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微书摘# 骆玉明老师谈《红楼梦》中的丫鬟彩霞:灰暗的彩霞

《红楼梦》描写了众多身为丫鬟的青春少女的毁灭。由于作者对女性的喜爱,她们的毁灭常伴随动人的光彩,譬如晴雯,甚至是不很讨人喜欢的司棋。而王夫人房中的大丫头彩霞,虽有一个格外绚丽的名字,却始终生活于一种令人感到压抑的灰暗色调中,直到被更深的阴暗所淹没。

彩霞的遭遇如此,是因为她把自己的命运同贾府中一对庸愚委琐的母子——赵姨娘和贾环扣系在一起。她想从中有所得,却终于只是白白糟践了自己。

贾环小器、无能而乖戾,陷于因庶出而生的自卑而越发被人鄙视,没有一丝贵门公子的气概,好像是专用来和贾宝玉作反衬的。而彩霞呢,她对被众人围捧着的宝玉毫无兴趣,却专把心事放在贾环身上。第二十五回,贾环在王夫人房里奉命抄写《金刚经咒》,拿腔作调地支使众丫餐,却无人答理,“只有彩霞还和他合的来,倒了一杯茶来递与他”,又劝他不要无事生非招人嫌。一会儿宝玉来了,“便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睛只向贾环处看。宝玉便拉着他的手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 一面说,一面拉他的手,彩霞夺手不肯,便说:‘再闹,我就嚷了!’”宝玉在女孩堆里受宠惯了的,这回却在贾环面前遭到彩霞的冷落,难免有点意外吧。而彩霞的举止,又分明是做给贾环看,有表白也有劝慰的意思。

小说里没有写到彩霞的相貌,可以推想她并非美女。而探春对她的评价,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可见她心思细密。对彩霞来说,人人当个宝而又滥情的宝玉决不是可以期盼的人,几句空虚的甜言蜜语也当不得饭吃;贾环怎么不济也终究是个正经主子,笼络到手,便有希望改变自己的身份。一切应该都是计算清楚的。

但是,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便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贾环的母亲赵姨娘虽然乐见彩霞与儿子相好,指望这个能干的丫鬟有一日成为自己的臂膀,但是她们母子妒忌和贪小的天性,却需要彩霞常常从王夫人房中偷偷拿东西来满足。有一回事情败露,彩霞面临严重的羞辱,幸亏宝玉以开玩笑为名承担下来。谁知贾环却疑心她和宝玉有私情,不仅将她私赠之物都拿了出来,摔到她的脸去,还声明要去告发她,气得她哭个“泪干肠断”。

一个丫鬟的生命是微渺的。尽管彩霞从无青春少女的浪漫念头,只是用心地去够一个好像够得着的东西,付出了心计、自尊和身体,却仍然是一场空。续作后四十回已经没有彩霞的故事,如果想要为她续写一些情节,也许她只有变得足够狠毒,才能从这个令人憎厌的世界里找回些许快意。

附注:《#红楼梦# 》中彩霞有时写作“彩云”,但从情节来看,实为一人。大约作者原本要写两个人物,最后合成了一人,却又未删汰干净。

本文节选自骆玉明老师的《游金梦》一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发生了神奇的事情:近期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老天帮我达成了。(送米) 前两三月的时候,我和老公说,我们家的大米有两三袋吃不了(银行买理财抽奖中的),不如送给我
  • 总结下我去年的新欢和cp[doge] 大老婆缘结神 好了我知道我岳父们很多 岳父大人们好 小缘交给我没错的! 二老婆千姬 我可太喜欢她了 虽然是唯一一个没有活过
  • 近期霍尊的新闻看了挺让人唏嘘的,让我联想到了之前蒋凡妻子爆料蒋凡出轨的事,一对是未婚男女没有法律绑定没有共同财产,一对是已婚夫妻有共同财产有家庭和孩子。关于这两
  • $孚能科技 sh688567$再创新高!慧姐精准出击,盈利+23%收获开门红!! 7.7日慧姐带一对一会员丁小姐布局金牛$孚能科技 sh688567$ 今天
  • 置顶 萧南鸢 以及她的小腿毛以及领过她无料的人 自来熟 为什么,指路→ 声称“六年老主催”竟用“无料”人情”贿赂代购人 ①张口闭口就是招摇,头顶怕是个爹你不
  • 人生道路上,既有平坦,又有曲折;既有美景,又有陷阱。我们在走完这条人生路之前,也许会伤心,也许会落泪,也许会逃避,甚至想要放弃,但是不管这条人生路到底有多艰苦、
  • 这几天天气十分燥热,不少明星都急着开空调。可是最近邓超却吐槽,孙俪在家里把空调弄到了27度,这个温度是不是太高了?邓超说自己整天特别闷热,你们心疼男神吗? 邓超
  • 【创造吉尼斯纪录,捍卫动力皇冠,长安欧尚X7 PLUS爆款预定】#新车##汽车资讯#这个夏天,是勇于突破的夏天。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中,中国健儿们勇往直前,拿下了
  • #味里故乡##美食分享# 江南水乡,向来让人无限向往 但在吃货眼里,更吸引他们的 是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古镇美食 今天,向大家推荐浙江7座“好吃”的江南古镇 浙
  • 高中毕业五年,托我妹的福开学送她回校,我第一次认真地怀念、回忆母校。进入大门依旧是寓意正在翻开阅读的一本书和夹在书中的一支笔的主教学楼,高三时才铸立的孙中山雕像
  • #一生一世# #Dmallovo玛丽莱·一生一世一定制# 1.有玫瑰,就有约会。 2.在我的这颗小星球里面,你就是温柔跟璀璨,即使旁的宇宙再浪漫,我也
  • #情感#情人节文案彩虹屁合集(单身版) 情人节想和男朋友去看电影,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男朋友推荐的吗? 大家把花都给我抱稳点,要是玫瑰枝子扎
  • 【中泰超强导师阵容之泰国导师 —— 查克利·彦纳姆】#墨金星势力# #泰国华人头条# 由泰国头条新闻、墨金娱乐、@ManGu曼谷杂志 ,三大机构联合推出的“
  • 搓椒土鸡 搓椒土鸡是近年来绵阳地区比较流行的一道菜,据说是当地大厨从云南引进做法后改良而来。它既是一道凉菜,又可以看作是一道热菜,因为这是把煮熟的土鸡先斩块,
  • #作品集# 灵感来自她母亲的和服。 这件和服是采用日本传统的精细手工工艺、手工刺绣和Shibori制作而成,是精湛的手工染色。 她表现了花朵盛开,花瓣落
  •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
  • 吃香蕉,不焦愁。 最爱圣女果。 今日份山河令果然开始刀 了[单身狗] 老爸和老妈和我打视频,让我去考教资,说当老师总比给别人打工好。其实我想说当老师还是
  • #百年辉煌E心向党##听澄事# 【市委书记深入一线听民意】 ​8月18日上午,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高新区参加市人大代表“履职活
  • 【文明西安涵养古都“精气神”】“斑马线”划出城市文明线,“半份菜”引领餐饮新风尚,“志愿者”成为市民新身份……在西安,这些生活中的微末之变,正在悄然撬动一座城市
  • 巩宁城有满人下葬,时大雨,早有老军挖坑砌墓,午后下棺,老幼跪于泥中,晚散,夜有迪化屠夫海六赶牛,路坟坡,见林中荧火,听有人泣,往前探视,见一翁持灯,一子跪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