动相即无动。故转成能见。二名现相。谓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境界妄现。此二及初并在赖耶位中。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谓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谓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应不断。此二同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初二。并五意中后四。及六染中中四。此等并同是此住相。言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之法。更起贪嗔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着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净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散动身口。令其造业。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并五意后意识。此等并同是此异相。言灭相一者。名起业相。谓此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故广对诸缘造集诸业。依业受果。灭前异心令堕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行相最粗。至此为极。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之力。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下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谓也。虽复从微至着辨四相阶降。然其始终竟无前后。总此四相以为一念。为粗细镕融唯是一心故。故说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行浅深觉有前后。达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时而知。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唯佛如来始终俱知。始者谓生相也。终者谓余相乃至灭相也。既因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心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以体同用融。领彼闻熏。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始觉之异。如经所说梦渡河喻等。大意如此○次释文中。约寄四相以别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义。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观利益。四观分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初位中。如凡人者。是能观人。位在十信也。觉知前念起恶者。明所观相。谓未入十信已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明觉于灭相义也。能止后念令不起者。辨观利益。前由不觉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虽复名觉即是不觉者。结观分齐。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此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故云不觉也。问觉异相等亦不觉后。为何不亦立不觉之名。答若据觉前不觉后亦得名不觉。故下文乃至十地皆不觉。若得觉业不觉惑。正名为不觉。即此文也。以觉与惑正酬对故。非于业也。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位中。能观人者十解以上三贤菩萨。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此初人等取后位。故云初发意等也。以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然此位菩萨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位论也。觉于念异者。相所观相。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嗔见爱等。此二种人共了知故。明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而今渐与智慧相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也。观利益者。既能觉异相之梦。故彼所梦异相永无所有。故云念无异相也。以舍粗分别执着相者。释成益相。起贪嗔等名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着相。以于异相梦觉故能舍之。而犹眠在住相梦中。故名相似觉。即结观分齐也。以此位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位中。能观人者。初地菩萨证法身遍满义。乃至九地悉同证得。皆名法身菩萨也。觉念住者。觉前四种住相。虽知一切法唯是识故。不起心外妄系粗执分别。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分别。以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返照住相竟无所有。故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也。以离分别粗念相者。显观利益。异前人执及着外境故。今约心但云分别。又异后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相也。此四种住相中。于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也。下文自当显耳。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故云随分。即结观分齐也。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第四位中。菩萨地尽者。谓十地觉穷故云尽也。此是总举。下二句别明也。方便满足是方便道。一念相应者。是无间道。如对法论云。究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方便道摄。及无间道摄。即是此中能观人也。觉心初起者。举所观境。心初起者。明根本无明依觉故迷。动彼静心令起微念。今乃觉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心本来寂。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故云心无初相也。前三位中。虽各有所觉。以其动念未尽故。但言念无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离细念者。明观利益。业识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谓生相也。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远离虚相故。真性即显现。故云见心性也。前三位中。相不尽故不云见性也。前诸位中觉未至源。犹梦生相动彼静心。成业识等起灭不住。今此生相梦尽。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故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究竟觉者。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求灭此动望到彼岸。今既梦念都尽。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今无始静。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异本。名究竟觉。即结分齐也○第二引释中有四。初引经。二重释前文。三是故下举不觉之失。四若得下显觉者之得。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初中言能观无念向佛智者。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能观如此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是举因望果说也。若引就位通说者。如金光明经言。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此言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是异相灭也。法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舍粗念相。即是住相灭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离微细念。是生相尽也。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重释中言又心起者。牒上觉心初起之言。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云无初可知。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释云。言知初者。即谓无念。譬觉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可知。言知西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故云即无念也。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举失中言是故者。是前无念名为觉故。即显有念不得名觉。以从本来等者。显不觉所以。即金刚已还一切众生未离无始无明之念。故不得觉名。然则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言。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此之谓也。故说无始无明者。结成不觉义也。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也。又无明依真。同无元始故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下显得中。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故言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生住异灭也。以无念等故者。释成上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云何能知也。释云。众生有念。本来无念。佛既得彼无念。无念与念本来平等。故云以无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释云。以四相念中各即无念故。云以无念等也。是故得无念者。遍知四相念也○自下明始不异本。于中初标次释。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虽始得无念之觉。然其所觉四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下释成上义。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钩锁连注无有前后。离净心外无别自体。无自体故本来平等同一本觉。然未至此位。随其智力前后而觉。未称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时平等。觉知皆无自体。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云何而得俱时。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上已辨竟。谓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谓为前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而觉。然大觉之者知梦四相唯一净心无有体性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此中一刹那者。即谓无念。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解云。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则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又净名经中。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楞伽又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等经意并明真心随流作染净等法。染净等法本无自体。无自体故唯一真心。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觉即同本觉。故云本来平等同一觉也。

《净土圣贤录》比丘篇

宋代 遵式法师(台州宁海)

文言文原文3:

其决疑门略云,

佛法有二,一者小乘不了义法,二者大乘了义法。大乘中,复有了义不了义。

今谈净土,唯是大乘了义中了义之法也。

此教诠旨,圆融因果,顿足佛法之妙。

经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惟一佛乘,斯之谓与。

是则十方净秽,卷怀同在于刹那。

一念色心,罗列遍周于法界。

并天真本具,非缘起新成。

一念既然,一尘亦尔。

故能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

一时顿现非隐显,一切圆成无胜劣。我心既然,生佛体等。

此则回神亿刹,实生于自己心中。

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

信此圆谈,则事无不达。昧斯至理,则触类皆迷。

故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今但直决疑情,令知净土百宝庄严,九品因果,并在众生介尔心中。

理性具足,方得往生事用,随愿自然。免信常流,执此非彼。

————————————————

白话文翻译3:

《决疑门》大意如下:

佛法有二类,一类是小乘不了义法,一类是大乘了义法。

大乘了义法中又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

现今谈论净土法门,是唯一大乘了义法中的了义法。

此法门奥义,圆融因果,顿含佛法之精妙。

佛经中说,

十方谛求,没有余乘,唯有一佛乘,所谓道理即指如此。

所以十方净土秽土,全都在于刹那之间;一念色心,罗列分布于所有法界。

而天性本就具备,并非缘起新现。

一念也是如此,一尘也是如此。

所以一一尘中有一切佛刹,一一心中有一切色心。

一一心尘互相周始循环,重重无尽,毫无障碍。

一时顿现并无显隐之分,一切圆成并无优劣之异。

我心如此,与生佛同等。

这就是回神求生亿万佛刹,实则从自己本心中而生。

在九品莲胎中孕育,又怎会脱离刹那之间?

相信上述圆融谈论,那么无事不成;

对真理愚昧不信,那么接触事情也会迷惑。

所以佛经中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甚至说到,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今天就是直接断除疑惑,令大众知道净土百宝庄严,九品往生因果,都在众生本心之中。

理性具足,才能获得往生事用,随愿自然往生,从而避免听信常人所说,执着这个抛弃那个。

阅读下段https://t.cn/A6SD5DHQ

返回原文https://t.cn/A6SBbI6D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五言二首·七言五十一首】
彻悟大师 著
自性弥陀。弥陀自性。执性废修。因乐成病。
弥陀自性。自性弥陀。皇风一片。帝网交罗。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岂佛外。本自圆融。云何隔碍。
极乐唯心。心唯极乐。离土论心。翻然大错。
唯心极乐。极乐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岂达唯心。碔砆非玉。鍮金非金。
欲会唯心。须明唯土。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穷禅宗髓。提教网纲。阿弥果佛。安乐西方。
九品宝莲。在脚跟底。不念弥陀。孤负自己。
信手瓣香。至心一拜。本分修持。大人境界。
见闻随喜。信愿持名。功圆旷劫。佛补一生。
欲明安乐国。端的是西方。唯土宗非谬。即心理更长。
寂光原有相。佛性却无常。未委深深旨。何妨问愿王。
一声佛号一声心。须信心深佛更深。梦眼未开情逐逐。慈光常照夜沉沉。
一声佛号一声心。落落圆音闻现今。何事世间痴汉子。犹将黄叶谤黄金。
一声佛号一声心。山自高兮水自深。不落宫商闲曲调。钟期未必是知音。
一声佛号一声心。法藏门开深复深。万论千经都话尽。分明题目只而今。
一声佛号一声心。格外投机句甚深。无限含灵毛卓竖。大家齐著顶门针。
一声佛号一声心。叶茂由来根自深。不借东风些子力。优昙香绽古丛林。
一声佛号一声心。觉海灵源勿浅深。四十二重因果相。都庐不堕去来今。
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外寻。鞭影未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金。
一声佛号一声心。向上全提入髓深。临济德山如未肯。任教棒喝恼丛林。
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双忘趣转深。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
娑婆界舍唯心秽。净土莲开自性香。不向此宗亲见彻。西方端的是何方。
明明大道古今通。天地毫厘辨异同。谁识西方无量寿。原来却是主人翁。
说著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痴迷一念入娑婆。长劫沉沦可奈何。秽土欲翻成净界。全机拨转念弥陀。
自怜身作太平僧。了死脱生却未曾。但愿名标莲芷里。不须高列上传灯。
话到无常只自悲。百年弹指欲何为。惟求慈父垂哀悯。小小莲花与一枝。
圆发三心心愈切。单提一念念弥坚。尽生不起余思想。要种西方上品莲。
学道经今四十年。还乡出要尚茫然。轮珠百八闲拈起。心佛众生一串穿。
弥陀自性两相当。双照双遮总不妨。念到圆融无碍处。时闻一阵藕花香。
猛切持名如救头。娑婆那更可迟留。即今撒手便归去。已较前贤输一筹。
一句洪名一宝莲。声声流出自心田。但教念念能相续。不怕弥陀不现前。
已知安养是吾家。归去休教路更差。不念尘缘唯念佛。珍池高占宝莲花。
我念弥陀有课程。晨昏十万句分明。但教尽报常如此。净业谁论成不成。
个事分明见最真。从来无法及心亲。一声唤著一声应。端的弥陀非别人。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一阿弥了又阿弥。除却阿弥总不知。掏到念珠绳索断。饭香菜热已多时。
一声佛号时中忆。九品莲香静里闻。乐国已知原不远。休教更隔念纷纭。
僧拙但知专净业。客来幸勿带红尘。世间多少奇男子。不识西方路最真。
寻常粥饭个闲僧。律教禅宗百不能。佛号六时常密转。一心不乱竟何曾。
净土唯心我独知。痴人空自泣多歧。故乡归去便归去。金色花开正是时。
唯心净土几人知。六字洪名须密持。拶到水穷山尽处。乐邦不隔一丝丝。
波清月现看偏好。地暖花开喻更亲。佛号一声莲九品。高低分位属何人。
佛土虽遥千百亿。脚跟有路是通津。奈何多少思归客。都把弥陀作别人。
十念得生佛有愿。一心不乱我无疑。宝莲已信标名字。未委花池第几枝。
曾与弥陀有宿缘。寻常历历现吾前。者回不斩尘情断。深负珍池大宝莲。
专志持名兴不孤。千回百转过轮珠。弥陀我但时时念。那管弥陀念我无。
弥陀日念百千转。不乱一心竟未曾。禅客那堪频启请。重开贝叶可怜生。
唯心具造理分明。九品莲胎念念成。试展金经听讲演。更无一句不相应。
林峦眨眼变青黄。总是无常信息忙。秽土但超轮转苦。莲池下品又何妨。
明明四土非他土。的的三身只此身。身土都来穿一串。一回举著一回亲。
一句弥陀念便呆。恰如死了未曾埋。娑婆已竟多生债。净土而今归去来。
一句弥陀念便亲。千生万劫种来因。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割断尘缘百不思。通身著力念阿弥。娑婆深厌轮回苦。早向花池占一枝。
十万弥陀念已周。案前古鼎尚香浮。尚衣不觉沉沉睡。极乐翛然一梦游。
六字洪名密忆持。工夫冷暖自家知。娑婆不作轮回梦。稳看花开七宝池。
空澄海湛寂光土。日照天临法界身。父子相逢重会合。一团和气满门春。
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尘。心神早送归安养。此地空余镜里身。
一朵花含一圣胎。名书某甲亦奇哉。从来因果唯心现。底事分明不用猜。
洪名六字水清珠。方寸澄澄百虑无。个里风光难举似。长天万里月轮孤。
弥陀已悟主人翁。极乐同居路正通。诸上善人俱会处。何妨某亦在其中。
已今当愿已今生。金口亲宣语最明。何事娑婆犹恋恋。自甘极苦尚多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啊 我总是会下意识的忘记 我只是想着自己该怎么做才好 那些反复循环的事情 在昨天聊天之前 或许我都没有细细去思考过 对不起啊 /关于家庭 她聊了很多关于她自
  • [心]学院官网: 图: Vista看天下#英语# #情感# #四六级# #留学# #考研# #专升本# #北外继续教育学院#*注: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
  • 不管在大咖位的明星回家之后,也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父母的话不能不听,父母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更关键的是,面对过年的好菜好饭真的没几个人能忍住不吃。”女明星们虽然平
  • 精灵森林是我们的故乡,那里有着我们暗夜精灵的领地,但是,现在的我们已经被赶[喜]了出来,被那些我们同根的其他五族精灵们赶了出来。从现在开始,你们每个人都要以从前
  • 高地 || 玉富诗歌“本人原创作品,授权文学沙龙开通原创功能” 高地山云峰山峰上,高处不胜寒当没有恐高症只有我们俩同你在一起时我感到离天很近近的难以言说,比你说
  • 时光放慢了脚步,城市在招摇,在这一片叶的地方,不曾忘记曾留下难忘的片段,无论晴天、雨天,与您们同行,如家依旧,感恩[心],铭记心内。时光放慢了脚步,城市在招摇,
  • #翔霖[超话]#【这是一条抽奖博】“因为喜欢,可迎万难”搞点抽奖奖励做数据的糖妹,+,除夕18点开,奖品如下:①【67r*3】②【6.7r*30】③【无卡团文具
  • 女的对环境情绪的各种感知都远超男性,所以一般男的出轨女的马上就发现了,如果女的出轨,有意隐瞒一下,不是报复心理的话,男的根本发现不了大部分男人都是粗线条的,家里
  • 正是因为这许多的无奈,我们才能更快的学会长大,才更能去爱人,不管是我们爱的还是爱我们的,其实这辈子我们欠的最多的就是父母了。很难用心动用羞涩用本真的天性去喜欢一
  • 详情见(中新社)【海外华文媒体人:愿向海外讲述鲜活立体的“山东故事”】“此次来到山东感觉又有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每次都会被‘好客山东’感染,为丰厚的齐鲁文化底
  • 自带室内洗衣机烘干机,每层两个卧室一个浴室,不会出现人多互相干扰的情况#波士顿大学[超话]##波士顿留学租房##波士顿留学##波士顿生活##波士顿##伯克利音乐
  • 开年的时候给大家定的关键词是突破,三月还欣欣向荣,到了四五月的时候销售节节败退,老品销量下滑,推广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做什么都变得吃力,新品测试不理想一直延期不
  • 2情景回忆型,再比如,我们可以去之前你们会经常去的咖啡厅,羽毛球场等地方,可以在这些带有共同回忆的地点,拍一下照片,发一些朋友圈,也可能会达到激发对方回忆起你们
  • ”“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如果你从不接受挑战,就感受不到胜利的刺/激”“世界上没有秘密,只有被时间遗忘的历史”“和恶/魔的外表比起来,恶/魔
  • 一遍遍的单曲循环《像阳光那样》忽然感觉,旋律和歌词,与无名和叶秘契合的让我泪流满面​【​你叫做什么,名字有多温柔】​无名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没有名字,没有家人,只
  • 26、此情不过烟雨碎,挫骨扬灰终不悔。28、对话对酒,落梅成愁,何日梅花落,送我归家。
  • ​只能说,这部剧的后劲太大了,推荐剧荒的网友追评1月17日,雷佳音突然登上热搜,原因竟是拍摄电影《交换人生》时一个小花絮曝光,他的一个举动,瞬间让网友们惊叹不已
  • #暴雪绿茶##网易咖啡厅推出暴雪绿茶# #网易园区拆除魔兽巨斧##sky光遇[超话]#施,20女大,蹲蹲监护和cp,卡男,不卡死,卡成年,不卡死,原神王者光遇和
  • #装修##郑在聊房# 装了3套房,精心整理了12条良心建议,都是花钱买来的经验:1、入户门尽量不要更换,颜色不喜欢,直接找油漆工改色就可以,花不了多少钱,还能满
  • 我没办法让自己不焦虑,就算懂得道理,这种感受也不能在自我说别焦虑这三个字以后就消失,我还没有练到这个地步。那一瞬间,可以让自己的ego稍微在山里放空一会,反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