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是佛法重要的课题

  业在佛法认为是个最极重要的课题,不特众生界的形成,是以业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界的形成,同样是以业为基本的动力。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假定没有自己所造的业力在展动,不说所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活动,会要立刻停止下来,就是能生存的人类生命,亦将无法延续下去。

  如问全体佛法所要论说的是什么,我敢毫不含糊的这样解答,那是说的业力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业力,包含因果在内,为任何人所不可侵犯的铁则。现代科学家老早说过:‘你什么都可不相信,唯有因果不可不信’。因果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事实,不论什么人都不可加以否认的,如否认就无法说明宇宙人生的一切了。

  科学家所说的因果,虽不全同于佛法,但他们重视因果,与佛法则是一样。为人尽可不信佛教,而于科学不能不信,科学最重事实,没有事实根据,决不随便轻信,如认科学家的言论是对的,那对他们所说因果就不能不信,信因果就无异是信佛教,佛教是以因果为宗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因果?当知宇宙间的物类,有无量那么多的差别,而生命界的形态,亦有种种的差异,至于社会界现象,更是五花八门的众多,特别是人类生存在这现实世间,有著各种不同的遭遇,假定不以业力来加说明,试问怎能清楚的分别生命界及自然界的种种?

  如印度有些宗教学者,不能说明万有现象的差别,只好说是自然如此。他们举例说:如植物中的荆棘是尖尖的,什么人把它削成这样的?再如动物中的乌鸦是黑黑的,什么人把它染成这样的?无法找出这样的人,去做这样的工作,不是自然如此是什么?

  另有一些宗教学者,看到万物有这样众多不同,同样无法说明它们的所以然,只好说是万能的大梵所创造的,大梵本其意志,喜欢造成这样就成这样,高兴造成那样就成那样,神的意旨如此,吾人不必推论,推论也推论不出一个所以,神意岂容我人妄加推论?

  还有一些低级宗教者,说世间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大力者的创造,而是有些为我人所不见的鬼神,于冥冥中驱使诸怯如此如彼,不是我人知识所能知道的,因为我人的知识,还没有到那程度,对于万有诸法的差别现象,不必过问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些说法,在他们自以为说得很有理,可是相信业力的教派,特别是佛教,不能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说法:如认诸法自然是这样的,不特是句不负责任的空话,亦是不肯运思追求诸法原因的懒人!至说是大梵创造的,同样为业力说者不能同意,因凡具有创造意志的大力者,必然是平等博爱的,理当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怎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现象?况且所谓创造者,根本是人类所拟想出来的,并非真的有这么一个创造者。还有说为鬼神之所驱使,更是一种妄诞之谈,骗骗无知的人还可,要想通过知识群的认可,那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如上三种不同说法,在理论上固站不住,亦不能解说世间千差万别的现象,如要说明万有诸法的现象不同,唯有依于佛法所说,全由各类众生所造不同的业力,不断在那儿转动所形成的。俱舍论说:‘世别由业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成实论业因品说:‘业是受身因缘’;佛在经中更说:‘宇宙从他(业力)而生,依他而立’。是以佛教的业说,不特理论上无懈可击,即使事实上亦最有力,不是任何理论所能驳倒的。

  佛教为什么这样重视业力?因这确是佛教最极重要的一法。在理论上讲到业力,那必然是讲的佛教道理;在信仰上相信业力,那必然是信佛教的教徒。反过来说,不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理论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假定没有触及业力,那就不能说是讲的佛教道理,同样理由,有人如对什么都信得过,唯对佛教所说业力不信,那他自不是真正信仰佛教,亦没有资格称为佛教信徒。

  中国自有佛教传来,每一时代以及每一角落,虽说都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但是否为真正的佛教徒,还得看他们对业力,有没有坚定的信仰。不特对佛法一无所知的愚夫愚妇,固应是这样的看法,就是对佛法有深刻认识的人,假定没有把握住佛法的业力说,那亦不过是知解之徒而已。

  在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中,虽各有他们的思想理论,但如佛教所说的业力,不特谈得很少,即或有些说到业这论题,非但说得不怎么彻底,即在他们自己,亦难自圆其说。如神本论的宗教,既说一切都由大力者所创造,甚至人们的行为活动,亦以神的意旨为意旨,还说什么业力?业力对神教徒来说,可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真能详尽的说明业力,并以业力说明万有差别,不能不说唯有佛教,因而信仰佛教,必须信仰业力。

  整个佛教要点,如说在于业力,是亦不以为过。有说业是小乘佛教的根本教义,殊不知大乘同样是以业为主体的,假定舍业不论,那就不成佛教。业是一切善恶行为的通称,生存在这世间的人,如承认自己有行为活动,就不能不承认有业力,如承认自己行为有好坏,就不得不承认有善恶业。不说现实生命为业所牵,就是无始以来直至今日,都是在业的网罗中转来转去,从来没有钻出业网而得自由的活动,业网笼罩著我们,是多么的坚牢?吾人在业网中无法突出,为善业之所牵时,就得较为快乐的果报,为恶业之所牵时,就会感受极苦的果报,钻来钻去,无非是苦乐果报的转换,要想突出业网是很难的。

  佛教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既皆以业为本,是则业的力用不可思议可知。有部毗奈耶四十六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智度论中亦说:‘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譬喻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是以众生不投入业网便罢,投入不但难以突出,且受果的地方,不论怎样遥远,业都有种力量,牵你前往受生,千山万水固然无法挡住,天地之大亦没有你逃避的地方。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是这样的强而有力,无怪我佛于一代时教中,特别重视业力!

  业是佛教的重要课题,如前扼要指出,大体已可明白,但为进一步的坚定诸位对业的信仰,不再对业有所怀疑,特将太虚大师于民国二十七(西元一九三八)年冬,在重庆长安寺佛学社,为众说法时,从佛法中一般认为各个重要论题,一个一个的抉择。最后指出‘唯有业报是最重要的一法’。报是由业所引生的结果,有业才会有报,所以业是最极重要。现依大师所说分析,以证业的重要性。

  有说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这当有它的道理,因缘起是佛法不共世间的特质,是佛法非佛法,可从是否说缘起看出。但缘起有广狭的分别:以广义的缘起说,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没有一法不是托缘而起说为缘起,诸如自然界及生命界的种种,找不到一法不是从缘而起的;以狭义的缘起说,则是专指十二缘起说的,亦即唯就有情的生死流转说的。如通常说的业感论,就与业果说是相当的;如说一切法皆是缘起,是就泛指一切因果而言,亦即以因果说明一切现象,与业果说就不怎样相当。说缘起是佛教的特质可,说缘起是佛教最要的一法则不可!

  有说空无我性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并亦认为这是不共世间的特质,因世间的任何一个宗教学说,尽管有他们的不同思想理论,但都没有说到空无我性,总是在有上兜来兜去的,说明一般所知的道理,唯有佛法特别说明空无我性,因为佛法不仅是传授人们知识,而是要指导人们获得身心解放的,但这必须断除缠缚身心的烦恼,而烦恼的解决,不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根本是不可能的,系缚的烦恼不断,怎能得生死解脱?但这唯就修学出世法者说,为佛法行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然在未能向出世道迈进的佛法行者,只修世间的人天善行,就不需要通达空无我性,空无我性虽是说明一切法的共通性,但并不普遍所修的一切行,所以不能说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慧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唯慧学是以表彰佛法的特色’,亦唯慧始能显示佛法胜过其他的宗教学说,所以我们常说佛教是理智的宗教,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说到慧,世间一般宗教学说,不能说它全无智慧,如他们所说的各种理论,亦是从他们的智慧来的,是以唯说智慧,未必就能显出佛教的特胜。佛教所重的智慧,在于通达一切法空无我性的般若慧,唯有具此般若慧,方能说佛法超胜世间的一切宗教学说。如果泛说智慧,佛教的特胜难以显出。然而,佛法不唯是说出世间的,在世间法亦同样的论说。说出世间法固需要般若慧,说世间法并不需要般若慧,是以单单说慧,不能说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菩提心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如以修学大乘佛法说,这话并没有说错,因大乘佛法行者,确是以菩提心为本的,不发菩提心怎可成为大乘行者?印顺大师说:‘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便等于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重要可知。但这唯就修学大乘不共法者说,如修学三乘共法,或修学五乘共法,菩提心是用不著的,所以亦非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信心是佛法最董要的一法,很有信心根本不能进入佛门,所以经说:‘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且佛法所说的信心,是彻始彻终的,从‘信顺’、‘信忍’、‘信求’、直到‘信证’,都离不开信,没有纯洁的信心,怎会信奉三宝?怎会深信因果等?所以修学佛法,要以净信为基。假定没有信心,即使见佛闻法,结果总是一无所得。佛法的无边功德,可说都从信心来,信心的重要可知。但信心不唯佛教有,任何宗教都极强调信心。有于信上加一正字,表示佛教是属正信,然而那个宗教承认自己是邪信?所以信亦不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有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因为‘戒是五乘之基’,不论修学任何一种行门,都不能不严格的守持清净戒行,假定没有清净戒行做基础,在佛法中修学,可能走火入魔,是以说戒重要,确也并没有说错。但仅受三皈的佛教徒,虽说皈依也就得戒,不过以为不受戒,亦可成为佛教徒的,且其他的各宗教,同样有他们所应遵守的戒条,是以戒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何况还有一些学者,专以研究佛法的思想理论,为他们的唯一旨趣,根本不重视佛法所有的戒行,怎可说戒是佛法最重要的一法?

  如上举出佛法中一般认为几种重要的课题略为一论,其他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即此缘起等法,确是极为重要。不过经太虚大师这样一分析,这些重要固极重要,但终不及业报的重要,所以最后终于指出唯有业报,方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因所谓业,不唯有世间的有漏业,亦有出世间的无漏业:有漏杂染业感世间的有漏苦乐报,无漏清净业得出世无漏清净报,必然如此而不容或乱的。所以为佛子者,必要深信有业有报,对于业报信任不过,不但不是纯正的佛教徒,且被认为是大邪见。因而,从整个佛教的教理说,不论从那一角度分析,的确唯有业报是佛法最极重要的一法。不过佛法所说的业以及由业而感报,是非常复杂的,不是我们凡夫,甚至不是二乘,所能究竟了知,唯有佛及高级菩萨,始能穷其底蕴,所以佛在大小乘中,常说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https://t.cn/RJ2IpDz

感恩劉俊良前賢分享:

各位大家好!

☘️ 殺生為業屠夫,慘遭車禍昏迷七天,醒來時他說:這七天我在地獄上刀山:

左營有位以殺豬為業的屠夫,已經殺豬好幾年了,最近每殺豬時,當他拿起尖刀刺入豬的喉嚨,豬發出挨殺時痛楚難忍的好叫聲,血噴濺四處,待豬身血流得差不多了,豬抬高頭精疲力竭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后就死了,屠夫每看到這情景總覺得豬很可憐,就想改行,不願再繼續殺豬了。

但是他改行後所做的仍是殺業,運輸送雞、鴨到全省各地販賣,有時甚至自己殺好拿到市場上販賣兜售,有一天,他滿載雞、鴨北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輪胎脫落滑出,雖無造成大禍,但雞籠被撞開,雞、鴨頓時亂跑亂飛,被阻在後面的人車看了這情景,都停下車來幫他捉,待剩下最後一隻時,就是捉不到,屠夫就對雞說:「反正你被我捉到也好,不被我捉到也好,都是死路一條,還是好好的就擒吧!」雞果然不在跑了,屠夫換好輪胎就上路了。

到了市場,卸貨以後又馬上趕回南部。當車子駛到昨天發生事故的地方時,車子前面的輪胎又再脫落,車子倒翻,屠夫的後腦倒撞,而頸部被方向盤正中刺傷,血流滿地,這正如豬被刀刺喉嚨的情景,而腳部又骨折,刺穿肌肉,旁人趕緊把他送到附近的長庚醫院急救。

在七天中昏迷不醒,骨折的腿漲紅又腫,醫生建議切除腿部,避免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生命的危險,屠夫的親戚朋友卻說:「現在他在昏迷狀態中,若已沒希望了,縱令割除一條腿也無法挽救他的生命,若是還有希望,沒經過他本人的同意,他清醒過來見到他已失去一條腿時又怎麼樣呢?」最後他的家人決定要求醫生開刀僅將腿骨矯正而已。

屠夫在昏迷的七天里,最初幾天總是看到以前所殺的豬一群群的相皆來討命,後來是雞群、鴨群,他們的形狀有些是斷頭、斷腳;有些是頭與身體沒完全斷,只留一皮連接垂掛著,甚至有開膛剝肚胃腸拉出身外的,種種的恐怖相,都是為報仇索命而來的。

七天中,他被過去冤家債主折磨得只剩下微弱的氣息。在第六天時,他感覺到自己要去爬一座刀山,後面跟著很多的眾生,當他看到刀山有那麼多的刀子時,想走過去,又怕不是粉身碎骨。也是體無完膚,想打退堂鼓,後面的眾生就紛紛的指責說:「這些刀子都是你以前用來殺豬殺雞殺鴨的,殺別人時不曉得痛苦,現在讓你嘗嘗用刀子殺自己的滋味。」就這樣屠夫被逼得要上刀山,此時他仍躺在病床上,迷糊之中喊著:「我不要上刀山!我不要上刀山!」喊過後全身冒冷汗,漸漸的清醒過來,直到完全清醒后,他把身上的針頭拔掉,告訴家人說:「這七天我都在地獄里過著。」家人也告訴他醫生建議把腿鋸掉。他心裡明白,這不是鋸不鋸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殺業的報應,所以寧可保留此腿拄著拐杖走路。

經此劫難考驗后,他完全不敢殺生,並虔誠的念佛、拜佛及吃全素,他祈求佛菩薩加被,若能遇到一位能醫好腿部的醫生,使他的行動能自如時,一定要發心將親身的經歷公諸於世,奉勸世人不要再殺生害命,每天禮佛時都是如此的虔誠祈求。
有一天,在夢中有人告訴他,有一個人長得什麼模樣,大約有多大年紀,這個人可以醫好你的腿,但並沒有說出他住什麼地方?叫什麼名字?屠夫認為這是佛菩薩的指示,就從北部開始做地毯式的尋找。但人海茫茫,何處問呢?於是他就帶副「神杯」,每到一處就拿出神杯來卜兆,若連續有三次卜中,就認為醫生在這裡,但找了好幾個地方都沒有。一直到了中壢,神杯有三次指示,他想:或許計程車司機常載客人去看病,應該較容易找到。

就問路邊的計程車司機,是否認識所描述的這麼一位骨科醫生?計程車司機回答:「認識!認識!」很快的將屠夫載到那家醫院。當他看到醫生的模樣與夢中的竟完全相似,高興得甩掉拐杖,跪在地上說:「我終於找到了!」醫生趕忙把他扶起來,在站起來的同時,屠夫感覺到骨折處扭轉的「喀嚓」一聲。醫生問清楚病情后就摸摸他的腿,告訴他骨並沒有折斷,他怕醫生不信又拿出以前住院所照的愛克斯光片以證明,醫生就告訴他說:「你的腿完全是佛菩薩治療好的,只是血路未通,以致仍無法走路。」屠夫聽完后就住在醫生那兒治療三個月。

出院后回到家他告訴太太:「我這條命完全是撿到的,現在我要遵守諾言,弘法勸化世人莫殺生、勿食肉(吃素)。」將自己的財產分成二份,一份為家庭的生活費用,一份作為自己弘法的旅費。據說此人現在時常在市場出入,勸屠宰者莫步入他的後塵同受此業報,其中也有很多人因看到他的實情而改行。佛經上說:「天地之間,一由罪福,人作善惡,如影隨形。」當我們從業之始豈可不慎乎,記住大家一定要能「戒殺持素」!

並祝:各位大德能早日茹素~

《楞严经新解》:大声念佛号是最殊胜法门,如同慈母呼唤孩子

【原文】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解释】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以下我们先理清几个佛之见的关系和由来。
如来佛为法王,而大势至菩萨为法王子。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佛;弥勒佛为未来世佛,释迦牟尼佛之后会降生在世上成佛。
在往昔一世中,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音菩萨为长子,大势至菩萨为次子。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当中,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别在左右,辅助阿弥陀佛教化,成为未来的候补佛。
阿弥陀佛为无量寿佛。净土宗就是净念相继地念佛号,而入于三昧正定中,而成无上正等正觉。
阿弥陀佛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灭度以后;正法在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称之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佛。
观世音菩萨成佛以后,正法住世,大势至菩萨作为弟弟,也辅助教化众生,作为候补佛。
观世音菩萨灭度以后,正法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下半夜就成佛,称之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佛。
大势至菩萨及同伴的五十二位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敬地给佛顶礼(顶礼佛的双足,这是弟子们对如来佛的恭敬,以自己至尊贵的头,顶礼我佛至卑低的脚,以表示对佛的至敬的心),而后对佛说道:“我回忆往昔恒河沙劫数之前,有佛出世,名字为无量光佛。”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在这一劫数里面,相继出现了十二位如来,其最后一位佛名字为超日月光佛。”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大势至菩萨又说道:“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号而入于三昧正定的法门。比如有两个人,一个人专门记忆对方,另外一个人专门忘记对方。比如专门记忆对方的就是佛,而专门忘掉佛的就是众生。”菩萨如同慈母,如果把法乳给婴儿吃,婴儿都不吃,菩萨会多伤心难过呢。菩萨整天都想着如何救渡众生脱离苦海,可是众生却根本都不知道佛的存在,也不记得佛。其实佛并非别人,正是真实的你自己。古希腊的神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而佛教众生莫向外求,也是回归自性真心。儒家王阳明先生教世人做致良知的功夫,也就是恢复本心的良知良能。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怎么会不认识自己呢?如来不会说谎,的确自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罢了。自己怀里有无上珍宝,却不知道,以为自己是穷人。佛就是时时刻刻记着提醒你,指出你身上有无上的珍宝。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如此的两个人,相逢就好像不相逢一样,相逢而不相识,而不知道不认识;相见而似乎又如同不见,见到好像不见到一样。”一行禅师《故道白云》中记载一个故事。有个泥瓦工青年当面见到如来佛,而居然不认识。圣人含光内敛,不轻易显现神通。庄子说道在屎尿。屎尿每天都和我们相逢,可是我们却未曾见到其中的道。正所谓,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德经》中教如何识别怀道之人: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如同冬天过河那样,小心谨慎;如同做客,害怕四邻一样,不敢为主只为客。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如此两人相互记忆,两人回忆记念越来越深,如此乃至从生至再次转生,如同形影那样都不分离,也不会错乱。”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十方如来佛怜惜念想众生,如同慈母记忆挂念着自己的孩子那样。如果孩子逃走,不愿意相认,虽然慈母再想又有什么用呢?孩子如同记忆挂念慈母如同慈母记忆挂念孩子的时候,母子生生世世都不会分开,都会在一起了。”《道德经》中讲: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大道为万物之母,为众生之母;而万物和众生为子。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如果众生心里面记忆挂念佛念佛,或者今生或者将来,必定会见佛。”《金刚经》中讲,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应该无相念佛,不住佛的相。如果住佛的相,就是人行邪道了。如果念佛的时候,突然看见佛飞过来和你说话,如此就是幻象了。真正应该要无相念佛,自性本心就是真佛!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势至菩萨又说道:“因为你时常挂念着佛,记着佛,念佛号,就离佛不远了,不需要再假借什么方便法门了,只需要念佛号就好了,就可以证得心开悟解了。”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大势至菩萨又说道:“你经常念佛,就如同染了香气,身上就有了香气了。这就叫香光庄严。”自性本心是真香,自性本心即是佛。有佛法香气熏蒸,尘垢就会逐步消退了。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大势至菩萨又说道:“我本在因地的时候,就发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记忆挂念佛,有这样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不断地念佛,进入三昧正定当中,因此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我现在在这个世界,摄收那些如此用功夫念佛的人,归于净土,归于西方极乐世界。”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势至菩萨又说道:“佛如果问我哪个法门最为圆通,我别无选择,就是念佛法门了。都摄六根,管住六根,净念相继,不断地念此句佛号头脑中没有其他妄念了,只有一句佛号,最后佛号都空了,进入三摩地正定当中,如此是第一圆通的法门。”讲到这里,二十五位菩萨圆通修行法门已经讲完了。放在第一的是音声第一,放在最后的是念佛法门第一,由此可见耳根有圆满功德,大声念佛号就是最最殊胜快捷的法门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愈 《与陈给事书》你总是忘不了忘不了一开始最早认识他忘不了他只和你最好忘不了只有你们两什么时候变的呢利益熏的人把感情都抹了身边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你有爱
  • 但总有人说光脚着凉会伤肾,长大了还会尿床,也不知道到底是否科学[思考]我还是你想尊重她自己,她喜欢光脚就光脚吧,可能又是一个敏感的阶段,过去就好啦语言方面和她生
  • 你是我此生最美的遇见,你用无穷无尽的力量激励我优秀,鞭策我前行,你是榜样,你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无声的座右铭,你是天上翱翔的雄鹰,我也想成为你,飞翔在无垠的天空。
  • 待人以诚恳为贵,处世以谦让为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怀揣一个梦想,不畏惧风雨,不害怕失败,敢于行动,去追寻那个渐行渐远快要消失的自我。虽
  • 尊严是河道之灵,没对象可以,没游戏真不行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细节用在对线,保护欲给水晶,占有欲是兵线,猜疑用
  • 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和谋生方式,有的人特长是美貌,有的人特长是读书,有的人特长是做事,没有高下,都是上天赋予的才能,他们以此来与你竞争,虽然表面上不是拿知识和你正
  • 三藏好似被各种穷困逼迫,但还是在肯定“生”的意义,寻找内心的平静。悟空和三藏八戒,他们人生目的不一样,悟空在人生里一股子冲劲儿,并不畏惧困难。
  • 我们都很默契地不问对方的名字和微信号,天亮以后每个人都继续上路,“聚会”一哄而散,关于这些人的记忆就像刚睡醒就被遗忘的梦一样,沉没在了意识海。最新的团孟tag里
  • 近一个月来,16个专家指导组以隔离点为家,坚持日清日结,每日一评分排名,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隔离点的安全‘守护神’”。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是否按
  • 10、“青春本就是马不停蹄的相遇和错过”11、到底是日暮太浓,还是思念太重.....12、今天的奶茶,没有那天我和你一起喝的甜13、和别人谈起你,是我想你的方式
  • 二、2022年6月6日-6月9日(每日8:00-11:00)S9苏台高速(齐贤枢纽—党湾互通)嘉兴方向主线封闭施工,齐贤枢纽嘉兴方向主线封闭,齐贤枢纽G92转S
  • 所以当您遇到一个网络喷子,当他不断的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的,因为你辩不赢得呀,你也不需要去辩。看到恶粪还在纠缠 不免想到罗翔老师之前说的“
  • 如果不是卡卡西的发色发型、当年新加入的宇智波鼬因为年幼过矮,理论上外人很难分辨暗部成员、甚至无从了解才对[思考]吴京靠着他的两部战狼大火了,但是没有人觉得他的成
  • #NCTDREAMBeatbox预告# Everywhere I go bring the Jᴇ̆̈ɴ̆̈ᴏ̆̈puppy速报‼️嘻哈小努蓝发侧剃⚔️帅气回归
  • #贵州高校那些事[超话]#程健,男。略有疑问,可以前去花溪大学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找到高军主任调查核实如有虚假我承担法律责任。
  • 马威中国华南区咨询服务首席合伙人,东莞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常委彭富强出席会议,并立足于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日常工作,就如何以高端服务业的落地引进高端人才的落户,
  • 这一切里,有深情真实的爱,有真实的苦,有悲喜交集,以及因爱而生的出离心,也因这一切我真正有新的了悟,离开是爱的真正开始。“三观一致的人,可以请进生活里,成为我们
  • 我可以好好的过生活,可是只要你悄悄露出一片衣角,留下百转千折里不经意的一道痕迹,予我来说,就有了坚持下去的意义。遇见爱情初次相遇爱情,那是一个青涩的年纪奋不顾身
  • 5月17日悟道:王国斌在《投资中国》中说制度也是一种生产力,他应该针对的是资本市场法制建设而言的,我产生了共鸣,昨日顿悟,这个可以推而广之,逻辑依然成立,再联想
  • 给我放心吃~【年货热销】喜之郎蒟蒻果冻零脂肪魔芋巨峰葡萄0脂吸吸零食领卷入——[好爱哦]【拍4件19.98】喜之郎.蒟蒻果冻120g*4袋线下超市一袋九块多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