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这五桩事情做到,临终时佛一定来接引

内学365 2022-04-18 06:50

收录于合集#老法师开示“看破、放下”575个

   

師 父 開 示

文章摘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85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03-0285
钞【若有众生,於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这一段也是经文,这一段经文很重要。许许多多同修常常来问,我们要怎样修学,将来才有把握往生?佛在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依教奉行,决定得生。这个地方几桩事情,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修的。『於此经典』,这句话要紧,这就是教我们专修,专修《无量寿经》、专修《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大本、小本,《无量寿经》说得详细,《弥陀经》简单扼要,只是文字有长短,说法有广略,内容完全相同。这叫我们专修,专在一部经上用功夫。《无量寿经》当然方便,《弥陀经》实在说太简略,初学的人往往在这部经中看不出它深妙的义理,等到莲池大师写《疏钞》,蕅益大师写《要解》,我们才知道《弥陀经》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读这《疏钞》再加上《演义》,实在讲绝不亚於《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是太殊胜了。我们一心一意这一生当中就学一部经典,决定成功。学一部经典,给诸位说,好在哪里?戒定慧三学你统统具足了。戒学,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佛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说「於此经典」,我们真的接受、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就是持戒,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导。专学一部经,这心是定的,定学有了;我们学得太多太杂,清净心很不容易得到。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一切诸佛之所弘扬,一切菩萨之所遵循,我们也能够选择这个法门,这是高度的智慧,这绝对不是小智慧。所以,你决定选择这个经典、法门,是戒定慧三学统统具足。  选定之后,世尊在此地教给我们几个修学的纲领,第一个『书写供养』,我们看这四个字,就晓得这个法门是大乘,小乘没有这大的气派,「书写」就是流通这部经典。末法的时期长,从今往后还有九千年的时间,这九千年之中的众生都要靠这个法门得度,这个法门要是不能普遍弘扬,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就、得度是非常困难,可以说没有指望,所以书写就非常重要。古时候经典的流通要靠手抄书写,今天我们印刷经典流通就是书写的意思,流通愈多愈好。佛法的修学,大家都知道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不能偏在一边,我们念佛虽然念得很好,假如没有福报,临命终时还有病痛,就会造成往生的障碍。修福,哪一种福报是真实而可靠?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书写供养,下面还有一句『为人演说』,这两句都是教给我们修真实的福报。『受持读诵』是修慧。福慧双修!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弘传这部经典,尽心尽力去做,向一切人介绍,向大众去推广,这就是书写供养。我们将经典、将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属於财布施,也属於法布施,对方要是接受了,生了欢喜心,依教奉行,他对於生死没有恐怖了,这就属於无畏布施,所以「书写供养」三种布施都具足。  《普贤行愿品》,在「广修供养」这一愿里面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施财、施法、施无畏这三种供养没有办法达到圆满,随著自己的福德因缘,随著众生的机缘,不能做到圆满。普贤菩萨的法供养就圆满,经上举七个例子: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佛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佛教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要做,一切都能听佛的教诲这叫真供养,这是非常的重要。换句话说,一定要把佛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我们才得佛法真实的受用。尤其是《无量寿经》里面说得多,说得详细,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无量寿经》经文虽然不长,也是戒定慧三学具足。夏老居士会集的这个本子,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属於戒学,真能做到了,那就是持戒念佛,所以我们把这一段定为日课,早晨念四十八愿,晚上就是念这一段戒律。认真去检点反省,佛所说的话,我们是不是统统都做到?这叫做修行。修行绝对不是每天念几部经,念几部经没用处的,有口无心。读经要解其义,要依照经典的教训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那就真正得利益,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供养三宝、供养众生、供养自性。这是讲的法供养。  「受持读诵」,「受」是完全接受,佛所说的理论、所教给我们的方法统统接受过来。「持」是保持,尽形寿依教奉行这叫保持。「读诵」,实在讲就是亲近佛菩萨,我每天读诵,每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读」是对著本子叫读,「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不要经本也能念得一个字都不错。读诵是修行,你要是会用心,功德无量无边。初学的人用读诵的方法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净心。念经要老实念,这部经从头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赶时间,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里面念出来,耳朵听进去,用这个方法读经,读经就是摄心,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用读经的方法来都摄六根。读的时候不要求解义,不要想经里的意思,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分别它,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样读经就是修定;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修慧。这个慧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修这个东西。所以它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我们读一个小时,恭恭敬敬念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修戒定慧,这叫真修行。不能把它当作世间那些书来读,那就错了,那你三学没有。这是初学人一种读法,读到自己已经很熟可以背诵,这个心一定有相当程度的清净。读多了,天天读,天天修清净心,不要说时间多了,一天能修一个小时就非常难得,天天修,修个三年五载,他心、情绪都定了。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读诵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读的时候,跟前面这个读不一样,前面读是修戒定慧,修根本智;根本智有了之后,我再读诵,我读诵是修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怎么修法?古大德教给我们,随文入观,要把经文里面的境界,让我们自己的身心跟这个境界完全相结合,完全融化到经中的境界,这个就高了,变成什么?经就是自己,自己就变成《无量寿经》。诸位想想,这个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现在念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我们的愿!念久了之后,从自心里面也发出来,跟他发的完全同样的愿、同样的解、同样的行,让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自己实实在在讲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是第二种读诵的方法。可是诸位要晓得,这是有次第的,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后才能得到后得智;没有根本智的基础,心地不清净、不真诚、不平等、不慈悲,是没有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所以读诵非常重要,读诵就是修行。  『为人演说』,我们回向常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也不能天天在说空话,空话说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怎样才能落实?那就要为人演说。「演说」不一定要讲一部经,从头到尾给人讲一部经那得看缘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为人说四句偈」,那个功德也就不可思议了,换句话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遇到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劝他念佛,都跟他讲几句佛法,而这几句佛法绝对不离开《无量寿经》、不离开《阿弥陀经》,那就对了,就完全相应。为什么只说这部经不说余经?诸位要知道,如果不说此经,而说其余的经典,你就对不起众生。现在我们明白,只有这部经这一生才能得度,其他的经一生当中不能得度,唯独这部经可以叫一切众生一生当中得度,这个经的殊胜叫「带业往生」,所以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最有利益的。我们不介绍这个经典,去介绍其他经典,怎么能对得起人?除非我们自己不知道,那就不能怪了。我自己晓得最好的东西,我不介绍给别人,介绍给别人次一等的,希望我成就,你不要成就,这叫吝法,这个居心就不好。所以一定要以第一法门为人演说。  经上讲的这五种修行具体的纲领,「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修净土的同修们要以这五桩事情做为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工作都是附带的,甚至我们营生的事业也是附带的,这五样才是我们的正事,这就对了。『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这几句话是佛对我们的保证,这是保证书,只要你前面这五桩事情做到,你就不要怀疑,也不必去问,临终的时候佛一定会来接引。须臾是非常快速,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虽然是十万亿刹土,弹指之间就到达,这是大经里面说的。

南怀瑾老师:想改变容貌、相好端庄、让人亲近,一定要多这样做
能修诸功德才能做到“乐成就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是怎么修来的?不是他六年在雪山中冰雪靠背来的,如果这样可以成佛太简单了,你打开冰箱靠个六年不就成佛了吗?不行的啊!要修一切功德才成就相好庄严。比方常用花供养佛,可能他生来世会长得庄严漂亮,像花一样好看。不过你小心,好看也会找来很多麻烦,因果要注意!供养花不要发求好看的愿,这个因一不对,果就不对了。供养花的时候要求一切众生的福报,就是使人一见起恭敬心,不要只为自己。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它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国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

“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色身气脉自然转变。这里经文又隐藏着密教噢!不信你试试看,若做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有多少修行工夫,色相就会有多少变化,丝毫不爽。修善根结善缘的人,即使是容貌不美,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大家要多自反省。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无限量地布施,会有具足相好庄严的果报。为什么要在佛前供花?根据佛经,来生就会长得漂亮;在佛前供香,他生来世不会有体臭;这一生多布施医药的人,来生身体就少病痛。虽然有这些说法,但是相好庄严还是多布施来的,人家有痛苦你肯帮忙,这帮忙也就是布施。

*****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大家看到忍辱就以为是受人打骂,那只是表面文字,是不相干的。真正的忍辱是八个字:“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这个世界翻译叫做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能忍、堪忍。这个世界上的人,忍受一切物质环境痛苦的能力特别强,因为世界并不圆满。忍辱是担负一切,担负不起来的还是要担负;做不到的,还是在做。忍辱是一切菩萨的净土,成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是怎么来的?是忍辱功德成就来的,不是像有人讲的,供花给佛,来生就长得漂亮,那样就变成做生意了。

每一个佛的色身不同,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他们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四个字归纳就是相好庄严。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就是到了小乘罗汉的果位,相貌都会转变的。罗汉的相貌也用四个字归纳,就是清奇古怪。清就是不俗气;奇是奇怪,不是说脸像马,眼睛像猴子那种奇怪,而是奇怪又可爱;古是古老;怪是怪相。所以阿罗汉的成就也是脱胎换骨的,这都是实际工夫,不是空谈理论就可以的。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工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南师讲如何相好庄严音频:00:0018:26药师佛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六大愿是药师佛十二大愿的中心。他说将来成佛时,一切众生身体下劣的,若能听到我的名号,便能得毫无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体是下等品质,像我也是,身体瘦瘦小小的不壮硕。什么样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大概几千年才出一个--佛的相好庄严。等而下之,一切众生的身体都是下品。比下品还可怜的众生是诸根不具,这个世界充满了这种人。
这一代青年没有看过苦,更没有吃过苦。请问麻疯病院,几个人去过?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残疾病院谁去过?有些学佛的人说不要去管他,那是业障,活该受苦,这是学佛人讲的话?我听了心里就打颤,说这个话真是,果报不可思议啊!学佛的有几个人去照顾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说有啊!唔!当然有,坐在那里观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众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费力气,随便观想一下,实际行为一点都没有做到,有什么用?
这个世界上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诸根不只六根,身体有缺陷的都叫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来看,在座各位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是绝对健康的,毫无缺陷的人才称得上诸根具足。譬如戴眼镜是眼根不具,镶了假牙是口根不具,头脑不够聪明是脑根不够利,不够利就笨;笨和某些众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诸根不具是这个世界的众生最痛苦的事,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可怜,色身多半下劣,诸根不具足,因此很丑陋。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其他凡夫众生能得相好庄严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报。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来世会得相好庄严的果报。此外,能把一个环境弄得干净清爽给别人使用,也等于是供养佛的香花,他生来世不会变丑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庄严”那是积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结果。
丑陋是诸根不具之一种。以佛法看众生,丑陋就是病态,另外还有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等种种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态。
顽:顽不灵,自以为是,怎么教都点不通。
愚:想痴呆,没有智慧,笨蛋,笨得不得了,脑根不具足。盲:睛看不见。聋:朵听不着。喑哑:声带有问题,说不出话,也就是哑巴。挛:两手弯曲不直,不能自由伸张。躄:足。有些半身不遂,会有这种后遗症。背:腰驼背,背弯起来。偻:驼背更严重,腰杆都直不起来了。现在比较少见,老一辈朋友中有。白癞:肤病。癫狂:神病。
以上所说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类的病痛有无数种,多得很。在座诸位都以为自己很健康,其实都在病中。
药师佛愿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听到他的名号,一心虔诚念诵修行药师如来法门,都能得到“端正黠慧”。人身最难得的就是这四个字,形体端正,头脑聪明。有人聪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却不聪明;既聪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报而来。端正聪明已经不错,为何又加一句“诸根完具”?因为诸根完具很难,很多人外表看起来很端正,但是,却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绝对完全健康的几乎没有。
这一时代的众生,眼睛果报很坏,虽然没有瞎,却得靠玻璃生活;不架上一副玻璃镜,对面不相识,这个滋味不好受。这个时代物质文明的果报愈来愈好,众生果报却愈来愈差。依报是庄严,正报却完了;物质文明是依报,自己色身是正报。正报的福报薄了,仰赖依报而活,很可怜!这叫做其身下劣。
所以,药师佛怜悯后世一切众生,发愿成佛时,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众生没有病苦。脱离生老病死苦是人类最不容易求得的,学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这就要好好研究药师如来的道理了,尤其发心学佛修行,乃至发心学医,随时要修持药师如来法门。
色身成就之后,一定是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应化世间,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应世。每个众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但是,我们怎么那么丑啊!我们是具足三十二丑,八十随形不好,口臭,汗臭,脚臭,随形样样不好,为什么?因为没有悟道,没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没有引发出来。

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天圣广灯录》

  吒利国人。(亦名优波崛多。亦名邬波鞠多)姓首陀。父名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至摩突罗国。四众云集。由是震动魔宫。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密持华鬘。縻之于颈。终无其便。而返观人.狗.蛇三尸。为鬘在己之颈。虫蛆秽坏。不能除去。波旬乃升六欲天。告诸天主。求其解免。
  各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变。孰能去之。
  波旬曰。然则奈何。
  诸天主曰。汝可归心尊者。即能除断。乃为说偈曰。
  若因地倒  还因地起  离地求起  终无其理
  波旬受教。即下天宫。作礼尊者。襄露忏悔。鞠多曰。汝自今去。于如来正法更不作娆难否。
  波旬曰。我誓回向佛道。永断不善。
  鞠多曰。若然者。汝自唱言。归依三宝。
  魔王奉教。华鬘悉除。踊跃礼谢尊者。而说偈曰。
  稽首三昧尊  十力圣弟子  我今愿回向  勿令有劣弱
  尊者在世。化导最多。每化一人。以一筹置于石室。充满其间。最后。有一长者子名香众。来礼尊者。志求出家。尊者曰。汝身出家。心出家。
  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
  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
  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心不生灭。即是常道。既是常道。诸佛无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
  师曰。汝当明悟。心自通达。绍隆圣种。即与出家受具。乃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次第传授以至于吾。吾今付汝。善自护持。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心自本来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复告香众曰。汝父□梦金日而生于汝。可名提多迦。(此云通真量也)尊者乃腾身虚空。呈十八变。然复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其躯。收舍利。起塔供养。当平王朝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易云音乐热评《选择》21.牙疼,你的喜糖就不吃了不胜酒力,你的喜酒就不喝了健忘,特别健忘,你叫什么就不记了——网易云音乐热评《重来》22. 大概,每个人都
  • )条件 双超7级及以上 光感分别购买2张及以上地点 花神咖啡附近吧 反正在六运那一块 排队的时候 在街上看到我也可以来 脏脏包上面挂着橙色太阳花和加油猪挂件
  • 】安利一本最近看的小说—西出玉门,其实灵异文我不太喜欢,但是尾鱼的书我看着很带劲儿,喜欢昌东,喜欢叶流西,惊讶于配角都写的那么丰满,肥糖、柳儿、高深……连两只鸡
  • 16泰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好用了吧好用到我害怕 讲真,我带货这么久,小16这么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需要我大声吵吵的一个产品,竟然年终一总结,是大家呼声最高最高的第
  • 配色看似有点像吉隆坡但颜色不太像,深色比吉隆坡要偏粉棕,浅色基调也偏粉,整体是个很活泼的盘,淡.妆软妹,浓.妆有点华丽,真是实用好画好看还便.宜啊~图上把浅色叠
  • 土质凝重且水少,则为土厚,宜用木来疏通;如果木太弱,遇到水也好;土质轻盈,并且木盛,在为薄,宜用金来削木,如果金太弱,则要土来辅佐;至于火多,土就会烤焦,用神则
  • 可是别怕,有我在这里,再难再苦,我都会爱着你。可是别怕,有我在这里,再难再苦,我都会爱着你。
  • 立秋了~ 40度的立秋 图1七月 和乔妹去了方方家里吃饭 在门口狠狠的吵了一架 图2七月 每一天买莲子 每一次都说 再也吃不到这么甜的莲子了 图4 还是紫色
  • 天啊,我以为莫山山在将夜2戏份很少呢[跪了],咋那么多还是跟那个那个[白眼],宁缺小子照顾好桑桑,日后快快乐乐幸福安康心随所愿,我呢就把山山带走了[跪了],我给
  • #I.O.I##1YearWithI.O.I##Produce101# 今天看到她们一个个去认真应援广告板一个个发INS庆祝一周年真的就有种她们还在一起的感觉啊
  • 常用配件1:回转式风机-滴油嘴这个是平常使用比较频繁的配件之一,配件自身上为铜件下为塑料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尤其是在拆卸中以及不注意的磕碰中就会容易损坏这个部件
  •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因此,《 三宝歌 》唱的时候,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还要有富足感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我是人中的芬陀利
  •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相关证明材料与我们联系[cp]【吴忠市盐池县南梁东军煤场旁边矸石大面积乱倒,望盐池环保局重视】7月5日:有盐池县南梁东军煤场附近村民向
  • 此时,耳畔想起的是那首年轻时熟悉的歌: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尽的狂野中……与狼一样,人也会渐渐老去,而一个人最大的智慧,不是在老去时丢失自己的灵魂,丢失自
  • 】#足球# 6月8日,瑞士著名研究机构足球天文台(CIES)公布了五大联赛最新的球员身价榜,21岁的姆巴佩以2.592亿欧元高居第一,斯特林和桑乔分居二、三位。
  • 献血计划又怠慢了 这一年胃都不好 但还是胖了 淦5⃣️我的18 过得满是遗憾 是的 给予被理所应当化 就会这样的 欸麻烦以后管好自己 为自己多想一点吧 留点尊严
  • 这段时间我最担心的事情已经落地啦 我的代理宝宝们的货都收到了,基本都是四五天左右,甚至四号订的单,昨天才收到 不管怎样收到了,宝宝们就可以用上了,艾灸产品
  • #奋斗百年 你我同行# “打工”这个词竟然是这样来的?上世纪80年代,用工制度变革,深圳第一代打工妹郑燕萍正在蛇口凯达玩具厂流水线上兢兢业业,那时的她,是否畅想
  • 【吐槽袁姗姗家里乱成猪圈,但#包文婧教的收纳方法是错的#!【吐槽袁姗姗家里乱成猪圈,但#包文婧教的收纳方法是错的#!
  • 美驻华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汤姆森负责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他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他非常郑重地说:“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